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发病情况调查2012年1月31日,东辽县疫控中心接到本县某鹿场成年鹿突然大批死亡的疫情报告。该鹿场存栏梅花鹿168只。其中,成年鹿122只,育成鹿46只;成年公鹿73只,经产母鹿55只,膘情较好。1月30日夜至31日,死亡成年鹿32只,其中公鹿23只,母鹿9只。据饲养员和管理人员介绍,1月29日鹿群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和饮水正  相似文献   

2.
1979年7月中旬,吉林省伊通县第一鹿场的梅花鹿因精料不足,饲喂从粮库拉回的混有杂质的发霉玉米,饲喂后第十天左右育成鹿群和成年母鹿群相继发病,死亡3头。用抗生素、补液等治疗无效,育成鹿发病高于成年鹿。发病率约为20一30%。一、主  相似文献   

3.
<正>鹿场的卫生防疫工作是养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鹿生产的成败和经济效益。如何做好鹿场的卫生防疫工作是每一个养鹿业主值得重视的问题。鹿场的卫生防疫工作是研究鹿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保证鹿群的体质健康,提高鹿群生产力的科学。创造良好卫生防疫措施,不断提高鹿群的生产能力是我们的工作职责。为提高鹿群的健康体质和生产能力,必须分析和科学的掌握鹿群与外界的关系,不  相似文献   

4.
某农场鹿场养鹿1103只,从1984年9月到1986年3月鹿群大批发病死亡247只,死亡率为22.4%。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细菌学检验确诊为鹿巴氏杆菌病。一、流行病学调查鹿场地处半山坡,鹿分养在30个圈舍,每舍25—50只。夏秋季以青草和柞树叶、冬春季以干草和青贮为主  相似文献   

5.
<正>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9年5月青海省某鹿场兽医站工作人员向我室陆续送来4份死亡鹿病料,据该工作人员介绍,该鹿场现有梅花鹿、白唇鹿、青鹿等510只,此次发病共死亡鹿21只,均为成年梅花鹿。鹿群曾注射过羊四联苗、口蹄疫苗。病鹿死前体温为36.5℃,流泪且有眼屎,呼吸急促,有肚子疼痛的症状,发抖。一只鹿出现明显的血便现象,肛门松弛,另一只肛门有暗红色血迹。发病时曾用磺胺脒、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均无疗效。  相似文献   

6.
发病情况1987年12月3日至7日,在我省某鹿场成年公母鹿中,发现精神不振,特别厌食精饲料,并喜卧的病症,患病鹿28只(占存栏成年公母鹿的93.33%)死亡3只。1988年1月11日,上述疾病又在鹿群中发生,共发病27只(占存栏鹿的100%),死亡6只。该场鹿群饲喂的粗饲料为当地干柞树叶和极少量玉米干;精饲料组成有玉米78%,黄豆20%,鱼粉1%,食盐1%。调制时将颗粒玉米和黄豆混合,用清水浸泡并充分洗净再加清水煎煮膨化至玉米粒裂开,滤水后拌入食盐和鱼粉(每只鹿每天按干料计算饲喂1.2—1.5公斤)。在发病以前一直采用上述饲料配方,在以往的饲养过程中从未发生这种病。临床症状最急性者仅见精神不振,拒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某鹿场,共养鹿近4000只,全场分四个分场。今年七月上旬于三分场的鹿群中,突然暴发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和死亡率高的急性疾病。当时曾怀  相似文献   

8.
延边某鹿场于1957年建场,二十多年来鹿群繁殖生长正常。到1983年春季放牧,鹿群的部分鹿发生了以进行性消瘦、生长缓慢和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现将调查和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养鹿1000只,分9个群饲养。场  相似文献   

9.
幼鹿是指哺乳仔鹿、离乳幼鹿、育成鹿这3个阶段的鹿,是鹿群的后备力量。幼鹿由出生到成熟大约需要3年的时间,在此期间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饲料要求含有足够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饲养任务是要保证幼鹿成活,快速生长,健康无病,驯化程度高。梅河口市一鹿场于2003年建场,现有存栏鹿820只,其中大母鹿200只,每年能生产成活仔鹿160只。现将幼鹿饲养管理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鹿的食毛症是鹿和其他草食兽的微量元素缺乏症,多见于冬春季节,尤其是母鹿群和仔鹿群较为多发。本症不但能导致茸生长不良,品质和质量下降;而且使仔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在真胃和小肠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毛团,阻塞消化管造成死亡。给养鹿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此病在鹿场发病较普遍,危害较大。有的鹿食毛后在胃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毛球影响消化,严重的造成死亡;有的鹿被毛被咬光,因寒冷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正>鹿的食毛症是鹿和其他草食兽的微量元素缺乏症,多见于冬春季节,尤其是母鹿群和仔鹿群较为多发。本症不但能导致茸生长不良,品质和质量下降;而且使仔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在真胃和小肠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毛团,阻塞消化管造成死亡。给养鹿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此病在鹿场发病较普遍,危害较大。有的鹿食毛后在胃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毛球影响消化,严重的造成死亡;有的鹿被毛被咬光,因寒冷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2010年7月,山东省胶南一鹿场鹿群突然发病,出现以精神不好、排稀便、体温升高、站立不稳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有3只(1公2母)膘情较好的鹿死亡。发病当天死亡1只,第2d死亡2只,经过及时确诊并积极治疗,鹿场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再没有发生死亡并于1周后全部康复。本病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最后确诊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区,一些鹿场的仔鹿常有白肌病发生。本病多发生于4~6月份枯草时期,尤其在56~67日龄的仔鹿群中比较多见,如果治疗不当,常致病鹿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临床表现慢性病鹿发病之初,精神不振,不爱运动,常卧于仔鹿保护栏内或墙脚下。随着病情进展,病鹿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山东省胶南一鹿场鹿群突然发病,出现以精神不好、排稀便、体温升高、站立不稳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有3只(1公2母)膘情较好的鹿死亡.发病当天死亡1只,第2d死亡2只,经过及时确诊并积极治疗,鹿场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再没有发生死亡并于1周后全部康复.本病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最后确诊为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我县养鹿场共养梅花鹿91头;其中3至4岁公鹿12头;仔公鹿14头;适龄母鹿60头;母仔鹿5头。1994年秋季鹿场没有准备好青贮玉米秸,也没有块根饲料及树枝叶、豆科作物的下脚料等多种粗饲料,只有干玉米秸单一粗饲料。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鹿群安全过冬、春,并保证正常生产,我们根据国内资料(韩坤等,1993年)推荐的育成花鹿饲养标准(表1);花鹿微量元素饲养标准(表2);哺乳鹿日补饲标准(表3)的要求进行了日粮配制。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 我市某规模鹿场共饲养26只梅花鹿,其中14只仔鹿。2003年3月上旬,鹿群突然发病,且发病的全部是仔鹿。第1天有3只仔鹿发病,第2天有7只发病,第3天有4只发病并死亡1只。畜主曾在第2天给发病的仔鹿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进行肌肉注射,均无明显效果,于第4天到我兽医院门诊诊治。  相似文献   

17.
本市养殖户刘某在饲养梅花鹿41只,其中成年公鹿14只,成年母鹿12只,育成鹿7只,仔鹿8只。2012年7月26日清晨,发现3只4锯公鹿死在圈中棚舍内,还有2只大锯别公鹿出现呼吸促迫、流涎、两眼赤红等现象。请兽医诊断,认为鹿群出现了肠毒血症疫情。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 0月中旬 ,我市某养鹿场发生了一起急性传染病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突然死亡 ,其胃粘膜呈现大面积的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 ,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马鹿快疫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1 998年初 ,该鹿场从东北引进马鹿 60只 ,其中母鹿 45只 ,公鹿 1 5只。至1 999年 1 0月 ,鹿场存栏马鹿 80只。其中 2 0只为自繁仔鹿。1 999年 5月、8月 ,该场鹿群突然两次发病 ,死亡 2只鹿。 1 0月又突然死亡 1只 ,死亡的 3只鹿均在 2岁以下。死亡前没有任何临诊症状。2 病理变化 真胃粘膜大面积弥漫性出血…  相似文献   

19.
鹿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 ,病的发生是由于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 ,产生毒素所引起。魏氏梭菌根据毒素 -抗毒素中和试验分为A、B、C、D、E五型。每型产生一种主要毒素 ,一种或数种次要毒素。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1 流行情况宁夏中卫某鹿场原有 32头麻鹿和梅花鹿。 2 0 0 1年 6月 ,从甘肃某鹿场调入 4 5头两种鹿 ,8月中旬 ,又从该鹿场调入 79头两种鹿 ,使该鹿场鹿群数达 15 6头。从 6月份鹿场调入鹿群后不久 ,在鹿群中有不同年龄的鹿发生症状相似的病 ,最急性无任何症状突然发病 ,多在 4…  相似文献   

20.
桦川县种畜场梅花鹿养殖基地有鹿600多只,生产性能较差,主要原因是鹿群采用自然交配繁殖,优良的种公鹿利用率低,严重影响鹿场经济效益。开膣器法结合同期发情技术进行梅花鹿人工授精方法早有介绍,为探索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以改变鹿场现状,笔者于2005年、2006年两次对鹿场193只母鹿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