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葡萄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及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组培苗(‘晚红’葡萄,Vitis vinifera L.‘Red Globe’)和室外盆栽苗(‘贝达’葡萄, V. riparia × V. labrusca‘Beta’),研究了葡萄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并利用LC-MS技术对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室内试验表明:0.01、0.10、0.50 g ∙ mL-1(根系干质量/培养基体积)浓度的根系分泌物显著抑制葡萄组培苗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盆栽试验显示葡萄根系分泌物在低浓度的情况下促进植株生长,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解氨酸(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而在高浓度的情况下植株生长抑制显著,PAL和SOD活性被激活,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9.16%和10.35%,MDA含量增加。LC-MS检测结果确定葡萄根系分泌物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两种酚酸类物质,推断含有软脂酸、1–二十一醇、柠檬酸、乌头酸、β–谷甾醇、邻苯二甲酸和没食子酸。采用‘山河二号’葡萄(V. amurensis × V. riparia ‘Shanhe 2’)组培苗检测证明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对葡萄具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的化感作用可导致草莓生长发育不良、果实产量与品质下降、土壤微生态环境失衡和根部病害加重等,是导致草莓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中化感物质种类、提取检测方法、化感作用机制及其缓解措施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方向,以期为连作障碍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创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嫁接西瓜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采用南瓜、葫芦作砧木嫁接西瓜,研究了嫁接西瓜根系分泌物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嫁接西瓜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GC-MS检测。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呈现出低促高抑的规律。在根系分泌物浓缩液浓度为2.5μL.L-1时,促进西瓜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的化感作用及其优势组分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对莴苣的化感作用不同,以乙醚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乙醚洗脱组分进行再分离,最后得出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确定辣椒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烷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二苯胺、4,4’-叔丁基二苯酚、苯萘胺、邻苯二甲酸,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杨平  吴凤芝 《中国蔬菜》2011,1(12):32-36
研究了不同化感效应小麦品种(化感促进和化感抑制品种)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旨在明确不同化感效应的小麦品种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具有化感促进作用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在处理后的不同时期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增加植株抗性;而具有化感抑制作用的小麦根系分泌物在处理后的不同时期能够显著降低黄瓜幼苗叶片保护酶(SOD、AsA-POD)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POD及CAT活性在处理后18 d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小白菜对食用菌菌丝的化感效应,以小白菜为供体,平菇、香菇、茶树菇、卵孢小奥德蘑(商品名为黑皮鸡(枞))为受体.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小白菜的茎叶水提物、根系分泌物、幼苗挥发物对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幼苗挥发物质对供试的四种食用菌菌丝无化感作用;小白菜根系分泌物对香菇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茶树菇、黑...  相似文献   

7.
核桃叶腐解液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粉碎腐解的核桃叶为材料研究其对萝卜、小麦、玉米、豇豆和大豆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核桃叶腐解液对萝卜、小麦和玉米等5种受体植物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且在其作用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即当浓度较高时,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较低时则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就受试的5种作物而言,对核桃叶腐解液的敏感性在萌发期依次为:玉米、小麦和萝卜>豇豆和大豆;在幼苗期:玉米、小麦、萝卜和豇豆>大豆.  相似文献   

8.
以麻风树叶片为供体,以紫茎泽兰为受体,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麻风树叶片通过淋溶、挥发和腐解等途径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紫茎泽兰幼苗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麻风树叶片通过各种途径释放出的化感物质对紫茎泽兰幼苗具有较强化感效应。与对照相比,紫茎泽兰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不同浓度下,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表明其体内具有较强的抗化感作用,是其成功入侵的原因之一。在3条途径中,化感效应强弱依次是叶水溶性化感物质、叶腐解液和叶挥发性物质。利用麻风树的化感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紫茎泽兰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系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40个小麦品系为供体,以黄瓜品种津优1号为受体,采用培养皿滤纸生物测试法,初步研究了不同品系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品系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胚轴长及幼苗鲜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由综合效应(SE)可以看出,龙辐04-0348对黄瓜幼苗的化感促进作用最强,龙辐17化感抑制作用最强,综合化感效应分别为-15.37 %和7.76 %。  相似文献   

10.
西瓜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佳84-24为试材,研究了西瓜根、茎叶以及根系分泌物的化感效应,并对西瓜根、茎叶和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进行了GC-MS检测。结果表明:西瓜根、茎叶水浸提液浓度为2.5 g?L-1时,促进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在浓度大于5.0 g?L-1时,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同一浓度时,西瓜茎叶水浸提液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根系水浸提液。西瓜根系分泌物浓度在2.5 μL?L-1时,促进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浓度为5.0 μL?L-1时,也开始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西瓜根、茎叶和根系分泌物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呈现出低促高抑的规律。在西瓜根、茎叶和根系分泌物中共检测出32种化学物质,其中酯类化学物质最多,有14种|在西瓜根中检测到14种化学物质,茎叶中检测到19种,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22种,其中一些曾被报道为化感物质,说明西瓜不同组织中化感物质的种类与含量不同,化感作用强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质对葡萄试管苗离体培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不同葡萄品种(‘凤凰51’、‘黑比诺’、‘贝达’和‘巨峰’) 试管苗为材料, 研究其红、黄、绿、蓝和白5种光质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 白光有利于试管苗的增殖、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的合成, 且净光合速率最强; 红、黄光促进试管苗根和茎的伸长生长; 蓝光有利于白藜芦醇的积累, 而叶绿素a /b的比值最小。  相似文献   

12.
徐宁  王超  魏珉  时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2,39(8):1511
 采用连续根系分泌物收集系统(CRETS)收集大葱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黄瓜种子萌芽及其枯萎病病原菌的化感作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大葱根系分泌物对黄瓜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均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元藏大葱’比‘章丘大葱’的化感作用更强;随着根系分泌物浓度升高,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元藏大葱’根系分泌物的抑制程度大于‘章丘大葱’。大葱根系分泌物中含有杂环化合物、酯类、酰胺类、酸类、烃类、醛酮类、酚类、醇醚类以及萘类等物质,其中,前三者所占的比例较大。邻苯二甲酸酯类和苯并噻唑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苯甲酸苄酯、苯甲酸–4–甲基苯酯、2–甲硫基异硫氰酸苯酯相对含量较低,同一物质‘元藏大葱’根系分泌物中相对含量高于‘章丘大葱’。  相似文献   

13.
葡萄组培苗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秀梅  张剑侠  王跃进 《果树学报》2005,22(3):202-206,F004
对中国野生葡萄4个种的6个株系、2个种间杂种、5个鲜食葡萄品种、1个酿酒葡萄品种和5个砧木品种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以不同浓度的NaCl作为盐胁迫因子,分别加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耐盐筛选。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的50d内,试管苗的侧芽萌发倍数、增殖系数、生根率、生根数目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试管苗的受害指数、胁迫敏感指数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0.6%NaCl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受害率和受害指数呈上升趋势。将供试的19个材料耐盐性分为4个类型:耐盐葡萄类型,包括酿酒葡萄EndFine、燕山葡萄燕山-1、1-1-6(88-110)、莫里莎无核和克瑞森无核;较耐盐葡萄类型,包括红地球、1-1-8(88-110)、户太8号、山葡萄通化-3和秋葡萄平利-7;盐较敏感葡萄类型,包括京秀、101-14MG、3309C和蘡奠葡萄泰山-1、安林-3;盐敏感葡萄类型,包括SO4、1103P、110R和山葡萄华县-47。  相似文献   

14.
镉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基因组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生理生化方法检测镉胁迫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DNA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10和15 mg · L-1镉(CdCl2 · 2.5H2O)处理6 d后,草莓幼苗根伸长及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受到抑制,根尖活性氧爆发(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升高和过氧化氢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DNA增色效应减少。选用8条寡核苷酸引物(10 bp)对草莓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对照组图谱中可分辨出88条RAPD谱带,其分子量为150 ~ 3 500 bp,处理组与对照组RAPD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镉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镉影响草莓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模板的稳定性,活性氧爆发和DNA交联是根尖DNA损伤的主要原因,利用RAPD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作为检测草莓根尖DNA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葡萄试管苗的剪根与不剪根,结合不同的催根剂及环境处理,研究其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葡萄试管苗进行移栽时,修剪根系的同时结合使用ASP 600 mg/kg可代替ABT 100 mg/kg。适当催根,有利于提高葡萄试管苗的根系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降低葡萄试管苗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葡萄试管苗通过分步驯化后,能够高频率的成活。观察和测定了各驯化阶段叶解剖结构和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试管苗叶片薄,组织稀疏,气孔突起,开口大,根系活力极低。通过分步炼苗,叶片逐渐向旱生结构变化,根系活力迅速增强。这是试管苗逐渐适应低湿和自然光照的解剖和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稀土元素铈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建平  徐敏  张爱民 《园艺学报》2004,31(3):369-371
 以‘红地球’葡萄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1~100 mg·L-1 Ce(NO3)3,,研究 不同浓度Ce(NO3)3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e(NO,),(1~10 mg·L-1 )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加快外植体生根,侧根数及侧根总长显著增加,根、茎、叶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增加,根系活力提高而增加移栽成活率,增加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而100 mg·L-1。Ce(NO3)3对葡萄组培苗生长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肉桂酸加剧蚕豆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艳  董坤  杨智仙  汤利  郑毅 《园艺学报》2016,43(8):1525-1536
通过盆栽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肉桂酸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蚕豆枯萎病发生,根际微生物的活性、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酸处理抑制了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并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加强,对叶片数和根系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肉桂酸低浓度处理时显著促进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而高浓度处理则抑制菌丝生长。肉桂酸在100和200 mg · L-1处理时显著提高了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数量,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AWCD值)、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肉桂酸处理明显改变了蚕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是区分肉桂酸处理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肉桂酸处理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加剧了蚕豆枯萎病的发生,证实肉桂酸是蚕豆连作障碍中的自毒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