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镇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南北过渡地带,生长优质小麦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扬麦19号由里下河农科所育成,是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适宜在我市种植。2008年秋播少量引种,取得了470kg/667m2的高产;2009年秋播扩大示范,2010年夏收在世业镇取得了平均450kg/667m2的高产,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8%~10%,高产田块可达500kg/667m2以上。通过2年的种植,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的生育特性,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珍珠高粱,其米粒洁白如珍珠,是我国从西欧引进种植成功的高产优质旱粮作物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为90~100d,株高1~1.4m,穗大粒多呈宝塔型,平均单产达600~800kg/667m2.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1.8%.其再生能力强,一次种植可多次收获.今年,镇江市丹徒区从外地引进该品种进行种植试验534m2(0.8亩),共收获高粱450多kg,平均单产达562.5kg/667m2,现将珍珠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为筛选出适合丹阳市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促进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选用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对参试品种的长势、长相及产量有了初步的了解。1参试品种(系)6个品种分别为:镇08066、镇08178、生选6号、扬麦21、扬麦22、扬麦16(CK)。2试验设计按试验方案要求进行,每个品种设3个重复,每小区面积为13.33 m2,试验小区采用随机排列的方式,小区间留有40 cm的走道,田中间开有一条主排水沟。周围设置保护行,品种为扬麦16。  相似文献   

4.
镇稻10号是镇江市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于2007年1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0。经镇江市几年示范试验,一般产量650kg/667m2左右,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5%以上,具有700kg以上的超高产潜力。熟期与武运粳7号(9746)相仿,适宜于沿江、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5.
施肥量的多少和运筹方式决定着产量的高低,通过对高产创建攻关田和大面积生产上肥料使用情况的调查,攻关田镇稻10号产量达到754.3 kg/667 m2,比大面积常规种植的品种产量高出64.6 kg/667 m2,增产9.37%,增产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苏麦 6号 (原 9356 )是太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一个优质小麦新品种。去年秋播丹徒县大面积引进示范 ,种植面积达 0 2 7万公顷 ,高产田块单产可达 4 0 0kg/6 6 7m2 ,平均实产 2 57kg/6 6 7m2 ,比全县平均单产增 14 2 %。小麦收获期如遇阴雨天气 (一般 5~ 6年一遇 ) ,可采用化学药剂抑制发芽 ,减少产量损失。该品种理想的穗粒结构为 :有效穗 2 4~ 2 6万/6 6 7m2 ,每穗粒数 35~ 4 0粒 ,千粒重 4 2g左右。通过一年的试验示范 ,综观整个生育进程与产量表现 ,认为苏麦 6号属优质高产品种。现将其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  相似文献   

7.
宁麦 9号是江苏省推广的一个优质饼干专用小麦品种 ,在丹徒县已种植 4年 ,面积逐年扩大 ,今年实收面积达 2 67公顷 ,平均实产 2 65kg/ 667m2 ,比全县平均单产增 17 8% ,近两年都出现了单产超 4 0 0kg/ 667m2 的田块。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 ,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的生育特性 ,总结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理想的穗粒结构为 :有效穗 2 3~ 2 4万 / 667m2 ,每穗粒数 4 5~ 4 8粒 ,千粒重 4 2g左右。一、生育特性1 专用性 该品种为优质饼干专用小麦 ,其面粉蛋白质含量为 10 6% ,湿面筋含量为19 3% ,沉降值为 2 6ml,面团稳定时间为 1 5mi…  相似文献   

8.
通过品种对比试验和栽培密度试验,探索集1005大豆新品种产量性状和丰产栽培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集1005是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大豆品种,其产量水平优于丹豆87-5和辽豆12号,可作为当前大豆生产更新换代主栽的定向品种;集1005在175~200 kg/667 m~2产量水平下,适宜栽培密度为0.825万~0.925万株/667 m~2;在中等肥力地块上种植集1005大豆,667 m~2施农肥1 500.0 kg、二铵6.5 kg、尿素10.0 kg,最佳播种期为5月2—10日。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2年引种示范扬麦15号的经验教训,对该品种的高产群体培育及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扬麦15号在免少耕条件下,适宜的穗数为26~28万/667㎡,在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单穗重,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途径。通过改进施肥技术,搞好因种栽培,着力培育高效群体,提高功能叶片光合效率,延缓花后绿叶消亡速度,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实现优质高产。调控关键是控制好有效生育群体,把成穗率提高到45%~50%。  相似文献   

10.
秦优七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1999年育成的优质油菜杂交种,在镇江市种植5年来,一直表现稳产高产的特性,适期播栽田块平均单产可达200~250kg/667m2,已成为全市油菜的当家品种。近几年的观测、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的特性,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品种高产的栽培技术。具体做法上要求努力培育壮苗、合理栽插密度、因苗科学施肥、预防后期早衰。  相似文献   

11.
胚芽米是指稻谷在加工过程中能保留其胚芽部分的一种精制米,胚芽位于胚轴的顶端,能发育成胚叶并生长,故胚芽米被称为具有生命力的“活米“.胚芽在一粒大米中按重量只占3%,但其营养却占一粒米的50%,被誉为“天赐营养源“.胚芽蕴含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生物活性物质,且含微量元素钙、铁、锌、硒等.经化验分析,大米胚芽中植物蛋白含量20.8%,脂肪含量20.7%,每公斤胚芽中含维生素B14.5 g,维生素B23.6g,维生素E3.7g,为此,胚芽是大米中的营养“黄金“.……  相似文献   

12.
南方双季稻区收获机械选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而我国水稻主产区在南方。为此,对南方双季稻区收获机械选型的必要性和原则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国内外现有机型和南方双季稻区的有关特点及对水稻收获机械的特殊要求,指出了南方双季稻区的机型选择。此项研究对当前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雾化着水技术应用于大米加工进行论述,认为该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调质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广东省种粮大户机械化生产现状和发展的制约因素,选取了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地区6市的186户种粮大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种粮大户的机械化耕整和收割水平已超过96%,机插秧和无人机喷洒农药比例达到40%以上。在广东种粮大户机械化生产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细碎化、小农户对土地流转心存顾虑、农业机械性能参差不齐等问题。未来应当通过鼓励发展土地市场,进一步提高经营规模,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研发和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  相似文献   

15.
稻谷按厚度分级加工后的特性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在成熟过程中,籽粒内部进行着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的同时,籽粒的干物质逐渐积累和含水率逐渐减小。不同厚度籽粒之间的物理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和加工特性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收获后按照籽粒厚度分级改善了原稻谷籽粒间的不均匀特性,并且改善了其加工适性。改善后的相关特性将在稻谷籽粒的后续加工过程中,如干燥、储藏和深加工等方面,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东北稻区水稻收获秸秆处理方式综合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稻收获秸秆处理方式对东北稻区秸秆还田效果、耕整地质量、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进行收益综合评价,本文根据秸秆还田的农艺要求,结合不同秸秆处理机具,设置了3种秸秆处理方式:收获时粉碎抛撒(CK,联合收获机自带粉碎抛撒装置)、收获后秸秆处理1(T1,联合收获机自带粉碎抛撒装置+收获后二次抛撒)、收获后秸秆处理2(T2,联合收获机不带粉碎抛撒装置+收获后粉碎抛撒),进行了秸秆还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秸秆处理方式均能实现秸秆全量还田,能够保证正常的田间机具作业和水稻生长。其中,T2的综合效果最优,能实现较好的秸秆粉碎抛撒效果和秸秆掩埋效果,有较高的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在秸秆粉碎抛撒质量方面,T2与CK、T1相比,其秸秆粉碎平均长度及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优于CK、T1;秸秆抛撒均匀程度显著优于CK,与T1无显著性差异。在后期耕整地质量方面,T2与CK相比,其地表以下和8cm深度以下的植被覆盖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优于CK;T2与T1相比,其地表以下植被覆盖率有显著性差异,8cm深度以下植被覆盖率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生长及产量方面,T1和T2处理的产量较CK分别提高1.5%和4.4%,且T2与CK达到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东北稻区水稻秸秆处理方式及配套机具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研讨会议期间,一批代表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研发水平的先进机具进行了田间演示,机具包括水田激光平地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遥控和无人驾驶的拖拉机以及电动插秧机等。现将这些设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跃江 《农业工程》2014,4(6):118-119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地域广泛,但是水稻产量受病害的影响较大。为保证水稻的收成,必须重视水稻病害的问题。研究和分析了水稻种植抗病技术,以促进水稻种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碎米率是检测大米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碎米率的检测中,大米籽粒连接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腐蚀、膨胀算法的碎米检测方法,可在籽粒连接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样本中存在的碎米,得出碎米率.试验结果表明,在碎米含量不同和籽粒间连接程度不同的情况下,此检测算法均可达到较高的检测精度,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水稻干燥向着防止食味降低和节约能源方向发展。为此对干燥技术进行分析,为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