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鸡免疫应激对免疫功能影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应激性刺激的免疫接种,是保护鸡群免受各种病原体侵犯,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存在的。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鸡群的生产性能。因而本文就鸡免疫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加以探讨,力图为免疫应激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动物的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是指动物经过免疫后产生的全身非正常反应和局部红肿反应。禽类免疫造成禽类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常导致禽类过敏性休克、食欲减退、发热,严重者可致死亡。为预防免疫应激和热源反应,我们重点规范了疫苗的保存、运输,严格免疫程序与操作规程。加强接种前的准备,并对注射部位予  相似文献   

3.
免疫应激鸡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震虎 《畜禽业》2005,(1):50-52
应激会使组织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而且造成免疫抑制影响免疫功能。疫苗接种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是为了保护动物机体免受微生物侵害的,但是同时也对免疫器官产生了一定的病理改变。本文重点探讨免疫应激条件下,鸡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目的在于从一个侧面探讨免疫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4.
从应激对畜禽机体生产性能、血液成分、血浆中激素水平、免疫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应激对畜牧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谷氨酰胺的抗应激作用,以便为减少动物生产中的畜禽应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7)
<正>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毛湘冰等报道了四川农业大学近几年在猪抗病营养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涉及内容包括:营养与猪的免疫调控;营养与肠道微生态环境及健康的关系;猪抗病力差异的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表达的营养调控;氧化应激及抗氧化营养;营养与病原微生物关系;霉菌毒素及其防霉抗霉营养措施。1营养与应激1.1免疫应激以仔猪为对象,以注射脂多糖(LPS)为手段,建立了仔猪免疫应激模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锦鲤的抗逆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持续热应激对大正三色锦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2、6、10、14、18、22、26 h进行取样测定呼吸爆发、补体蛋白3(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热应激后呼吸爆发降低,在应激后2、10、18~26h降低显著(P<0.05);热应激2 h后血清中C3含量略有上升,应激6~26 h过程中与应激前相比均下降,应激14~22 h显著地下降(P<0.05);热应激下血清中SOD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下,血清中MDA浓度升高,应激10~18 h上升显著(P<0.05);应激后2、26 h 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应激前相比显著性地上升了5.93倍、2倍(P<0.05),应激后6~22 h 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应激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热应激影响锦鲤非特性免疫指标,降低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力;HSP70的表达受热应激调节,热应激下诱导合成的HSP70对锦鲤起到一定的应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8):66-68
在北方高寒地区的冬季,冷应激是最普遍的应激因子,对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造成危害,是制约北方高寒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冷应激的概念及分类、畜禽对冷应激的生理调节机制、冷应激对畜禽的危害、抗冷应激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精准控温、改善营养并添加抗冷应激物质和培育耐寒品种或品系等抗冷应激措施,为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畜禽冷应激带来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并提出了重视并加快对冷应激的研究是高寒地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预防断奶仔猪腹泻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仔猪断奶是一个复合应激,包括仔猪与母猪隔离、新群的形成、从吃母乳转成吃饲料、环境小气侯改变等因素。断奶的应激较强,常伴有消化系统紊乱、免疫功能低下、严重腹泻、生长停滞、甚至死亡,给生产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量深入的研究表明,早期断奶应激(EWS)能导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上升及淋巴细胞数下降、抑制仔猪细胞免疫能力及合成特异性抗体的能力[1]。由于断奶应激造成仔猪免疫功能下降而导致对外界病原菌抵御能力降低,容易造成严重腹泻。  相似文献   

9.
在草鱼饲料中加入抗应激添加剂(主要成分为棉粕酶解产物、金银花全花水提物和干酵母培养物)进行86 d的养殖试验,对草鱼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免疫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了解抗应激饲料添加剂对草鱼生长、免疫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加入1 %添加剂的试验组在增重率、肌肉品质和抗应激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鱼的增重率提高8.6 %,血清和肝胰脏中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提高29.15 %和39.14 %,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提高31.78 %;试验组鱼的SOD、CAT、GSH在血清中的活性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其中SOD提高57.8 %,CAT提高132.25 %,GSH提高139.40 %。试验结果表明:该抗应激饲料添加剂对提高草鱼的抗应激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锦鲤的抗逆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持续热应激对大正三色锦鲤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2、6、10、14、18、22、26 h进行取样测定呼吸爆发、补体蛋白3(C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热休克蛋白70 (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热应激后呼吸爆发降低,在应激后2、10、18~26 h降低显著(P<0.05);热应激2h后血清中C3含量略有上升,应激6~26 h过程中与应激前相比均下降,应激14 ~ 22 h显著地下降(P<0.05);热应激下血清中SOD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下,血清中MDA浓度升高,应激10~18 h上升显著(P<0.05);应激后2、26 h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应激前相比显著性地上升了5.93倍、2倍(P<0.05),应激后6~22 h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应激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热应激影响锦鲤非特性免疫指标,降低锦鲤非特异性免疫力;HSP70的表达受热应激调节,热应激下诱导合成的HSP70对锦鲤起到一定的应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鱼类应激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鱼类的应激反应与监测、养殖生产中应激危害的预防,阐述了应激激素系统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对鱼类生长、生殖和免疫机能的抑制作用,展望了今后鱼类应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吴凡 《畜禽业》2005,(1):19
1维生素C与应激尼日利亚的科学家在热带气候的肉用小鸡饲料中添加VC。在相同的饲料供给量下,饲料中添加VC的与未添加的肉用小鸡比较,死亡明显减少,体重明显增大了。他们认为1.5~2.0g/穴kg·饲料雪VC含量便足以补充其缺乏。生产实际中,如给予预防量的VC可减小鸡在高温、高湿、饲料和饮水突然中断、免疫接种、疾病、换羽、断喙、捕捉、噪音、移舍等不同的应激状态所受到的不利影响。2维生素C在免疫中的作用Pardue博士认为,在应激期间,当鸡免疫机能下降时,VC的补充将改善应激因子对鸡免疫的影响。首先,VC作为一种氧化剂,通过自由基对细…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0,(6)
动物免疫反应又称免疫副反应、免疫应激反应或变态反应,是一种可导致被免动物机体产生病理性反应甚至死亡的一种免疫应激综合征,这种不良应激反应在广大农牧区实施动物强制免疫的过程中极为常见,必须要探究诱发原因并制定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养殖业中,动物在运输、免疫、换料、转群或疾病流行时,会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通常称为应激。正常情况下,动物能自然耐过一定程度的应激,但超过限度,往往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动物表现为神经亢奋、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紊乱等。而规模化养殖要求动物在全价营养基础上快速生长,以创造尽可能高的利润。但高密度、高生长速度往往超出了动物的正常生理承受能力,加上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动物容易发生脱水,衰竭,免疫功能下降,而且易继发感染,最终导致死亡。所以规模化养殖应不断加强饲养、生产管理,全面解决应激问题。1补充全价营养,提…  相似文献   

15.
鸡群免疫抑制是鸡免疫过程中一种免疫应激的严重反应,它以法氏囊损伤和免疫应答受到干扰为主要特征. 1免疫抑制的主要临诊症状 免疫抑制多发生在最初1~3次疫苗免疫后,有少数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鸡群中出现少量死亡.  相似文献   

16.
何菊文  沈林弟 《畜禽业》2009,(11):56-56
<正>乳猪是指初生至断乳阶段的仔猪。乳猪饲养是养猪业最基础而关键的环节,因此养好乳猪十分重要。但由于乳猪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常出现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免疫器官发育不成熟等多重应激,造成其多病,死亡率高达10%~20%。乳猪的饲养管理要认真把好"三关":初生关、补料关、断乳关。  相似文献   

17.
谷氨酰胺对维护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谷氨酰胺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肠道免疫系统免疫功能的影响,希望对畜牧生产尤其是应激或病理条件下的动物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正>生猪免疫工作是猪场防治猪传染病的重要技术手段,免疫成功与否对生猪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我们多年技术服务中发现,许多基层防疫人员(包括猪场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生猪免疫操作及发生免疫反应时处置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为此,笔者将免疫操作相关技术要求和应激处置技术总结如下,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6)
正1应激的概念应激是指鸡对外界的刺激因素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这些刺激因素包括过热、过冷、疾病、噪音、通风不良、营养不良、垫草不适、转群、免疫、变换饲料、变换管理方式等。1.1应激的发生过程应激根据其发生后机体内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1.1.1警觉阶段。以肾上腺髓质激素和交感神经系统儿茶酚胺类释放的突  相似文献   

20.
猪免疫应激及继发病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免疫应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影响,给强制免疫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猪免疫应激反应是指猪在疫苗接种后,机体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本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又继发其他疫病。引起免疫应激反应的原因,除了动物自身及疫苗因素外,与疫苗的使用、环境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普防工作中猪免疫应激反应的调查,结合实验室检验,探讨了免疫反应中致死因素,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