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栽培高粱(S.bicolor)是全球性的重要粮食及饲料作物。它相当耐盐,经常种植在盐碱地(Taylor 等,1975;Francois 等,1984)。另一种高粱属植物——约翰逊草(S,halepense),是一种有害的杂草,是潜在的生物能源作物,比栽培高粱更耐盐(Longenecker 等,1974)。这一结论是基于观察偶然的质量生长和存活性,但对二者的生长和耐盐性间的数量关系没做过比较鉴定。这可通过测定对盐浓度的生长反应程度,对比盐环境和对照环境中生物产量降低的表现,来比较它们的耐盐性(Maas 等,1977)。另外,借助对盐含量的相对生长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高粱的分类学里,高粱野生近缘种遗传资源比较丰富,如苏丹草、突尼斯草、约翰逊草、丰裕高粱、拟高粱等。在这些野生近缘种资源中,蕴含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基因,如抗病、虫,抗逆境等抗性基因,在高粱品种遗传改良中,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可以间接利用。例如,利用苏丹草与栽培高粱杂交,其杂交种可以作为饲草高粱在生产上推广利用,我国近年选育的皖草2号、晋草1号、辽草1号等均是野生近缘高粱种利用的实例。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粱野生近缘种将会得到广泛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高粱饲用价值与单宁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是一种抗旱、耐盐的高产作物,在苏联主要用作饲料。然而,众所周知,当植株中单宁含量在2%以上时,植株体的饲用价值就显著降低(Harris等,1970;Hahn等,1984)。另一方面,单宁的存在有助于减少昆虫(蚜科等)和鸟类对作物的危害,同时提高作物对不良天气条件的适应性(Doherty等,1987)。因此,在进行高粱作物育种时,测定高粱品系及品种的单宁含量具有实际意义。试材是苏丹草、高粱及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分别将籽粒、茎秆和叶片磨成细粉并测定  相似文献   

4.
对高粱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染色和表面展开都很困难。由于难以得到满意的制片,特别是在二倍体双色高粱(2n=20,S.bicolor)和四倍体约翰逊草(2n=40,S.halepense)中,因而许多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构型图都是绘制的。  相似文献   

5.
栽培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 race bicolor,de Wet,2n=20]与约翰逊草[Sorghum haleponse(L.)Pers.,2n=40]之间的染色体组的亲缘关系,以往曾是广泛研究的课题。然而,这些研究都未涉及这两个物种的染色体倍数水平和染鱼体组的数目。本文检验了先前在这两个物种的染色体配对研究中所提出的亲本种、具30个染色体杂种、具40个染色体杂种和具60个染色体双多倍体等4种主要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小麦合理轮作倒茬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高粱不同组织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高粱秆、穗、叶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有极强的化感作用,浸提液在低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高浓度抑制小麦生长,且对根的化感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化感作用.高浓度高粱浸提液降低了小麦的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小麦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小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综合来看,高粱不同组织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表现为秆>穗>叶.  相似文献   

7.
察和分析4个苏丹草品种和6个栽培高粱品种的64个生物学性状。利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系统聚类结果,探讨了在田间种植环境条件下生物学性状的分类学意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出6个主分量,其中主成分Ⅰ、Ⅱ在苏丹草和栽培高梁2类群演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被称作苏丹草分化主因子和高粱分化主因子。以6个主成分的回归因子得分值对1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苏丹草和栽培高粱划分成两大类。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草高粱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坤 《杂粮作物》2009,29(2):121-121
现代畜牧业是以高科技为依托的朝阳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的掌握草原高梁种植技术、合理引进新品种以及先进的管理、饲用方法,指导生产,引导种植户少走弯路,大连种子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需要,成立了草原高粱新品种研究课题组,通过栽培、应用等试验、示范,从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草高粱新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当地条件栽培、适合不同畜禽饲用的高产、高效、优质的草高粱新品种,为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粱是对低温最敏感的农作物之一。多数高粱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6℃左右(Rhykerd等,1970;Doggett,1970)。Stoffer等(1960)提出以18℃做为高粱种植的下限温度。因为目前高粱种植区越来越偏北,或地势越来越高,所以低温、特别是夜间温度常限制其正常生长。为了扩大高粱在较冷地区的利用,或延长高粱  相似文献   

10.
文摘     
9009 遮荫对玉米和高粱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Ⅰ.遮荫对光合作用率的影响——(H.Han等),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Gras sland Science,1988,Vol.8,№.1,61~65(朝鲜文) 1985年田间试验种植了栽培高粱、栽培高粱×苏丹草及玉米,用布遮荫,使光强减弱25、50、75%。遮光愈甚,空气、土壤及叶片的温度愈低。所有供试种的光合作用率与光强度高度相关,当光强经遮荫减至75、50、25%时,在6月份光合作用率分别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鉴定高粱属品种、系统特性时的性状选择,以及对所选择的性状进行分类,对高粱属的14个种76个系统的46个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性状间相关性及主成分作用效应等,选择了光泽性等21个性状作为系统分类的主要性状。在以此21个性状所做的主成分分析中,根据第一主成分的评定值首先进行原生单源种的分类,又根据第二主成分进行种与系统群内形态及生态的分类,再根据第三主成分在种、系统群内依据籽粒品质进行分类。在栽培种中分成2个群,在栽培种与草高粱野生种之间的种与系统中分成2个群,在草高粱野生种中分成2个群,计分成6个群。轮生花序高粱与最早的栽培种双色高粱亲缘关系较远。对野生轮生花序高粱向栽培双色高粱的进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缘野生种蜀黍族(Andropogoneae)的蜀黍亚族(Sorghastrae)包括高梁(Sorghum Moench),半高粱(Hemisorghum C.E.Hubbard),伪高粱(Pseudosorghum A.Camus),假高粱(Sorghastrum Nash),闭颖草(CleistachneBenth),金须茅(Chrysopogon Trin),纤草(Asthenochloa B(?)se)和香根草(VetiveriaBory)等属(Clayton,1912)。Celarier(1959)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工去雄及塑料袋简便杀雄法获得了6个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与约翰逊草的种间杂种。在40条染色体水平上两种间杂交不存在遗传障碍,杂种F1在生长势上表现了巨大优势,在主要形式上介于双亲之间。  相似文献   

14.
草高粱高产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草高粱的生理性状和生物产量研究,证明草高粱前期要重视下数第四叶的生长发育,后期上三叶更重要,其中剑叶和倒三叶功能最强;生物产量主要决定品种本身遗传特性、气候环境适宜、光合效率高、呼吸消耗少、生长势旺、再生力强、干物质积累多的综合作用,而与生长日数长短在一定条件下不呈正相关;本研究中生理性状好、生物产量高的品种是晋草5号、龙草0402、晋农大甜饲杂1号。  相似文献   

15.
玉米和高粱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动态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玉米品种油试67和高粱品种LA5×36不同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作物的SPAD值在前期大小相近,高粱略高于玉米;中后期玉米叶片SPAD值下降速度较快,叶片衰老与籽粒成熟同步性强,而高粱叶片的持绿性较强.玉米不同叶位SPAD值变化幅度比高粱大,主要表现在低叶位叶片和高叶位叶片数值较低.玉米棒三叶的SPAD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高粱是主要栽培在半干旱、亚湿润和湿润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暖季作物,这些地区生长季节中最低平均温度通常都在18℃以上。然而,为数众多的高粱在布隆迪、埃塞俄  相似文献   

17.
1976~1985年研究了在高粱作物育种工作中利用无叶舌特征的前景。全面分析了无叶舌苏丹草уДСТ-1系,高粱×苏丹草杂交种уДСС-1(矮80c×ЛС_m-1系)和高梁уДС-1的主要育种遗传参数。在杂种优势的  相似文献   

18.
苏联乌克兰南部地区,对高梁实行灌溉栽培,每公顷可获得80~100公担或更多的籽粒产量。最近几年乌克兰灌溉栽培科学研究所对高粱的高产栽培方法进行了研究。植株密度每公顷20万株和在秋耕地上施N_(150)P_(120),为高粱的生长发育创造最良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两年,在全苏玉米研究所西涅尔尼科沃和根尼契斯克“德聂伯河”玉米科学生产联合公司试验站完善并制定了高粱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的新方法。区划栽培并繁育了粒用高粱杂交种肯达佛尔,青贮用高粱锡瓦斯85,已进入国家品种试验的杂交种饲用88、-88,品种苏丹62,杂交种根尼契斯克5/11,还有2个粒用和青贮用杂交种、2个苏丹草-高粱杂交种和1个粒用苏丹草品种正准备进入国家品种试验。杂交种肯达佛尔,准备用作粒用和干饲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粱品质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品质改良依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籽粒品质改良(食用、饲料)、茎秆品质改良(生物能源)和叶片品质改良(饲草)等方面.高粱籽粒品质改良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兼顾淀粉的含量,减少单宁含量.目前,在高赖氨酸突变体的利用和黄色胚乳高粱的培育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