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该文以贵州省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为实证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法,把评价的标准分解为土地资源自然生态安全系统、经济生态安全系统和社会生态安全系统,6个状态层,18项具体指标,构建出评价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进而运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出铜仁市2010年和2013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685和0.703。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3年铜仁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均处于安全水平,且生态安全状况较2010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结合长春市土地资源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共选取了15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 22.0软件,对2008—2014年长春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4年长春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分为3个时期:2008—2009年为下降期;2009—2012年为迅速增长期;2012—2014年为平稳上升期;总体呈现波动递增的趋势,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状况改善显著,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由极不安全的Ⅴ级转变至理想安全的Ⅰ级,处于良好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炭城市鸡西市为例,选取16个典型评价因子,遵循客观、科学、简明可行原则,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结构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确定2008—2014年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结果显示:鸡西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评价韩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本文借助遥感ENVI软件、GIS软件,结合PSR模型选取13个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利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韩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级并评价。结果表明:韩城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为 {0.211489~ }0.678176,整体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良好,局部呈现不安全状况。其土地生态安全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呈现环状布局,从中心向四周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越来越高。乡镇土地生态安全中,板桥镇状况最好,桑树坪镇次之,新城办与金城办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确甘肃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借助于N-E-S模式建立甘肃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熵权物元模型对甘肃省2011~201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关联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11~2015年甘肃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好转。2011年到2014年均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但2012年甘肃省岷县受"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2011年有所下降;2014年受伏旱、霜冻影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较2013年有小幅度下降;2015年处于安全状态。综合分析发现,熵权物元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甘肃省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对今后的土地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依据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一般性指标体系和现有的评价实例,结合义乌市实际情况,建立了由25项指标组成的具有义乌特色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义乌市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分极.结果表明,2008 ~ 2012年义乌市土地生态综合安全得分分别为0.697、0.289、-0.869、0.151和-0.140;义乌市土地生态综合安全水平,共分为3级,2008年为安全级,2009和2011年是良好级,2010和2012年是预警级.义乌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和2012年有较高的风险等级.对义乌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可为义乌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7.
基于PSR模型的袁州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地生态安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袁州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应用改进的PSR模型框架,构建了袁州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相对熵理论计算贴近度的方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了该区域2005~2014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分值。结果表明:2005~2014年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整体水平逐渐提高,安全级别由临界级改善至良好级,但土地生态安全问题仍然严峻。另外,土地生态内部压力不协调,应从根本上减少土地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1—2010年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数据,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建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研究期内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估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总体呈趋好态势,其中,2001—2007年扬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持续上升,从Ⅲ级水平迅速转变为Ⅱ级水平,2008年出现波动性下降,又回到Ⅲ级,2009年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开始好转,变为Ⅱ级;运用模糊集对分析法进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简单、易操作,又对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戴娟  杨俊  李争 《安徽农业科学》2015,(6):295-296,302
采用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了2001~2010年江西省以及其各地级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01~2010年江西省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总体上处于较为安全级别,土地生态安全值由2001年的0.69上升到2010年的0.82;江西省各地级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较好,其中值最小的是新余市,安全状态最好的是九江市.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合理性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包括21个指标的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长沙市统计年鉴2010~2014》数据,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极值法、熵权法,对长沙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2年,长沙市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得分不高,且伴有下降趋势,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2013年的可持续利用水平最高,并摆脱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进入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2009~2013年,其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不稳定。长沙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上仍处于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探寻土地安全利用的有效途径,在甘肃省庄浪县以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庄浪县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县1999~2010年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庄浪县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整体较低,平均值仅为0.367,处在较差状态;在时间梯度上,庄浪县土地生态安全值不因压力指标安全趋向的改变而呈下降趋势,决定其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和对土地生态安全压力的响应,权重份额分别占到了0.49和0.28;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当所有压力指标起正作用时,生态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当所有压力指标起负作用时,生态安全状况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改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计量方法,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以贵阳市为例,从经济合理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支撑性三方面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比较其评价结果的差异并基于评价指标增长率差异判定更为适合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趋势变化评价结果一致,但在经济合理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支撑性单一层面的评价结果均存在差异。相比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得到的评价指标增长率更接近评价指标原始值的增长率,更适宜在贵阳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土地生态安全是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以银川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P-S-R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构建3个准则层15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银川市2011—2015年土地生态安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2016—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银川市土地生态安全呈总体上升趋势,综合指数从2011年的0.346 5增长到2015年的0.699 4,土地生态安全状态从不安全转变为较安全状态,表明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状况有所改善;压力和响应子系统呈总体上升趋势,状态子系统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预测模型表明,2016—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璠  冉瑞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37-3040
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分别对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与指标层进行确权,利用土地生态安全模型对南充市2004~2009年土地生态安全的发展动态进行横向评价与分析,并且利用协调度模型对该区域2009年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土地生态安全系统的协调度与潜力度,从而对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进行纵向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9年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南充市土地生态安全系统还处于不太协调的状态,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15.
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方面构建了鄂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惩罚型变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鄂州市2005~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鄂州市2005~2013年土地生态安全总体上由中警向轻警状态转变并逐渐趋于平稳,但2013年仍处于较低水平的轻警状态,土地生态安全仍面临威胁。2依据准则层诊断分析,最大障碍因子在2009年由系统压力转变为系统响应;依据指标层诊断分析,环保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及万元GDP能耗为三大障碍因子。该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鄂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伊春市的自然、经济、生态、社会四个方面的18个指标进行了研究,构建伊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6年间,伊春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经历了从较差级别到良好级别的变化趋势;伊春市土地生态子系统中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威胁着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曾浩  张中旺  张红  马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87-20689,20740
以武汉市为例,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用B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输入指标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评定出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2,008、2009年武汉市土地生态安全为一般安全等级,2010年为较为安全等级。BP神经网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高信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DPSIR-KRUSKAL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2010、2012、2014、2016、2018年168个县(市、区)建立土地生态安全DPSIR传导与影响框架,运用CRITIC-熵权法确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KRUSKAL进行模糊聚类,计算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对不同土地生态安全区进行级别划分。结果表明,2018年河北省生态安全区(1级)20个、生态较安全区(2级)21个,生态基本安全区(3级)67个,生态临界区(4级)49个,生态不安全区(5级)11个。2010—2018年河北省168个县(市、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处于不断转好的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级别不断上升。安全等级1级区域增加13个,5级区域减少51个。其中,2010—2012年河北省南部平原区、中东部区、东部部分沿海区包括石家庄、保定、邢台、衡水、邯郸、廊坊、沧州、唐山等市的62个县(市、区)处于不安全等级,86个县(市、区)处于临界安全或基本安全等级;2014年以后,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由不安全级别向临界级和基本安全级开始迅速变化,河北省南部平原区、中东部区、东部部分沿海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等级显著提高,安全、...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枫  张效军  刘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63-16965
采用扩展型PSR模型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广州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996~2006年广州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稍有好转;压力、状态、响应指数呈现不同的变化幅度;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响应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基于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DPSIR模型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同时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安阳市2011—2019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最后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度进行计算,对安阳市2011—2019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9年,安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和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安全水平变化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