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DTA-6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发芽培养试验与土培试验,研究了DTA-6(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TA-6浸种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出苗)率、发芽(出苗)指数和幼苗鲜重,调节根冠比,促进根系生长,并增加冷害水稻幼苗的SOD、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性;在浸种24 h的设定下,10.20 m·L-1浓度为最佳处理水平区间.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水稻浸种剂恶线清浓度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特进行了稻种在恶线清不同浓度处理下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恶线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水稻种子的生根发芽及幼苗生长,其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且常规稻种对恶线清的敏感性较杂交稻种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浸种时间对杂交水稻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个杂交稻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浸种时间处理,研究了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浸种处理时间在3~7 d内,种子出苗率差异不显著,浸种时间达8~9 d后,种子出苗率明显降低。浸种时间对水稻幼苗高度的影响与对出苗率的影响基本一致,对幼苗叶龄、发根条数、根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研究可为杂交水稻种子浸种时间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烯效唑浸种对水稻幼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催芽水稻种子实施浸种处理,通过发芽盒试验,以研究烯效唑浸种对水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运用适宜浓度的烯效唑浸种(5 mg·L-1)可以适当降低水稻幼苗株高,增加茎基宽、根长、根条数和根干重,提高根冠比和充实度,增强植株生理代谢,达到壮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水培法研究不同粒径、不同质量浓度纳米氧化锌(ZnO NPs)对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 mg/L质量浓度下,Zn2+和不同粒径ZnO NPs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率均在93%以上,与空白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水稻幼苗的生物量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鲜质量减少幅度为14.29%~33.48%,根鲜质量减少幅度为35.81%~57.29%,根鲜质量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Zn2+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较低.由此可见,Zn2+比ZnO NPs对水稻幼苗生长具有更强的毒性.在不同质量浓度下,10 mg/L ZnO NPs处理的水稻苗长、根长分别提高了10.56%、32.26%,在100~500 mg/L ZnO NPs处理下,水稻根长、苗长分别下降了10.73%~16.83%、27.89%~45.92%,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ZnO NPs对水稻根部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部,ZnO NPs的粒径和质量浓度对水稻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低质量浓度能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而高质量浓度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试剂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水稻种子为研究材料,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经Na Cl、Cu SO4、Ca Cl2、KNO3、Na2B4O7不同浓度试剂浸泡处理水稻种子后,在培养皿中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和计算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地上鲜重、根重、根长、苗高。[结果]除Cu SO4外,其他试剂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力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5%Ca Cl2作用最为显著;各处理均抑制了地上部叶片鲜重及根重的增加,但促进了根长的生长及苗高。[结论]不同试剂浸种处理对水稻发芽力影响不同,并且会抑制地上部生长,但促进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水稻秧苗质量和指导水稻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阳光香稻和新丰20水稻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MST种子活力剂(稀释0、5、10、15、20、25、30、35、40、45、50、100、150、200、300倍)对水稻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重、根系鲜重、根系干重、苗高、根系长度等各项指标。稀释40~45倍的MST种子活力剂拌种可显著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稀释倍数升高至100倍以上时,2个水稻品种的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有所下降;MST在水稻种子处理的适宜浓度为稀释40~45倍。  相似文献   

8.
谢冬娣  岳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21-11622,11631
[目的]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茄子种子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对茄子种子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羧甲基壳聚糖能在不同程度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发芽速度以及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全株鲜重、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结论]以0.6%浓度CMC处理对茄子种子和幼苗影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70%噻虫嗪WS不同处理方式对水稻的壮苗效果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该药剂对水稻种子的最佳处理剂量和处理方法,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噻虫嗪WS:水稻种子按照20 g:100kg、40 g:100 kg和80 g:100 kg分别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和先浸种后包衣的处理方式,以空白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方式水稻种子发芽率、稻根长、叶片宽度、根数及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kg,采用先包衣后浸种处理方式的综合效果最佳,处理后4d室内发芽率稳定为96.00%,30 d平均根长为4.93 cm,40 d水稻1~5叶位叶片宽度明显较对照宽,45 d的平均根数为54.0条,处理后15、30、45 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高于96.00%.[结论]采用70%噻虫嗪WS按照药剂/种子为40 g/100 kg先包衣后浸种的处理方式对水稻秧苗及稻飞虱的综合效果最好,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研拌种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拌种剂1-4号对水稻种子发芽和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拌种剂处理具有促进种子萌发、胚芽生长、胚根分生、提高秧苗生长、增粗茎基宽、促进地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等作用,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其作用程度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拌种剂处理后,拌种剂4号处理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拌种剂4号处理绿旱1号和连粳7号的发芽率分别提高3.92%和5.06%,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4.10%和3.13%,根系活力分别增加7.62%和9.35%。[结论]自研拌种剂4号能够促进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和秧苗素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稻的沼液浸种及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沼液浸种时间以36h为宜,沼肥培肥育秧以1300kg/667m^2为宜,平均单产497.25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适合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辣木种子育苗方法。[方法]比较不同杀虫药剂、种子浸泡温度和基质对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100 mg/L高锰酸钾、1%多菌灵和1%托布津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对幼苗生长无影响;高温浸泡种子会降低种子出苗率;腐殖土能显著提高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结论]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间育苗时,通过种子消毒、常温(20~40℃)浸泡种子和田间施肥都能提高辣木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程度。  相似文献   

13.
沼液浸种在早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沼液浸种在早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秧率。发芽率分别较浸种灵浸种和清水浸种提高3%和5%,成秧率分别提高5%和10%。沼液浸种可防治水稻恶苗病,还能明显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沼液浸种在旱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沼液浸种在早稻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秧率。发芽率分别较浸种灵浸种和清水浸种提高3%和5%,成秧率分别提高5%和10%。沼液浸种可防治水稻恶苗病,还能明显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干粉拌种剂“好年冬”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发芽率测定、大田育秧试验、大田简比试验,研究了干粉拌种剂"好年冬"对杂交水稻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表明:正确使用"好年冬"拌种育秧,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还可提高出苗率、成秧率和秧苗素质;对老鼠、鸟类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可降低秧田病毒病的发病丛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糜子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以黑龙江主栽糜子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研究烯效唑浸种对糜子萌发、幼苗形态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对粘丰5号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对齐黍1号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烯效唑浸种处理降低了糜子幼苗的株高,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烯效唑浓度的提高而加重.不同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促进了糜子侧根数和侧根长度的提高,其中T3和T4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烯效唑浸种处理大体上抑制了粘丰5号的主根长,而对齐黍1号则起促进作用.中等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处理(T3和T4)促进粘丰5号单株鲜重和干重的提高,而所有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均对齐黍1号单株鲜重和干重起明显促进作用.[结论]高浓度烯效唑浸种虽对糜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起一定抑制作用,但可明显促进糜子幼苗质量,实际生产中推荐浓度为100 ~200 mg/L.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机插水稻培育矮化壮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拌种剂、多效唑和旱育保姆3种化学调控剂对水稻机插秧苗进行矮化壮秧处理,并以不使用化学调控剂作对照,研究不同化学调控剂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作用。[结果]拌种剂、多效唑和旱育保姆均有矮化壮秧作用,在秧龄小于20 d时,采用3种化学调控剂育秧均可;当培育的机插秧秧龄达到25 d时,以旱育保姆育秧效果最好。28 d时,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出苗率达80.31%,成苗率达71.94%,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最高;拌种剂处理的成苗率最低。机插后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综合质量最好。[结论]旱育保姆对水稻机插育秧秧苗矮化壮秧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机插水稻化学调控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药剂、方法和时间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生产上常用及目前新上市的几种药剂,采取不同方式、时间等进行试验,以明确最佳药剂及处理方式.[结果]咪氰烯菌脂及其复配剂防效优异,浸种方法、时间与效果无明显相关性.咪鲜·杀螟丹日浸夜露法优于连续浸种法;24~60 h浸种时间延长,秧田期防效有升高趋势,但分蘖和灌浆期不明显.亮盾、适乐时与锐胜混用拌种,前期防效较高,但灌浆期(后期)效果下降.杀螟·乙蒜素防效一般.[结论]氰烯菌酯及其复配剂效果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和恶苗病是水稻上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化学防治是主要防治措施之一。为探明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稻瘟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干稻种拌种并晾干后播种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1%肟菌.异噻胺FS 15 mL/kg和25 mL/kg种子对沪软1212苗瘟、叶瘟和穗瘟的防效分别为87.19%、77.64%、45.20%和93.75%、84.75%、58.92%,对沪软1212在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的恶苗病防效分别为83.44%、83.89%、84.35%和85.89%、88.26%、88.12%,各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和成苗安全。24.1%肟菌.异噻胺FS推荐剂量拌种对苗瘟、叶瘟和恶苗病防效较好,对水稻生长安全;研究结果可为稻瘟病和恶苗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凌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07-1008
[目的]研究60%吡虫啉sc种衣剂拌种对水稻苗期害虫的防治效果及秧苗素质的影响。[方法]设4个处理,于水稻秧田期进行拌种处理。[结果表明]60%吡虫啉Sc种衣剂对秧田灰飞虱和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lkg稻种拌60%吡虫啉sc种衣剂5ml对灰飞虱揭膜后20d的防效在85.51%,对蓟马的防效在90%以上,控制期长达30d以上,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提高有明显作用。[结论]60%吡虫啉sc种衣荆是秧田期控制灰飞虱和蓟马为害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