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许多国家的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进展。有的国家正在或即将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为了加快各国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的速度,根据中国农科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双边协议, 1987年 9月l—22日,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和中国方而共同举办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培训班,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学习两周,我国将派专家前往讲课。第二阶段来中国进行实习和参观,将赴广东和湖南参观化杀杂交稻、三系杂交稻的繁殖制种和大面积生产。还要参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  相似文献   

2.
1992年6月下旬,湖南省三系杂交水稻“八五” 科技攻关协作组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了攻 关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科委计划处省农科院科 管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负责同志,常德、岳阳、 邵阳、怀化、衡阳、郴州等地(市)农科所及湖南农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和杂优中心的部分育种家。会议就攻关研究进展、三系杂交稻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成果的协作开发利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1协作组各成员单位就“八五”期间承担的攻关任务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总的看来,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整个协作组在新亲本、新组合的选育…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省长陈邦柱的陪同下,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视察,参观了杂交水稻展览室和部分研究室,听取了袁隆平教授关于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的汇报。江总书记感慨地说:“农业是基础。1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只要吃得饱,穿得暖,稳定就有了保障。今天我看了你们的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后,感到我们还是有办法,有希望。”座谈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江总书记再次强调:“我感到非常高兴的是,脑子里原来总在琢磨农业怎么办,看到你们的杂交水稻,就看到了希望。看了杂交水稻后,使得我对解决全国11亿…  相似文献   

4.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主持的国家“六、五”攻关项目-“高产、多抗、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由于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于1985年圆满完成攻关任务,共培育出新组合33个,不仅加速了新老组合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在早稻选育上有了新的进展,较好地解决了早、中熟组合配套问题,对我国杂交水稻面积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新贡献。1986年5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总结表彰大会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被列为受表彰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光荣地出席…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14,(4):52-53
Y两优14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P143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总结了该组合在"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茂名市示范点的表现及其高产抛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超级稻两优0293在浙江仙居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优0293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在浙江省仙居县作单季稻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性好,米质较优。介绍了该组合获得高产的强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信息选萃     
袁隆平瞄准基因技术培育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在湖南西城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暨杂交水稻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担任西城集团首席科学家、西城科技园科技总顾问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常规育种已经用尽浑身解数,我们将在企业的协助下,破解杂交水稻的基因功能密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即亩产90公斤”。袁隆平院士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此番与企业联手进行杂交水稻基因工程研究,是希望通过技术与资金优势的结合,早日实现超级杂交稻的第三期目标。袁隆平介绍,超级杂交稻800kg/667m 2第二期目标已于去年实现,育成了两个超级杂交稻组…  相似文献   

8.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抑制型高产栽培法的初步研究Retardingcultureoftwo-linesystemintersubspecifichybridrice马国辉(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两系亚种间杂交稻具有穗大、营养生长旺盛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的专家,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持的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超级杂交稻第4期15 t/hm2高产攻关示范片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该示范片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2014年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组织开展超级杂交稻第4期高产攻关的24个示范片之一,面积6.84 hm2,种植组合为两系杂交稻Y两优900。  相似文献   

10.
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在凤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准两优5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2005年在凤凰县的6.7 hm2高产示范片单产达11.14t/hm2,介绍了其示范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杂交水稻经历了由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到超级杂交稻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阐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攻克超级杂交稻第3期育种目标、实施“种3产4”丰产工程和拓展杂交水稻国际化开发等新时期杂交水稻研发的重大目标,提出了以分子育种技术的运用、C4型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杂交水稻产业化开发为突破口,坚持自主创新,实现杂交水稻研发新飞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1989年9月12日至13日,863—101—01专题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了两系法杂交稻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该专题合作单位负责人、国家科委生物工程开发中心、“863”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863”第一主题专家组及湖南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与专家,一全国水稻科研界的一些老专家及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成员也应邀出席了现场会。 会议由袁隆平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选育,栽培示范情况,以及会议的目的与要求后,代表们参观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两系法杂交中、晚稻组合比较试验及丰产示范田。此后与会代…  相似文献   

13.
受联合国粮农组织(PAO)的派遣.哥伦比亚国家水稻种植者联合会的Dorance Munoz B.博士于1993年6月24~28日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进行了参观访问.我中心组织有关专家与他座谈,由袁隆平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生产和发展的概况,杂交水稻在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关专家又分别介绍了我国杂交水稻“三系”、“两系”和“一系”方面的研究现状.哥伦比亚专家听后,深受鼓舞,期望在他的国家也能早日将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在此期间,还参观了我宁心的展览室、实验室、试验田,并去韶山看了大面积的杂交早…  相似文献   

14.
高产稳产三系杂交早稻新组合湘优61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优616是永州市农科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恢复系R616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湘丰70A配组育成的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的三系早籼杂交稻组合。适宜在湖南作早稻栽培,2013年5月15日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13005)。  相似文献   

15.
根据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理事会决定,第4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授予尹华奇等10人,每人获得奖金3万元人民币。他们的主要贡献如下。尹华奇男,1943年8月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院士最早的两名助手之一。40年来,积极参加了袁院士主持的三系、两系杂交稻育种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1998年选育出香型两系法不育系———香125S,选配出高产、优质、中熟的杂交早稻香两优68,先后在湖南、安徽、广西等省(区)通过审定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杂交水稻科研与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吕保智男,1938年10月…  相似文献   

16.
1992年3月27日~29日,由专题组长袁隆平先生主持,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了第五次海南育种工作会议,863-101主题办公室陈永强同志等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作了指示。参加会议的有本专题各课题组长、各合作单位负责人及其主要研究人员,还邀请了少数地、市农业局、种子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交流了1991年及本季海南育种的进展和经验,参观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贵州省农科院的海南育种现场,并针对两系杂交水稻育种目前的几个重要问题,开展了学术讨论。通过交流和参观,大家认为本年度两系杂交水稻选育又取得了可喜进展,主要表现在起点温度低的光温敏核不…  相似文献   

17.
两优38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P88S与0389配组育成的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具有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米质优良、制种无播差期易获高产等特点。2006年分别通过湖南和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湖南省确定为超级杂交稻组合。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水稻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浦城山区作中稻种植,表现丰产性好、米质优、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阐述了Y两优1号在浦城山区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4月8-10日,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项目2018年度总结与工作计划会在海南三亚召开。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谢华安院士、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专员叶世英博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齐绍武主任、项目首席专家袁定阳研究员、院水稻所占志雄所长,以及来自7个课题共44家科研院所的近120名代表参加会议。9日上午,与会代表们参观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亚基地、国家水稻公园、院水稻所强优势杂交种展示示范现场。下午,召开项目2018年度总结与工作计划会。会上,项目组和7个课题的首席专家或责任专家分别从课题实施情况、凝练阶段性重大成果、2018年工作亮点、2019年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汇报。课题二由我院水稻所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进行汇报。谢华安院士对项目进行了点评,他对项目研究进展表示充分肯定,特别指出各稻区对杂交优势利用、优势类群创建和强优势组合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的研究对国内杂交稻领域乃至国际上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强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面临着市场劳动力紧缺等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总被引:52,自引:6,他引:46  
分析了1996~1998年我国杂交水稻生产应用中主要品种的胞质类型及播种情况。现阶段,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年播种面积的50%以上。生产上应用的三系杂交稻仍以野败胞质为主,其次为冈·D型和印尼水田谷型,后者的面积比重在逐年增加。两系杂交稻研究取得新突破,10余个组合通过了省级审定,培矮64S的广泛应用展示了两系杂交稻超三系杂交稻的诱人前景。我国业已育成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个别组合在部分百亩(6.67 hm2)连片示范点已经达到了日产稻谷100 kg/hm2的超级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