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谷子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谷子的合理种植密度,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河北省主栽品种冀谷19与冀谷31按春播与夏播两种方式进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影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冀谷19春播最适种植密度为60.0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5.05%~5.87%;夏播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7.35%~8.58%。冀谷31最适种植密度为67.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6.45%~7.18%;夏播最适种植密度为67.50万株/hm2,增产幅度为9.30%~10.29%。本研究明确了冀谷19与冀谷31春播和夏播的适宜密度,将为谷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黑龙港低平原地区属华北夏谷区,为了提早收获,生产上常利用夏谷品种进行春播,导致谷子病虫害发生严重。且该区缺乏与油葵、马铃薯接茬的早熟谷子品种。以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6个谷子品种为试材,在春夏季节不同时期进行播种,从生育期、农艺及经济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适宜该区域不同茬口种植的春夏播谷子品种。结果表明:张杂谷16和冀谷38适宜春播;张杂谷16、冀谷36和冀谷35适宜麦收后播种;张杂谷16和改良8号适宜晚夏播种;特早一号较适宜接油葵茬播种和作为救灾品种在7月25日以后播种。  相似文献   

3.
以抗倒性不同的3个谷子品种冀谷31(高抗)、冀谷20(中抗)和张杂谷8号(不抗)为试材,均设土壤施用硅肥0(CK)、300、450、600和750 kg/hm2计5个处理,研究了施用硅肥对拔节期和抽穗期夏谷根系生长(单株根鲜重、单株根条数)以及对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硅肥施用量范围内,施用硅肥对3个谷子品种拔节期、抽穗期的单株根鲜重和单株根条数,以及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不同谷子品种对拔节期和抽穗期的单株根鲜重及单株根条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在拔节期,3个谷子品种的单株根鲜重顺序为张杂谷8号冀谷31冀谷20,其中,张杂谷8号和冀谷31与冀谷20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单株根条数顺序为冀谷31张杂谷8号冀谷20,其中,冀谷31和张杂谷8号与冀谷20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抽穗期,3个谷子品种的单株根鲜重顺序为冀谷31张杂谷8号冀谷20,其中,冀谷31与张杂谷8号和冀谷20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单株根条数顺序为冀谷31张杂谷8号冀谷20,其中,张杂谷8号与冀谷31和冀谷20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冀谷31与冀谷20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且试验施硅量范围内,抽穗期的单株根鲜重和单株根条数均多于拔节期。  相似文献   

4.
邯郸市谷子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邯郸市推广种植较多的8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6个品种产量较对照冀谷19增产,增产幅度为3.6%~20.6%,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豫谷18、冀谷38、豫谷15、济谷15、冀谷31、济谷16。张杂谷8号抗倒伏性较差,较对照减产6.9%。  相似文献   

5.
兼抗阿特拉津与拿捕净谷子新品种冀谷34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谷34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抗阿特拉津除草剂谷子品种冀谷24为母本,以抗拿捕净除草剂的优质谷子品种冀谷3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冀谷34是全国首个兼抗阿特拉津与拿捕净的双抗谷子新品种,也是高淀粉、低脂肪适合主食加工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6,(10):106-110
为筛选适宜冀鲁豫3省种植的优质高产谷子品种,在冀鲁豫3省设置5个试验点,对来自华北夏谷区6家谷子育种单位的1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联合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冀鲁豫华北夏谷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为豫谷18、冀谷36、豫谷20、冀谷37、H549(黄)、沧谷5号、衡谷13号、冀谷38,增产幅度9.76%~19%,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7.
营养转化肥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肥,其通过调控植物生育期各环节使生产潜力得以发挥,具有提质增产的作用。为评价营养转化肥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以目前我国夏谷区主推面积较大的3个谷子品种冀谷31、冀谷19和张杂谷11号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设计,研究了施用营养转化肥对植株长势和谷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转化肥对3个谷子品种苗高10 cm和40 cm左右时的植株长势均无显著影响,在抽穗期只对冀谷19和冀谷31表现出了矮化效果;对3个谷子品种均表现增产效应,增产率顺序为张杂谷11号(7.77%)〉冀谷19(7.24%)〉冀谷31(2.06%),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谷子新品种冀谷34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方法]对2011-2012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冀谷34和冀谷19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利用稳产性参数评估其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冀谷34产量高于对照冀谷19,体现了其丰产性;穗长、千粒重、公顷穗数大于冀谷19,是其产量高于对照的主要原因。回归系数结果表明,冀谷34的产量稳定性优于对照冀谷19,说明冀谷34稳产性也较好。[结论]冀谷34是一个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谷子新品种,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春谷播期与产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预测谷子的适宜播期,探索谷子播期(转换值)与籽粒产量的数学预测模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主要的11种函数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谷子播期对籽粒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二次曲线模型是模拟春谷冀谷19与冀谷31播期与产量关系的最优模型.冀谷19的方程式为Y19=9.682 +0.070x-0.001x2,最适播期为6月9日,最高产量为5453.53 kg/hm2;冀谷31的方程式为Y31=9.724+0.090x-0.001x2,最适播期为6月19日,对应的最高产量为5874.53 kg/hm2,二者均不宜在5月20日之前播种.本研究确定的数学预测模型旨为春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适宜华北夏谷区休耕地早播种植的谷子品种,以该区播种面积较大的21个谷子品种为试材,在休耕地上早播种植(5月15日条播),对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农艺性状、抗病性和抗倒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参试谷子品种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株高、穗长、穗粗、地上部干物重、产量和抗病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参试谷子品种的产量为2843.8~4556.5 kg/hm2,其中冀谷39、冀谷42和HF36产量较高,分别为4556.5、4326.0和4244.2 kg/hm2;地上部干物重为21.2~33.9 g,其中HF36、HF9和冀谷39的地上部干物重较高,分别为33.9、33.2和31.6 g;宫米1号、济谷21、冀谷168和冀谷45的病害发生较轻,抗倒性较强.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21个谷子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参试谷子品种的综合得分为0.26~0.86分,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中冀谷39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HF35(0.76)、HF36(0.73)、宫米1号(0.69)、冀谷42(0.68)、汇华金米(0.68)和豫谷27(0.63),这7个谷子品种综合表现优异,适宜在华北夏谷区休耕地早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种植区域也从全省大面积种植变迁到区域性种植,面积减少和变迁均非常明显。为了研究谷子面积减少和区域变迁情况,通过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德尔菲法和密切值模型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河北省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科研投入少、政策支持力度小、消费产品需求单一、其他大宗作物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外流、比较效益较低、谷子本身的生理特性等因素是影响谷子种植区域变迁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壮大科研力量,研发深加工产品,扩大消费群体,提高谷子政策支持,实行良种补贴,研发各种类型机械,加大谷子生产技术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劳动人民的种植成本因此晋西北地区的农民已经把地膜化覆盖谷子种植 技术应用到了农作物种植上。笔者在这里对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与之前的传统谷子种植技术是有一定区别的,机械化地膜覆盖谷 子种植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谷子种植技术的弊端,提高了谷子种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新技术,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为评价这种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综合效益,通过构建谷子品种优属度评价指标体系,以熵权分析方法对实地调查对象河北武安、河南洛阳的示范情况进行多因素综合指标评价。该技术特有的化学除草、间苗带来的省工省力等优越性得到农户的青睐,这也导致其化肥使用费用增多;另外,简化栽培技术品种效益超过了玉米的效益,虽然在产量和农民种植意愿上没有玉米突出,但综合评价指标值超过玉米。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是谷子生产大省,种植面积一直位居中国前列,尤其以山区丘陵地带居多。河北省太行山区是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其发展潜力很大,但目前也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为了实现太行山区谷子持续、快速发展,促使农民增收、社会增效,故以武安市谷子生产调研为例,利用专家访谈、实地调研和Excel表格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北省太行山区谷子生产现状。通过调查得出:河北省太行山区谷子生产受到劳动者素质低,劳动群体由老年、妇女组成,平均年龄52.8岁,小学文化占53.7%;几乎全部农民对补贴制度不清楚;生产分散、产业零连接;机械化水平较低。最后从5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对旱作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旱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对谷子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谷子生育时期、叶面积、株高和叶、茎、穗干重以及产量指标的测定,确定谷子的最佳播期。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谷子生育期变短;叶、茎随着播期的延迟生长速率变慢、衰退速率变慢;播种期过早谷子前期生长速率较快、播种晚的谷子后期生长较快;穗干重随着播期的延迟积累变快,千粒重随着播期的延迟呈下降趋势;穗粒数、籽粒产量和产草量均以5月23为播期最高。结论张家口地区谷子最佳播期为5月23日。  相似文献   

16.
谷子机械化精少量种植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谷子种植水平,加快杂粮产业发展,根据沁县谷子生产示范区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机械化作业技术条件,对谷子机械化精少量种植工艺和各作业环节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提供了适合本地区的机械化种植方案。经过两年推广实践,种植工艺取得良好示范效果,显著提高谷子生产能力,为谷子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78—2016年湖北省油菜种植成本收益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贡献率分析方法,从敏感性与贡献率两个方面研究了湖北省油菜种植收益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单产是湖北省油菜种植收益最为敏感的影响因素,其后依次为人工成本、出售价格与农资成本;贡献率分析表明:单产对湖北省油菜种植收益变动的贡献率最大,其后依次为出售价格、人工成本与农资成本,并且在不同因素贡献率的联动作用下,2009—2016年期间湖北省油菜种植户面临着"双板挤压"困境,油菜种植的盈利空间较小。为保障湖北省农户油菜种植收益、提振油菜种植意愿,最后依次从单产、出售价格、人工成本、农资成本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穴播与条播对夏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穴播和条播对不同株型谷子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地点穴播与条播相比籽粒产量水平相当或有所提高;穴播可以解决谷子单籽出苗顶土力弱的问题;通过研制穴播机可以实现谷子的精量播种,少间苗或不问苗。  相似文献   

19.
我国谷子生产波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俊锋  张永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00-15103
通过采用HP滤波法,对1949-2008年我国谷子产量、面积和单产的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谷子生产正处于下降过程,产量提高的可能性较小,谷子生产波动频繁剧烈,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稳定种植面积、降低单产波动以促进我国谷子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施氮量和密度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糜子是一种耐旱性作物,增施氮肥是糜子增产的主要方式,且合理密植有利于糜子制造更多的有机质。通过测定糜子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面积等农学参数,研究4个氮肥水平和3个密度处理下对糜子产量的影响,以探索糜子最适播种密度和追施氮肥量。结果表明,密度90万株/hm2在追加纯氮90 kg/hm2时产量达最大值;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以密度120万株/hm2、追加纯氮90 kg/hm2的处理下呈现最高值。9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及追施氮肥90 kg/hm2能有效提高糜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