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冬小麦新品种陇中2号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自育品系88113-28-4为母本、陇原9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8-2010年甘肃中部片旱地冬小麦10点(次)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 440.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6.70%,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株高70.0~90.0 c...  相似文献   

2.
刘宏胜  牛俊义  李映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87-14688
优质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5号,原代号A005—1,为甘肃农业大学与会宁县农牧局合作,以会宁15号为母本,五月黄为父本杂交,历时12年(1999~2011年)选育而成。2011年12月31日通过技术鉴定。2012年1月9~12日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甘春25号。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抗旱、抗病、抗倒性强,千粒重高,成熟落黄好。2009、2010年2年22点(次)国家西北春麦旱地组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平均3 185.40 kg/hm2,较统一对照定西35号增产9.06%,2011年参加国家西北春麦旱地组生产试验,5点(次)均表现增产,折合平均产量1 936.35 kg/hm2,较统一对照定西35号增产18.01%,居参试材料第1位,增产显著。2010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甘春25号进行了适宜密度和施肥量的研究,当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磷酸二胺施量为96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 985.69 kg/hm2。  相似文献   

3.
大豆新品种张豆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新品种张豆1号是以经太空辐射后的铁丰18号为母本,自选野生大豆(M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9—2010年的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 a 2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670.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平均增产17.38%;在2010年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 838.8 kg/hm2,较对照陇豆2号增产5.04%,居13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该品种籽粒含粗脂肪194.5 g/kg、粗蛋白427.1 g/kg,高抗大豆根腐病、细菌性叶斑病,适宜在甘肃河西地区、东部地区、陇东地区、沿黄灌区以及西北同类地区春播,也可作为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收获后夏播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旱地莜麦新品种定莜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莜麦新品种定莜8号为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裸燕麦8626-2作母本,皮燕麦新西兰作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2006—2008年甘肃省联合区域试验中,3 a 15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256.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莜4号增产23.9%,居6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生育期106~117 d,株高11...  相似文献   

5.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1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自育品种8124-10为母本,外引材料东乡77-0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3 169.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17.88%。在2008年国家区试西北春小麦旱地组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3 886.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1.40%。该品种具有抗旱、耐病、增产潜力大,水分利用效率高,落黄好等特点,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新品种会宁19号是以94-672为母本,会宁15号/78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5—2016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有8点(次)增产,2 a折合平均产量2673.20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6.76%。在2017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906.10 kg/hm~2,5点均显著增产。该品种表现抗旱、耐瘠、抗病、优质、丰产、稳产、千粒重高,成熟落黄好,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区及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圣光401是由雄性不育系206A和恢复系1815DH-1配制而成.2008-2009年甘肃省春油菜区试2 a 12点(次)折合平均产量3 677.1 kg/hm2,比对照品种陇油5号增产16.4%;2009年甘肃省春油菜生产试验折合产量3 271.5 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3.6%.生...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7号是定西地区旱农科研推广中心用自育品系7633-7-3作母本、引进品种晋2148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北育南繁选育而成。在1991-1993年甘肃省东片春小麦区试中,3a9点(次)平均折合产量6108.00kg/hm^2,居参试12个品种(系)的第1位。1995-1997年在定西、渭源等适种区进行的生产示范中,3a57点(次)示范的平均折合产量4139.10kg/hm^2,平均较当地大田种植品种增产20.76%,抗条锈、抗青秕能力强、落黄正常。适宜在年降水量450-500m、海拔1900-2500m的梯田和川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6个甘蓝型冬油菜新品种(系)在天水市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天水市山旱地条件下对6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品系0510最高,为1 573.3 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50.31%;品种平甘1号居第2位,为1 426.7kg/hm2,较对照品种甘杂1号增产36.30%。且0510、平甘1号这2个品种(系)越冬性强,越冬率85%以上,抗逆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0号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自育品系8152-8为母本,外引材料永25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6—2007年国家区试西北春小麦旱地组试验中,2 a 21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805.60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11.48%;在2008年国家西北春小麦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定西40号折合平均产量3 092.40 kg/hm2,较对照定西35号增产5.80%。该品种抗旱、抗病、高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宜在西北旱作雨养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3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38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于1988年以外引材料RFMⅢ-101-A为母本、以自育品种定西32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0-2002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398.50kg/hm^2,较对照定西35号增产14.13%,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在苗期对条锈混合菌表现轻感,成株期对水4、水7表现免疫,对HY8表现中抗,对水14、条中32号及混合菌表现中抗。籽粒含粗蛋白14.32%、湿面筋29.7%,沉降值20.3mL,面团形成时间2.0min,稳定时间1.4min,评价值33。适宜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的定西、会宁、榆中、永靖、兰州、甘南州、临夏州以及宁夏西吉、海原,青海民和等省(区)年降水量200~600mm、海拔1600~2800m的二阴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新品种定丰12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利用携带Ta1雄性不育基因的73-3/墨它为基础材料,通过多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在2000-2001年定西市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 247.50 kg/hm2,比对照品种定丰6号增产14.5%,2003-2004年甘肃省春小麦水地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5 472.75 kg/hm2,与对照品种陇春23平产.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908.0 0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6.5%.抗条锈,抗倒伏.籽粒含粗蛋白13.76%、湿面筋30.8%,属中筋优质小麦.适宜在甘肃省安定、陇西、临洮、渭源、临夏等县(区)及宁夏西吉、隆德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陇春9143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引进品系山农8003作母本、自育高代材料8553-5-1-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在2 a的国家西北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 716.88 kg/hm2,比对照品种定西35增产6.39%;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30%、湿面筋32.30%、沉降值25.2 ml;经室内、室外鉴定,抗旱系数为0.701 6,抗旱指数为0.919 5,适应度61.111%;对条锈病免疫,中抗白粉病,高感黄矮病;适宜在甘肃省定西、临夏及宁夏西吉、固原等地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39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39号是以外引材料南27/临3的F1为母本,以自育的“815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6-2007年西北春麦旱地组试验中,2 a 20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454.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1.17%;其中在甘肃省的5个试点中,2 a 10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338.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2.83%。该品种对条中32号、条中31号、条中30号、条中29号、条中27号、条中26号、水-14、水-1等混合优势小种表现免疫。籽粒含粗蛋白16.98%、湿面筋35.60%、沉降值25.2 mL,面团形成时间2.7 min,稳定时间1.4 min,最大抗延阻力68 E.U,拉伸面积13.8 cm^2。适宜在降水量200-400 mm,海拔1 600-2 300 m的旱川台地、山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陇中1号是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84WR(21)-4为母本,洛8912为父本,采用穿梭集团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2005—2007年在山西、甘肃、陕西、河南、宁夏5省区进行的国家北部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539.75kg/hm^2,比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10.3%。籽粒含粗蛋白142.3g/kg、赖氨酸4.6g/kg、湿面筋324.0a/kg,沉降值30.6mL,吸水率61.2%,稳定时间3.6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适宜在海拔1700~2300m半干旱地区的川旱地和梯田地、川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新品系9016是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70—14”作母本、“8365—1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5-2006年甘肃省东片春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644.5kg/hm^2,较对照品种陇春23号增产10.8%,居10个参试品种(系)第2位。该品系抗旱性强、抗倒伏、抗青秕、抗锈,适宜在甘肃省中部地区,宁夏隆德、西吉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甘肃中部旱地种植的高产春小麦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在甘肃省会宁县进行了旱地春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品种中,05052-1生育期为95d,出苗率81.43%,株高、茎粗、叶面积、穗粒数、穗下节长、穗长、穗粒重、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对照,较对照增产4.86%,居参试材料第1位。A063-2的生育期为97d,出苗率66.57%,较对照增产3.71%,居参试材料第2位。说明05052—1A063—2-具有增产潜力,基本表现为中熟、中秆、抗倒伏、抗旱的品种,小麦成熟落黄好、产量高、色泽好,建议进入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