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东省土地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省分为四个土地资源区:滨海平原盐土潮土区,鲁西北冲积平原潮土砂姜黑土区,鲁中南山丘褐土棕壤区,胶东丘陵棕壤区。当前应注意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有:①正确处理人口、粮食和土地的关系。②制訂土地利用总体规則、发挥资源优势。③黄河三角洲及海涂的开发利用。④城鎮用地规則。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⑥自然保护区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粤北喀斯特岩溶区,在旱季降水和地表水储蓄严重缺乏的背景下,岩溶地下水几乎成为山区居民生活、生产的唯一来源。分析了粤北岩溶区地下水的分布类型、开发利用状况、开发利用模式及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粤北岩溶区工程性缺水的现实,在保护岩溶水资源的前提下,提出加强岩溶地下水利用的建议,实现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解决我国未利用后备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土地种植集中连片程度的不断降低,现有的开发模式已难以满足建设用地指标的巨大需求等困境,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示将残次林地作为后备资源来获取新增耕地指标,进而有效缓解耕地面积保证难度大的问题,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在陕北风沙草滩区靖边县马连坑村开展残次林地后备资源开发,本文通过工程的立项背景、项目区概况、限制性因素分析和实施工程实例介绍风沙草滩区靖边县马连坑村残次林地土地整治技术措施,为风沙草滩区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项目的实施将创造新增耕地73.1597hm2,通过综合整治,将耕地等别提升1-2个等别,同时,创造了548.70 t/hm2的粮食产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理论,遵循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空间布局的原则,综合北京市海淀区的土地自然适宜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空间布局方案。方案将北京市海淀区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空间布局划为旱作农田和现代农村整理区、北部新区建设用地整理区、南部城市建设高效利用区、西山生态林地保护区、人工湿地保护区、山前平原城市边缘斑状绿地保护区和山前观光生态果园区七大区域,并对各分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及利用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北京市海淀区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成因及现状的考察,总结了补充耕地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利用和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加强补充耕地利用和管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东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成因及现状的考察,总结了补充耕地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利用和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加强补充耕地利用和管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梅昕  孙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15-14116,14118
以东台沿海地区为例,阐述了沿海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势以及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面临的困境,对造成相关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推动沿海土地资源优势转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滇东北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北地区既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如果依照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进行资源开发和利用,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阐述了滇东北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生态脆弱区的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滇东北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对策。将为云南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土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一个可资选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山区闲置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山区农村出现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山区闲置土地资源状况和分析引起土地闲置的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等原因,论述了山区土地闲置不仅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使耕地质量和功能衰退,农业投入浪费,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如何开发利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提出相关意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按照法律法规处置闲置土地;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因地制宜开发多种经营和改变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合理利用与管理土地资源为中心,结合广西南宁兴宁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的实践经验,探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出发点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促进资源的科学规划,确保土地资源向着稳定、长期以及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梦洁  郭义强  张颖  侯为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805-18807
以CEECs国家中的保加利亚为例,分析了农地细碎化产生的原因、历史与现状,指出农地细碎化导致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农村贫困加剧,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的推广,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加利亚政府为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展开的土地整理项目试点进行分析,并对其土地整理战略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传统土地整治模式,引入土地整治PPP模式,通过文献综述,论述了土地整治PPP模式的特点,分析了采用土地整治PPP模式进行土地整治工作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土地确权、市场经济等政策,阐述了发展PPP模式对土地整治发展前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土地整理项目的特点,从微地形地貌、土壤、水分、景观因素等方面建立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并以河南省长葛市土地整理项目区为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土地整理对土地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土地伦理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地政策的伦理原则,探讨了伦理原则在土地政策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韩娟  王印传  许皞  周亚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98-599,601
由征地问题引出目前我国土地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弊端,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土地制度的落后是造成征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针对我国的土地制度提出了部分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已日渐成为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重要举措, 但目前大多数土地整治项目可能跨越农村地区,甚至镇和县,这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多个村集体和农民等。因此,各部门之间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和运行机制,但现行土地管制制度条件下不能完全保证达到较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湛江地区土地整治的机制,分析了湛江地区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项目实操过程的操作模式及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土地空间利用与土地空间使用权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土地空间使用权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借鉴国外立体地价评估方法,对我国土地空间使用权评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吉林省生产潜力区域差异,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从理论上得出适宜进行土地整理地区。  相似文献   

19.
商丘地区土地问题与土地整理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商丘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所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商丘地区进行土地整理应实行有别于山区的综合整理模式,在其土地整理的作业方式中,既要抓好耕地整理,又要兼顾农村居民点整理;同时,要做好土地整理的组织工作及资金筹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土地流转和土地调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恋  罗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23-6125
在农村劳动力迁移的背景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土地流转和土地调整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得出,当农户间的劳动生产率相同时,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效的,土地调整与封闭农村社区的土地流转在配置资源的效率上完全等价,而土地调整还在节约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谈判成本上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