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入手,结合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农民自身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制约,户籍制度问题,权益保障,农村劳动力供给剩余,需求不足五个方面,揭示了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原因主要因为职业培训不足,就业信息缺乏,制度存在缺陷,农业、乡镇吸纳农民工能力有限,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权益严重受损已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共识。本文以武汉市调查为依据。对农民工权益受损状况进行现状描述,并结合相关资料,具体分析当前造成我国农民工权益继续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废除的不彻底、制度供给的不充足和制度执行的不得力;指明了健全法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在解决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4):151-152
党的十八大提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建立统筹全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互联网+"条件下的农民工培训模式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我国农民工培训现状为主要依据,从积极转变培训理念、构建多途径培训投资制度、设计丰富的培训内容、构建多种网络培训模式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增强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有效性,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与技能。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秀艳  邓楠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139-141
现实中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权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其难点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企业的社会责任尚未到位,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承担不起社会保险和维权费用,农民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是主动维权的内在制约因素等。只有综合解决这些难点,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张瑜 《农业考古》2006,(6):313-3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公平正义.农民工因具有双重属性(职业上的工人,身份上的农民),导致社会对他们的一系列不公平待遇,进而产生农民工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农民工问题已成为社会不公平的重要因素,影响着和谐社会的进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指年龄在16岁到30岁的青年农民。目前农民工犯罪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笔者着重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原因在于基础薄弱、思想素质教育不到位和职业教育的缺失,进而提出加强文化教育,减少农民工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推进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从目前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整体来看,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工医疗救助制度的缺失。为此,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特点的医疗救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国经济及持续发展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的农民工的城乡流动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原因以及农民工的弱势处境,城乡流动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造成农民工的弱势处境的原因分为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如何正确的处理好这些新问题,趋利避害,已成为当代中国改革的当务之急。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对广东地区工作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农民工对老乡会的倾向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农民工对老乡会倾向性的5个主要来源:组织形式、核心人物、认知与运行机制、沟通与活动方式以及竞争与合作.结果表明,在我国企业中,农民工主要出于对认知与运行机制、沟通与活动方式的偏好而倾向于老乡会.工龄差异使农民工对老乡会的组织形式、认知与运行机制的倾向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11.
李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75-8079
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民工的权利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面对的困难较多,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差。指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完善农民工的社会救助机制,加快完善全面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平等的受教育权,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提出防控其犯罪的可行性对策,以期能为遏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促使农业转移人口更好更快地融入所居城市生活,提高城镇化质量,关键在于对农民进行全方位的市民化教育,改善其思想观念,增强其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教育的迫切需求和当前该教育状况的深入分析,进而探究市民化教育的主体、对象、内容、形式、方法等,以期有助于我国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中对农民进行更为科学有效的市民化教育。  相似文献   

14.
卢方方 《北京农业》2012,(3):237-238
农民工市民化对城市化发展水平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十分缓慢。针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制度层面,包括土地、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学层面,包括职业、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5.
始终关注人的利益,努力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在实现“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户籍制度下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难、农民工家庭半耕半工的分工困局、农民工心理“城镇化”难等问题。实现“人的城镇化”是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需要树立人本理念,健全居住证制度;加强中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引导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以满足他们的多层次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从“流空间”视角看加强政府对进城农民工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的环境、市场经济体制与机制形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流空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成为诸多行业和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文章分析了"流空间"产生的背景,剖析了"流空间"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进城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出了政府应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开展对进城农民工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正逐步推进。地方政府作为市民化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却表现出政策执行的行动力不足、分担成本的意愿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地方政府应从强化执行力、主动分担市民化成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强化责任,以期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徐大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54-14056
对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其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并不协调,需要在户籍管理体制、农民工就业体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破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Urbanization and the wealth of nat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proportion of a country's population living in urban areas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its level of income. Urban areas offer economies of scale and richer market structures, and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workers in urban areas are individually more productive, and earn more, than rural workers. However, rapid urbanization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crowd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other impediments to productivity. Overall, we find no evidence that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ffects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Our findings weaken the rationale for either encouraging or discouraging urbanization as part of a strategy for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滞后。西部地区严重的城乡分割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与落后的脆弱的非国有经济和原始农业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制约西部城市化的发展。根据西部特点选择合适的城市发展战略 ,通过促进西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来促进西部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