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在我国各柑桔区普遍发生,是柑桔夏秋季嫩梢上的主要害虫,尤其是8月以后抽出的秋梢为害更为剧烈,严重时全部新叶卷缩.潜叶蛾侵害嫩梢期很长,从芽片抽出0.5厘米时成虫就开始产卵,直到新梢伸长到顶叶超过3厘米以上始止,在嫩梢上的侵害期达20天以上.  相似文献   

2.
潜叶蛾是柑桔夏秋季嫩梢上的严重害虫。1980年我们在药剂筛选试验中,发现杀灭菊酯对潜叶蛾有显著的毒杀效应,使用10ppm浓度(即20%杀灭菊酯配水2万倍)能兼治幼虫和卵,击倒力强,持效期长,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中取得显著效果(见《福建果树》1980年第4期)。1981年我们又筛选出与杀灭菊酯属同一类型的中西除虫菊酯。据试验结果,20%中西除虫菊酯5ppm(即配水4万倍)  相似文献   

3.
氯氰菊酯是属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商品名为兴棉宝,又称安绿宝。1984年和1985年,我们用江苏省农药研究所合成的20%氯氰菊酯进行防治柑桔潜叶蛾和蚜虫试验,取得显著效果,现将材料整理于后。 试验方法和结果 一、柑桔潜叶蛾试验 (一)田间药效试验:1985年8月25日在本所三年生温州蜜柑树上进行。选择有潜叶蛾幼虫为害的嫩梢,摘掉有卵和蛹的叶片定梢挂牌。20%氯氰菊酯设6个处理,对比农药20%敌虫菊酯(即速灭菊酯,上海农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年连续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柑桔潜叶蛾,致使害虫产生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大为下降。为此,笔者1990年在本校4年生椪柑园进行了防治潜叶蛾保梢效果药剂比较试验。设20%杀灭菊酯乳油(上海中西药厂产)3000、4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产)3000倍液,  相似文献   

5.
<正>1病虫防治夏季主要防治红(白)叶螨、潜叶蛾、顶梢卷叶蛾、蚜虫及早期落叶病等危害叶片、新梢的病虫害。防治红(白)叶螨可用齐螨素类、哒螨灵、绿旋风等杀虫杀螨剂;防治潜叶蛾最有效的药剂是灭幼脲3号;防治顶梢卷叶蛾可用菊酯类如杀灭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以菊酯类药剂加灭幼脲3号防治卷叶蛾类效果更好;防治蚜虫要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早期落叶病(苹果褐斑病)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代森锰锌、多抗霉素、  相似文献   

6.
潜叶蛾是为害柑桔夏秋梢的主要害虫之一.往往使柑桔叶片功能降低、病害加重,特别易引起溃疡病.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方法效果很好.1 及时抹芽控梢由于潜叶蛾只能为害柑桔幼嫩叶片,所以,夏、秋梢期要及时抹芽控梢,摘除过早或过晚抽发不整齐的嫩梢,统一放梢,促使夏、秋梢抽发整齐、健壮.减少潜叶蛾的食料,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7.
潜叶蛾以幼虫为害柑桔夏秋梢的嫩梢和嫩叶,被害叶片卷缩硬化,容易脱落,尤以苗木、幼树发生为多。当前采用化学农药防治,既难以掌握防治适期,又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存在着残毒和污染环境等问题。为了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我们于1978年秋季把从卷叶蛾病尸上分离到的04—1号细菌(苏云金杆菌)和广西农科院454菌同时对潜叶蛾  相似文献   

8.
2016年6—12月,利用柑桔潜叶蛾性诱剂诱捕器对四川省北部柑桔产区的柑桔潜叶蛾消长动态进行监测,并在柑桔秋梢抽发期对8种化学药剂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四川省北部,7月19日至8月23日为柑桔潜叶蛾成虫量持续快速上升期;8—9月为柑桔潜叶蛾盛发期,此期诱捕虫量占总诱捕虫量的63.2%。在供试药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是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最好药剂,其次是15%茚虫威乳油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  相似文献   

9.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为害柑桔新梢、嫩叶、被害叶片卷曲,不能正常生长。1987年,我地推广应用菊酯类农药,有效地抑制了潜叶蛾的为害,但长期使用菊酯类农药,致使柑桔潜叶蛾产生了抗药性,防效不佳,甚至无效果。为了探索防治潜叶蛾的有效药剂,我所于1986~1990年应用万灵等药剂进行防治潜叶蛾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供试药剂:①24%万灵水剂(美国杜邦公司);②50%特灵可湿性粉剂(广  相似文献   

10.
夏秋梢抽生期间除柑桔潜叶蛾外,受柑桔卷叶蛾、凤蝶幼虫、袋蛾为害也相当严重。 1984年7月底至8月初我们采用早秋梢长1~3厘米时喷6000~8000倍20%速灭杀丁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效果达到100%,药效长达15天,同时兼治了上述害虫和套种于  相似文献   

11.
1990年8月,我们用广东中山石岐农药厂生产的30%氧乐菊酯乳油,在重庆本所和歇马乡光明村和东风村分别对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矢尖蚧和黑点蚧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试验均用江苏海门农药厂生产的40%氧化乐果乳油和石岐农药厂生产的20%杀灭菊酯乳油作对照药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柑桔潜叶蛾试验  相似文献   

12.
柑桔潜叶蛾是我国各柑桔产区的重要害虫,在福州地区主要为害秋梢。受害后除影响柑桔生长和产量外,尚能引发疮痂病和溃疡病加重为害。笔者近几年在福州地区柑桔害虫综合防治工作中,着重调查柑桔秋梢不同抽放期与潜叶蛾为害的关系,结合控梢、施肥和灌水等综合措施,促进秋梢适时整齐抽发,减少喷药次数,减轻潜叶蛾为害,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未结果幼龄树和幼龄结果树控制柑桔潜叶蛾为害的综合措施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柑桔潜叶蛾又名绘图虫,以幼虫潜入嫩梢、嫩叶表皮下取食叶肉,形成白色弯曲的虫道,使叶片卷曲硬化,新梢生长差,影响幼苗树冠的形成和成年树的树势与开花结果。潜叶蛾以蛹和2—3龄幼虫在秋梢、晚秋梢上越冬,于翌年4—5月发生,6—9月猖撅为害,夏、秋梢受害最烈。其防治方法是:  相似文献   

14.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是为害桔柑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对柑桔幼年树为害特射严重,造成叶片大量畸形卷曲,影响树冠扩大和提早结果。几年来,我们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柑桔潜叶蛾进行了药效试验,发现在芽长4厘米左右时喷药一次护梢效果最好,而按以往书本介绍,在芽长0.3厘米以下肘喷药一次,则效果不好,甚至无效。据张连君等报导,在用多虫畏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柑桔潜叶蛾时,也曾发现这种现象。为在生产上合理施药,有效地防治潜叶蛾提供理论依据,我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地在温州蜜柑栽培上,普遍采用稳果后的7月底集中放秋梢、新梢长0.5厘米及其后10天各喷一次药的技术措施,对防治潜叶蛾十分有利。但肥水条件较好的沿江沙壤土桔园,实施该技术后往往效果不佳,其表现是:潜叶蛾为害重,虫叶过半;秋梢  相似文献   

16.
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是我省柑桔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夏梢和秋梢嫩叶。幼虫潜入表皮下取食叶肉。卵产在新梢嫩叶上,孵化的幼虫即潜入叶内为害,是较难防治的害虫。近几年我们使用拟除虫菊酯在夏梢与秋梢放梢5—9天,大部分新梢长3—4厘米时喷布叶面,对杀伤幼虫和保梢护叶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1984年我们使用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速灭杀丁乳油防治柑桔潜叶蛾,也获得良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杀灭灵乳油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基础部合成的一种新型复配剂。受其委托,进行了杀灭灵防治柑桔潜叶蛾和诱壁虱的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供试药剂;20%杀灭灵乳油,为南京农业大学生产;二为20%速灭菊酯乳油,系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产品。  相似文献   

18.
柑桔潜叶蛾以幼虫在柑桔嫩茎嫩叶表皮下钻蛀为害,一年中以夏、秋梢受害最重,其为害造成的伤口,柑桔溃疡病菌容易潜入。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根据该虫的生活史,结合当期的天气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掌握在该虫低龄期用药,可减少用药次数。加强栽培管理。少施氮肥、重施基肥,抹除零星抽发的新梢,做到去早留齐,去零留整,促进抽发整齐一致的新梢,以切断该虫的食源,减少虫源,可以有效地抑制其发生量,同时将摘下或剪下的嫩梢集中处理。2 适时放梢 在柑桔潜叶蛾发蛾低峰期放梢,以减轻该虫为害,根据柑桔潜叶蛾的生活史,结…  相似文献   

19.
多虫畏和速灭菊酯两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我国研制成功的新农药,具有触杀、胃毒、拒避和杀卵作用,表现为高效低毒。治虫谱广,用药量少,使用安全等优点。1980年我所对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供试的10%多虫畏和20%速灭菊酯进行了药效试验和大面积保梢示范试验,对防治柑桔潜叶蛾均取得了优异的效果。 一、试验目的 柑桔潜叶蛾是全国柑桔产区夏、秋季为害新梢  相似文献   

20.
Dacarzol防治柑桔潜叶蛾试验初报叶琪明,王强,李振,包环玉,谢远忠(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杭州310021)(宁海县农业局植保站)桔潜叶蛾是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省各柑桔产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柑桔嫩梢、嫩芽、嫩叶,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为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