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整地和施肥方式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友文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43-46,85
马尾松幼林整地和施肥试验表明:在三明Ⅱ类地立地条件下,施肥与不施肥的4年生林分在生长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整地方式幼林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在中上坡块状整地的林分比不整地的林分树高大26%,胸径大15%,蓄积量大15%,在中下坡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大14%、24%和45%,但全面整地和块状整地间的林分生长差异不显著;中下坡和有整地的林分生物量明显大于中上坡和不整地的林分。树干生物量符合方程:W(干)=0.062(D2H)1.049;块状整地的投资效益最好,中上坡的投资效益依次为:块状整地>全面整地>不整地,中下坡依次为块状整地>不整地>全面整地。  相似文献   

2.
通过马尾松人工幼林不同抚育措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幼林抚育措施的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林分保存株数、林分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采取造林当年全面铲草,第二年全面铲草、扩穴培土80×80cm,施复合肥200g/株,第三年全面劈杂、劈草的抚育措施的林分保存株数最多,蓄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3.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通过比较不同营林措施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树阶段林分保存率、郁闭度、生长量和蓄积量的差异,探讨适宜的营林措施。结果表明,在传统营林措施管理下,马尾松林分保存率在造林后第2年快速下降,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缓慢,5年生时未能郁闭;使用速生营林措施的林分则维持较高的保存率,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迅速,3年生时基本郁闭。3年的持续养分供应、土壤管理和杂草抑制能有效促进马尾松幼树快速生长,加速幼林郁闭,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火炬松、广西岑溪马尾松和上杭马尾松3个种源进行生长状况和不同整地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和岑溪马尾松的生长量明显高于上杭马尾松,而且造林费用低。通过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3种模式造林林分生长比较试验,看出了3种整地模式对幼林林分生长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而推行块状整地挖穴造林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林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马尾松种源及不同整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火炬松、广西岑溪马尾松和上杭马尾松3个种种进行生长状况和不同整地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与岑溪马尾松的1生长量明显高于上杭马尾松,而且要费用低。通过全面整地、带状 和块状整地3种模式造林林分生长比较试验,看出了3种整地模式对幼林林分生长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而推行块状整地挖穴要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造林成本,提高林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通过科学证明,马尾松是最适合实施的人工林生长营林技术措施,在广西河池的马尾松人工林中设置试验样地,通过分别采用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抚育方式等营林技术措施对样地进行处理或管理,2年、6年和10年后分别对马尾松植株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林地清理、全垦整地,再结合扩穴连带的抚育方式可使马尾松前期生长较快。但对马尾松的后期不利,对于超过种植周期的马尾松林,不同林地清理措施中,商业收获处理方式最有利于马尾松的树高、胸径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常规处理方式的效果次之,全面清除植被方式的效果最差;不同整地措施中,穴垦处理措施的植株生长状况最好;不同抚育措施中,扩穴连带的处理措施植株生长状况最好,其次是块状抚育,不抚育的林地马尾松生长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7.
对厚朴开展整地、施肥等关键营林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营造厚朴人工林,除了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外,合理的整地、施肥以及选择合适的肥种等关键营林技术措施对提高林分产量,确保林分速生丰产极为重要。在整地、下基肥、施石灰以及用复合肥作追肥等各项主要技术措施到位的情况下,5a生厚朴林的胸径、树高、冠幅分别可达5.4cm、6.0m、1.6m,比粗放经营或各项主要技术措施未完全到位的林分,上述各生长量指标可提高17%~40%、11%~32%和9%~38%不等。  相似文献   

8.
以连城县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10%、20%、30%及未间伐4个不同林分蓄积间伐强度的试验,分析马尾松中龄林林分结构、树高、胸径、蓄积量生长量及年生长率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1)间伐林分部分中小径阶林木,能降低林木胸径变异系数和偏度绝对值,提高峰度值,使林分整体均衡生长;(2)间伐强度30%的马尾松林木平均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最大,年生长率分别为6. 79%、7. 55%和19. 97%,显著高于其它间伐强度,间伐效果最好;间伐强度20%和10%的马尾松次之;未间伐的马尾松林木平均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和年生长率最小。  相似文献   

9.
分析不同幼林抚育措施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造林保存率、单株材积及样地蓄积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对马尾松造林成林及林分生长具有显著的影响。高标准的幼林抚育措施能显著促进马尾松的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的3年和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幼林生产力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对4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对3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量只接近于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幼林地上部生物量的种源排序与其生长量的种源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幼林计量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立潮 《广西林业科学》1999,28(1):10-15,28
根据林木施肥的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在测定土壤平衡解吸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马尾松幼林郁闭时林分的基础生物量、平均生物量和目标生物量等,产前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马尾松幼林的施肥量,并布置了肥效校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中等立地条件下,单施氮肥对马尾松幼林的地径和树高生长都无显著影响,增大氮肥用量对生长无促进作用;施用磷肥有效,增产幅度在8%以上,增大磷肥的施用量对生长无促进作用;施用钾  相似文献   

12.
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造林施肥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标志 《浙江林业科技》2002,22(3):92-93,99
通过对闽粤栲与马尾松纯林、混交林的造林施肥试验及10年的观察,闽粤栲与马尾松混交,能促进林分生长,形成合理的林分结构,造林前施基肥,初期对闽粤栲幼林(当年)树高、胸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后期 对闽粤栲生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广西国有林场常见的三个主要造林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对20年生马尾松、杉木及红椎林分在不同坡位条件下的树高、胸径及蓄积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造林措施下,立地条件越好,造林效果越好。下坡蓄积量总是大于上坡和中坡;下坡蓄积量最大的是杉木,中坡蓄积量最大的是马尾松,上坡蓄积量最大的是红椎。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整地规格造林试验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生长差异显著,容县松、上思松、尤溪松三者之间幼林生长表现最好的是容县松,其次是上思松,造林3年后容县松树高、胸径分别达到3.07m、3.51cm,比尤溪松树高、胸径生长分别增加了15.0%、25.8%,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2.5%、31.1%、40.4%;造林2年的宁明松和尤溪松相比,宁明松生长明显优于尤溪松,树高生长增加了16.4%,胸径生长增加了10.1%,单株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3.4%、40.2%、60.7%;马尾松虽然耐瘠薄,但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林分生长影响比较明显,高标准、高质量的马尾松林分需要立地条件的保证;造林密度和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无显著影响,考虑到生产实际,马尾松造林株行距可采用2.0m×2.0m,马尾松容器苗造林整地规格可以适当降低,穴的规格可以采用25cn×20cn×20cn中穴造林或15cn×15cn×10cm的小穴造林。  相似文献   

15.
邹淑琴 《绿色科技》2013,(10):119-121
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经过十几年的经营管理,对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土壤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年生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树冠、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木荷纯林的林木生长因子、林分生长量高,平均树高分别大14.72%、17.09%;胸径分别粗17.93%、21.94%;冠幅分别大14.33%、7.72%;枝下高分别大4.70%、13.26%;单株材积分别大71.79%、81.08%;每公顷林木蓄积量分别多29.34%、37.24%。能改善林地立地条件,提高土壤养分N、P、K元素,增加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
对5年生不同苗木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造林苗木以选择马尾松切根裸根苗为宜,不同施肥处理的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40.79%和61.19%,单纯P肥效果次之,树高和胸径增长率为31.41%和43.58%,单施K肥也有明显效果,而单施N肥则效果不显著,说明我省红壤严重缺磷肥,造林施肥宜选用磷肥为主,少量施钾肥,氮肥在马尾松幼林地上可不施用,或少量施用,尽量做到合理施肥,以提高林地施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的3年和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幼林生产力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对4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对3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量只接近于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幼林地上部生物量的种源排序与其生长量的种源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纯林,经过施肥、抚育,十几年的经营管理,林木生长良好。混交林生长林分与纯林生长林分相比,经调查显示:13年生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的林分生长平均树高、胸径、树冠、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台湾相思纯林的林分树高提高2.43%、12.46%,胸径粗6.3%、12.71%,蓄积量多11.92%、36.84%。能增加土壤养分全量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在一个县级区域一定时期内对林木的高、径生长作连续跟踪调查,得出当地马尾松、湿地松、杉木人工纯林及阔叶天然纯林等几种典型林分的树高、胸径、立木蓄积量的生长量和生长率。这为本区及周边邻近地区相似林分和立地条件的林分生长量、生长率指标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人工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马尾松人工林施肥试验,表明在Ⅲ类地,适量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可促进幼林树高、胸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