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滩水库网箱养鱼负荷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世中 《水利渔业》1999,19(1):37-39
利用湖泊水库网箱养鱼负荷预测模型对黑龙滩水库不同功能负荷量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按照黑龙滩水库1997年水文特征和养鱼规模,要维护水库农业灌溉功能,网箱面积不能超过227hm2;要维护其集中式生活饮用供水功能,网箱规模不能超过073hm2。  相似文献   

2.
在省水产局网箱养鱼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我区网箱养鱼生产发展快。局党委加强了对网箱养鱼生产的领导,组织网箱养鱼单位认真学习网箱养鱼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网箱养鱼生产进行研究。湘乡县溪口渔场党委对网箱养鱼生产很重视,认识到网箱养鱼这一新生事物的优点是密度大,生长快,成活率高,生产周期短,单位水体产量高。适应水库面积大,鱼池少,需要鱼种多的特点,能为水库培育数量多,质量妤的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3.
水库网箱与池塘培育的鱼种网箱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安地处大别山北麓,山多水阔耕地少。为尽快解决山区人民脱贫致富问题,近些年全区发展了网箱养鱼,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从1994年开始积极推广小网箱养鱼高产技术。为探索山区水库小网箱养鱼高产高效问题,作者对网箱养殖鱼种来源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并对水库网箱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网箱养鱼从局部性小面积试验迅速扩大到大面积生产,到1988年底全省网箱养鱼面积较上年增长225%,突破80亩。1988年全省水库渔业总产量超过7000吨,新增的2400吨几乎全来自网箱。网箱养鱼在我省大中型水库渔业开发中占有突出位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  相似文献   

5.
水库对投饵网箱养鱼负荷力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投饵网箱养鱼恶化水质的机理及影响水库负荷力的决定因素,列举并分析了国内外投饵网箱养鱼造成水质恶化的一些实例,对投饵网箱负荷力进行了理论推算,并建议网箱(亩产5万公斤)面积与水库面积之比的大致标准为1/(300—400).  相似文献   

6.
<正> 1995年,石家庄市境内的岗南、黄壁庄水库被确定为省会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水源,两库的网箱养鱼被认为是影响水库水质的污染源之一遭到取缔。因此,及时澄清网箱养鱼的罪名及合理确定两库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后的网箱养鱼规模,对于整个石家庄市的渔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广西各地兴起了面积在1000米2以上超大网箱养鱼新模式,其养殖效益、鱼类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优于普通网箱养鱼。为探索这一新模式在全州县的可行性,2013年笔者在全州县永岁乡源口水库进行了超大网箱与普通网箱养殖草鱼的对比试验,经过10个月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超大网箱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利税均高于普通网箱。现将对比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1)试验水库:源口水库位于全州县永岁乡源口村,面积850亩,水位落差在2米以内。网箱设置在  相似文献   

8.
水库网箱养鱼是集约化的养鱼方式之一。四川从1977年开始在重庆市大洪湖水库试验时仅0.45亩的网箱面积。到1987年的统计。四川网箱养鱼生产已发展到170亩。在这十年中增加了160多倍。单位面积的鱼产量:最高亩产已超过7.5万公斤。已进入全国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这充分显示网箱养鱼具有的优越性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9.
水库网箱养鱼是节地型渔业,据统计,每平方米网箱年产鱼可达50-200公斤,10平方米网箱产量则相当于1亩高产鱼塘的产量。兴宁市属粤北山区,人多地少,水库多、面积大、水质好,发展水库网箱养鱼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幸福水库是一个面积267hm2的中小型水库,1988年开始搞网箱养鱼,由于网箱养鱼规模不断扩大,最高年达5100m2,年投入的饲料达1200多t,其中未被鱼利用的饲料以及鱼的排泄物每年达数百吨。造成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常造成大水面养殖...  相似文献   

11.
<正>磁县东武仕水库网箱养鱼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这种集约式网箱养鱼虽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作用。但是,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趋势,群众无限度地扩大网箱规模,已严重超过了水库水面的放养容量,养鱼饲料、鱼类粪便沉积库底,致使生物耗氧量急剧增加,水库水溶氧源的承受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不仅网箱养殖安全存在巨大隐患,而且严重威胁水库的防洪安全,同时严重影响当地水环境。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消除东武仕水库网箱  相似文献   

12.
保靖县库区水面面积有0.32万hm2,其中碗米坡水库在我县境内的水面面积达0.13万hm2。我县水库库湾多,库岸植被丰富,水质肥爽,特别是水体无工业性污染,非常适宜发展网箱养鱼和增殖型渔业。2005年,我县将库区渔业开发作为全县渔业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的突破口来抓,一年来,全县水库网箱养鱼发展迅猛,银鱼移植推广取得重大进展。全县网箱养鱼已发展到2200口,其中名优鱼类网箱养殖1050口,产鲜鱼1650t,产值达到1485万元;银鱼移植水面面积达到0.14万hm2,共投放银鱼卵4500万粒,预计到2007年将形成规模产量。据统计,我县共有520户农户专门从事库区渔业…  相似文献   

13.
在水库中开展网箱带大库养鱼,投草养鱼和施化肥养鱼试验,并进行效益对比分析,参试水库18座,面积290.2ha。大库单产成鱼987kg/ha,盈利1.66元/kg,投入产出比为1:1.74。对比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比和千克鱼盈利以网箱带大库养鱼方式最佳,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盈利,施化肥养鱼和投草养鱼指标基本接近,网箱带大库养鱼次之。  相似文献   

14.
<正> 网箱养鱼是我国近几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养鱼方式,据统计全国网箱养鱼面积已达两千亩。放养品种除鲢、鳙鱼外,还试养了草鱼、鲤、鳊、鲫、青鱼和罗非鱼,为大中型天然水域养殖和增殖打开了新局面。网箱养鱼,鱼群高度密集,一旦发病,极易感染。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导致严重损失。例如湖北鄂城鸭儿湖,网箱内3寸鱼种因患细菌性鱼病,在半月之内就死亡20万尾。安徽佛子岭水库越冬网箱鱼种,曾因感染单殖类吸虫而引起大批死亡。随着网箱养鱼面积和地区的扩大,病情也有增多趋向。因此,网箱养鱼中的鱼病防治已成为提高网箱商品  相似文献   

15.
尹孟杰 《水产学报》1995,19(3):225-232
温杖子水库按养鱼水面单位面积承受2200kg/ha网箱鱼的负载量设置网箱,建立以网箱养鱼为重要环节的水库新型渔业生产结构体系。三年中,水库水面鱼产量(含网箱鱼产量)由145.5kg/ha上升到266.71kg/ha,年总产量增长18.3倍;渔业投入资金年利润率达71.9%;网箱养鱼的投入总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6.03-6.36%。合理开发和保护了水库渔业资源,促进了温杖子水库渔业的高速增产。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丹江口市依托丹江水库,大力发展网箱养鱼,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网箱养鱼基地。尤其是在均县镇一带,形成了百里万箱的壮观场面。发展网箱养鱼,已成为厍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培值地方财源的重要途径。 丹江口市拥有水域面积76.7万亩,其中丹江库区52万亩。丹江厍区流域面积大,水体交换快,为网箱养鱼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优良的水质条件。1979年,丹江口市试验推广网箱养鱼,1985年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网箱养鱼面积每年以50~80亩的速度增加,近两年平均递增150亩以上。1993年,全市网箱养鱼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根据淡水资源紧缺,农用土地不足,池塘养鱼发展受制约的特点,下大力开发现有的20多万亩水库发展网箱养鱼。去年网箱养鱼面积达到27600多平方米,其中22000平方米的成鱼网箱,产鱼140万公斤,平均每平方米产出成鱼64公斤,折合亩产4.2万公斤,比池塘养鱼平均亩产高出168倍。平谷县海子水库的  相似文献   

18.
诸城市石门水库属中型山区水库,常年养鱼面积100hm^2,最大水深14m,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发展网箱养鱼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充分利用水域资源优势,提高水库渔业养殖的综合效益,我们于2003年在水库中进行了网箱养殖团头鲂试验。  相似文献   

19.
湖南水库资源丰富,水库水面11.14万公顷,约占全国水库面积的5.6%,2009年水库产鱼17.36万吨,占全省水产品养殖产量的9.8%,养鱼网箱总数达到632.23万平方米,产鱼10.33万吨。水库渔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箱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保持水产品产量的持续增长,保障市场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促进库区农民的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水库网箱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发展无序,无统一规划,网箱养殖面积和产鱼量超过或严重超过水库的负载能力,水质富营养化或重富养化趋势加剧,水库生态环境变差,养殖鱼类病害增多等,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箱养鱼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力推进水库网箱健康养殖,维护好水库的良性生态系统,本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水库网箱养色综合技术开发,是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渔业的大有前途的事业。本地区拥有水库340座、河流49条,可供发展渔业生产,特别适宜网箱养鱼。近年来,百色地委和行署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箱养鱼,使山区部分农民脱贫。1993年,全地区网箱养鱼面积16500m^2,总产量410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