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常见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绦虫、羽虱及螨4种,对鸡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减少养鸡户的损失。1鸡蛔虫  相似文献   

2.
蛔虫是危害鸡体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蛔虫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传染病,然而却往往易被人们忽视。养鸡者如发现鸡冠苍白、体型消瘦、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呆立不动、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时,就应注意检查鸡体内是否有蛔虫寄生,适时地给鸡体驱除蛔虫,以提高养鸡效益。给蛋鸡驱除蛔虫的最佳季节是秋季。驱除蛔虫的首选药物是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饲料或饮水加入药物20g,让鸡自由摄食或饮用,每日2~3次,连喂3~5d,驱虫效果理想,而且安全。给鸡驱虫期间,对鸡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同时要对鸡舍、用具、场地彻…  相似文献   

3.
鸡蛔虫病是由寄生在鸡肠道内的蛔虫所引起的疾病,其病原系禽蛔科的鸡蛔虫。以病鸡营养不良、消瘦,雏鸡由于患蛔虫病而影响生长发育为特征。一旦发病治疗不及时,将造成大批死亡。笔者曾遇到一起因鸡蛔虫病导致鸡死亡的病例,经过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和症状2008年,永吉县口前镇某养鸡户,养了300只  相似文献   

4.
防治鸡蛔虫     
防治鸡蛔虫鸡蛔虫是鸡的一种常见肠道寄生虫,鸡患此病。鸡冠苍白,羽毛逆立,食颌不振,高度消瘦,下痢或变秘,成鸡产蛋下降,雏鸡发育停止.103团鸡场,曾对1563只染病来航鸡进行驱虫试验,效果较好。方法是:感染度高的鸡,采用北京曾医药厂56驱虫净注射液,...  相似文献   

5.
进入初冬,养鸡户如发现鸡冠苍白、鸡体消瘦、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呆立不动、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等现象,就应注意检查鸡体内是否有蛔虫寄生。初冬驱除蛔虫的首选药物是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饲料或饮水中加入20 g药物,让鸡自由采食,2~3次/d,驱虫效果较好,而且使用安全。驱虫期间,要及时清除鸡粪,并进行堆积发酵,以彻底杀死其中的蛔虫虫卵,同时要对鸡舍、用具、场地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初冬,养鸡户如发现鸡冠苍白、鸡体消瘦、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呆立不动、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等现象,就应注意检查鸡体内是否有蛔虫寄生。初冬驱除蛔虫的首选项药物是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饲料或饮水中加入药物20 g的用量,让鸡自由采食,每日2~3次,驱虫效果较好,而且使用安全。驱虫期间,要及时清除鸡粪,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从广东省清远的鹅体内采集的蛔虫(Ascaridia anseris)的种类,对临床采集的鹅蛔虫样品,在形态观察的基础上,用保守引物NC5和NC2扩增鹅蛔虫的ITS rDNA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后,获得大小为1 009bp的鹅蛔虫ITS rD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C905082)。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鹅蛔虫5.8SrRNA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鸡蛔虫(登录号为AJ001508)同源性为96%,而与不同地理株的鸽蛔虫的同源性在91%~96%之间;禽蛔科的鸡蛔虫、鸽蛔虫和鹅蛔虫同一进化分支,鹅蛔虫、鸡蛔虫和鸽蛔虫处于各自的独立进化分支。上述证明,鹅蛔虫是不同于鸽蛔虫的一个独立有效种,在系统发生关系上与鸡蛔虫更亲近。  相似文献   

8.
鸡蛔虫病是由鸡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感染蛔虫后,会影响雏鸡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量会下降,饲料报酬降低。1病原学鸡蛔虫是大型线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蛔虫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产生的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环境中发育10~12d即可产生致病力,虫卵被鸡啄食后,在小肠粘膜中生长发育,2~3周后重返小肠内寄生。蛔虫卵对消毒剂抵抗力很强,但是在干燥和高温条件下会很快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蛔虫是危害鸡体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蛔虫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传染病,却往往被忽视。养鸡户若发现蛋鸡鸡冠苍白、体型消瘦、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呆立不动、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时,就应注意检查鸡体内是否有蛔虫寄生,适时地给鸡体除驱蛔虫,以提高养鸡效益。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7,(4):85-90
为研究西昌市鸡蛔虫的种内遗传变异和系统发生关系,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Ⅰ(nad1)基因全序列分析了17个鸡蛔虫西昌分离株的遗传变异,并用cyt b和nad1序列构建鸡蛔虫与其他蛔虫的种系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17株鸡蛔虫cyt b和nad1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 104 bp和876 bp,碱基变异率分别为02.4%和02.3%;分别检测到10个和7个单倍型,总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897±0.056和0.824±0.064,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4 70±0.001 61和0.004 21±0.001 65,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5和0.004。构建的种系发育树均显示17个鸡蛔虫西昌分离株与其他国家/地区的鸡蛔虫分离株聚类形成一个分支,与鸽蛔虫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蛔虫所属的分支相隔较远。研究结果表明鸡蛔虫西昌分离株的遗传变异程度低,且cyt b基因比nad1基因更适合作为研究鸡蛔虫种内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鸡蛔虫是最常见的一种鸡的内寄生虫。三年来,我们养育15万多只雏鸡,直接或间接因蛔虫致死的中雏约2,500多只。因蛔虫寄生使鸡体瘦弱,生长发育缓慢,延迟产蛋期和减少产蛋量等所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几年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曾在药物驱除鸡蛔虫方面进行了一些试验。试验结果认为:四氯化炭驱虫率很高(90—100%)。但对鸡的肝脏侵害较大,服后使鸡消化不良、黄疸、瘦弱,成鸡产蛋  相似文献   

12.
应用保守引物BD1和BD2对7个鸡蛔虫凉山州分离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 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用ITS-1、ITS-2序列重构鸡蛔虫与其他蛔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所获得的鸡蛔虫ITS及5.8S rDNA序列大小为974~989bp,同源性为98.9%~100.0%。其中ITS-1、5.8S rDNA和ITS-2片段大小分别为473~481、157和337~359bp,同源性分别为98.5%~100.0%、100.0%和98.5%~100.0%。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鸡蛔虫分离株聚在同一分支,能与其他蛔虫相区别。研究结果表明,鸡蛔虫的ITS-1、ITS-2序列种内变异小,但种间差异大,故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鸡蛔虫的虫种鉴定,为鸡蛔虫的分子分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种群遗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郝桂英  何学谦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167-3172
应用保守引物BD1和BD2对7个鸡蛔虫凉山州分离株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及5.8S rDNA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用ITS-1、ITS-2序列重构鸡蛔虫与其他蛔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所获得的鸡蛔虫ITS及5.8S rDNA序列大小为974~989 bp,同源性为98.9%~100.0%。其中ITS-1、5.8S rDNA和ITS-2片段大小分别为473~481、157和337~359 bp,同源性分别为98.5%~100.0%、100.0% 和98.5%~100.0%。系统发育树显示所有鸡蛔虫分离株聚在同一分支,能与其他蛔虫相区别。研究结果表明,鸡蛔虫的ITS-1、ITS-2序列种内变异小,但种间差异大,故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鸡蛔虫的虫种鉴定,为鸡蛔虫的分子分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种群遗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70~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运用扫描电镜(SEM)对人蛔虫和猪蛔虫的某些结构进行了研究,例如Madden等(1970)、Weiset(1973)等曾对猪蛔虫、人蛔虫进行了SBM观察,国内孟宪钦等(1980、1983)对人、猪蛔虫感觉器官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报道。但对马副蛔虫、鸡蛔虫的SEM观察资料较少。至于猪蛔虫、马副蛔虫、鸡蛔虫的相互比较,就更未见有报道。为此,本文用SEM对内蒙地区的猪蛔虫、马副蛔虫、鸡蛔虫进行了观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猪蛔虫(Ascarissuum)、马副蛔虫(Para-scorisequorum)、鸡蛔虫(Ascarid…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341-1345
利用PCR技术,对分离自四川省凉山州17个鸡蛔虫分离株的线粒体ATP合成酶F0亚单位6基因(ATP6)的全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测序结果显示,所获得的鸡蛔虫ATP6全序列长度均为597bp,有25个变异位点,共检测到11个单倍型,种内变异为0.0~2.4%。种系发育树显示,所有鸡蛔虫分离株聚在同一分支,能与其他蛔虫相鉴别。结果表明,鸡蛔虫的ATP6基因序列种内变异小,种间差异大,故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鸡蛔虫的种间鉴定;鸡蛔虫凉山州分离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结果为鸡蛔虫的分子分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种群遗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鸡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鸡肠道寄生虫病。随粪便排到外界的蛔虫卵污染环境,散养土鸡在放牧过程中吞食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然后在土鸡小肠内生长发育为成虫。蛔虫成虫呈黄白色,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土鸡感染蛔虫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虫体生长发育,对鸡消化道的侵害逐渐加重,后期鸡群表现为贫血消瘦,精神萎靡,鸡冠苍白,消化功能紊乱,感染严重者最好可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7.
鸡蛔虫病是由禽蛔虫科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内所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也是鸡体内一种最大型的线虫,虫体大约长26~110mm。患病的雏鸡生长发育缓慢,成年鸡增重缓慢,产蛋减少,严重者可引发死亡。本地养鸡户乔某饲  相似文献   

18.
蛔虫是危害鸡体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其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传染病。养鸡者如发现鸡冠苍白、体型消瘦、羽毛松乱无光、翅膀下垂、行动迟缓、呆立不动、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时,就应注意检查鸡体内是否有蛔虫寄生,适时地给鸡体驱除蛔虫,以提高养鸡效益。给蛋鸡驱除蛔虫的最佳季节是秋季。一是因为春雏入秋已到3~5月龄,正值开产期。这个时期,蛔虫卵极易感染鸡体。同时,开产后的鸡很快就要进入生产期,如在生产期进行驱虫,势必影响效益。二是前一年的老母鸡,入秋正值换羽季节,处于产蛋低潮,此时驱虫,不但不影响生产,而且还能为第2年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鸡蛔虫的种内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对分离自四川省西昌市的15个鸡蛔虫分离株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Ⅳ(nad4)基因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及分析,并用cox1和nad4基因部分序列构建鸡蛔虫与其他蛔虫的NJ树和贝叶斯树。测序结果显示,所获得的鸡蛔虫cox1和nad4基因全序列长度分别为1 152和1 236 bp,分别有33和40个变异位点,碱基变异率分别为0~2.1%和0~2.3%;分别检测到8和11个单倍型,总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733±0.124和0.933±0.054,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433±0.00153和0.00541±0.00157,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4和0.005。构建的种系发育树均显示15个鸡蛔虫西昌分离株与其他国家/地区的鸡蛔虫分离株聚类形成一个分支,与鸽蛔虫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蛔虫所属的分支相隔较远。研究结果表明鸡蛔虫西昌分离株的遗传变异程度低,且nad4基因比cox1基因更适合作为研究鸡蛔虫分离株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正>鸡蛔虫病是鸡蛔虫寄生在鸡、火鸡等小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蛔虫主要是危害鸡体的一种慢性、消耗性寄生虫,通常以3~4月龄的鸡群较易感染,成年鸡表现为带虫、隐性携带者,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亚于传染病,然而往往易被人们忽视。成年绿壳蛋鸡的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后段,与鸡体争夺营养,使鸡体摄取营养不足,体型消瘦,鸡冠苍白,产蛋率下降。笔者对我县某养殖户饲养的绿壳蛋鸡群发生鸡蛔虫病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