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草原牧业经济是黄南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州大部分牧民生活经济来源于草原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影响着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当前黄南州草原畜牧业生产与省内外同类地区相比明显滞后。因此如何搞好草原畜牧业生产,改变落后的现状,对黄南州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实行草原长期有偿承包责任制的效果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动草原使用单位、集体和牧民保护、改良、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积极性,加快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保证草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把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草原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自1995年开始乌鲁木齐市全面推行草原长期有偿承包责任制,到目前已基本完成了草原长期有偿承包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通过调整优化草原畜牧业经济结构,发展种草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草原畜牧业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自给半自给型向商品化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省草原畜牧业生产迈入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性轨道,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试论四川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草原畜牧业是整个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牧区草原面积占全省的72.5%,牛、羊肉、奶、毛等多来自牧区。但牧区草原畜牧业存在着自然灾害频繁,草原退化严重,生产经营粗放,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草原管理,大搞草原建设,推广科学养畜等8项发展四川草原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及生态恶化问题,提出了草原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措施。通过实施"乳肉草"发展战略,开展草原建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确保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草原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及生态恶化问题,提出了草原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措施.通过实施"乳肉草"发展战略,开展草原建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确保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草原建设、实现生态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呼伦贝尔草原退化及生态恶化问题,提出了草原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措施.通过实施"乳肉草"发展战略,开展草原建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确保生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如牧区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肥用牛羊达到3 000多万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经营模式不断转变,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日益牢固,仅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草原畜牧业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受草原生态安全问题,生猪型畜牧业生产特点和草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艰巨挑战。因此,应该积极应对客观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有利机遇,进一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立草原生物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开展草原生物灾害预测预报及治理工作,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草原管理和防灾抗灾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指导农牧民科学发展畜牧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繁荣,构建草原生态文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草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让草原绿起来、畜牧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博乐市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必要性和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条件作出了论述,分析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的模式,对博乐市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饲料广角》2012,(17):3-4
8月30-31日,四川省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阿坝州红原县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在会上强调,要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为前提,以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现代草原畜牧业产业体系为核心,促进牧区牧民牧业统筹发展、一产二产三产联动发展、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努力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目标,加快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新牧区。  相似文献   

12.
草原畜牧业是昌吉州畜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畜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生态安全、牧区经济发展、牧民增收的大局,在新疆,依赖天然草原的牛羊生产还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由于长期粗放型掠夺式经营,草原畜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草原退化严重,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防灾抗灾能力弱。  相似文献   

13.
草原畜牧业是我国北方牧业经济的主体,具有很大的资源优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畜牧业生产基地。但是,由于该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光、热、水资源分布不均。加之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因而,发展草原畜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肉羊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广大草原农牧区被誉为“黄金产业”。它是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靠天养畜”的传统养羊业转向规模型、质量型、效益型的高效产业。我国北方草原绝大部分农牧区自然条件比较差,草地退化严重,饲草料资源紧缺,草地畜牧业的集约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草原农牧区开展肉羔羊产业化生产有助于天然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人工草地的建设,能有效地解决草地畜牧业生产中饲草料供应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提高草原的载畜能力和肉羊生产水平,增加农牧民经济收益。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适合草原农牧区羔羊产业化生产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地区,草原既是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今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生产发展、牧民收入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科学地发展畜牧业生产,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是当前畜牧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浅谈几点看法,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畜牧业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总结分析内蒙古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改革及采取的一些重大发展措施,得出了内蒙古畜牧业改革发展的启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经营体制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经营制度不断改革创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有效提高科技含量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坚持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是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保护好草原.发展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草原,就谈不到畜牧业的发展.陕西省定边县是榆林的一个养羊大县,是一个以农区畜牧业为主兼有草地畜牧业特点的县区,草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该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草地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通过采取天然草场改良、封牧育草等措施以提高草场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对定边县草场的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畜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牧民靠天养畜。生产方式落后,经营手段粗放,天然草场超载过牧.致使草原生态日趋恶化、灾害频繁。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近年来,察右后旗在深刻反思和总结草原畜牧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和经济两大规律,从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入手,大力发展舍饲养畜,积极探索走建设养畜的路子。使全旗牧区畜牧业逐步迈入了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一书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2章,32万字,是200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2BJY072)的最终研究成果。该书从战略地位、发展历程、发展模式演变等方面总结和评价了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在分析草原畜牧业主要畜产品市场前景和借鉴世界草原畜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草原在畜牧业发展模式方面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