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猫癣菌病俗称圆癣或钱癣。猫的癣菌病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菌引起。患猫98%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仅各占病例的1%。随着我国城市、乡村养猫数量的增加,这种病给人类公共健康事业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猫癣防治     
1 病原 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奥杜安小孢子菌和变形小孢子菌都能引起犬猫皮肤病,其中犬小孢子菌最常见,其次是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猫的真菌有2种,即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98%发病是犬小孢子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猫癣是猫皮肤真菌病的总称,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引起的一种慢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在猫皮肤病中占80%以上,犬、猫、人类均可感染。随着我国城乡养猫数目的增加,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1 皮肤真菌病犬的皮肤真菌病既钱癣 ,其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犬的小孢子菌呈纺锤型 ,壁厚而粗糙。石膏样小孢子菌是一种嗜皮肤真菌。有多数大分子孢子形状呈桶状 ,孢壁极薄 ,被覆带棘的被膜 ;小分子孢子是单细胞 ,呈棒状 ,菌丝是侧生的。须毛癣菌在 1 962年由Tewary首先从犊牛 ,犬和禽体表分离出。显微镜下 ,该菌多数是单细胞圆形的小孢子 ,呈葡萄穗状。本病的感染主要是通过动物之间的接触 ,或者是间接通过污染的器物 ,房室窝棚 ,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且蚤、蝇、螨也是传染媒介。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但…  相似文献   

5.
皮肤真菌病是寄生于犬猫被毛及表皮、趾爪等角质化的组织中的真菌引发的皮肤病,俗称犬猫皮肤真菌病,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人畜共患病。犬猫皮肤真菌病常见4种真菌: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石膏样孢子菌和马拉色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属于小孢子均属,而须毛癣菌属于毛癣菌属。作者就皮肤真菌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诊断、治疗进行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犬真菌性皮肤病主要是通过犬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传播感染的.犬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对动物和人的角质有亲和性,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环境中可生存3~4年,煮沸1 h才能杀死,2%~5%氢氧化钠溶液、3%甲醛液可用于消毒,一般消毒药不能将其杀死,所以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感染犬猫引起皮肤病变的主要真菌有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后两种真菌在犬猫中最常见,而且可以感染人类。现将犬猫的真菌病介绍如下。1发病特点 犬猫感染真菌有明显的季节性。石膏小孢子菌感染犬猫的病例在夏秋季比较多见;毛癣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犬小孢子菌也可以一年四季发病.但高发期是8月到次年1月份。  相似文献   

8.
皮肤真菌病是由皮肤真菌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与表皮,侵害皮肤、被毛和趾爪角质蛋白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引起犬皮肤真菌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犬小孢子菌对人和动物的角质均有亲和性,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3年10月,某犬主人带爱犬(泰迪)来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主诉爱犬近期出现全身皮屑增多,脱毛,全身瘙痒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皮肤癣菌的感染也称为癣菌病或癣。笔者在九台市疾控中心门诊遇到一例疑似犬癣菌病例,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显微镜检测及动物接种的方法,最终确认病犬为石膏样犬小孢子菌感染。经内服和外用双重治疗后病犬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和了解真菌在宠物犬感染情况,通过SDA培养基分离和纯化真菌,根据菌落特性和菌丝生长速度,对患病犬的被毛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在宠物犬上分离犬小孢子菌、阿耶罗毛癣菌、须毛癣菌、尖端赛多孢子菌、杂色曲霉、马内菲青霉、近平滑念珠菌等,并且统计不同真菌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正>猫癣,即猫皮肤真菌病,其致病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1]。其病因是皮肤癣菌过量粘附、繁殖,侵入动物毛发、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引起猫皮肤损伤、结痂、脱毛、脱屑。猫癣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人畜共患皮肤病。猫一旦患病,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人感染猫癣有时可引起大面积皮肤病变,且易继发细菌感染,慢性病程可延续数月至数年[2]。因此,对猫癣的研究对兽医临床很重要,具有一定公共卫  相似文献   

12.
犬真菌主要寄生于犬被毛、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通过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传染,可引起局部皮肤性质与功能的变化,能够在犬与人、犬与犬之间传播,2014年华蓥市宠物医院接到一例疑似人足癣感染犬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正>真菌广泛生存于土壤中,在一定条件下可感染家兔。家兔感染本病后,直接影响皮毛的生长与质量,危害家兔的健康,因而严重影响养兔业的发展。同时本病也可感染人类,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真菌性传染病,因此兔真菌病的防治尤为重要。1病原病原为须毛癣菌,分类上属于毛癣菌属,石膏样小孢子菌分类上属于小孢子菌属。须毛癣菌孢子呈链状,沿毛干长轴有规则地排列在毛干外缘(毛外  相似文献   

14.
旨在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结合CRISPR/Cas12a技术的荧光检测方法,以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犬猫皮肤癣菌。以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为研究对象,针对真菌内转录间隔区,设计并合成特异性RPA引物和CRISPR RNA(crRNA),建立可同时或分别检测上述皮肤癣菌的荧光检测方法,并评价其检测灵敏度,通过检测临床样本评价本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RPA-CRISPR/Cas12a在37℃、总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对三种皮肤癣菌的检测灵敏度可低至单拷贝。对2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以真菌培养和菌落测序结果作为标准,使用可同时识别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的皮肤癣菌crRNA(dermatophyte crRNA,crRNA-DM)和可特异性识别犬小孢子菌的犬小孢子菌crRNA(Microsporum canis crRNA,crRNA-Mc)参与RPA-CRISPR/Cas12a反应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RPA-CRISPR/Cas12a技术可同时...  相似文献   

15.
<正>皮肤真菌病是由皮肤真菌寄生于犬、猫等多种动物皮毛与表皮,侵害皮肤、被毛和趾爪角质蛋白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引起犬皮肤真菌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犬小孢子菌,须毛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犬小孢子菌对人和动物的角质均有亲和性,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犬小孢子菌病由Gruby在1843年首次发现。该病一年四季均发生,但以天气炎热、潮湿季节发病率高,在世界范围流行。牛、马、羊、驴、猪、犬、豚鼠及各种野生动物是其宿主,主要表现为皮肤呈现环形的鳞屑斑,病灶内残留被破  相似文献   

16.
一、犬皮肤真菌病 (一)病原 由犬小孢子菌、犬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等真菌感染犬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侵害犬的头部、脚掌部、尾根部的皮肤,有时偶见于身体多部位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经皮肤伤口传染,被污染的工具、梳子、剪刀、垫物、衣物等可引起间接传染;犬与犬之间、人与犬之间可交叉传染.  相似文献   

17.
正犬真菌病是由皮肤丝状菌、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引起的皮肤、黏膜以及被毛等感染的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人畜共患皮肤病。真菌主要侵蚀病犬的毛干和角质层,从而引起病变部位环形不规则脱毛、红斑、丘疹、溃烂和瘙痒等,造成动物精神焦躁、出现用嘴啃咬发病部位或用后肢抓痒等行为,同时本病发病率高、易感染、易复发或再感染,给病犬带来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莫全  杨勇勋 《兽医导刊》2019,(4):217-218
为研究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对皮肤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四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红棕杜鹃(原变种)叶的活性成分进行浸泡提取,观察不同溶剂粗提取液及萃取相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三种皮肤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浸泡粗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抑菌率分别为43.3%、49.3%、53.6%,正丁醇相浸膏所得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弱,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抑菌率分别为21%、18.5%、14%。说明4种不同提取溶剂2种提取方法所得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对3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效果。本试验首次测定了红棕杜鹃(原变种)提取物的抗皮肤真菌效果,为研发安全、环保、抗皮肤真菌效能好的植物源新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犬皮肤真菌病俗称钱癣或轮癣,由丝状菌(皮肤真菌)侵入皮肤、趾爪角质蛋白组织引起的皮肤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皮肤出现明显的脱毛圆斑、鳞屑或结痂、瘙痒为特征。本病主要由变形小孢霉引起,石膏样小孢霉、须毛癣菌也可使犬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0.
犬真菌性皮肤病是指多种动物被毛、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的各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大量繁殖,黏附并侵入浅表的皮肤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浅表器质性病变,是犬类常见的临床疾病,其致病菌主要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组成。犬皮肤真菌病十分顽固,不但在犬之间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同时也可感染人。该病的常规诊断方法简单但不十分可靠,近几年国内上市的真菌培养基使得致病真菌的检测快速而准确。就1例德国牧羊犬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进行介绍,以期为该类疾病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