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鸡支原体病是一种规模化养鸡常见高发的传染病,随着病原体不断进化变异,毒力不断增强、发病率逐年增大。精准掌握本病致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基本特点,有利于优化综合防控方案,减轻养禽业的损失。1病原学鸡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霉形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原核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对人畜均有致病性。2流行特点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隐性感染鸡,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具、空气等也是潜在的传染源;传播途径较  相似文献   

2.
<正>鸡大肠杆菌病最早于瑞典报道,先后在法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养禽业发达国家均有发生。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迅速发展,鸡大肠杆菌病不断在我国各地蔓延和扩散,各个省市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加,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2]。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的某些  相似文献   

3.
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疾病,又称鸡卡氏白细胞虫病,近几年来不断发生及流行.本病发病季节多为每年5月~10月,由库蠓传播,各个年龄段的鸡均有发生.雏鸡死亡率高;产蛋鸡个别死亡、产蛋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笔者调查认为,甘肃省猪、鸡的重大疫病发病情况缓和、发病次数减少、发病量下降、发病率、病死率在不断下降,全省呈平稳和明显下降的势态。养殖业大有好转。特别是2008年夏季猪、鸡流行疫病比往年都有所减弱,但有些地区仍有发生,猪病主要是猪圆环病毒感染、蓝耳病、猪瘟、附红体病等;鸡病主要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大肠杆菌病与副伤寒混合感染,一旦猪病、鸡病发生混合感染,造成的损失极大。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鼻炎发病急,病程长,且易复发,鸡产卵减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不断加大,新品种引进增多,产蛋性能提高,鸡传染性鼻炎发病病例也是成倍出现,此病在邢台县和其他县区都有发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2008年本人通过鸡传染性鼻炎灭活苗、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山东省鸡病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本所禽病门诊情况来看,有的鸡病发病上升,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鼻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有的发病减少,甚至几乎消失,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痘、鸡球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但这期间新发了一些鸡病,如蛋鸡血管瘤病、鸡安卡拉病等。同时,原有的鸡病发生病原变异、临床表现变化等,如H9亚型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等;而有的传染病的宿主范围在变化,如鸭发生新城疫、减蛋综合征,鸳鸯发生小鹅瘟,肉鸭及鸽子发生安卡拉病等;有的病原(因)难以确定,如鸡腺胃炎等;有的不同疾病有同样的临床表现,如鸡支气管堵塞,低致病型禽流感、支原体都会单独出现及同时存在时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动物医疗机构的工作条件、基础设施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卫生检疫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是目前,在不断的研究中将免疫增强剂应用于鸡的身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增强鸡免疫力的基础上,实现了鸡患病几率的降低,从而提升了鸡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在研究免疫增强剂应用于鸡养殖业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它在防治疾病方面的具体应用.希望为广大鸡养殖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一、育成鸡体重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谈商品产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体重管理。育成鸡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在不断变化,每个品种不同发育时期都有其标准体重,只有通过称重才能评定其发育的好坏。育雏、育成鸡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产蛋鸡能否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2009~2014年,达州市的宣汉、达川区、开江、通川区不断出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市、县(区)的养殖专家和技术人员对辖区内该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不同品种、不同日龄、发病率、死亡率有差别,但总的来讲,经济损失均较大。2009~2010年连续两年通川区莲花村蛋鸡出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感染鸡群12 000只;2011年8月份宣汉县南坝镇和昆池镇有  相似文献   

10.
在线互动     
1.辽宁网友提问:鸡会感冒吗?回复:辽宁网友,你好。鸡是会感冒的。感冒是鸡的常见多发病,特别是舍饲养鸡,稍有不慎,鸡就容易患感冒。而秋冬季又是鸡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饲养户在秋冬季一定要预防鸡感冒的发生。症状表现:患病鸡只羽毛蓬乱,呼吸困难并摇头;鼻腔内有大量的澄清的浆性黏液不断流出,有时还有眼泪流出;呼吸困难,作张口呼吸,常发出鼾声;缩头窝伏,少食或绝食。剖检变化:剖检病死鸡只发现,鼻腔气管及支气管内充满半透明的渗出液,肺淤血,胆囊肿大,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肝肾轻度充血,腿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2009年7月,新沂市城区某鸡场购进6000多只肉仔鸡饲养。购入时鸡苗精神状况良好,按常规程序进行了鸡新城疫等各种疫病的免疫,饲养至31日龄时,鸡群有零星瘦弱鸡只死亡,几天后死亡鸡只不断增加,约有1/3的鸡只相继发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并有大量鸡只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江川农场的养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农场畜牧科技人员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但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病害,不仅影响鸡群的良好生长,更直接影响到全场的养殖效益。鸡场常见的病害有鸡大肠杆菌病、鸡球虫病、鸡羽虱、鸡螨虫病、鸡白痢、禽流感、新城疫病及鸡住白细胞虫病等。本文主要介绍鸡大肠杆菌病、鸡球虫病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是指部分或全部由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其抗原性复杂,血清型多样,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养鸡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鸡大肠杆菌病不断在我国各地蔓延和扩散,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皆有报道。鸡大肠杆菌病除引起鸡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外,还能导致饲料利用率、生产能力及  相似文献   

14.
应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对攻毒后不同时间的马立克氏病鸡以及不同日龄和品种的健康鸡进行了检测.结果,马立克氏病鸡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健康鸡随日龄的不断增长,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不断下降;不同品种鸡之间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不同.另外,应用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促进试验及抑制试验,对不同日龄的健康鸡及攻毒后不同时间的马立克氏病鸡进行了检测,发现健康鸡血清中存在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前者耐热,后者不耐热,且随日龄的不断增长,促进因子活性不断升高,抑制因子活性有所下降,直到促进因子活性大于抑制因子活性.而在2日龄鸡未发现有这两种因子.马立克氏病鸡随病情的不断加重,促进因子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抑制因子则不断上升,直到超过促进因子活性.  相似文献   

15.
鸡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3个疫病,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鸡副伤寒是由多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目前已知的沙门氏菌有1700多种,也有报告约2000个血清型,其中能引起鸡副伤寒者主要有10  相似文献   

16.
杨启武 《浙江畜牧兽医》2000,25(3):15-15,21
近年来 ,台州市养鸡生产发展较快 ,年饲养量在 12 0 0万羽左右 ,其中规模户饲养量占80 %以上。由于很多养殖户管理滞后、饲养粗放、防疫意识淡薄 ,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 ,做好鸡病防治显得极为重要。1 鸡病流行特点据调查 ,当前鸡病发生有以下特点 :1鸡病种类不断增加。 80年代传入的有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90年代发现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减蛋综合症、鸡腹水综合症、卡氏白细胞虫病等。2传染性疫病危害增大。病毒性疫病主要是传染性法氏囊炎、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  相似文献   

17.
<正>临川区某养鸡场于2011年6月4日从省种鸡场购进雏鸡(AA鸡)2000羽,育雏期间因保温不当死亡近300羽,已卖出鸡350羽。8月15日鸡相继发病,出现肿眼的症状,不断有鸡死亡,至9月5日,约有600羽鸡发病(眼观症状),发病率为30%,死亡550羽,死亡率为33%,病死率92%。养鸡者用多种维生素治疗,均无效。  相似文献   

18.
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鸡的葡萄球菌病。鸡患本病时,在幼鸡呈现败血症,脐带炎;中鸡发生皮肤病;成鸡则呈现关节炎等。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本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87年10月份,我省新泰县某乡养鸡场就发生过此病,3000只40日龄的星布罗肉食鸡中,有720只发病,死亡340只,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此病对养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家禽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鸡的沙门氏菌病的防治也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与提升。本文简述了鸡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措施,重点说明了加强工作人员对鸡沙门氏菌病的重视程度和建立严格的鸡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诱发鸡沙门氏菌病的主要因素1.1缺乏对鸡沙门氏菌病足够的重视根据目前对各类家禽易患疾病的调查显示,鸡沙门氏菌病几年来蔓延发展迅速,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缺乏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鸡沙门氏菌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与预防。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养鸡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少养鸡专业户和养鸡场每年都要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鸡。即使是养鸡多年的场往往也有必要引进新的鸡种。但也有一些养鸡户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由于引种造成品种混杂,疫病流行等现象。引种工作的好坏对以后群鸡的影响很大。所以应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