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日本灵芝子实体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微波辅助法提取灵芝多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供试菌株,研究灵芝多糖抑菌活性;采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了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374 W,提取时间23min,液料比15∶1mL·g-1,浸提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灵芝多糖提取率达到了4.62%;灵芝多糖对5种供试菌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抑菌率最高达到了52.4%;灵芝多糖对金黄色葡糖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6.25mg·mL-1,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无菌落生长且最小抑制浓度为12.50mg·mL-1;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25.00mg·mL-1,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50.00mg·mL-1。  相似文献   

2.
以粗梗稠李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花色苷,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以期为粗梗稠李功能农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为1∶ 60g·mL-1、pH 1.0、超声时间50 min、提取温度40℃,该条件下,花色苷的平均提取量为0.632 mg·g-1;粗梗稠李花色苷对·OH、DPPH·、ABTS+·、O2-·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高浓度时对FE2+有较好的螯合能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49、12.49 mg·L-1和6.25 mg·L-1.  相似文献   

3.
对长白山野生复序橐吾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序橐吾乙醇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作用,清除率与浓度之间存在着量效关系;复序橐吾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产气杆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福林酚法和NaNO2-Al(NO3)3比色法分别测定了粗毛纤孔菌子实体70%乙醇提取物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64.02±0.73)μg/mg和(5.74±0.13)μg/mg;并对70%乙醇提取物及主要化合物Hispidin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70%乙醇提取物和Hispidin具有强烈的清除DPPH和·OH自由基活性的作用,在浓度为200mg/kg时清除率分别与BHA相当,清除率达到90%左右;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了70%乙醇提取物及Hispidin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ATCC6538、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制活性,结果除70%乙醇提取物高剂量(40.96mg/mL)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达到40.35%,其余均没有明显活性。  相似文献   

5.
灵芝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萍  冯翠萍  常晓敏 《食用菌》2012,(2):60-61,64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灵芝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灵芝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作用时间和pH值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抑菌时间和pH值。结果表明,灵芝粗多糖对四种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在酸性环境下抑菌效果有所加强,灵芝多糖的抑菌活性在与细菌作用12h或24h时达到高峰,以后抑菌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以连翘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超声提取条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进行分析鉴定,同时对其抑菌活性与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翘叶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1 mL·g~(-1),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200 W,该条件下连翘叶精油的平均提取率约为1.87%。抑菌结果表明,连翘叶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红酵母MIC为2.0%,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MIC为1.5%,白地霉、灰葡萄孢、假丝酵母MIC为1.0%,黄曲霉MIC为0.5%,均有一定抑制效果。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连翘叶精油具有清除DPPH·、ABTS~+·及羟自由基的能力,其抗氧化能力随着精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以采自六盘水的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为试材,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红花龙胆全草、地上部分、组培苗根超声粗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并检测氧化剂、温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以上3种菌的抑菌效果,组培苗根全草地上部,全草与组培苗根的抑菌效果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地上部的抑菌效果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提取液浓度为0.125 g·m L-1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组培苗根为(11.33±0.44)、(11.67±0.38)、(9.67±0.53)mm,全草为(9.42±0.45)、(9.05±0.72)、(8.36±0.44)mm,地上部为(8.34±0.42)、(6.00±0.00)、(9.33±0.44)mm;氧化剂对红花龙胆抑菌活性影响较小,红花龙胆提取物具有热稳定性。红花龙胆组培苗根可以开发成天然抑菌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日本红叶小檗红色素在不同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日本红叶小檗红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但该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性最强,而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性次之,且色素浓度越大抑菌性越强。Ca2+、Fe2+可使日本红叶小檗红色素的抑菌性增强,其中Fe2+的促进作用最大,而Na+、K+可使该色素的抑菌性有所减弱;分别加入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不会使日本红叶小檗红色素的抑菌性产生差异,但糖类可使该色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有所加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明显减弱,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茶树菇(As-1)子实体多糖,滤纸片法测定多糖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茶树菇多糖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mg/mL茶树菇多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明显,大肠杆菌次之,枯草芽孢杆菌最次,抑菌圈直径仅为7.52mm,而对霉菌几乎没有抑制效果。两倍法稀释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得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均为40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低至6.25mg/mL。与阿莫西林抑菌活性比较发现,茶树菇多糖的抑菌效果很明显,其抑菌能力约为阿莫西林的1/3。  相似文献   

10.
香菇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食品行业中可做为天然防腐剂。本试验以干香菇为主要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充分提取香菇中的活性多糖,用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出香菇多糖纯度。为探究香菇多糖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香菇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性能,并探讨在不同时间、p H值和多糖浓度与其抗菌活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在24h时达到最大,对枯草芽孢杆菌在12h时达到最大;p H值为5时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1.
PTEN is a candidate tumor suppressor which has sequence homology with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PTEN is a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endowed with a phosphatase activity capable of dephosphory-lating both tyrosine phosphate, serine/threonine phosphate residues on proteins and phospholipids of the phosphati dylinositol pathway. PTEN appears to be mutated at considerable frequency in several types of humantumors, including those frombrain, breast, endometrium, and prostate. PT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hogenesis of tumor, tumor cell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iscuss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PTEN, its phosphatase activity, the ability of affecting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its mutational status in cancer.  相似文献   

12.
祖凌 《现代园艺》2011,(11):130-131
阐述了现代园林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分析,概括了现代园林绿化的新概念及在城镇规划中的作用,并浅析如何在城镇中进行现代生态园林绿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1、贮藏期病害及发生规律 1.1真菌病害已有的研究表明,贮藏期危害葡萄的病菌全部为真菌.细菌的生长因葡萄浆果的pH值在2.9-4.0的范围内而被限制.低温贮运过程中危害葡萄的病原菌包括:灰霉(Bolty cinera Pers)、青霉(Penicillia spp.)、交链孢霉(Allernaria spp.)、芽枝霉(Clad ospriumSp.)和匐梗霉(Stemphy lium Sp.)等.葡萄常温贮运过程中致病菌主要有根霉(Rhizopusstolorifer(Ehrenb.:Fr.)Vuill).  相似文献   

14.
通过病防工作实践,感到城市绿地植物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要从植物品种选择、配置、适地适树、加强养护、提高植物自身抗性和健全检疫机制等方面做起,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时下,在蔬菜生产上,人们为了追求高产,大量施用氮、磷、钾化肥,而忽视了微量元素的应用,特别是保护地土壤中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9月,笔者对招远市二十个蔬菜生产重点村的三十二个日光温室(每个660m2)及十个露地菜田进行了土壤检测,结果表明:菜田土壤均属强酸性,pH平均为4.8.土壤水溶性硼含量平均为0.23mg/kg,比中等肥力菜田土壤硼的最低界限值0.5mg/kg,尚差0.27mg/kg,呈极缺状态;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为1.5mg/kg,与高产田有效锌要求3mg/kg,尚差一半;土壤中钼的含量仅有0.10mg/kg,比要求的最低临界值0.15mg/kg,尚差0.05mg/kg.由于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蔬菜生理病害日益严重,如:缺锌引起的小叶病;缺硼引起的果实木栓化;缺钙引起的番茄、辣椒脐腐病等大量发生.据2004年招远市郭家埠菜田调查,青椒脐腐病病株率达到30%以上,高的地块达到50%,给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因此,蔬菜缺素症应当引起专业技术人员及广大菜农的重视.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蔬菜缺素症的综合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早实核桃的生长发育特点与整形修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栽培的核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结果晚的品种如礼品1号、礼品2号、晋龙1号、秦优1号等;另一类为早实核桃品种(栽后2年结果)如辽宁1号、辽宁3号、辽宁5号、中林1号、鲁光、陕核1号、绿波等。这两类核桃在生长发育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着不同的生理生态特征,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就有所不同。据我们的多年观察研究,就早实核桃的整形修剪谈几点意见。1生长特点早实核桃为乔木,树高可达10m以上,干径粗度可达60cm以上,寿命多为50~80年。早实核桃侧芽萌发力强,易抽生二次枝。树体在幼树阶段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树形紊乱,结果部位快速外移,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鲜菌草(巨菌草、象草、五节芒)及其相对应的干菌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鲜菌草与干菌草灭菌前与灭菌后的碳氮含量及碳氮比的变化。结果表明:灭菌前,鲜菌草的碳含量低于相应干菌草的碳含量,鲜菌草的氮含量高于相应干菌草的氮含量,鲜菌草的碳氮比均低于相应干菌草的碳氮比;灭菌后,鲜菌草与干菌草的碳含量和氮含量均有所降低,除了干巨菌草以外,鲜菌草与干菌草的碳氮比均降低,鲜菌草的碳氮比也低于相应干菌草的碳氮比。因此,灭菌对鲜菌草和干菌草的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均有影响,鲜菌草更适合用于栽培较低碳氮比的食药用菌。  相似文献   

18.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收集苋菜及部分野生蔬菜资源1070份。按食用器官分类,共分为七大类数十个种类,显示出我国蔬菜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分析测定了703份野生蔬菜的营养成分。针对目前我国在野生蔬菜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乙醇:龙眼果皮= 100∶4(v/w )、70 ℃、100 m in 的最佳条件下,pH 4.52,λRmax= 370 nm ,呈鲜黄色。龙眼黄色素(R)乙醇提取液的pH、光、热、离子、共存物对R的稳定性有不同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用A、B、C保鲜剂、浸果3 m in 后,分别于室温、15、- 10 ℃下贮藏10、30、60d,龙眼的好果率为87 % 、95 % 、100 % ,损耗率为14 % ~0,基本保持果壳原色和果肉的色泽、风味、品质,取得了护色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来源桃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桃24个中国地方品种、19个中国育成品种、2个新疆桃栽培品种及5个中国野生种、33个欧美品种和16个日本品种共99份种质的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酸主要是蔗糖和苹果酸, 分别约占总可溶性糖的73%和总酸的60%; 大多数种质中果实内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相近, 但1个中国野生种和部分地方品种果实内的果糖含量较低, 果糖/葡萄糖低于0120; 中国育成品种果实的蔗糖平均含量最高, 而中国野生种果实蔗糖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种质; 中国育成品种、日本品种和欧美品种果糖平均含量显著高于中国地方品种和野生种; 中国野生种的总酸含量最高, 其次为欧美品种, 中国地方品种、中国育成品种和日本品种相对较低; 欧美品种果实平均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高于中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及日本品种。另外, 果实内蔗糖与山梨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苹果酸与柠檬酸之间以及奎宁酸与莽草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