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湖南不同生态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集了湖南省3个生态区宁乡县、宁远县、桑植县的B2F、C3F、X2F三个等级烤烟样本54个,测定了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比较了其生态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宁远县>宁乡县>桑植县,总植物碱含量表现为桑植县>宁乡县>宁远县,总氮含量表现为桑植县>宁远县>宁乡县,氯含量表现为宁远县>宁乡县>桑植县,钾含量表现为宁乡县>宁远县>桑植县;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氯、钾含量生态区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湘南烟区与湘西北烟区差异大,湘中烟区与湘南烟区化学成分较接近。  相似文献   

2.
凤凰县山地烟叶化学成分年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凤凰县烤烟化学成分的稳定性和年度变化趋势,以凤凰县7年的B2F、C3F、X2F 3个等级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年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凤凰县烟叶钾和氯的年度稳定性最差,总氮稳定性最好;(2)除B2F等级的总糖和还原糖外,不同年份间烟叶化学成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烟叶总糖、还原糖年度间变化呈升高趋势;烟碱、总氮、钾、氯年度间变化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烤烟不同部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叶长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集我国南方烟区166份烤烟品种K326不同部位叶样品, 研究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叶片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叶长在样品间存在广泛的变异; 氯含量和钾氯比在部位间差异不显著, 叶长、烟碱含量、氮碱比和糖碱比在部位间差异显著; 总氮、还原糖含量在中部、下部叶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但二者均与上部叶差异显著; 上部、中部叶的钾含量差异不显著, 但二者均与下部叶差异显著; 在一定范围内, 烤烟上部叶烟碱、总氮和钾含量随叶长的增加而增加, 氮碱比随叶长的增加而降低; 中部叶烟碱、还原糖、钾含量和钾氯比随叶长的增加而增加, 氯含量和氮碱比随叶长的增加而降低; 下部叶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钾氯比随叶长的增加而增加, 烟碱、总氮和氯含量随叶长的增加而下降。叶长63.0 cm对上部叶的烟碱、总氮含量和糖碱比与下部叶的钾、氯含量均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长度。  相似文献   

4.
湖南烤烟化学成分与焦油的相关、通径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湖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测定了3个等级(B2F、C3F和X2F),共计119份样品的焦油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焦油含量与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烟碱、总氮与焦油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总糖、还原糖、钾与焦油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各化学成分对焦油的直接作用按大小顺序为:烟碱总糖钾总氮氯还原糖,烟碱对焦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还原糖和总氮对焦油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总糖和钾对焦油不但有较强的直接影响,而且还辅助其他性状对焦油产生较大的间接作用;总糖、总氮、钾、还原糖主要通过烟碱对烤烟焦油量起间接作用;烤烟化学成分与焦油的多元回归方程:y^焦油=3.240+3.674x总糖+0.173x烟碱-0.956x钾。  相似文献   

5.
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烟叶品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福建武平烟区烤烟的内在质量特征、改善和稳定其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和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以福建武平典型烤烟产区‘云烟87’主栽品种C3F初烤烟叶为试验材料,分析研究该烟区烟叶理化特征及感官评吸质量。结果表明:武平烟叶开片度和叶片厚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有8个乡镇中部烟叶的开片度已接近或达到40%的优质烟叶标准;武平县各乡镇中部烟叶总氮、钾和氯含量及钾氯比、氮碱比存在极显著差异;极高的钾含量、偏低的氯含量和适宜的烟碱含量是武平烟区烟叶最显著的特征。不同质地和pH土壤种植的烟叶香气质、杂气和余味3个感官评吸质量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土壤微量元素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关联程度,及为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描述统计、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湖南省桃源县烟区植烟土壤微量元素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桃源县烟区土壤中铁、锰、锌、铜、硼和钼含量平均值均在适宜范围及以上水平;土壤有效铜含量与烟叶中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硼含量与烟叶中还原糖、总糖、氯含量和糖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氮、蛋白质含量和钾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钼含量与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和糖碱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有效硼>有效钼>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通过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桃源县土壤有效锰和有效硼含量的减少或者有效钼含量的增加,能够引起烤后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和钾氯比的增加以及还原糖、总糖、氯含量和糖碱比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生态、品种、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还原糖、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在河南、山东、陕西3个烟区,以‘豫烟10号’‘、粤烟98’‘、K326’‘、湘烟3号’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的栽培措施,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在生态间最大,在品种、栽培措施间较小。生态、品种、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还原糖、总氮、烟碱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生态条件对烟叶还原糖、总氮、烟碱含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3.92%、24.33%和77.41%,其次是互作效应和品种,栽培处理的贡献率最小。烟叶还原糖和烟碱含量与成熟期和旺长期的降雨量、日照时数关联度较大;烟叶总氮含量与旺长期、成熟期和团棵期的总日照时数关联度最大。生态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大于品种和栽培措施,是影响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因素。整个大田期以降雨量和日照时数与烟叶化学成分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沂蒙丘陵生态区蜜甜焦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对感官质量的影响,选取2020年山东潍坊、临沂、日照产烟区176份典型代表性烤烟样品(包括下部烟X2L、X3L、X2F、X3F,中部烟C2F、C3F、C2L、C3L,上部烟B2F、B3F、B2L、B3L),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简单相关分析显示,燃烧性与总烟碱和两糖差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淀粉、还原糖和钾含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灰分与还原糖和氯、两糖差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刺激性与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显示,总烟碱与浓度、劲头呈正相关,氮碱比与浓度、劲头呈负相关,氯与刺激性、余味呈负相关。综上,总烟碱、氮含量、氯含量是影响沂蒙丘陵生态区烤烟感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GH1、GH2两种烟叶在什邡、凉山2个区域种植差异性,对烟叶中常规成分和潜香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什邡GH1的上、中部烟叶烟碱、总氮含量均大于凉山地区相应部位的各化学成分含量,还原糖、石油醚提取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小于凉山烟相应部位。2个地区烟叶的还原糖、烟碱、总氮、石油醚提取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显著。(2)对于GH2品种,什邡上、中部烟叶烟碱、总氮、速效钾、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均大于凉山烟相应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而还原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小于凉山烟相应部位。什邡、凉山地区烟叶的还原糖、烟碱、总氮、石油醚提取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差异显著。(3)根据2个地区不同品种的还原糖与烟碱比值,总氮与烟碱比值,结合试验中各化学指标的含量可以得出,什邡地区的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品质更好,是雪茄品种生长较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10.
施氯量与烤烟物质积累相关关系及适宜施氯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生长期间烟株氯含量、氯积累量、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烤烟生长期间烟株不同部位氯含量和氯积累量与施氯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或指数函数关系;烤后烟叶总氮含量、X2F和C3F两个等级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施氯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总钾含量与施氯量之间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总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或指数函数关系。根据终采时不同部位和烤后烟叶不同等级的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烤烟适宜的施氯量,认为施氯量在24 kg/hm2左右,对烤后烟叶氯含量是安全的,同时基本可保证烤后烟叶氯含量在0.3%以上。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地区30种烟末和烟碎片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及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氯、钾等化学成分的测定,运用描述统计、简单相关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烟末、碎片的化学成分与常规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烟碱、总糖、还原糖含量较低,氮碱比较高。(2)从化学成分对感官质量的影响看,简单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较为一致。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还原糖、总糖、两糖差、糖碱比对感官质量有较大影响。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总糖、还原糖、两糖差、糖碱比对感官质量有较大影响。典型相关按影响载荷大小排序为:总糖、还原糖、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总氮、烟碱、氯、钾、钾氯比。(3)综合以上研究,认为总糖、还原糖的含量及两糖差糖碱比在一定程度上基本能够反映烟末和烟碎片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烟叶品质与生产环境的关系是烟叶标准化生产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为探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对湖南主产烟区62份烤烟样品主要化学成分与对应的土壤样品养分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烤烟品种G80总糖、还原糖、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三个品种;烟碱与总氮含量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湖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适中,糖含量以衡阳最高,张家界最低;烟碱含量以怀化最高,邵阳最低;总氮含量以永州最高,邵阳最低;钾含量以长沙最高,张家界最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全磷含量偏低,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全钾与速效钾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土壤全磷和全氮含量对各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均较强。湖南省在烤烟标准体系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已有的定量认识,并综合运用经济因素,制订科学、成本节约的标准。可以按区域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烟叶内控和工商交接质量标准,特别是在制定种植技术规程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3.
浏阳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年份浏阳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浏阳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均存在较大的变异。烟碱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1.47%,较不稳定;蛋白质的变异系数最小为6.06%,比较稳定。(2)浏阳烟叶的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钾、氯、糖碱比和钾氯比的年度间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浏阳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年度间较稳定。浏阳烟叶的总氮和氮碱比年度间的差异显著,年度间变化较大。(3)浏阳烟叶钾氯比适宜,总糖含量较高,但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因此,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协调糖碱比和氮碱比是今后浏阳烟叶品质改良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4.
贵州烤烟感官评吸质量主导因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贵州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主导因子,2007-2009年采集初烤烟叶样品388份,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外观质量、物理指标鉴定,并进行感官评吸。数据统计显示,随着烟叶颜色变淡,评吸总分降低;随烟叶烟碱增加,总氮和蛋白质增加,各部位总糖、还原糖含量减少,评吸总分降低;贵州烟叶的颜色、单叶重、叶面密度、烟碱、总糖、总氮、钾、蛋白质、糖/碱、两糖比和钾/氯是感官评吸质量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5.
利用湖北烟区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20年0 cm地表温度数据和16个产烟县2005—2020年烤烟化学成分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了湖北烤烟生育期地表温度日较差(简称地温差)变化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温差对湖北烤烟化学成分影响显著。除伸根—团棵期外,湖北烤烟生育期的地温差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鄂西南的兴山和秭归,鄂西北的竹山和南漳下降趋势最显著。相较于湖北烤烟的上部叶和中部叶,下部叶各化学成分的离散程度最大,空间差异显著。湖北烤烟地温差大田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74年、1973年和1979年,突变之后的地温差的下降趋势更为显著,且未来进一步缩小的地温差将引起烟叶的烟碱、还原糖和总氮含量减少,总糖、钾、氯、钾氯比、氮碱比、糖碱比和两糖比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云南普洱景谷2011—2014 年有机烟为材料,分析景谷地区有机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当地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景谷地区有机烟叶糖含量普遍较高,但相对稳定;烟碱、总氮、钾离子、氯离子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2)总糖、还原糖、氮碱比在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钾离子和钾氯比在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烟碱、氯离子、糖碱比、两糖差在年度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2012 年有机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UI)在4 年中最高,其次是2013 年,2011 和2014 年烟叶可用性相对较差;不同部位有机烟叶CUI 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烟叶CUI 的变异程度以下部叶最大,其次是中部叶,上部叶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