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58-1059,1097
中国农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尽快加以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笔者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 ,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67-168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主要介绍发展农业经济对于农业现代化、国民经济、小康工程的重要性,从围绕特殊抓调整、围绕效益抓调整、围绕市场抓调整、围绕措施抓调整四个方面加快贵州省传统农业经济向农机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利益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并从中国农民利益的现状了出发,分析影响中国农民利益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化初期的资金积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农民和农村自特点等;提出了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措施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民自身保护能力,提高保护农民利益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VEC模型,考量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国内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果证实产业结构调整是引起经济增长和国内投资增长的原因,国内投资的增长也是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1961-1965年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也自然成为这次调整的重点之一。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调整农业经济,通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终于使农业经济在几年内得以恢复和发展。解析中共中央当时调整农业的政策,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宁夏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内在因素和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国际上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等外部因素,分析宁夏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低碳经济会延缓宁夏的工业化发展,打破现有经济结构,提高发展门槛。同时,低碳经济也给宁夏带来一次深层调整产业结构的机会,促进风能、太阳能发电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凸显其后发优势。由此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型产业的发展,出台政策创建利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软环境,加强植被建设和土被保护提高碳汇能力,争取空间为解决发展与环境矛盾创造条件等低碳经济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雾霾,PM2.5频繁见诸报端、网络等各大媒体,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受过雾霾的侵害,防霾口罩供不应求。雾霾的出现使得保护环境成了公众最迫切的共识,也要求政府紧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发展低碳经济乃大势所趋。低碳经济离不开低碳物流的支持。结合资料说明了低碳物流在低碳经济实现中的重要地位,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我国低碳物流业在法律制度、基础设施、专业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得物流低碳化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竞争力增长方面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四川现行林业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其调整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措施。文中对林业经营形式、买卖青山和森工转向经营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文研究立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WTO的宏观背景,紧密结合湖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着眼于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就如何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湖南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和重点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留地在三年困难时期一度被称为救命地,20世纪60年代在经济调整前后,毛泽东对自留地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他比较早提出了要恢复农民的自留地;把自留地写入《农村六十条》,从制度上予以保护农民的自留地;在四清运动中,仍然坚持要保留农民的自留地。这一切,都使农民的自留地得以保存,这对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是有利的,从而也为国民经济调整成功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以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地、松林、草地坡地小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草本生物量分布特征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与草本生物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以及草本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均有重要影响,其中草地坡面小区的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和草本生物量均高于荒地和松林小区;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影响荒地、松林和草地草本生物量的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别为DOC,ROC,DOC和MBC,其中荒地坡面DOC主要通过土壤有机碳(SOC)对草本生物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免耕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晓舟  唐创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5-5537
[目的]应用电脑专家系统,对免耕秋玉米进行测土诊断、配方施肥试验,探讨其施肥效果。[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配方施肥(按施肥建议卡施)、常规施肥(按往年常规施)和不施肥3个处理。[结果]测土配方施肥产量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分别高65.39%和20.81%;果穗性状和株高、苞位高也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效634.44元/hm2,常规施肥比不施肥亏损1160.56元/hm2。免耕秋玉米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3.05%,配方施肥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86.14%。[结论]免耕秋玉米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和不施肥产量高、效益好、性状优;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computer program for automatic prediction of watering time point by considering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solar radiation,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based on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of leaf area and Penman Method.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for a year in two watering experimental plots, one of which was controlled by pF value, and the other by the computer program. After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two plot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ere obtained. In the computer program plot, the observed and predicted values of both leaf area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dicat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1% level,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computer program had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In addi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experimental plots with respects to the plant height, plant diameter, leaf area, leaf number, fresh weight, and dry weight,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nts in the computer program plot had normal growth.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the number of flower buds and flowering shoots showed higher values at the end of certain cultivations in the computer program plot than those in pF value plot, we proposed that it was due to the effect of cumulative daily solar radiation in the greenhouse, rather than the watering. Thus, we have reache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mputer program for automatic prediction of watering time point developed by this study has high applicability in miniature pot ros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木大小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内蒙古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直径和树高的一元和二元分布特征,以期为该区樟子松天然林进行抚育经营等提供科学依据。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沙地南段的樟子松天然林中设置2块100 m×100 m的不同密度(940和1 149株/hm2)方形固定样地,按整体和分层的方法,对样地的林分直径和树高的变化规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块样地林木的最大、最小直径及平均直径相等;低密度林分直径分布较分散,高密度林分则分布较集中。2块样地上、下层林木的平均直径均基本相同;低密度林分上层木直径分布为正态,下层木则左偏;高密度林分上层木直径分布左偏,下层木则为正态。高密度林分的平均树高大于低密度林分,但高大林木比例较低密度林分低;高密度林分上层木平均树高也大于低密度林分,且高大林木比例也较低密度林分高;而高密度林分下层木平均树高和高大林木比例均较低密度林分高。2)低密度林分中小径级林木株数比率小于大径级林木株数比率,高密度林分中则相反;低密度林分中小径级林木的林木树高与胸径的比值大于大径级林木的林木树高与胸径的比值,高密度林分中无明显差异。2块样地上层木小径级林木株数比率均小于大径级林木株数比率,其林木的树高与胸径在大、小径级中的比值也无明显差异;低密度林分下层木中小径级株数比率大于大径级林木株数比率,高密度林分则相反;2块样地下层林木在小径级林木中的树高与胸径比值均明显大于在大径级林木中的树高与胸径比值。可见,高密度林分的平均树高均大于低密度林分;高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相对集中,低密度林分直径分布分散,从而造成不同密度的天然樟子松林林分平均直径无明显差异。低密度林分中大径级林木株数的比率要比高密度林分高;密度的不同也导致了林木径向和纵向生长的差异。因此,针对密度大的樟子松天然林分应适当疏伐,降低密度,减少种内竞争;而对密度小的林分应适当进行土壤植被管理,促进林下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6.
海南民营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海南省民营天然橡胶种植历史,从种植、加工、销售和对农民的增收作用等4个方面概述了海南民营天然橡胶发展现状,剖析了海南民营天然橡胶产业中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海南民营天然橡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方差(v)/均值(m)方法研究乌尔旗汉分布的兴安落叶松群落种群分布格局,采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析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乌尔旗汉分布的兴安落叶松样地Ⅰ以兴安落叶松为主,有少量白桦和山杨,样地Ⅱ和样地Ⅲ以兴安落叶松为主,有少量白桦;林分密度差异较大:样地Ⅰ(1 740株/hm2)>样地Ⅲ(1 080株/hm2)>样地Ⅱ(910株/hm2).样地Ⅰ和样地Ⅲ的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表现为聚集分布,样地Ⅱ表现为随机分布.样地物种数为:样地Ⅰ (23种)>样地Ⅲ(21种)>样地Ⅱ(19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在垂直结构上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除样地Ⅰ与样地Ⅲ的pielou指数(JsW)和样地Ⅲ的Alatalo指数(Ea)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外,其余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无量山的蚂蚁物种资源,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无量山4个垂直带21块样地105个样方的蚂蚁资源。共采集蚂蚁标本2 113号,鉴定蚂蚁物种共91种,分属于6亚科30属,样地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蚂蚁20.1头。种类最多的蚁亚科有11属37种,占总物种数的40.7%;其次是切叶蚁亚科9属35种,占总物种数的38.5%;大头蚁属和弓背蚁属种类最多,均有10种,单种属有13属;巴瑞弓背蚁分布最广,在9块样地中有分布,其次是横纹齿猛蚁和中华大头蚁,在7块样地中有分布,仅在1块样地中出现的蚂蚁有38种;个体数低于10头的蚂蚁有43种,其中12种蚂蚁只有1头个体。结果表明,无量山蚂蚁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大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两种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对新疆当地植物群落物种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样方法选取两种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分布较多的样地,分别作20个有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入侵的样方,并在与之相距5 m处没有其入侵的区域,作20个对照样方,应用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两种入侵植物入侵区域与未入侵区域当地群落的组成及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黄花刺茄的试验样方中共有植物6科14种,而对照样方中有7科29种;刺苍耳的对照样方中植物有11科31种,而试验样方中植物仅有9科23种.两种入侵植物验样方中多数土著物种的重要值均比对照样方中的物种重要值低,黄花刺茄样方中只有萹蓄和蒺藜的重要值相差较小;刺苍耳样方中只有狗尾草的重要值高于试验样方.两种入侵植物的试验样方和对照样方相比,物种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结论]黄花刺茄和刺苍耳的入侵影响了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导致物种数量减少,使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确定监测区域建立森林郁闭度估测方程最优样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监测区域样地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上,需抽取一定数量能代表监测区域森林资源分布状况的最优样地,根据所抽样地对应影响郁闭度估测的主要遥感和GIS因子,可建立以样地为单位的郁闭度估测方程. 最优样地是指能代表监测区域森林种类及分布状况的样地,它包含样地的数量及样地的代表性两个方面的含义. 如何抽取最优样地属多目标优化问题. 该文在理论描述特定监测区域最优样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有效解决了最优样地的抽样问题,所得结果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