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明了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人民币的预期水平、走势和变化依据,分析了汇率并轨以后对中国农业对外贸易和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中国农业对外贸易和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了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人民币的预期水平,走势和变化依据,分析了汇率并轨以后对中国农业对外贸易和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后,中国农业对外贸易和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 一、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水平 我国于1994年1月1日进行了外汇体制改革,实行了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当时的汇率水平是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从1994年到1997年的4年的时间里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上涨到8.28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5.1%。从1997年到2003年的6  相似文献   

4.
<正>1人民币汇率进入"6时代"我国2005年7月21日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11元人民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通过三个方面解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参照系由美元变为一篮子货币;以参考代替盯住;选取比较窄的汇率浮动带。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通过三个方面解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参照系由美元变为一篮子货币;以参考代替盯住;选取比较窄的汇率浮动带。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从此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形成了更加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其实,围绕人民币汇率升值这个问题,各个媒体早已经开始炒作了,可是到这次汇率真的升值的时候,我们还是感觉有些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9-11-02—2016-06-3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上证综合指数、农业板块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等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VAR-BEKK模型,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和农业股票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市场与农业股票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汇率与农业股票和期货市场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与汇率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汇率制度条件下会对一国贸易差额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构面包含汇率制度虚拟变量在内的面板协整方程,结合1994-2011年中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别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贸易差额对货币供给并不产生影响,而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或者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贸易差额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同方向变化,即贸易顺差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贸易逆差则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因此,在当前实行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要适度控制贸易顺差对货币供给的冲击作用,以防范通货膨胀等风险。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和汇率弹性都开始增大。一向被政府保护的商业银行被暴露在越来越大的汇率风险中,如何正确衡量和管理汇率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当务之急。本文采用外汇敞口法、Va R法和压力测试法三种衡量外汇风险的方法,并以中国银行为例,搜集日元、美元、欧元、英镑和港币五种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数据对汇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得出中国银行能比较好的应对汇率风险并向商业银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币值2006     
从"排斥"到"详细计划"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堪称2005年最激动人心的经济事件之一.相比改革开放26年中的任何时期,近两年将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市场化措施出台最密集、进程最快的年度,也是中国汇率制度有规划、有部署改革的年度.2005年7月21日,世界金融市场为之震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1年来被视为"天经地义"的美元兑人民币1:8.2765的比价从此颠覆.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平价汇率与在岸远期汇率的关系后发现,虽然利率平价机制在远期汇率决定中发挥的作用已经显现,但是离岸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依然削弱着中国的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能力。为增强人民币远期定价权,中国需要确立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基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金融体系创新为依托的三位一体思路,同时还应加快社会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危机此期间,汇率波动幅度前所未有,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持续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投资者对人民币走势的稳定预期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随着人民币升值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增加,汇率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融危机期间的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经济往来不断增加,汇率风险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外贸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如何才能有效地规避,本文提供的一些方法,可供进出口企业参考。如选择合同货币和结汇期限,采用套期保值和外汇期权等。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飞速增长,人民币已进入到一个持续升值的阶段。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日益走强是确信无疑的趋势。由于2008年之后我国汇率保持稳定.2010年起新一轮的升值压力卷土重来。这场由日本挑起、美国主演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已经全面上演。人民币升值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国内外媒体、专家和民间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利弊探讨众说纷纭。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会导致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什么影响?人民升值对于我国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空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本文将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6.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顺差,为我国累积了丰厚的外汇储备,同时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而汇率作为汇率制度的表现形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笔者以我国汇率制度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明确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步骤和路径,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对贸易、投资、收入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1日19日中国中央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上升2%,并且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的升值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但是也给人以措手不及的感觉,这一汇率上升举动虽然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大影响,可是对从事进出口的外贸公司的影响是很直接的。众所周知外贸易是我们浙江经济的动力之源,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对浙江是要相对于其他地区大的。作为中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浙江经济应如何面对,如何调整就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贵州省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以来,中国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此为背景,从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汇率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宏观经济数据对贵州省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万红 《农村百事通》2010,(12):76-76
近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未来将在波动中逐步走高是大势所趋。在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确立后,对市民家庭财务状况和理财会有什么具体影响?家庭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05年8月—2013年8月的月度数据,运用ARDL-ECM模型和GARCH模型,主要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两个维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对中国玉米进口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玉米进口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对其有负向影响,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