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我市某养鸭户饲养有雏鸭和成年蛋鸭,2003年8月下旬,35日龄的雏鸭开始出现零星死亡,期间成年鸭也出现食欲减退,产蛋量下降,至一周后达死亡高峰,共死亡雏鸭100余只。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为鸭黄曲霉毒素中毒。1发病情况该饲养户饲养的蛋鸭于2003年8月25日出现死亡,每日死亡1~2只,未及时诊治,过一周后,日死亡量加大才开始求治。初步疑为黄曲霉毒素中毒,但畜主否认饲料有霉变,用抗生素治疗,数日后未见效果,死亡率持续上升,同时成年鸭出现产蛋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2临床检查病鸭精神不振,步态不稳、跛行。食欲减退甚至废绝,…  相似文献   

2.
畜禽一旦采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就会引起中毒、死亡.笔者曾遇一起雏鸭死亡率达50.73%的病例.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009年6月,广东省潮阳市某肉鸭场用505肥鸭料饲养大鸭4 500只.6月23日新购1日龄樱桃谷雏鸭9 300只,运输途中死亡21只,到场的9 279只用自配饲料地面散养.鸭群饮、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6月29日购进深圳某饲料公司生产的512小鸭碎粒料100包,次日饲喂.7月2日发现雏鸭群精神较差,食量减少,羽毛松乱,随后零星急性死亡,且死亡与日剧增.曾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土霉素混饮混饲,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治疗,但未见效,7d内死鸭4 627只.大鸭未见发病.笔者7月9日应邀就诊.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及症状 2007年9月16日下午,内黄县一蛋鸭养殖场饲养的4000只35龄江南Ⅰ号蛋鸭出现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主诉:15日下午至16日中午共饲喂了3次添加了0.3%硫酸锰的饲料,16日下午2时发现鸭开始死亡,此后发展迅速,仅下午2时到4时就死亡20余只。  相似文献   

4.
1998年9月北京市顺义区某个体养鸭户从河北省白洋淀购人1日龄北京雏鸭3500只,舍内网上饲养。1周龄开始出现零星死亡,2-3周龄下网后为死亡高峰.日死淘30-50只,至3周龄时己死淘300余只。畜主曾疑为饲料中毒,经调查采用同样饲料的养鸭户,并未发生类似情况,随邀请我们协助诊治。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鸭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采用药物防治后控制了鸭群的死亡。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10月 ,我市滨海县坎北乡潘某饲养的 2 0 0 0只樱桃谷肉用雏鸭发生大批死亡情况。经我站饲料检测、会诊 ,诊断为添加劣质鱼粉而引起的食盐中毒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肉鸭饲养户潘某 ,9月 2 7日从泰州孵坊购入健康樱桃谷肉用雏鸭 2 0 0 0只 ,雏鸭采食状况良好。 10月 1日 ,潘某从饲料市场购回鱼粉 10kg。按 10 %比例自配饲料 ,雏鸭采食量增大 ,傍晚又加喂一遍。翌日 ,雏鸭死亡 8只 ,但采食量未减 ,饮水量大增。 10月 3日雏鸭死亡 12只 ,采食状况同上。 4日早上死亡 2 0只 ,晚上发生雏鸭大批死亡 ,见有多数雏鸭瘫痪在地 ,不愿活…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且有严重危害性的一种霉败粮食或饲料中毒病。该毒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胆管和肝细胞增生。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神经症状等为特征。各种畜禽均可发生该病,但由于种类、性别、年龄及营养状况的不同,其敏感性也有差别。在畜禽中,幼年畜禽比成年畜禽敏感,雄性畜禽比雌性畜禽(怀孕期除外)敏感,雏鸭对黄曲霉毒素最为敏感。现将一例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福州市某养鸭户自2003年4月6日进了一批700羽的雏番鸭,并使用雏鸭饲料进行饲喂,17日起开始发病,于2003年4月22日…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湖北黄冈一养殖场养殖的6 600只雏鸭出现持续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学变化观察,结合饲料检测结果,确诊为雏鸭的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8.
我县某良种场于1988年9月引进两批樱桃谷1日龄雏鸭喂养,一直生长发育正常,至该年11月4日突然发病,大批死亡。经我们诊疗,最后确诊为以黄曲霉毒素B_1为主的曲霉菌毒素中毒症,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与治疗经过某良种场共购进樱桃谷超M型1日龄雏鸭750只,育雏前期用网上饲养,两周后改为平养,饲养管理认真,水源清洁,鸭舍通风干燥,育雏成活率为96.5%。此时生长发育正常,42日龄时平均体重2.2公斤。后来  相似文献   

9.
胡丹 《广西畜牧兽医》2003,19(2):92-92,95
我市郊区一养殖户饲养已开产的樱桃谷鸭170 0只 ,2 0 0 1年 4月开始饲喂A厂和B厂饲料后出现产蛋量下降、死亡。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饲料检测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种鸭黄曲霉毒素中毒。1 发病情况170 0只已开产樱桃谷种鸭 ,2 0 0 1年 4月 7日至 4月 15日饲喂A厂种鸭料 ,4月 16日该养殖户购入B厂种鸭料 ,于 16日开始按照上午喂A厂种鸭料 ,下午喂B厂种鸭料的方式轮流喂养 170 0只专门产蛋的樱桃谷种鸭。几天以后 ,许多鸭子明显变了样 ,出现脱毛 ,不肯吃料 ,没有精神 ,打瞌睡 ,拉绿色稀便 ,蛋一天天减少 ,至 4…  相似文献   

10.
<正>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性疾病,是由于雏鸭误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或寄生曲霉污染了的饲料而引起。黄曲霉毒素主要对肝脏造成损害,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临床上以肝功能障碍、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畜禽均可发生本病,尤其以雏鸭最为敏感,表现为与雏鸭病毒性肝炎相类似的神经症状,并出现大量死亡,容易被误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1发病情况广西桂平市某养殖场2014年4月初购进近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肝损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羽2日龄健康雏鸭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饲喂,对照组用正常饲料饲喂,在饲喂后1、5、7、9 d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组饲喂后2 d雏鸭出现黄曲霉毒素中毒典型临床症状,7 d开始出现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被膜下大量网格状灰白色物质增生。试验组处理后5 d雏鸭肝细胞肿胀、变性,汇管区少量胆管上皮细胞增生;7 d汇管区小胆管增生较明显,局部连接成片;9 d汇管区增生的小胆管已经占据了肝脏的近1/2。试验组雏鸭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随黄曲霉毒素饲喂时间延长而升高。饲喂后1 d试验组雏鸭血清中AST和AL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5、79、d试验组雏鸭血清AST和ALT活性与对照组的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未见异常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有多方面的原因,最常见的是使用霉变原料来加工成饲料,导致饲料霉菌毒素超标。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危害很大,其中鸭是对霉菌毒素比较敏感的动物之一,很多地方曾经报道过鸭霉菌毒素中毒病例〔1~2〕。鸭霉菌毒素中毒除了造成减产、死亡外,还会导致癌变。我们在2013年发现了1例黄曲霉毒素污染饲料致鸭肝脏胆管癌的典型病例,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现场调查上海郊区某养鸭场饲养樱桃谷蛋鸭3 000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农村养禽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尤其家禽的条件性细菌病也越来越多。同时 ,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等流行形式的出现 ,也使禽病的发生和流行变得越来越复杂 ,给养禽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我县 1例蛋鸭鸭雏大肠杆菌病继发曲霉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依安县新发乡某养鸭户 ,在 2 0 0 2年 6月 2日购进金定鸭2 0 0 0只。饲喂雏鸭配合饲料 ,6月 30日鸭群发病 ,到 7月 3日就诊时已死亡 86只。经诊断为大肠杆菌病 ,治疗 3d后 ,基本上控制了疫情 ,完全停止死亡。 7月 9日鸭群再度发病 ,9~10日 2d内死亡 2 5…  相似文献   

14.
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自然病例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随州、新州和襄樊养鸭场的发病雏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血清GLU、ALT、AST、TP检测,鸭胚、雏鸭接种试验和饲料黄曲霉毒素B1检测等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死亡雏鸭肝脏肿大,表面有白色网格状花纹。组织病理学观察,肝细胞严重水泡变性和脂肪变性,肝细胞索之间有胆小管显著增生。发病雏鸭血清生化指标GLU为5.89±1.71mmol/L,TP含量为8.74±1.88g/L,ALT和AST活性分别为168.19±86.85U/L和101.08±57.58U/L;鸭胚及雏鸭接种试验均未出现死亡;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分别为6.7μg/kg至8.3μg/kg。检查结果表明:3地鸭场雏鸭均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5.
1肉鸭流行的主要疾病 1.1病毒病禽流感、病毒性肝炎、鸭瘟、雏鸭脾坏死症、鸭源新城疫(副粘病毒病) 1.2细菌病传染性浆膜炎(2~5周)、大肠杆菌病(2-6周、产蛋鸭)、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副伤寒、黄曲霉毒素中毒、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16.
一、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依兰乡明兴村金某养鸭专业户饲养成年樱桃谷鸭93只、雏鸭814只,从6月下旬开始雏鸭发病死亡,截止7月24日,雏鸭死亡491只,死亡率60.3%;成年鸭死亡6只,死亡率6.5%。经检查,在该户饲料中发现成块发霉的鱼粉,掰开后呈黄绿色,麦麸发暗变黑。凡从金家购雏同时购去饲料的农户,均发生死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长沙市某大型养鸭场饲养的10万只左右樱桃谷鸭有6万只发病,主要表现为雏鸭扎堆,鸣叫,羽毛松乱,共济失调,食欲减退,下痢,死亡2万多只,通过临床观察,剖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黄曲霉毒素中毒并发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8.
金秋9月,气候变化幅度大,往往是气温下降8~10℃左右,三五天又回升8~15℃。气温的反复回升、下降,刺激鸭发生了一种以气喘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病,前后病程达2周,死亡28只,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蛋鸭场共饲养产蛋鸭1209只,145日龄,体重已达1.5kg,8月份按期接种了蛋鸭减蛋综合征和禽流感疫苗,生长良好。9月12日早晨饲养人员发现有1只鸭死亡,体重1.3kg,在饲料中添加了氨苄青霉素,  相似文献   

19.
南通市某肉鸭场于2003年7月份出孵雏鸭5000余只,采用池边网床饲养。雏鸭16日龄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随后2d内死亡1300多只。用链霉素、恩诺沙星给鸭饮水,但效果不佳,病情得不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诊治及病原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就四川省泸县某鸭场一次雏鸭暴发以急性死亡、肝脏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利用鸭胚分离到的病毒株,经血清学中和试验证明为鸭病毒性肝炎Ⅰ型。 1 流行病学调查及病理剖检 泸县某养鸭场饲养天府肉鸭4500只,雏鸭饲养至6日龄开始出现死亡,一个星期内雏鸭死亡1200余只。发病初期雏鸭为突然死亡,后期病鸭表现精神不振,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