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牛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特别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牛病毒性腹泻对养殖业的危害日益明显。我国于1980年首次从国外引进牛的流产胎儿脾脏中分离并鉴定出BVDV,近年来在我国新疆、内蒙、宁夏、甘肃等20多个省(市、区)检出此病[1],给养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牛传染病,其特征是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免疫耐受与持续性感染、免疫抑制、先天性缺陷、母畜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1946年Olafson等[1]在美国首次报道本病,之后世界各国均有该病报道.我国也于1980年首次报道分离出BVDV,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南京等地均有本病报道.近几年来,河北省奶牛群中也有该病的发生,BVDV平均感染率高达42.6%[2].为有效地控制奶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从河北省奶牛场采集腹泻及流产奶牛粪便及血液样品分离本病毒,用分离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经临床应用后该病得到有效控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和黄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或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或黏膜病病毒(Mucosal disease,MDV)引起牛以发热、黏膜糜烂溃疡、白细胞减少、腹泻下痢、免疫耐受与持续性感染、免疫抑制与繁殖障碍为特征的传染病。1946年由Olafson等在美国首次发现。本病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尤其是养牛业比较发达的地区。1980年李佑民自进口奶牛流产胎儿脾脏中分离到该病毒毒株,证明我国也有本病。  相似文献   

4.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简称BVDV),又称牛黏膜病病毒(BMDV),与猪瘟病毒和羊边界病病毒(BDV)同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BVDV除引起牛病毒性腹泻及急慢性黏膜病、免疫耐受和持续性感染、免疫抑制、母畜流产、早产、死胎外,还可引起羊、鹿和猪及其他反刍动物感染发病。BVDV是各国奶牛和肉牛常见病原之一,20世纪80年代国内首次报道该病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先  相似文献   

5.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主要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等症状。国内自李佑民等[1(]1984)首次分离到毒株以来,已有十几个省市地区的畜群存在BVDV的感染[2-4]。钟发刚等[5-6]研究结果表明,BVDV感染在新疆大部分地区广泛存在,但大多为BVDV1b亚型和BVDV1c亚型。牛支原体主要引起牛的肺炎、关节炎、乳房炎等[7]。该病的  相似文献   

6.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引起的。各年龄段的牛对BVDV均易感,BVDV可以垂直传播引起牛慢性感染,也可以平行传播引起急性感染。1946年人类首次发现和报道BVDV,而我国是在1983年第一  相似文献   

7.
<正>牛病毒性腹泻(BVD)是引起牛发热、蹄甲糜烂、口鼻黏膜溃疡、咳嗽及怀孕母牛流产、白细胞减少、剧烈腹泻的一种传染病。1病原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成员,为单股RNA、有囊膜的病毒,直径50~80 nm,呈圆形。一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BVDV对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病毒  相似文献   

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简称BVDV),又称牛黏膜病病毒(BMDV),与猪瘟病毒和羊边界病病毒(BDV)同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BVDV除引起牛病毒性腹泻及急、慢性黏膜病、免疫耐受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上海嘉定、崇明地区奶牛病毒性腹泻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BVDV除感染牛外,还可感染猪,也会感染鹿、羊、骆驼、兔及其他野生动物,宿主相当广泛。近年来也有人感染BVDV,以及从生物制品中分离出BVDV的报道。病牛临床表现为腹泻,急、慢性黏膜病,持续性感染与免疫耐受,母畜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本病世界广泛流行,自1980年李佑民首次报道BVDV  相似文献   

10.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简称病毒性腹泻(BVD)或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牛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呈全球分布,各养牛业发达国家均有流行。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该病目前在我国也呈流行趋势,对牛群的危害与日俱增,给我国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BVDV的天然宿主包括牛、羊、猪和多种反刍动物,可引起易感动物发热、黏膜糜烂、腹泻,严重影响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一种病情较为复杂的疾病,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引起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黏膜病。本病于1946年在纽约首次发现,目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牦牛群中陆续发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阳性率在30.0%~42.4%,病死率30%左右[1]。本病主要感染牛,尤其是犊牛,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将牛病毒性腹泻定为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12.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BVDV感染牛的典型症状是牛病毒性腹泻、急慢性黏膜病、发热以及随后的产奶量下降。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从而可导致怀孕母牛的流产和死产,产下存活的小牛可出现免疫耐受,并会终生排[1]  相似文献   

13.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主要侵害牛、羊、鹿、牦牛等反刍动物及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泻、黏膜糜烂、肺炎、蹄叶炎、流产或产畸型胎儿为主要特征。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引起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黏膜病。该病于1946年由Olafson[1]等在纽约首次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牛的分泌物与排泄物中分离鉴定1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并进行E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病毒命名为JN株;Reed-Muench法测定分离株病毒TCID50为10-7.5/0.1 mL;病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BVDV JN分离株可被BVDV阳性血清特异性中和,而不能被BVDV阴性血清中和;分离株病毒E2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属于BVDVⅠa亚型。  相似文献   

15.
<正>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病毒不仅可导致牛出现病毒性腹泻,同时,还会导致猪、羊等出现病毒性腹泻。牛在出现病毒性腹泻之后,比较容易出现腹泻、出血综合征、流产、肺炎等持续恶性感染的临床症状。我国首次发现该病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从国外引进的奶牛以及绵羊体内分离。随着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病毒性腹泻对养殖业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有研究表明,牛病毒性腹泻的情况不断加重,且  相似文献   

1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的病原,感染后可造成牛腹泻、流产、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症状,且急性BVD致死率较高,对我国乃至世界养牛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对BVDV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其结构蛋白方面,对于在BVDV复制、转录、翻译中起重要作用的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较少,缺乏对BVDV非结构蛋白的功能进行系统的总结。论文对BVDV非结构蛋白功能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总,以期对今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致病机制、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牛传染病,其特征是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此病呈世界性分布,在许多养牛发达国家,如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尤其严重,给畜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自80年代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许多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该病毒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根据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分为2个基因型,即BVDV1和BVDV2.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的一个主要原因,并能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并且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1-2],其病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员,可分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BVDV-1)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BVDV-2)。研究证明:BVDV会引起牛的急性感染、持续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PI)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正>牛病毒性腹泻(BVD)可引起牛黏膜感染,腹泻,及母牛流产等症状,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自限性的传染病。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哺乳动物的重要传染性病原体,由于BVDV在全球广泛流行,给全球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BVDV的准确诊断对于该病的防治意义重大。近年来,BVDV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BVDV诊断方法进行了概述,为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