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邓骛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84-11986
[目的]研究宜宾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对2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宜宾茶树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玉米(Zea mays L.)和蚕豆(Vicia faba Linn.)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茶树的化感作用和受体植物种类、供体植物器官以及浸提液浓度有关。化感效应总趋势为玉米蚕豆,叶根茎。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100 g/ml的根、茎、叶浸提液对2种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茶树根、茎、叶对玉米种子萌发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蚕豆而言,仅茶树茎对其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根、叶为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化感效应敏感指数远大于最终发芽率的敏感指数,表明茶树的化感作用主要是延迟(玉米和蚕豆)或缩短(蚕豆)种子萌发时间。[结论]茶园附近不宜种植玉米和蚕豆。  相似文献   

2.
肿柄菊对绿豆和水稻种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肿柄菊叶、茎和花序水浸提液对绿豆和水稻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方法]分别用蒸馏水对肿柄菊叶、茎和花序进行活性物质浸提,并稀释为3.0%、1.0%和0.5%3个浓度,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不同部位肿柄菊对绿豆和水稻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肿柄菊叶、茎、花序水浸提液均对绿豆和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肿柄菊不同部位的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其化感效应不断增强;肿柄菊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在相同浓度下对绿豆和水稻种子的化感效应强度顺序大体呈现为:叶〉花序〉茎。[结论]肿柄菊植株不同部位及浓度的水浸提液均对绿豆和水稻种子产生化感效应,这也可能是肿柄菊入侵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辣椒植株水浸液对4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当辣椒全株水浸液浓度为0.01g/mL时,对大白菜和萝卜种子的萌发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而根水浸液对萝卜种子的萌发亦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当辣椒全株、根、茎、叶的水浸液浓度等于或大于0.02g/mL时,对4种蔬菜种子萌发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综合而言,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强弱依次为叶>茎>全株>根,而番茄和大白菜种子萌发对辣椒植株各部位水浸液的化感敏感性较强,萝卜和黄瓜较弱。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不同器官浸提液的自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以不含马铃薯浸提液处理为对照,分析马铃薯不同器官(根、茎、叶)浸提液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器官浸提液对马铃薯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茎、叶浸提液对株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化感效应指数(allelopathic response index,RI)均为-0.11;根浸提液对分枝数、茎粗的抑制作用最强,RI值分别为-0.11和-0.13;同时,根浸提液对马铃薯根系的抑制作用也最大,对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叉数的RI值分别为-0.25、-0.32、-0.32.经不同器官浸提液处理后,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而丙二醛含量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化感效应降低,且根浸提液的化感效应最强,RI值为-0.10.除根浸提液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外,茎、叶浸提液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RI值达-0.11和-0.02;马铃薯茎、叶浸提液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促进增加的作用,而根浸提液对其产生抑制作用,RI值达-0.06.表明马铃薯不同器官存在自毒作用,但其适应自毒物质胁迫的能力不同,其中,根系自毒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室内发芽试验,以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芽长为参数,研究了油菜不同器官(根、茎、叶、花)水浸提液对水稻和高粱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菜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但会延迟发芽速度,即水浸提液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势,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而油菜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高粱种子发芽势表现为促进...  相似文献   

6.
谭永钦  胡兵  熊程  李丽  王永模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250-2253
采用根、茎和叶浸提液培养萝卜种子的方法研究了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同时与本地杂草一年蓬的化感作用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各部位的浸提液对萝卜种子的萌发普遍具有抑制作用,化感强弱顺序为:叶﹥根﹥茎;在0.40g/mL的浓度下,紫茎泽兰根、茎、叶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胚根和胚芽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大于同浓度的一年蓬浸提液和空白对照组,表明紫茎泽兰比一年蓬具有更强的化感作用。紫茎泽兰化感作用在传播入侵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与本地杂草竞争时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蒸馏水浸提外来种植物一年蓬[Erigeron annuus(L.)Pers.]的根、茎、叶,以水溶性物质制备水浸液,设5个质量浓度梯度,以蒸馏水为对照,对5种受体植物进行发芽试验和幼苗生长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一年蓬根、茎、叶水浸液对不同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化感效应。在低浓度时对特定植物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5种受体植物中,苘麻和萝卜受抑制作用较明显,白菜和月见草则较弱,而低浓度处理对黄瓜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要显著强于根和茎的浸提液,所有浓度的叶水浸液处理均极显著地抑制了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说明一年蓬的化感抑制物质在叶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生型拟南芥也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h.页种子为受体,采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入侵植物桃金 娘也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页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水浸提液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 (1)桃金娘叶、茎、根水浸提液对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器官的化感作用强度为叶跃茎跃 根;(2)桃金娘茎0.2~0.25 g/mL 浓度处理后的拟南芥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分别减少了19.52%和24.58%, 同时其各个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的化感作用与对照之间均差异极显著,0.05 g/mL 浓度处理与 对照相比,活力指数减少75.89%;(3)桃金娘根浸提液和茎的高浓度浸提液对拟南芥幼苗苗长呈现促进作用,但是对 其幼苗鲜重呈现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特别是0.05 g/mL 浓度处理的桃金娘茎浸提液对幼苗鲜重的化感效应指数 为-0.7077;(4)桃金娘叶浸提液的各个浓度处理的综合化感效应均比较强,桃金娘茎、根浸提液均在0.05 g/mL 浓度 时化感抑制效应最强,其RI 值分别为-0.4511 和-0.2137。0.25 g/mL 的根浸提液具有促进的化感效应(RI=0.18)。  相似文献   

9.
火炬树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初步探讨了火炬树根、叶浸提液对紫穗槐、侧柏、火炬树的化感作用效应,对三个树种绝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化感效应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火炬树发芽率低于紫穗槐、侧柏.发芽率顺序依次是:侧柏>紫穗槐>火炬树.(2)火炬树根浸提液处理的紫穗槐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比对照低,化感效应指数均为负值;叶浸提液比根浸提液对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当浓度为0.15 g·L-1时,浸提液对紫穗槐种子发芽抑制最明显,其化感效应指数为-1.0392.(3)火炬树浸提液处理后,侧柏绝对发芽率和绝对发芽指数小于对照,说明其抑制作用明显;且叶浸提液的化感抑制效应强于根浸提液.(4)火炬树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苦瓜不同部位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根、茎和叶的化感差异,测其3部位浸提液对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和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发芽率均无影响,但延长了绿豆平均发芽时间并抑制了发芽指数,对水稻发芽率有抑制作用,缩短了水稻平均发芽时间并对发芽指数有"双重效应";叶部浸提液对绿豆和水稻种子活力均有抑制作用;2.5 mg/m L(T1)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幼苗根长有抑制作用,40 mg/m L(T5)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根长和茎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叶部浸提液对绿豆幼苗鲜重有抑制作用,10 mg/m L(T3)、20 mg/m L(T4)和40 mg/m L(T5)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鲜重有抑制作用;根部浸提液对绿豆干重都有促进作用,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干重有抑制作用;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负值,T1处理下的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正值,T3、T4和T5处理的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负值;苦瓜地上部分对2种受体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根部。  相似文献   

11.
以早籼稻辐501种子为材料,探讨福戈、阿克泰和康宽3种药剂浸种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福戈和阿克泰对苗高、根长和地上部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高浓度的福戈和阿克泰、康宽对苗高、根长和地上部重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种农药对叶宽、茎粗和根数的作用不显著;低浓度的福戈和康宽处理的地下部重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陈亮  丁枫  蔡丽萍  周彬  石妍  占怡玉  范智权  王淑琼  饶梦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00-15102,15110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 mg/L硅酸钠溶液)处理粳稻幼苗。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硅含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株高、根长、根系数目,采用丙酮提取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叶、茎的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结果]粳稻营养器官中硅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茎叶根;当硅浓度为80 mg/L时,粳稻株高最矮;当硅浓度为30 mg/L时,粳稻根长最短,根系数最少;当硅浓度为30mg/L时,叶绿素a、b的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a/b值在硅浓度为80 mg/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适当的硅浓度可提高粳稻的抗倒伏性以及粳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粳稻产量。  相似文献   

13.
30种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静  毛自文  范黎明  刘林  叶敏  肖春  查友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18-5919,6185
[目的]筛选抑菌活性较强的植物提取物。[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为供试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30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菌活性进行了初筛和复筛。[结果]云南松(叶)、透骨草(茎和叶)、苦葛(根、茎和叶)、华山松(果)、雪上一枝蒿(茎和叶)、黄柏(茎和叶)、漏芦(根)、水冬瓜(叶)、地黄(根)、柳杉(茎和叶)、三颗针(茎和叶)和鹿含草(茎和叶)12种植物提取物在10 mg/ml浓度下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其中云南松(叶)、透骨草(茎和叶)、苦葛(根、茎和叶)和华山松(果)4种植物提取物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9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植物提取物;对以上12种植物提取物进行的抑菌活性复筛结果与初筛结果表现一致。[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高效、安全、与环境友好的新型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治理及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采用半叶枯斑法研究了紫茎泽兰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根、茎、叶和花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其中,根、茎、叶提取物的活性较强,当浓度为10 mg/mL时均显示了中等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50%左右;花提取物的活性相对较弱.这是首次对紫茎泽兰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进行报道,扩展了植物源TMV抑制剂筛选的范围,为综合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核桃枝叶水溶物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核桃枝叶水溶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插条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枝叶水溶物对绿豆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核桃叶的化感作用强于核桃枝条的化感作用,处理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浓度核桃枝的水溶物对黄瓜幼苗插条增高和最长根长度的化感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对发根量的化感抑制作用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幼苗为受体作物,采用培养钵沙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0、40、160 g/L)红小豆根、茎、叶、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差异,为构建高效合理的红小豆—小麦轮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小豆不同组织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因化感物质的来源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根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均表现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对小麦幼苗根长、侧根数及地下部干质量均表现为低质量浓度抑制、高质量浓度促进的作用;根际土壤、茎、叶水浸提液均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随质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根际土壤、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侧根数表现出低质量浓度抑制、高质量浓度促进的作用,茎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根长表现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而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根长表现出促进效应。在水浸提液质量浓度较低(10、40 g/L)时,红小豆根、根际土壤水浸提液提高了小麦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和根系活力;在水浸提液质量浓度较高(160 g/L)时,红小豆茎、叶水浸提液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了小麦幼苗叶片的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红小豆不同组织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叶茎土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稻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方法]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稻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叶重、苗高、根系长度、根干重的化感效应。[结果]稻草浸提液对小麦发芽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稻草浸提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大。不同浓度稻草浸提液对叶重、苗高、根系长度、根干重都有影响,稻草浸提液对叶重影响因品种不同而不同,低浓度时都为促进作用;对小麦苗高都是促进作用;低浓度的稻草浸提液对小麦根长、根干重为促进作用。[结论]稻草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稻草浸提液对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亮  蔡丽萍  周彬  石妍  饶梦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9):1877-1880,1907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mg/L硅酸钠溶液)处理粳稻幼苗。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硅含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的株高、根长、根系数目,采用丙酮提取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叶、茎的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结果]粳稻营养器官中硅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茎>叶>根;当硅浓度为80mg/L时,粳稻株高最矮;当硅浓度为30mg/L时,粳稻的根长最短,跟系数最少;当硅浓度为30mg/L时,叶绿色a、b的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a/b值在80mg/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适当的硅浓度可提高粳稻的抗倒伏性以及粳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粳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铅镉的作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有效铅、镉与玉米根、茎、叶的吸收相关性,及有效镉与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相关性,通过玉米根、茎、叶的伤流、蒸腾等试验,探讨了玉米对铅、镉的吸收和运输机制。水稻体内对镉的积累与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籽粒,当镉质量比为32mg/kg时,水稻糙米里镉质量比超标,测出了褐土有效镉临界质量比:水稻为594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