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本文简要分析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目的,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以知识服务去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大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该文主要介绍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273-274
教育领域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课堂"的提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课堂已经不再是唯一获得知识的地方。"互联网+课堂"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得以实施。颠覆传统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课堂中教师的责任是去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文章以Flash动画制作课程为例,将微课程作为主要课前自学手段和学习内容,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实施探究性任务为驱动的课堂互动学习,并实施多元化评价考核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所谓记忆,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记忆.只有把所学知识记牢,才能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中师化学这门课“难记难学”,尤其是难记,说明记忆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因此,教师如何设法去寻找一切途径,帮助学员尽快对所学内容记牢,特为重要.针对中师学员大部分都是在职进修的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师,原具有的化学知识较少,年龄偏大,记忆力  相似文献   

5.
<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使小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1故事激趣对故事好奇是每个少年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天生就爱听故事,故事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性,把教学知识与故事结合起来,用生动的故事去讲解抽象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一年级一位数加  相似文献   

6.
农林院校合格的毕业生在业务方面的标准,不仅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还要看他有多少智力去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在农林方面来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去探索科学真理、揭示自然规律,解决农林生产技术问题。所以,要在知识与智能两方面去衡量他们。我们大专院校教师的任务,就是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智力,两者不可偏废。根据这样一种认识,仅就植物生理学讲课质量的客观标准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它不仅是宝贵的知识资源,也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如何将这一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欣赏、体验、学习茶文化,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及茶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  相似文献   

8.
如何解决饲料企业业务人员的培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企业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既是个内容问题也是个形式问题.从内容上讲,由于饲料企业的业务人员多是畜牧兽医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营销知识训练,他们在市场上全部凭借自己的天赋去开展工作,一点点去悟,业绩提升是比较缓慢的.  相似文献   

9.
启发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笔者觉得应是教师用种种方法(语言和行为)来启发学生,使学生摆脱被动状态,从内心自觉行动起来,或去想、或去说、或去做,去探索追求新的知识、道理,进而取得一定收获,达到新的境界.在教师启发的主导作用下,让主体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最近,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对这种教学模式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为达此目的,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某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钻研,定会获得大量知识,从而提高了能力;如果学生对你教的课程不感兴趣,认为:“没意思”,学不学都可以,对教师的“启”不去动脑思考,肯定得不到“发”的效果,因而也就谈不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了。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人集中精力获取知识,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必要的知识,这就是求知欲。  相似文献   

12.
农文 《当代农业》2011,(7):56-57
引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农民的期盼。  相似文献   

13.
启发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笔者觉得应是教师用种种方法(语言和行为)来启发学生,使学生摆脱被动状态,从内心自觉行动起来。或去想、或去说、或去做。去探索追求新的知识、道理,进而取得一定收获,达到新的境界。在教师启发的主导作用下。让主体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最近,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对这种教学模式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时代的农民不能够坐在家中自我封闭,应当打开思想的大门去接受新的知识与技术。为成为新时代的农民放开自已的步伐,走出闭塞的门向自己理想的生活前进。怎么成为"智者"农民?那就是驱除思想上的弊端,接受新思想的洗礼。"智者"农民:是有一定知识和一定的技术,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而且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方面很容易地融会贯通,且努力劳作的农民。  相似文献   

15.
谈及网球对人生最大的改变时,彭俊坦言网球让他懂得了如何去和更多的人接触,无论是小朋友还是长辈。他也懂得了怎样以诚相待,把他学到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他人。  相似文献   

16.
文化差异现象在词汇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普遍存在,使得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少的“短路”问题。因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层去理解文化意蕴,并通过有组织的讨论使得所学的知识得到运用从而加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1更新观念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更新非常迅速,我们学知识的目的不能再停留在积累上,而应放在应用上。让学生边学边实践,学习物理的兴趣便不用刻意去培养了。我们每上一节物理课,都要接触一些新知识或新方法,上完课后,我们首先要想一想它有什么用,然后才是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摇篮,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知识型员工的激增,大学生必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终要靠人才去执行政策、落实行动,需要人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有赖于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的《围城》吸引了无数个中外读者的目光,其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既饱含了哲理又风趣幽默。隐喻是参照一个知识领域去理解另一个知识领域,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两轮交际活动,关联则是根据彼此相关的信息来认知事物。《围城》英译本对隐喻的翻译主要表现在写人、状物、喻世议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为祖国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改变基础教育的现状、实施创新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方向。创新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创新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实现最大可能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