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是发生地质灾害较严重,较多的国家其中一个,存在着大量地质灾害方面的隐患,具有灾种多、多发性、高发性、高隐藏性和时间上集中性等特点.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六种和地质影响有关灾害.本文对新疆新源县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简要介绍,并着重探讨一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地质灾害通过人类的力量是无法阻止和避免其不发生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地质环境进行研究,寻找地质灾害发生同地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建立地质灾害评价、防范体系,可提前对地质灾害做出防范措施,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人类工程活动、降雨诱发和地震影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而地质灾害的重点集中在农村地区。通过针对当地自然灾害预防、环境保护等问题的调查,希望就如何增强农村地区预防自然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的教育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地形和地貌复杂,有高山深谷沟壑纵横因此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特别是在雨季地质灾害的发生非常的频繁,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在灾害发生之后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理措施,本文就以云南大理的地质灾害为例简单的探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预算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自然界尚已存在的不良地质体在外部条件作用下所发生的。本文通过电阻率法勘探,阐明这种勘探方法在寻找不良地质体中所发挥的作用,它是地质灾害调查、防灾减灾和开展灾害预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原因在于没有建立早期预警机制,没有对地震进行及时检测,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预防。地震属于地质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种类很多,并且很多类型的地质灾害危害性很大,需要我们了解其带来的危害,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经济损失,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几乎遍布我国三十多个省,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危害严重,这给我国我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当前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本文主要从我国当前频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做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实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对区域坡度、坡向等地理因素定量化,直观反映区域地形地貌特征,为地质灾害评估提供动态空间信息和地形分析数据,为地质灾害的评估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俊  康馨予 《山东饲料》2014,(12):194+2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自然生态环境、土地等都大面积地遭到了破坏,导致我国的地质灾害越频繁发生,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并探讨了当前我国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国家的灾害处理能力也代表着国家的实力,虽然我国地大物博,然而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却很少,所以在应用时,难免会发生资源使用过量的情况,而水资源则是现今社会中严重缺乏的资源,假若长期使用地下水,地表定会塌陷,所以这时地质灾害问题就会发生,从而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本研究主要对我国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研究与预防,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11.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虽然地质灾害通过人类的力量是无法阻止和避免其不发生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地质环境进行研究,寻找地质灾害发生同地质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建立地质灾害评价、防范体系,可提前对地质灾害做出防范措施,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象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形成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强度大,通过对灌阳县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时间上的对应关系,确定灌阳县花岗岩区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降雨量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煤矿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煤矿行业特殊的作业环境,在采煤过程中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大,且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文章介绍了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的背景及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了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保护矿山环境,防止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在充分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以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和勘查测绘为工作手段,完成的汉台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地震等形成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认为汉台区地质灾害是各种形成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每类地质灾害形成或发生,其主导条件不尽相同。因此,研究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对于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和机制,掌握其发育规律以及减灾、防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矿区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作一些简述。阐述了矿山地质灾害情况,分析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并对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地理、水文、地质、气候环境复杂,由于复原辽阔,海拔绝对差大,气温跨度明显,东西、南北差异极大。从而形成分布广、危害大、种类多的地质灾害特点。由于各种因素,近几年我国地质灾害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地质灾害的防范措地相关部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悲剧的酿成。本文主要论述了地质灾害产生的因素、类型以及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地及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震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是发育最多,规模最大,摧毁力最强的.通过对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地震,初步分析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及其破坏作用和次生地质灾害特征,同时预测了未来地质灾害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吉林省的相关地质灾害数据(近10年),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是统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区内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9.
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的重要步骤之一,在整个道路建设,同时在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近一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路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但越来越多的公路问题也经常的发生,特别是一些地质灾害对公路路基的破坏,轻微的地质灾害能够使施工难度增加,严重地质灾害能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人民的生命也有可能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滑坡地质灾害在我国多地频繁发生,使人们生命受到威胁、财产遭受损失,给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滑坡地质灾害治理研究成为了众多地质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对能量损伤锚固模型进行分析,而后对滑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应用能量损伤锚固模型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