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Google Earth的连云港市林地变更调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Google Earth软件及其遥感影像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连云港市林地变更调查影像存在的问题及对遥感判读的影响,对Google Earth在全市林地变更调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运用Google Earth辅助开展连云港市林地变更调查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地宗地勾绘是核心内容,分析了采用高分辨率大比例尺航空正射影像图与电子矢量化地形图叠加进行林改宗地勘界,研究表明:其技术比传统地形图上勾绘宗地方法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及勾绘精度。  相似文献   

3.
宾川县自2014年开始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按照传统的工作方法,地块落实难度大。对Google Earth和Arc GIS软件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起来用于退耕还林地块落实、面积求算以及工程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内外业工作效率和工程管理质量。藉此阐述了应用Google Earth和Arc GIS进行小班区划、图形转换、编辑、面积求算、地块查询管理等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4.
根据永胜县实际,参考试点县经验,制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地勘查技术操作方法和步骤.其主要内容包括勘查范围、内容,相关资料的收集,行政区划界线的认定,宗地界线的区划界定,宗地编号规则等.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2016年资源建档及2018年小班区划调查数据为例,采用Excel编辑DBF文件,简化数据库,利用ArcGIS编辑SHP图层文件并转化为KMZ格式等方法,实现手机Google Earth读取林业基本图数据、查询小班因子的功能,为林业外业调查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6.
分析技术工作在林业乃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性.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技术工作流程:技术准备,工具、图纸等材料准备、外业宗地的区划,面积求算方法及精度要求,各种表册的填制,附图的绘制,成果图的绘制及质量检查的技术要点作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江苏省级营造林核查工作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结合Google Earth软件及其遥感影像的特点,对Google Earth在省级营造林核查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运用Google Earth辅助开展省级营造林核查工作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集体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东省集体林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构建的技术路线、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功能结构.阐述了该系统的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认为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宗地界线勾绘精度,可自动求算宗地面积,支持多人同时勾绘图形和录入数据,方便信息浏览和查询,数据统计快捷全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文修 《绿色科技》2019,(17):199-201
指出了现有林权管理信息系统仅支持属性信息的查询、管理和分析,没有实现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存储,利用ARCGIS软件建立林权变更数据库,不仅能实现宗地权属、地类、林种等属性信息的管理,更能实现宗地位置、图形等空间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利用ARCMAP勾画林地宗地图形,可实现宗地面积的自动计算,并能完成林权专题图制作,既解决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面积求算的难题,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通过数据库实现林权信息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推动了林业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以2009年以来在济源市从事林改工作的实践为依据,简要阐述了ARCGIS软件在集体林改工作中计算宗地面积及制图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现有影像及Google影像的特点,使用ArcGIS软件对Google影像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处理后的Google影像辅助林地年度变更遥感判读。  相似文献   

11.
以抽样理论为基础,以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9个省的遥感判读结果为依据,对比分析了群团样地判读和图斑区划判读的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正判率、抽样精度和差异原因。结果表明:群团样地判读和图斑区划判读2种方法监测森林资源都能取得预期效果;通过U检验,2种方法得到的森林覆盖率没有明显差异。但群团样地判读质量相对易控制、工作量较小、工作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对基于GIS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多人协作中维护图形数据一致性问题进行研究.在区划工作流程中,提出以边界锁定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辅助功能,从方法与技术上保障区划的一致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基于拓扑关系的多边形数据模型,提出以小班边界与多边形编码为基础的图形分割方法,实现了小班区划过程数据的逐级分割以及区划结果的逐级合并汇总.在区划中,开发边界锁定技术保证了相邻区域区划结果公共边界的一致性;采用自动编码技术,提高了编码的工作效率.通过合理的组织过程,形成一个高效的小班区划流程,有效地解决了多人协作中小班边界的一致性.分析与实际应用表明:本文的方法在保证数据精度及其完整性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区划的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林业调查中地类面积遥感判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森林经营规划的重要基础,以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是在小班区划的基础上,采用目测与辅助调查的方法,但其精确度相对较低,直接对蓄积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遥感技术联合卫星遥感对样地进行判读的采用率逐渐提高,但仍然会存在误差。为使二类调查中遥感地类面积判读误差进一步降低并得以体现,本文对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沙湾分局遥感影像资料的遥感判读面积与实测面积进行了分析,建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勘查定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东省林业的实际情况,对宗地勘查定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山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宗地勘查定界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袁华  姜奇 《林业建设》2010,(2):33-37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宗地信息的网络共享与管理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昆明市宜良县林权制度改革宗地数据为例,基于ASP+HTML+Microsoft SQL Server,采用B/S结构设计实现了宗地数据的网络共享与管理。ASP开发简单而且直观,开发过程易于HTML集成。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让不同用户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宗地信息,以及对数据进行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16.
基于Google Earth的林业基本图制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oogle Earth的存贮文件(KML)将Shape格式的林业基本图转入到Google Earth中读取,并实现了小班属性数据的显示,为Google Earth的林业应用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Google Earth影像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林业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两种将Google Earth应用于林业制图的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操作步骤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研究了基于Google Earth影像制作三维森林景观图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流程,重点探讨了在Google Earth平台提取研究区高程数据、制作DEM、三维森林景观图制作等,为Google Earth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应用探索了路子。  相似文献   

19.
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的抽样设计与估计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全国森林资源宏观监测的抽样框架设计及群团抽样设计;研究提出了针对图斑区划判读和群团样地判读2种方案的抽样估计方法,包括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两阶抽样,其中整群抽样更适合于图斑区划判读,而两阶抽样更适合于群团样地判读;9个省的抽样估计结果对比表明,不等群团的整群抽样估计方法对图斑区划判读和群团样地判读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对调查区域范围内小班调查因子通过建立判读解译标志、目视判读、判读复核、实地验证等环节,完成小班调查。参照航片及地形图等相关资料在室内预区划小班界线,小班测树因子调查采取测树因子航片估测法。利用航片判读技术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较传统方法,可以提高地类面积精度,减少调查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