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际分工的发展给东亚地区的食品产业化进程带来诸多影响,不仅促进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扩大,而且使食品制造业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本研究以食品产业国际分工为背景,说明日本与东亚地区食品贸易与直接投资情况。研究表明:东亚各国对国外食品制造业依存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食品制造业〉相关产业〉最终消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除外。各食品消费与国外食品制造业的密切关系在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国际分工的发展给东亚地区的食品产业化带来诸多影响,不仅促进了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扩大,而且使食品制造业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本研究以食品产业国际分工为背景,分析了日本与东亚地区食品贸易与直接投资情况。结果表明:东亚各国对国外食品制造业依存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食品制造业〉相关产业〉最终消费,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除外。食品消费与国外的食品制造业的密切关系正在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水平与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应抓住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步伐。遵循客观规律,强化比较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先进制造业研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新一轮"涨薪潮"的兴起,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面临巨大的上升压力。同时,受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趋势也不可避免。从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单位劳动成本概念,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国际比较,证实中国制造仍然具有劳动成本竞争优势,可以保持世界工厂地位。分析显示,与东部相比,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相对劳动成本优势,能够承接制造业的西移,实现中国世界工厂之路的继续。  相似文献   

5.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国内市场占有率(MS)、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3个指标分别对2008 201 2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从而对各子行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08-2012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各子行业之间竞争力差异很大,其中,木材加工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都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其它子行业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6.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SSM)方法,分别以全国和中部地区为参照区,对2009年以来河南省制造业行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全国和中部地区,河南省制造业整体经济增量均大于其区域份额分量,整体增速较快;(2)中高端制造业发展滞后,结构贡献率低;(3)相对于全国和中部地区,绝大多数制造业行业部门竞争偏量为正,制造业总体竞争效果指数大于1。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127-129
近年来,中国的GDP增速放缓,中国经济进入了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而中国制造业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影响之下,也开始迈入了新常态。相比其他产业的发展,制造业的未来可谓是充满挑战。基于中国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出发,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增强中国产业链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  相似文献   

8.
该文运用偏离—份额法对石河子市工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今后石河子市应将塑料制品业、食品及饮料制造业和纺织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以进一步促进石河子市工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食品贸易竞争力的指标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食品内涵定义的论述,对我国食品出口增长优势指数、贸易专门化指数(TSC指数)、食品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食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食品的出口在占有相对优势的同时,国际竞争力已呈现减弱势头.并针对在我国食品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的科技和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并探讨大连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总结出大连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相应对策与思路方法,以此来更好的提升大连城市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竞争力还很弱。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产供给、消费需求、经营主体及政府行为、相关及支持产业4个方面分析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用权重定量化方式比较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基于处于劣势的关键和重要因素,提出提升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加工业在广东经济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但其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从投入、市场绩效、产出3方面选取11个指标建立广东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选取2010年和2017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农产品加工业12个行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和服饰业最具竞争力,最不具竞争优势的是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行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综合竞争力持续保持稳定,在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占有率、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提升广东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对策: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程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打造特色品牌;创新市场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08及2013年江苏省食品加工业和其8个子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江苏省食品加工业及其子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其行业主导产业的选择。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江苏省食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劣于全国,具体来看,其产业结构不大合理,竞争力水平与全国相近。其8个子产业也发展各异,其中谷物磨制业、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业综合而言竞争力相对较强。未来江苏省食品加工业应以这4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并调整产业结构,以提升其产业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丰富的林下资源为云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森林食品产业是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持续发展,对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意义重大。借助波特竞争模型构建云南森林食品主产区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云南森林食品主产区产业竞争力得分。结果显示,云南的森林食品产业竞争力排名在全国有一定优势,但云南的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着运输能力不足、产业规模偏小、政府林业投资不足以及科技支撑能力弱等问题。针对问题,对云南森林食品的产业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药食同源食品起源与行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食同源食品逐步成为健康产业发展的拐点.探讨了药食同源食品的起源,对国内外药食同源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概述了我国药食同源食品还存在着技术含量低、基础研究薄弱,受国外药食同源食品企业威胁等同题;并对我国药食同源食品行业发展提出建议,即加强研发,实现规模化经营;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企效应;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国内外...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是食品产业发展的方向。以安阳市为例分析了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共性问题,深入探讨了影响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国家层面、产业集群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因素。最后为提升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事关全民福祉,也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当前食品产业的现实基础和存在问题,探索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研究表明,近年来食品产业的发展规模得到显著提升,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在逐渐完善,市场监管力度和技术创新实力在不断加强,绿色产业链条在不断健全。但仍存在食品产业链条不强、食品出口竞争力不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待提升等问题。为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优化食品产业结构布局、加强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提升食品产业品牌价值、推动食品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加强食品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的实施路径。同时,需要给予更多政策去引导食品企业明确品牌定位,鼓励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市场投融资机制,助力食品企业提质发展;完善食品监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全过程追溯机制;制定和推行绿色生产标准体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认可度。  相似文献   

18.
用2001-200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食品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中国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集聚因素对所有食品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都较为显著,而基础设施对所有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不显著.除此以外,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食品各行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品工业的科技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分析了国外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食品工业的差距,提出了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