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北京平谷县板栗树上发现一种潜叶害虫,此虫在叶片内蛀食叶肉,并在叶内做成白色的绵茧.2001年京郊密云、怀柔等区县均发现此虫危害板栗叶片,据初步统计全市发生面积达1 100 hm2以上.经鉴定为潜蛾科潜蛾属害虫,暂定名为板栗潜叶蛾(Lyonetia bedellist sp.).  相似文献   

2.
柑橘生产上叶面肥的使用很普遍?为了评估喷施叶面肥对柑橘新梢期的主要害虫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和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发生?为害的影响, 本文分别在养虫笼和网室条件下调查了以上2种害虫对喷不同叶面肥(尿素?复合氨基酸和葡萄糖)砂糖橘苗木的选择和为害, 以及柑橘炭疽病发生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从木虱成虫选择性和产卵两个方面来看, 不同喷施处理的砂糖橘对木虱的吸引作用表现为尿素>复合氨基酸>葡萄糖>清水对照, 其中尿素和复合氨基酸处理吸引作用显著高于对照?喷施3种叶面肥后潜叶蛾为害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 以葡萄糖处理的为害率和受害指数最高?另外, 尿素和复合氨基酸处理苗木的柑橘炭疽病病叶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高于对照, 复合氨基酸处理病叶率显著高于葡萄糖?说明喷尿素?复合氨基酸叶面肥对柑橘木虱有较强的吸引作用, 同时加重柑橘炭疽病?另外, 与对照相比, 喷施3种叶面肥均能加重潜叶蛾的为害, 尤其是葡萄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柑橘潜叶蛾的发生危害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柑橘潜叶蛾的检疫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柑橘潜叶蛾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害虫,早期虫体微小,危害症状不明显,其最佳防治时间易被错失,致使防治效果差,农药残留重.加强虫情监测,坚持预测预报,分类指导防控,是解决该虫危害的有效措施.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期距预测法、梢长预测法、虫道预测法逐渐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并取得较好效益.为使潜叶蛾预测预报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相似文献   

5.
苏文伟 《植物医生》1999,12(6):40-40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citrellaCtaintion)是柑桔生产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严重时秋梢受害可达100%。近几年,随着新农药的不断开发,防治柑桔潜叶蛾的药剂很多,但因柑桔潜叶蛾的抗性正逐年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植物杀虫剂苦皮藤素对柑橘潜叶蛾控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素Ⅳ(KPT乳油)有效成分30、15mg/kg防治柑橘潜叶蛾,采用离体叶片浸叶法处理5s,3d后,幼虫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63%、63.02%;枝梢浸液法处理5s,5d后,潜道伸长度校正抑制率分别为76.12%和41.51%;10d后,对秋梢的相对保叶效果分别为69.34%和52.29%。结果表明,采用KPT乳油有效成分30mg/kg对柑橘潜叶蛾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柑橘秋梢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防治柑橘潜叶蛾,保护柑橘枝梢,2020年在广西永福县选择200 g/L四唑虫酰胺SC进行了田间防治柑橘潜叶蛾试验,验证该药4000倍液和10000倍液的保叶效果.药后20 d,该药4000倍液、10000倍液防治柑橘潜叶蛾叶片被害指数分别为2.06和10.54,保叶效果分别为95.25%和75.61%.以4000...  相似文献   

8.
陈观浩  梁盛铭 《江西植保》2010,33(3):122-123
运用5个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方法对柑橘潜叶蛾幼虫在化橘红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呈聚集分布,聚集与环境条件和柑橘潜叶蛾本身的聚集行为有关。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的抽样模型建立了柑橘潜叶蛾幼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1/D)2(2.6535/m+0.0851)。并根据Gerrard的零频率模型建立了估计该种群平均密度的零频率模型:m=1.9159[-ln(1-p)]1.0135。  相似文献   

9.
番茄潜叶蛾是近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害虫,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省份扩散为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该虫的药剂,选择13种杀虫剂,在云南蒙自的番茄大棚开展了番茄潜叶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番茄潜叶蛾均具一定的田间防效,其中以每667 m2一次性喷施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8 mL、1.8%阿维菌素乳油35 mL、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L、10%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5 mL、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35 mL或10%甲维·高氯氟微乳剂10 mL的处理防效较高,药后7 d防效均达80%以上,可作为防治番茄潜叶蛾的应急施药处理。  相似文献   

10.
柑橘恶性叶甲(podagricomela nigricollis chen)与枸橘潜叶甲(Podagricomela weisei Heikertinger)是近年来在宜都市大发生的两种害虫,并有加重为害的趋势,特别是山区乡镇的橘园发生尤其严重,两种叶甲常在同一橘园交叉发生,成虫形态相似,容易混淆,不易辨认.  相似文献   

11.
氟啶虫酰胺属于吡啶酰胺类杀虫剂,为了探明其对柑橘木虱、粉虱、蚜虫、潜叶蛾等柑橘嫩梢期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于2014年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10%可湿性粉剂对柑橘蚜虫(桔蚜和桔二叉蚜)的防效最好,33.3mg/L药后3、7d的防效都超过97.7%;其次是柑橘粉虱,药后2~20d防效为61.52%~86.75%;对柑橘木虱和潜叶蛾的防效较差。防治柑橘木虱的2次试验,仅25.0mg/L在药后3d的防效达56.5%,其余防效均低于50%;33.3mg/L对柑橘潜叶蛾药后5d的防效为34.66%;氟啶虫酰胺10%可湿性粉剂对柑橘蚜虫和柑橘粉虱的防效较好,推荐使用浓度为33.3~50mg/L;对柑橘木虱和柑橘潜叶蛾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2.
钱开胜 《植物医生》2004,17(5):15-16
柑桔潜叶蛾又名鬼画符,是柑桔类果树新梢的主要害虫,该虫的发生时期、发生量和防治方法都较难掌握.当前果农采取的普遍对策是每隔3~5 d喷药1次,连续6~7次直到新梢老熟.而这种盲目用药方法,不仅消耗人力物力,杀伤潜叶蛾天敌,也极易导致潜叶蛾的抗药性产生.因此,在生产上要准确掌握柑桔潜叶蛾的发生规律,采用合理、有效、经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番茄潜叶蛾Phthorimaea absoluta Meyrick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检疫性害虫。2017年8月入侵我国,现已扩散蔓延至我国多个省市,对露地和保护地鲜食番茄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田间种植的番茄和马铃薯上,番茄潜叶蛾与同科的马铃薯块茎蛾常混合发生,且形态与取食为害特征相似,较容易混淆,给田间识别带来困难。本文详细描述和比较了番茄潜叶蛾和马铃薯块茎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外部形态及幼虫为害症状。本文将为番茄潜叶蛾和马铃薯块茎蛾的准确识别及田间调查提供指导,还可为这两种害虫的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柑桔潜叶蛾的防控技术湖北省秭归县植保植检站(443600)宋凤平柑桔潜叶蛾是柑桔新梢、嫩叶的主要害虫之一。据我县资料记载1985年和1989年有80%的柑桔苗圃和60%的幼龄桔园受害,影响秋梢抽发和生长,导致大部分嫩叶卷曲、光合作用减弱,造成小虫大害...  相似文献   

15.
烟草潜叶蛾又名马铃薯块茎蛾,俗名串皮虫、绣花虫等,属世界性分布害虫,在国际国内均属检疫对象。烟草潜叶蛾主要蛀食叶片,在全国各大烟草产区均有发生,尤以贵州、云南、四川、河南、陕西等省发生为害最重。对该虫应加强检疫工作,避免该虫的进一步扩展蔓延为害。  相似文献   

16.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是柑桔新梢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在嫩叶表皮下钻蛀危害。受害叶片卷缩变硬,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笔者从1986年—1988年共用了三年时间对柑桔潜叶蛾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现将其为害习性简报如下: 根据田间调查和室外饲养观察,柑桔潜叶蛾在我县一年最多可发生15个世代。第一代成虫随着柑桔春梢的抽发转入春梢产卵危  相似文献   

17.
马丁涅兹 《植物检疫》1993,7(2):119-121
1977年欧洲很多国家都初次报道了起源于美国的一种蔬菜和观赏植物的危险性害虫——美国三叶草潜叶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双翅目:潜蝉科),异名为L. allivora Frick, L. phascolunulata Frost.这种小型蝇类在欧洲称作美国蛇形潜叶蝇、菊花潜叶蝇、大丁草潜叶蝇,或  相似文献   

18.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Stainton是柑桔类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柑桔潜叶蛾发生期的预测目前主要采用发育进度预测法进行.笔者通过对柑桔潜叶蛾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进行饲养,求得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从而建立历期预测式,作为预测柑桔潜叶蛾的发生期的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饲养及观察记载方法1986年7月至12月和1988年5月至10月在岑溪县城附近的上奇柑桔园对柑桔潜叶蛾卵、幼虫和蛹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进行饲养观察.共饲养卵8批,幼虫10批,蛹9批,每批饲养50头.  相似文献   

19.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源自南美洲,是一种具有恶性入侵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的害虫。该害虫自2017年入侵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目前已在我国云南、贵州和四川等近20个省(区)相继发生,对番茄等茄科类作物造成严重威胁,亟需开展害虫综合治理研究与田间应用。该文基于土壤-作物-害虫-天敌互作系统中上行效应与下行效应的生态学原理,综述土壤氮素、根际微生物、作物抗性、作物和非作物多样性以及天敌昆虫在番茄潜叶蛾种群控制中的作用,对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控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暗黑赤眼蜂是鳞翅目害虫的卵寄生性天敌,明确其对番茄潜叶蛾的寄生能力,为暗黑赤眼蜂田间防控番茄潜叶蛾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的番茄潜叶蛾卵密度、温度、湿度、有无光照及番茄潜叶蛾卵的产出天数,评价影响暗黑赤眼蜂寄生番茄潜叶蛾卵的主要因素。暗黑赤眼蜂单雌在寄生卵密度为30粒卵/管,温度26℃、相对湿度75%、黑暗条件下的寄生率最高,可达93.33%。番茄潜叶蛾卵的产出时间越长,暗黑赤眼蜂对其寄生能力越弱。根据拟合结果表明,暗黑赤眼蜂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寄生与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的圆盘方程相符,说明暗黑赤眼蜂是防治番茄潜叶蛾的潜在寄生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