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近年来,在四川等省市出现了一种以鸭头部肿胀、流泪、眼结膜充血出血、体温升高、排草绿色稀粪等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新鸭病.这种鸭病是由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引起的鸭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鸭生产的一种新的鸭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用DMEM培养基加小牛血清培养鸭胚肝细胞,结果显示,细胞贴壁良好,72h细胞即长满瓶底,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将在鸭胚尿囊腔内适应了的鸭肿头败血症病毒XD株接种鸭胚肝细胞,8h后出现以细胞界限清晰、胞核肿胀、胞内颗粒增多、细胞脱落为特征的细胞病变。将细胞毒回归鸭胚尿囊腔,成典型败血症症状。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四川广汉、华阳等养鸭密集地区流行鸭肿头败血症(Duck Swollen Head Septice-mia,DSHS)。本研究对临床诊治的10余万鸭肿头败血症病鸭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分析,用4种防治方案对病鸭进行防治效果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品种的鸭均可发病,无性别及季节性差异,发病急,发病率达90%~100%,死亡率达40%~80%。从典型病例分离的2株病毒(DSHS-XD株和DSHS-NF株),与鸭瘟病毒无抗原相关性。用鸭瘟弱毒疫苗紧急预防,鸭瘟卵黄抗体紧急治疗,无明显效果。用鸭肿头败血症XD株蜂胶灭活苗紧急预防,或同时配伍搏抗素、干扰素、黄芪多糖等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诊断和检测鸭肿头败血症病毒抗原,用分离自典型鸭肿头败血症的XD株病毒,制备鸭抗XD IgG、兔抗XD IgG,建立了检测鸭肿头败血症病毒(DSHSV)抗原的间接夹心ELISA法。试验的最佳条件为:抗体包被量为8μg/mL,封闭液为0.5%明胶,抗原孵育条件为37℃1.5 h,兔抗XD病毒IgG浓度5μg/mL,酶标羊抗兔抗抗体浓度为1∶2000,洗涤液为0.02 mol/LpH7.2 PBS。阴阳性结果判定的临界OD值为0.412。重复性试验显示变异系数小于10%。建立的间接夹心ELISA法不与鸭肿头败血症阴性抗原、鸭大肠杆菌抗原、鸭瘟抗原、鸭肝炎病毒抗原呈现交叉反应。敏感性比琼脂扩散实验高1280倍。包被的酶标板在4℃至少可以保存3周。用此方法对人工感染鸭组织脏器中鸭肿头败血症病毒检测结果显示,心、肝、肺、肾检出率最高,脑、脾、胰次之。  相似文献   

5.
目前鸭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仍是影响我国养鸭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类疫病,根据我们多年的临诊实践经验,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本文就鸭的主要病毒性疫病及其防制简述如下。 (一)鸭瘟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1.鸭瘟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高热、流泪、下痢、腿瘸、头肿,俗称"大头瘟"。该病以夏、秋季多发,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主要病变为全身性急性败血症,皮肤、全身的浆膜、黏膜有出血斑点或坏死灶;消化道黏膜出血或形成灰黄色假膜;实质性器官出血,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  相似文献   

7.
1、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鸭、鹅、天鹅、雁等水禽可互相接触传染,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粘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有烂死灶.病鸭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眼中的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合,眼挣不开,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鸭头颈肿大,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8.
<正>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VE),是鸭、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造成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  相似文献   

9.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enteritis,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养鸭业的发展有严重的威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肿大和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中以I型鸭肝炎病毒(DHV-1)危害最大,对易感雏鸭具有高度致死性且传播迅速,1周龄以内的易感雏鸭病死率常在95%以上。我国以DHV—I流行最为严重,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牛病毒性腹泻分子及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主要侵害牛,尤其是犊牛,引起以腹泻(急性感染症状)和黏膜病(慢性持续性感染症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主要就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特征、分子及血清流行病学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对全世界养猪业而言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它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并且保持终身隐性感染的能力。PRRS也使我国养猪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尤其是高致病蓝耳病毒的出现,已严重影响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作用机制及防制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其今后的防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3.
应用dsRNA测序技术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疑似病料提取物感染的草鱼肾细胞(CIK)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sRNA,电泳显示出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应用简化的FLAC(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技术扩增得到病毒的4个全长基因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核酸序列BLAST分析表明:其中3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873第5、9、10片段高度同源,另外1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HZ08第11片段高度同源;因此推测病料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病毒核酸,但也可能存在一种杂合病毒。根据已发表的GCRV-HZ08第5、9、10片段设计了3对引物对分离的病毒总RNA进行RT-PCR检测并测序,结果显示这3个片段与GCRV-HZ08第5、9、10片段均具有99%同源性,表明是由于混合感染而存在两株不同病毒的核酸dsRNA,两株病毒分别命名为GCRV-JX01和GCRV-JX02。首次运用dsRNA测序法检测出了GCRV病毒的混合感染,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流行病学和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对猪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新民  李琼 《农学学报》2013,3(11):47-50
为减少化学药剂在畜禽养殖中的过度使用和依赖,促进中草药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查询,总结了中草药对猪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方面的具体应用,详细陈述了中草药对猪瘟、猪流性行感冒、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等5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毛皮动物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防治技术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毛皮动物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毛皮动物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防治技术指南,指导毛皮动物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防控。  相似文献   

16.
郭召 《北京农业》2012,(6):148-149
为了防止冬季猪生病,养殖管理者一定要做好日常防治工作。对于猪的疾病防治要全面开展,同时要重点关注一些疾病。笔者介绍冬季如何做好猪冠状病毒性腹泻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The cross-species transmission of lentiviruses from African primates to humans has selected viral adaptations which have subsequently facilitated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HIV adapts not only by positive selection through mutation but also by recombination of segments of its genome in individuals who become multiply infected. Naturally infected nonhuman primates are relatively resistant to AIDS-like disease despite high plasma viral loads and sustained viral evolution.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host resistance factors and the mechanisms of disease in natural primate hosts may provide insight into unexplored therapeutic avenu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AIDS.  相似文献   

18.
草鱼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养殖规模居中国所有养殖鱼类首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感染引起,是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疾病。该病发病期长,传染性强,防治困难,无特效药,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可达80%以上。本文从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型、病因等角度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剖析,并就该病的生态预防、免疫预防提供参考建议,对推动草鱼健康养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外口蹄疫流行现状分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口蹄疫是一种世界性流行性传染病,欧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以及大洋洲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口蹄疫,尤其是欧洲曾发生过大流行。笔者分析评价了国外口蹄疫流行现状、病毒特性、防疫政策及根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浙江省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动态,采集近4年来临床病猪病料1118头份,采用PCR和RT-PCR方法进行猪主要病毒性疫病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RRSV,CSFV,JEV,PCV2,PRV,PPV,PEDV和TGEV病原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1.71%,15.71%,27.16%,50.8%,1.99%,84.4%和9.0%.其中PRRSV,CSFV和PCV2每年都有较高的检出率,仍是浙江省猪场的主要病原;PRV和PPV近年来流行有所下降,该病已得到较好控制;2011年初发现流产病例中JEV的检出比例有明显升高,检出率高达39.29%;2011年2月在刚出生仔猪腹泻病例中PEDV检出率大大提高,造成严重损失.总之,浙江省猪场中PRRSV,CSFV和PCV2仍是防控的重点,但多病原感染或新变异株的出现也是近年来浙江省猪疫病复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