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庆丰’葡萄是以‘京秀’与‘布朗无核’为亲本杂交选育出的欧美杂种早熟新品种,果穗圆柱形带副穗,平均单穗质量937.7 g。果粒椭圆形,紫红色,平均单粒质量5.76 g,有草莓香味,种子发育充分,每果粒含种子1~4粒,多为2粒,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8%。在郑州地区,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长势中等,叶片较抗葡萄霜霉病,果实较抗葡萄炭疽病和葡萄白腐病。植株抗寒性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野生葡萄抗葡萄根瘤蚜的特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离体根系接种鉴定法对12份中国野生葡萄、4份砧木品种、2份栽培品种和1份葡萄属近缘植物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中国野生葡萄,仅有燕山葡萄与砧木品种沙地葡萄、SO4、5BB相同,对葡萄根瘤蚜表现为高抗,接种后葡萄根瘤蚜迅速死亡或停滞在1、2龄幼虫阶段;复叶葡萄对葡萄根瘤蚜表现为低抗,接种28 d时其平均单雌产卵量为6.5粒,种群增殖倍数为1.1;而其他中国野生葡萄与栽培品种赤霞珠、巨峰相同,对葡萄根瘤蚜均表现为易感,并且刺葡萄、葛藟、华东葡萄万县株系、华东葡萄福建株系更容易感染葡萄根瘤蚜,在接种28 d时总产卵量均超过293粒,平均单雌产卵量在15.0粒以上,种群增殖超过15.8倍。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原产中国的野生葡萄不抗葡萄根瘤蚜,但不同种类之间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燕山葡萄表现为高抗,在抗葡萄根瘤蚜砧木育种中应重视使用原产美国的野生种和燕山葡萄。  相似文献   

3.
‘夏黑’葡萄果实质量分级评价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夏黑’葡萄在不同穗质量和粒质量级别下果实质量差异,制定‘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标准,为生产优质‘夏黑’葡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不同地区‘夏黑’葡萄为试材,测定穗质量、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单宁、着色指数等果实性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果实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级。【结果】‘夏黑’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着色指数与穗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酸含量与穗质量呈正相关,果实质量随穗质量增大而降低。分别将不同穗质量级别和粒质量级别按果实质量分为4类和3类,穗质量≤400 g品质最优但产量低,400~500 g最理想,500~900 g中等,900 g以上最差。粒质量介于6~7 g质量最优,7~9 g及5~6 g中等,5 g或9 g最差。【结论】在‘夏黑’葡萄生产中,穗质量为400~800 g、粒质量为5~9 g时,果实质量较好。初步制定了河南省‘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标准,为生产优质‘夏黑’葡萄,增加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叶果比对“北红”葡萄花色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北红"酿酒葡萄为试材,试验设置T1(6片叶,100粒浆果)、T2(3片叶,100粒浆果)、T3(12片叶,50粒浆果)、T4(12片叶,25粒浆果)处理,对照(12片叶,100粒浆果)。在葡萄果实转色前进行叶果比处理,研究了不同的处理对葡萄果实中花色苷积累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提高叶果比,明显提高了葡萄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的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T3(12叶/50粒果)和T4(12叶/12粒果)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的活性在花后60~75d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在转色前提高叶果比,可调节果实中糖分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酶活性,从而影响"北红"葡萄果实中花色苷含量,最终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果粒大小是决定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中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增大果粒,促进品质提高。生产中较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疏粒在葡萄品种中,有些品种自然结果时,果穗果粒较多,使得果粒膨大受到限制,表现果粒较小,生产中可通过疏粒的方法,减少果粒数量,以促进果粒充分膨大。疏粒时注意疏除过密粒、病虫危害粒,每穗保留60~80粒即可。2激素处理自然生长果粒小的品种,可用激素进行处理,以促  相似文献   

6.
天山北坡鲜食葡萄“厂”字型整形技术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克瑞森"、"弗雷"等葡萄品种为试材,探讨了"厂"字型整形技术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寻找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整形技术,为天山北坡葡萄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厂"字型整形技术对葡萄品质有显著增益效果,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增加1~3个百分点;果穗重较对照增加30~45个百分点。综上所述,应用"厂"字型整形技术对葡萄品质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的3个杂交后代(1-1,2-1,2-2)为材料,通过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Vc)和氨基酸含量等营养品质的测定,为选育优质鲜食葡萄新品种提供依据。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杂交后代果实中酒石酸的含量变化范围为5707.95~7576.78μg/g,苹果酸的含量变化范围为1766.53~4156.25μg/g,1-1中酒石酸含量显著低于亲本;1-1的柠檬酸和Vc含量均显著高于亲本;葡萄杂交后代果实中葡萄糖的含量变化范围为69.73~75.08mg/g,果糖为64.03~69.20 mg/g,1-1总糖含量显著高于亲本,3个杂交后代中的葡萄糖/果糖(α)比率在1.08~1.09之间,1-1、2-2的酒石酸/苹果酸(β)值介于亲本之间;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1-1、2-1和2-2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均显著高于亲本,2-2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亲本。因此,1-1和2-2为品质优良的葡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8.
以"西拉"葡萄为试材,于2015、2016年分别利用赤霉素进行葡萄疏穗试验,在"西拉"葡萄开花前15、20d分别采用不同浓度(3、5、7mg·L-1)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其花序,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西拉"葡萄果穗长度、果穗质量、坐果率、发病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赤霉素处理的葡萄果穗长度增加,坐果率、果穗质量、发病率均显著降低,百粒质量无显著差异,从而大大提高了"西拉"葡萄果穗的疏松程度,且在相同的剂量条件下,开花前20d处理比开花前15d效果好;在同一处理时期,5mg·L-1赤霉素的处理效果最佳;赤霉素浓度在3~7mg·L-1时,总酸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升高,糖酸比显著增加,且赤霉素浓度在5mg·L-1时浆果的糖酸比最佳;各处理组的单宁、总酚、总花色苷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且5~7mg·L-1赤霉素处理的效果较好。综合各项指标,开花前20d使用5mg·L-1的赤霉素处理葡萄花序效果最好,可拉长果穗,减少人工疏果工作量,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青海地区“红地球”葡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地区"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葡萄品质和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每667m~2施N、P_2O_5、K_2O质量为萌芽期5、1、1kg,1次;开花前2、1、1kg,1次;果实膨大期1、2、2kg,4次;果实着色期1、2、2,1次)比其它处理的果实粒质量、穗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增加,酸含量降低。说明T3处理是设施栽培"红地球"葡萄水肥一体化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葡萄栽培技术推广的经验,总结了无核白葡萄鲜食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本配套技术的生产目标为:每亩产出2 000 kg无公害商品无核白葡萄,穗长20~30 cm,穗宽12~16 cm,果穗为圆锥形或歧肩圆锥形,果穗紧而不挤、松而不散,果粒大小均匀,每穗200~300粒,单粒质量4~6 g,单粒横径1.3 cm以上、纵径2 cm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以上。  相似文献   

11.
GA3 +CPPU结合疏果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20mg·L~(-1))+不同浓度氯吡脲CPPU(1.0、3.0、5.0mg·L~(-1))处理与单穗不同留果量处理(单穗50、65、80粒)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葡萄果穗及果粒性状、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总酸含量、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次对果穗浸蘸GA320mg·L~(-1)+CPPU 3.0mg·L~(-1),单穗留果量为65粒和80粒时均较对照显著使果粒增大、总酸含量降低,总花色素含量升高,同时果形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而单穗留果量为65粒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对照、单穗留果量为80粒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每穗留果65粒,果实感官评价得分最高、口感最好。表明GA320mg·L~(-1)+CPPU 3.0mg·L~(-1)连续2次浸蘸果穗+单穗留果65粒的处理综合效果最好,而其它处理在不同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2.
郭芳 《西北园艺》2010,(3):53-54
<正>1)使用效果。葡萄新梢萌芽前使用益果灵,能促进枝条和花序健壮生长,增厚叶片,增大果穗;花后15~20天葡萄生理落果后使用益果灵,能增大果粒,减少落粒,无大小粒,葡萄着色好、硬度大、穗形好,商品性极佳;使用益果灵无穗轴硬化现象(果刷也不硬化),葡萄耐贮运,商品性提高;能减轻因气候突变或其他因素影响造成的裂果;能提高葡萄的抗病性(抗霜霉病、灰霉病、白腐病);能增加枝条成熟度和冬芽饱满度,为其安全越冬和来年丰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3年生的酿酒葡萄"品丽珠"为试材,采用疏叶和疏果的处理方法,测定果实中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研究谢花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适宜叶果比,以期探索提高"品丽珠"葡萄品质的最佳叶果比。结果表明:提高叶果比可以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采收时果实的品质均得到提高。在处理过程中,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滴定酸、单宁、总酚含量显著负相关。在葡萄果实采收时,20cm2·粒-1疏果处理果实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分别比对照(15cm2·粒-1)提高了16.9%、19.1%、15.7%和15.9%,和对照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果表明该处理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为最适叶果比,可以显著提高贺兰山东麓"品丽珠"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张兴亮 《北方园艺》2016,(6):125-127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低温冷藏加保鲜包装处理对其进行保鲜试验,研究了不同材质包装对"巨峰"葡萄采后品质变化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后的"巨峰"葡萄,使用不同包装材料进行处理,能有效延缓葡萄品质的下降。贮藏30d后,采用聚苯乙烯泡沫箱包装"巨峰"葡萄,采后品质调控效果明显;葡萄呼吸强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为3.7CO2mg·kg-1·h-1,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8.01%,可滴定酸含量下降7.84%,维生素C含量降低5.32%,果皮硬度维持在13.28~13.73kg/cm2,果肉硬度维持在0.79kg/cm2。B型瓦楞纸箱和内衬0.01mm PE保鲜袋的塑料筐对葡萄采后品质调控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5.
贺兰山东麓产区“马瑟兰”葡萄的酿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瑟兰"葡萄为试材,以贺兰山东麓产区主栽品种"赤霞珠"葡萄为对照,对比研究了"马瑟兰"葡萄单品种酿酒特性,为产区酿酒葡萄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对照品种"赤霞珠"葡萄的成熟最适采收期在10月2—12日,"马瑟兰"葡萄在9月27日至10月7日,比"赤霞珠"葡萄提前1周左右,原料均达到了良好的成熟度,"马瑟兰"葡萄所酿葡萄酒各项常规理化指标正常,品质优于"赤霞珠"葡萄酒。"马瑟兰"葡萄酒的酒精度小于"赤霞珠";残糖含量符合干型葡萄酒的要求,均小于4g·L~(-1);总酸含量在6~7g·L~(-1);挥发酸含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pH在合理范围内(3.8左右)。因此,新引进品种"马瑟兰"葡萄适宜酿造优质干红葡萄酒,适合在产区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鲜食葡萄品种"金手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冬季修剪长度(单芽、双芽、三芽和四芽修剪)对"金手指"葡萄结果母枝萌芽率、结果枝率、结果系数及花序着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手指"葡萄结果母枝的萌芽率、结果枝率随修剪长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梢修剪(3~4芽修剪)与短梢修剪(1~2芽修剪)相比较,低节位冬芽的萌芽率较低,易导致树冠结果部位上移,从而缩短树体寿命;结果母枝留芽量对新梢结果系数的影响不大,花序分布在结果枝的第2~5节位,但主要着生在结果枝的第3~4节位。表明"金手指"葡萄在冬季修剪时适宜采用短梢修剪(1~2芽修剪)方式,适当增加短枝数量即可保证翌年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温克"葡萄为试材,在开花后第7天至果实成熟,通过果实纵横径、体积及净增长量数据分析了"温克"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温克"葡萄果实纵径增长呈快-慢的单S型动态曲线变化,横径增长表现为双S型变化,开花后7~35d是"温克"葡萄果实纵横径净生长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果实体积增长曲线呈双S型,分别在果实生长期的前期(开花后7~28d)和后期(开花后105~119d)出现2次生长高峰。"温克"葡萄开花后7~35d其果实纵横径净生长量增长最快,开花35d后纵横径净生长量急剧下降;体积净生长量的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开花后7~28d和开花后105~119d。根据"温克"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制定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可挖掘"温克"葡萄优质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水晶葡萄为试材,研究1-MCP结合SO_2缓释保鲜剂CT-2自发气调包装对低温下水晶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MCP 1.0μL/L结合低剂量(1袋/kg)CT-2处理对水晶葡萄的保鲜效果优于单独使用1-MCP 1.0μL/L处理,能显著延缓水晶葡萄落粒和腐烂,贮藏60d时落粒率仅为5.6%,好果率高达65.0%,长期贮藏期间抑制水晶葡萄的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维持较低的可溶性固形物、pH值,延缓果实硬度、黏着性、凝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的降低。由于高浓度SO2破坏果实细胞壁,1-MCP 1.0μL/L结合2袋CT-2/kg处理组反而会增加其果粒脱落和腐烂。综上所述,1-MCP 1.0μL/L结合1袋/kg CT-2低温贮藏能有效延长水晶葡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该试验以酿酒葡萄"北红"为试材,在转色期通过调节叶果比(叶面积∶果粒数,32∶1(CK)、24∶1、16∶1、8∶1),研究了不同叶果比对葡萄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色初期降低叶果比能影响"北红"葡萄果实中转化酶活性和糖分的含量,24∶1处理果实中转化酶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显著高于CK,可溶性糖含量也显著提高,采收时其果实品质显著高于CK。处理过程中,8∶1处理果实中转化酶活性和糖分含量显著低于CK,采收时果实品质也显著低于CK。因此,在转色期,适宜调节叶果比可以通过调节果实中糖分积累相关酶活性调控糖分的积累,使采收期葡萄果实的品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于2002~2004年,以硫酸亚铁为供试药剂,以红地球等9个葡萄品种为供试品种,进行了葡萄黄化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补铁措施可减轻葡萄黄化病的发生。以葡萄果实豌豆粒大时,每株根施0.3kg硫酸亚铁1次,另外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1~3次,间隔15d(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