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口蹄疫是由小RNA病毒科口蹄疫属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发病的一种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并将该病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在我国被列入一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口蹄疫列为优先防控的动物疫病,我国于2012年印发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口蹄疫列为优先防治病种之一。该病发病率几乎达100%,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不高,犊牛及仔猪的死亡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以患病动物的口、舌、唇、蹄、乳房等部位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人和非偶蹄动物也可感染本病,但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家畜中最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能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危害对象是猪、牛、羊等家畜和几十种偶蹄动物。该病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第一位而倍受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由于感染动物向周围环境中排泄大量病毒(如:一头病牛的排毒量可感染100万头牛,一克病猪蹄部水疱皮可使10万头猪感染发病),并通过气溶胶、各种染毒物品(如运输工具、动物肉产品、动物精液、奶产品)、偶蹄类感染动物、鸟类、节足动物、昆虫等途径迅速传播,发病率可高达100%,成年牲畜死亡率一般为1%~2%,但幼畜死亡率高达50%。一旦爆发口蹄疫,不仅会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畜产品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国际贸易损失。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由一种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70余种动物,主要危害牛、羊、猪和其他偶蹄动物,人亦可被感染.  相似文献   

5.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4,(14):40-4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口腔黏膜、舌面、鼻镜、蹄部、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因病毒株而异,严重时可达100%。鉴于口蹄疫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我国政府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口蹄疫防治工作也始终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强制免疫中产生副反应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蹄疫俗称“口疮”,中国又称“五号病”。该病主要危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其传播迅速,发病率极高,并能形成大范围流行。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的首位,中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中的第一位。特征为:口部黏膜、鼻镜及蹄部皮肤、哺乳母畜的乳房及乳头部皮肤发生水泡,进而发生溃疡。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牛、羊、猪等家畜和其他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出现水疱。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秋末至早春较冷季节易发生大流行。一、临床症状患病猪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8.
<正>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毒是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方式而传递,消化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门户。与一般传染病不同的是它较易从一种动物传递到另一种动物。口蹄疫能侵害多种动物,而以偶蹄兽为最易感染,家畜对口蹄疫最易感染的是黄牛,另外,骆驼、羊、猪等都能发生感染和流行,人也能被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由一种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70余种动物,主要危害牛、羊、猪和其他偶蹄动物,人亦可被感染。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06,(7):38-39
口蹄疫(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牛、猪、羊、骆驼、鹿等偶蹄动物及人易感。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其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一)症状口蹄疫一般都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不超过1% ̄2%  相似文献   

11.
1简述口蹄疫(Foot-and-MouthD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家畜的一种多呈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感染的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黄牛、猪、骆驼、羊等;此外,黄羊、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低。该病传染性强,传播极为迅速,感染率和发病率高,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尤其仔猪死亡率极高。口蹄疫发病后一般不致死,但其典型症状会出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防治     
口蹄疫又叫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严重时蹄壳脱落,跛行、不能站立,死亡率高。1.流行病学偶蹄动物最易感,家畜中以牛最易感,其次是猪,再次为羊和骆驼。幼龄动物较老龄的易感,死亡率高。人可感染,儿童较重。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初、发烧期排毒量最多,水泡皮和水泡液中含病毒量最高,分泌物和排泄物唾液、奶、精液、粪尿、呼出的气体中均含有大量病毒,病猪的排毒量大于牛羊。通过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能经黏膜和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感染对象是偶蹄类动物,家畜中最易感染的是黄牛,其次是牦牛、水牛和猪。  相似文献   

14.
猪O型口蹄疫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0,(16):44-44
猪O型口蹄疫(FMD)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不但引起幼畜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严重影响家畜及畜产品流通和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口蹄疫(FMD)是偶蹄动物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本病以发热及口腔内、鼻口部、乳头和蹄部等部位出现水疱为重要特征。易感动物发病率近100%。除幼畜外,该病很少致死。该病毒能感染所有野生和家养偶蹄动物,但主要感染牛和猪;绵羊和山羊常不作为严重的被感染对象。该病是食用性动物的一种极重要的疾病,尤其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较大,由FMD引起的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6.
警惕世界口蹄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春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口蹄疫,对畜牧业的危害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口蹄疫是传播速度最快的偶蹄动物传染病,主要传染牛、猪、羊、鹿等偶蹄动物.它对成年家畜的致死率不高,但严重破坏其生产性能,而对幼畜则有非常高的感染死亡率.特别是初生哺乳犊牛50%以上死亡,初生哺乳仔猪近100%死亡.  相似文献   

17.
牛口蹄疫是一种常见的牛传染病,具有接触性、热性和急性的特点,所有偶蹄动物都可能感染这种疾病,口蹄疫病毒是主要病原。牛感染口蹄疫后,临床症状表现为乳房、口腔粘膜和蹄部出现水泡。该病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对于养殖户来说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将就如何提高牛口蹄疫的免疫能力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virus,FMDV)引起偶蹄兽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其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可引起成年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幼龄动物心肌受损而导致死亡[2-3].口蹄疫危害严重,对畜牧业发展影响较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农业部列为A类或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4].  相似文献   

19.
周强 《中国畜禽种业》2010,6(2):115-116
口蹄疫是一种偶蹄动物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给世界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国际兽疫局(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将其列为18种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以病毒为载体。传播速度快,途径广。易感畜几乎100%发病,死亡率只有2—3%。口蹄疫的控制和扑灭,必须推行合理的免疫计划和实施生猪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20.
<正>"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自然发病的动物常见于偶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