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岩桐的试管生根诱导与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大岩桐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无菌苗大岩桐的分化芽为试材,用IBA浓度分别为0 mg/L、0.2 mg/L0、.4 mg/L0、.6 mg/L的1/2 MS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比较。生根苗经过炼苗处理后,栽植于6种不同的混合基质中,比较生根苗的成活率。结果显示:当IBA浓度为0.4 mg/L时,大岩桐的生根率达100%,且根系健康粗壮;混合基质按腐质土∶椰糠∶珍珠岩=1∶1∶2进行配比,生根苗有98%的成活率,移栽苗的生长状况最好,是大岩桐试管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2.
以大岩桐种子无菌萌发获得无菌苗为试材,进行大岩桐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MS+BA 2.0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和丛芽形成的合适培养基;MS+BA 1.0 mg/L+NAA 0.2 mg/L是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4.7;诱导生根培养基l/2MS+IBA 0.4 mg/L,生根率达100%,且根系健壮;在腐质土:椰糠:珍珠岩=1:1:2的混合基质上,生根苗有98%的成活率,移栽苗的生长状况最好,是大岩桐试管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3.
大岩桐快繁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岩桐种子无菌萌发获得无菌苗为试材,进行大岩桐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MS+BA 2.0 mg/L是诱导愈伤组织和丛芽形成的合适培养基;MS+BA 1.0 mg/L+NAA 0.2 mg/L是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4.7;诱导生根培养基1/2MS+IBA 0.4 mg/L,生根率达100%,且根系健壮;在腐质土∶椰糠∶珍珠岩=1∶1∶2的混合基质上,生根苗有98%的成活率,移栽苗的生长状况最好,是大岩桐试管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4.
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祁术种子和根状茎的芽,出苗后移植在松针土、有机土和混合土(有机土 蛭石 珍珠岩按照5:1:1)中生长。结果表明,混合土中种子苗叶片数和叶面积最大.分别比有机土中增加34.8%和50.3%,比松针土中增加47.8%和58.5:混合土中种子苗根系长比有机土中提高42.2%,比松针土中提高11.1%,根系直径分别提高29.2%和54.2%:混合土中种子苗鲜重为松针土的2倍、有机土的2.9倍。同样的趋势也表现在芽殖苗生长中:混合土中的芽殖苗叶片数和叶面积比松针土中分别增加了26.9%和40.1%,根系长和根系直径分别提高38.1%和64.3%.鲜重则达到松针土的3.6倍。因此,在有机土中加入少量蛭石和珍珠岩而制成的混合土是祁术人工栽培较为理想的基质。  相似文献   

5.
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基质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用松针腐殖土作基质移栽成活率达95.1%,平均合格薯(国家标准1.0 g以上)353.7粒/m2、合格薯率90.4%,均高于泥炭、珍珠岩、蛭石、河沙、黄土作基质,且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松针腐殖土可作为高寒山区特别是松针腐殖土丰富的地区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培养基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甘蔗无根试管苗最适种植基质,提高其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以甘蔗新品种桂糖44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基质对其无根试管苗瓶外生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糖44号无根试管苗在不同基质上成活率依次为70%田园土+30%河沙(T_4)田园土(T_3)河沙(T_5)70%黄泥+30%河沙(T_2)黄泥土(T_1)高肥力有机质(T_6);生长速依次为T_6T_4T_3T_2T_1T_5;发根快慢依次为T_5T_4T_2T_3T_1T_6,但发根时间差异不大;不同基质中以高肥力有机质最容易发霉,其次是田园土,黄泥和河沙不易发霉。甘蔗无根试管苗最适种植基质为70%黄泥+30%河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菜园土和荒山土为基质,对甘蔗新台糖22号脱毒组培苗进行分单株假植,比较不同基质、不同移栽时间对其室外假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园土和荒山土均以生土层处理假植成活率最高,分别达93.95%、94.07%,最低为熟土层处理;同一基质不同种植时间,随温度光照条件的改善,其成活率逐渐提高,且以熟土层处理尤其明显;在温度光照条件最好的5月,种植成活率最高,达97.45%,不同基质间差异不明显;成活假植苗以熟土处理的生长较好,其次为上层生土下层熟土处理,生土处理最差,但各处理假植苗均符合大田移栽种植标准;组培苗以大苗成活率最高,达97.80%,其次是中苗,成活率最低的是小苗;同一时间移栽,不同基质处理间的假植苗叶绿素a+b含量差别不大。应用菜园土、荒山土等为基质对组培苗进行单株移栽,其成活率较高,可缩短室外育苗时间,提高育苗效率。  相似文献   

9.
以草炭土为供试材料,向其加入不同含量的复合肥和硫磺粉,选择出适合越橘生长的营养均衡的新型移栽基质。结果表明:向草炭土中加入1kg/m3硫磺粉和1kg/m3复合肥配比的基质可以考虑作为越橘育苗的移栽基质,具有成活率高和生长快的特点,与对照(草炭土:田园土:粪=1:2:1)的基质相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对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情况及生长健壮度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为试材,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基质原料,将其进行7种不同处理。【结果】本身富含有机质的草炭土加珍珠岩混合的基质疏松,保水保肥性好,是最适宜于康佳德澳百合成活的基质,成活率可达100%;草炭土次之,成活率98%;最差为蛭石,成活率30%。【结论】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移栽时用草炭土和珍珠岩各50%混合做基质,组培苗成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树莓组培苗驯化移栽试验表明:炼苗时间对试管苗驯化移栽成活率有一定影响,炼苗7d成活率最高达92.06%;以2000倍海藻素溶液浸泡组培苗5min的处理生根率最高达93.22%;河沙:草炭比为1:2的复合基质对树莓生根最有效,生根率最高达92.7%。  相似文献   

12.
蔡丹  刘军  陈红  恭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09-1310,1323
选用辽东桤木实生无菌苗的带芽茎段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用浓度75%的酒精和0.1%的升汞分别消毒种子5和20 min后,接入附加5 g/L葡萄糖的MS培养基,实生无菌苗成活率可达48%,且实生苗抽出真叶片数多,植株健壮;用WPM+6-BA(0.6、1.0)mg/L+NAA 0.1 mg/L+葡萄糖30 g/L作为增殖培养基,增殖倍数高达4.2;用1/2 WPM+IBA 1.0 mg/L+AC 500 mg/L+葡萄糖30 g/L作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91%;通过逐步炼苗法炼苗,炼苗成活率达93%。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适生的土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湿地松最适生的土壤,为亚热带低丘平原硅铝质或硅铁质红壤、耕作红壤、酸性紫色土和滨海风砂土,排水良好至不良,卫生状况好,土壤氮磷含量低或极低,钾较高,湿地松生长好,很少发病;适生的土壤为低丘台地铝质红壤、硅铝质或铁铝质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湿地松生长较好,少数有轻度病害;不甚适生的土壤为山地丘陵硅质或铝质黄壤、硅铝质暗红壤,湿地松生长较好,但发病风险大;不适生的土壤为山地硅质多腐殖质暗黄壤、暗红壤和丘陵侵蚀性红壤性土壤,湿地松生长好至极差,且多发生严重病害。  相似文献   

14.
陈彦芹  姚霞珍  邢震  刘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09-12010
[目的]研究西藏长鞭红景天的炼苗及移栽技术。[方法]在长鞭红景天组培苗的炼苗及移栽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使用高浓度青霉素钠处理组培苗,抑菌能力强,无严重污染现象,未污染苗株数最多;在4种对比基质中,腐殖土-珍珠岩(5∶5,W/W)的栽培基质最有利于长鞭红景天的生长,成活率可达65%;移栽预处理过程中对组培苗洗根后的成活率高于未洗根的;对栽培基质消毒后,移栽苗的成活率高于未消毒的。[结论]长鞭红景天组培苗需要2个月左右才生根,且苗长势较弱,部分苗为徒长苗。  相似文献   

15.
龙眼大树移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影响龙眼大树移栽成活的成因,研究总结提高移栽成活率技术,2008—2012年分成5批移栽195株15年以上树龄龙眼大树实施试验观察。分析表明,影响龙眼大树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有移栽季节、根系保护、栽植方法、植株树况、植后管理等。龙眼大树移栽,宜采用合理的起苗方法、选择适宜的移栽季节、实施得当的定植管理。提前对拟移植植株进行断根处理,催根后于春季带土球起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6.
田海  李玲  梁国平  桂明春  管艳  黄凤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87-5688,5697
[目的]研究星点木组培苗的移栽技术。[方法]研究移栽前不同炼苗处理、移栽基质和移栽措施对星点木组培苗移栽的影响。[结果]将星点木组培苗先在温室内闭瓶锻炼3 d,再打开瓶锻炼2 d后的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4.44%;以泥炭土∶珍珠岩(V/V)=1∶1为移栽基质时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6.67%,平均抽生高度达2.04 cm;移栽前对移栽基质进行800倍多菌灵稀释液灭菌,移栽后盖膜的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5.24%。[结论]该研究为星点木苗木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月季切花品种Daiana带芽嫩茎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等因素对其无性繁殖系建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诱导分化以B5 BA1.0mg/L(单位下同) IBA0.25效果较好;继代增殖以B5 BA1.0~2.0 IBA0.25 GA0.3效果好,增殖系数可达5.8~6.2以上;生根以50㎎/LNAA或50mg/LIBA溶液浸泡嫩茎切口基部0.5~1d后,接种于无激素1/2MS基本培养基中效果好,生根率达100%;在基质珍珠岩或蛭石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4.1%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辣椒花培再生植株的最佳移栽技术。[方法]以辣椒花培再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不同炼苗方式、移栽基质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建立了辣椒花培再生植株的驯化移栽程序:瓶内炼苗→开瓶炼苗→出瓶炼苗→露地或设施条件炼苗。先适应光照再适应湿度炼苗时,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另外2种炼苗方式的移栽成活率均在60%以下。移栽基质为细河砂∶珍珠岩∶草炭=1∶1∶1时,移栽成活率最高,为90.0%,移栽成活的植株长势较好;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草炭∶田园土=1∶1∶1时,移栽成活率仅为50.0%。[结论]以细河砂∶珍珠岩∶草炭=1∶1∶1为移栽基质、先适应光照再适应湿度炼苗时,辣椒花培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