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不同枣品种抗寒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法,在萌芽前后对‘冬枣’、‘金丝小枣’、‘泗洪大枣’、‘木枣’、‘龙爪枣’和‘临沂梨枣’6个枣树品种的枝条进行抗寒性研究,以了解不同枣树品种的抗寒性,寻找优良的抗寒资源。结果表明:6个枣树品种萌芽前后的的抗寒性表现差异较大,萌芽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泗洪大枣’‘木枣’‘临沂梨枣’‘金丝小枣’≈‘龙爪枣’‘冬枣’,萌芽后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冬枣’‘龙爪枣’≈‘临沂梨枣’‘金丝小枣’≈‘泗洪大枣’≈‘木枣’。  相似文献   

2.
以‘金陵’、‘钟山’和‘雨花’系列的15个地被菊品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各品种地被菊的花瓣和叶片的冻害级数及其早春发生的脚芽数量,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以期筛选出抗寒性强、适合东北地区应用的地被菊品种。结果表明:‘雨花’系列地被菊品种花瓣的抗寒性最强,‘钟山’系列次之,‘金陵’系列最差;不同系列地被菊品种叶片的抗寒性无明显差异;‘雨花’系列地被菊早春发生的脚芽最多,高于‘钟山’和‘金陵’系列,‘金陵’系列最少。  相似文献   

3.
石榴抗寒种质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石榴抗寒性、筛选石榴抗寒种质,以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内20份山东石榴种质为试材,从形态学和生理学两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树体成活情况调查发现,峄城抗寒1号、‘峄城重瓣粉红甜’‘泰安三白甜’‘峄城三白甜’‘峄城多刺’‘青丼’‘峄城大青皮甜’‘秋艳’、峄城抗寒2号抗寒性较强,‘峄城青皮大籽2号’‘红绣球’‘蜜榴’‘晶榴’抗寒性较弱,除‘峄城三白甜’‘峄城大青皮甜’‘峄城重瓣粉红甜’外,其抗寒性强弱与隶属函数法得出结论基本一致;半致死温度(LT50)的分析结果与隶属函数法得出的结果有一定差异,推测LT50未能完全反映种质抗寒性强弱;综合5个形态学指标和3个生理学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抗寒性,得出峄城抗寒2号、峄城抗寒1号、‘峄城多刺’‘青丼’‘秋艳’‘潍坊青皮’‘泰安三白甜’‘峄城单瓣粉红酸’8份石榴种质属抗寒(Ⅱ级)种质。  相似文献   

4.
葡萄砧木抗寒生理指标测定及其评价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个葡萄砧木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葡萄枝条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3个指标,进行抗寒性分析,以期为西北葡萄种质资源筛选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3个酿酒葡萄砧木品种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24.5~-32.0℃;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品种枝条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升高,递增的速度和幅度存在一定差异,且递增幅度大小与抗寒性强弱一致;‘山葡萄’、‘贝达’、‘5BB’和‘520A’抗寒性较强,‘140R’、‘5C’和‘抗砧3号’抗寒性较弱,其它品种抗寒性中等。  相似文献   

5.
宁夏主要果树花器官及幼果霜冻临界温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主要果树苹果、梨、杏、李子不同花器官及幼果为试材,利用能够准确模拟霜冻降温过程的模拟霜箱,研究其花期及幼果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比较不同果树及同一果树不同器官抗寒性及受霜冻的临界温度,为果园霜冻监测、预报预警及霜冻防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苹果、李子幼果的抗寒性明显差于花器官。苹果开花期各器官的抗寒性从强到弱为子房花蕾;李子花器官(花蕾、子房)之间抗寒性差异不大,明显强于叶片和幼果;梨和杏各主要器官抗寒性从强到弱为花蕾幼果子房。宁夏苹果、梨、杏和李子蕾期和花期若遇低于-5.2℃的低温将可能全部受冻,幼果遇低于-4.4℃的低温,则幼果将全部受冻。3个品种的李子花器官抗寒性从强到弱为‘红美丽’‘尤萨’‘龙园秋李’;幼果抗寒性从强到弱为‘龙园秋李’‘红美丽’‘尤萨’。2个杏品种在花期‘金太阳’比‘李梅杏’的耐冻性强,幼果期‘金太阳’的耐冻性弱于‘李梅杏’。  相似文献   

6.
十个引种红枣品种的抗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引种的红枣品种为试材,用电导法测定其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细胞透性变化,分析研究了各品种的抗寒力。结果表明:所有红枣品种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10个引种品种中,‘核桃纹’的抗寒性最好,‘圆铃新1号’抗寒性最弱,抗寒力较强的品种有‘落地红’、‘妈妈枣’、‘骏2’,而‘骏1’、‘金芒果’抗寒性较差;相同管理条件下10个品种的抗寒力有所不同;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其相对电导率都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西瓜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9,(4):16-19
研究不同材料西瓜幼苗的耐低温特性,为抗寒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7个不同基因型西瓜为试验材料,经人工模拟低温环境,测定分析低温弱光下不同基因型西瓜幼苗的冷害指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理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西瓜材料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田间对照相比,低温胁迫6 d后电导率、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含量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双星99K’相对‘双星37’和‘星研七号’抗寒性最强‘,美佳’和‘早佳’抗寒性中等‘,901×新’和‘美胜’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8.
6个石榴品种抗寒性评价及方法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评价6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为石榴抗寒种质的筛选提供可靠的鉴定方法。【方法】取6个石榴品种(‘三白’‘陕大籽’‘蒙自甜绿籽’‘青皮软籽’‘突尼斯软籽’‘以色列2号’)休眠期的1 a(年)生枝条,测定枝条含水量,之后对枝条进行-4、-8、-12、-16、-20℃低温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根据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6个品种的抗寒性。【结果】束缚水/自由水比值最大的为‘三白’,最小的为‘突尼斯软籽’;6个品种的REC、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MDA含量随低温胁迫的加剧不断增大,但温度超过调节范围就会下降。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抗寒性为‘三白’>‘陕大籽’>‘蒙自甜绿籽’>‘青皮软籽’>‘突尼斯软籽’>‘以色列2号’,这一结果与LT50得出的顺序一致。【结论】用LT50评价石榴抗寒性是一种可行及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早丰’、‘亮叶厚皮’、‘抗寒薄皮’、‘寒丰’、‘黑丰’、‘利桑家’、‘俄罗斯红醋栗’和‘坠玉’8种广泛栽培的醋栗进行栽培试验,主要对比各个品种的抗寒性和丰产性.结果显示:抗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寒丰’、‘早丰’、‘俄罗斯红醋栗’、‘坠玉’、‘抗寒薄皮’、‘亮叶厚皮’、‘利桑家’、‘黑丰’;丰产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早丰’、‘寒丰’、‘坠玉’、‘俄罗斯红醋栗’、‘抗寒薄皮’、‘亮叶厚皮’、‘利桑家’、‘黑丰’.  相似文献   

10.
就‘红地球’葡萄5种不同砧木的抗旱性、耐盐性和抗寒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性大小顺序依次为‘5BB’>‘SO4’>‘贝达’>‘抗砧3号’>‘1103P’;耐盐性大小顺序依次为‘SO4’>‘5BB’>‘贝达’>‘1103P’>‘抗砧3号’;抗寒性顺序依次为:‘贝达’>‘5BB’>‘SO4’>‘抗砧3号’>‘1103P’。综合来说,‘5BB’和‘SO4’对干旱、盐渍和寒害这3项的耐受力都比较强,其次为‘贝达’。  相似文献   

11.
葡萄品种及砧木抗寒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适宜葡萄品种及砧木抗寒性研究的评价方法。【方法】以‘北冰红’‘左山一’‘贝达’及‘双红’4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下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寒相关指标的变化,以电导法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其抗寒性。【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4个品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呈"S"型曲线变化,而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近似呈单峰曲线变化;指标平均隶属度与各理化指标相关性均较高;低温半致死温度几乎与综合评价结果一致,各品种抗寒性为:‘左山一’‘双红’‘贝达’‘北冰红’。【结论】抗寒相关指标平均隶属度变化曲线能够更全面可靠地反映出葡萄品种及砧木抗寒性差异的本质及其可承受的冻害极限温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果榛子冻害调查并计算冻害指数,发现其冻害发生受品种、地势及树龄影响较大。同一园内不同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达维’‘平欧15’‘辽榛3号’‘平欧110’;大果榛子冻害与所处地势的关系,受害由轻到重依次为山下盆地、山下平地、山上背风阳坡、山上背风阴坡、山上迎风坡;榛子冻害与树龄的关系为树龄越大抗寒性越强,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10年生、7年生、4年生。  相似文献   

13.
以石榴品种‘鲁青1号’‘泰山红’和‘突尼斯软籽’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电解质渗出率拟合Logistic方程确定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抗寒性,测定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合田间越冬率、枝条植物学特征、冻害胁迫后枝条恢复能力,研究其越冬期间抗寒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发现:3个品种抗寒能力差异显著,‘鲁青1号’抗寒性最强,田间越冬率远高于‘泰山红’和‘突尼斯软籽’,‘突尼斯软籽’抗寒性最差,田间越冬率为0。与‘突尼斯软籽’相比,‘鲁青1号’枝条粗壮,硬,节间相对短;枝刺粗壮,硬;皮孔封闭早且封闭层数多,包被严密;低温处理后生理指标变化幅度相对小,MDA含量较低,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较高,能较好地维持其渗透压和氧化还原平衡,使其抗寒能力远大于‘突尼斯软籽’。  相似文献   

14.
陈曦  张婷  刘志洋 《北方园艺》2010,(10):121-122
以10种宿根花卉为试验材料,在-20℃情况下分别低温处理0、3、12、24、36、48 h,并测定其电导率。以电导率的变化为依据,比较其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10种宿根花卉的电导率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变化,并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电导率逐渐增高,不同品种升高的幅度不同。比较得出抗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丛生福禄考‘粉毯’芍药‘贵妃’荷包牡丹‘玉玲珑’杂种耧斗菜‘天鹅’八宝景天‘粉花’石竹‘科罗娜樱桃红魔术’大花萱草‘金娃娃’宿根天人菊‘烈焰’金光菊‘草原阳光’大花金鸡菊‘朝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梨花子房抗寒性在不同低温霜冻条件和保护剂处理下的变化规律,探索阻抗分析法应用于梨花子房抗霜冻研究的可行性。【方法】以2 a生‘红香酥’‘新梨7号’和‘雪青’梨为试材,通过对不同物候期花朵进行低温霜冻处理或喷布防冻剂,研究了不同梨品种、不同物候期、不同抗霜冻保护剂对于梨花子房抗寒性的影响。【结果】在-3℃和-2℃低温条件下,‘红香酥’与‘新梨7号’梨花子房抗寒性存在显著差异,‘红香酥’子房抗寒性显著高于‘新梨7号’;气球期子房和盛花期花朵子房相比,胞外电阻率比值(re霜冻花/正常花)分别为84.08%和80.11%,说明盛花期子房抗寒性明显弱于气球期子房;在-3℃条件下,天达和护树处理子房胞外电阻率比值(re护树/天达)为66.32%,芸苔素和护树处理子房胞外电阻率比值(re护树/芸苔素)为58.95%,在此低温下3种抗霜冻保护剂增强梨花子房抗寒性的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依次为天达芸苔素护树。【结论】随着梨花物候期的进展和霜冻温度降低,梨花子房抗寒性下降,天达和芸苔素抗霜冻保护剂增强子房抗寒性效果优于护树,子房阻抗分析法可应用于梨花子房抗霜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林彩霞  高丽娟  姜鹤  姚文英  刘长青 《中国果树》2021,(3):77-78,80,I0002
‘早玉香’是‘库尔勒香梨’的短枝抗寒芽变新品种。与其亲本‘库尔勒香梨’相比,‘早玉香’具有株型紧凑、抗寒性强、早果丰产、品质优良等特点,是‘库尔勒香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应用恢复生长法和组织褐变法比较了9种苹果矮化砧木的抗寒性。结果表明:9种矮化砧木萌芽率和冻害指数在各个降温阶段的差异明显,‘GM256’‘辽砧2号’‘77-34’的萌芽率相对较高,降低幅度小;各矮化砧木的冻害指数随着处理温度降低而增加,以‘SH18’‘SH3’冻害指数最大。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各矮化砧木萌芽率和冻害指数的平均隶属度,得出9种矮化砧木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辽砧2号’‘GM256’‘77-34’‘Mark’‘SH6’‘SH40’‘SH38’‘SH18’‘SH3’。  相似文献   

18.
5个早实核桃品种在甘肃天水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6年,对引入天水市的5个早实核桃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和抗寒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香玲’果实品质优、出仁率高,‘丰辉’前期产量高,‘元林’萌芽期晚、有些年份能避开晚霜危害、产量高,‘鲁光’果个大、出仁率高,以上4个品种可大面积发展;‘元丰’种仁饱满度差、壳较厚、出仁率较低、抗寒性较差,但丰产性好,可在天水地区局部试栽。  相似文献   

19.
以朱顶红品种‘孔雀花’、‘凤蝶’和孤挺花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的外部形态变化以及相对电导率变化规律,并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各自的半致死低温,比较这些品种相对抗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朱顶红和孤挺花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而且形态上观察受冻情况与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孔雀花’的半致死低温为-1.99492℃,抗寒性明显偏低;而‘凤蝶’和孤挺花的抗寒性明显强于‘孔雀花’,孤挺花的半致死低温为-6.17733℃,‘凤蝶’的半致死低温为-7.69215℃,二者半致死温度相接近,属于耐寒力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四个仁用杏品种(系)抗寒性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洛阳农林科学院杏属种质资源圃内4年生的4个仁用杏品种(系)("中仁一号"‘B5’"优1""龙王帽")为试材,采用室内测定的方法,测定并比较了植株一年生枝条韧皮部的抗寒性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个仁用杏品种(系)的抗寒性指标进行分析,以期筛选抗寒性强的仁用杏育种杂交亲本。结果表明:4个仁用杏品种(系)综合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是"中仁一号""优1""龙王帽"‘B5’。"中仁一号"综合抗寒性最强,可以作为抗寒性强的育种材料;"优1"的综合抗寒性次之,可作为抗寒性较强的育种材料;"龙王帽"抗寒性一般,不作为抗寒性育种材料推荐;‘B5’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POD活性3个抗寒性指标上有突出的表现,可根据需要进行筛选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