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麻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据国家药材部门对全国八大药市调查,天麻已成为近年来供求缺口最大品种.因此,加速扩大天麻种植面积和实施新技术来提高天麻产量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天麻属兰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其块茎入药,有平肝熄风、镇惊止痛作用,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下面介绍天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天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吕雅楠 《吉林农业》2010,(8):109-109
天麻是一种多年生共生草本植物,以地下块茎入药,有息风镇痉功能,主治风湿腰膝痛,眩晕头痛等症。文章详细介绍了天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为兰科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以块茎入药,有益气镇痉、平肝息风、定惊祛湿的作用;可治头昏目眩、肢体麻木、癫痫、小儿惊风、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等症.天麻主产贵州,现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天麻栽培中常受到多种病虫危害,影响产量和质量.作者整理近20年来国内有关天麻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经验和防治研究结果报道,供贵州实施GAP防治天麻病虫害参考.  相似文献   

5.
天麻种植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建云 《北京农业》2004,(12):14-14
天麻属兰科非自养型植物,没有根和绿叶,其种子构造简单,无胚乳及其它营养贮备,仅由胚及种皮构成,其生长发育主要靠真菌供给营养.天麻主产于我国的四川、云南、陕西、安徽、河南、辽宁、吉林、湖北、湖南及贵州等省区.国外研究报道甚少.天麻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本草都列为上品.现代临床上主治头痛眩晕、神经衰弱、惊风抽搐、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神经痛、冠心病、心绞痛、面肌痉挛、癫痫和高血压等症.近年来有将天麻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建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总有效率达81.8%.研究发现天麻具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天麻一直依靠野生资源供药用,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80年代,天麻生活史的全部秘密被揭示,天麻种植取得了成功.随着技术研究的深入,天麻的栽培生产已由过去的野生蜜环菌、天麻和木材三者同时种在一穴内的栽培方法,改进为人工培养蜜环菌菌材,天麻人工授粉及人工进行天麻的有性繁殖,提高了天麻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天麻别名赤箭、明天麻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一种名贵中药,入药已有 2000余年的历史,历代本草都列为上品.随着野生天麻资源的急剧减少,人工种植天麻面积迅速扩大,四川家种天麻主产于宜宾、绵阳、平武,蒲江、乐山、资阳等市县,年产量在几万至十几万公斤之间起伏不定.  相似文献   

7.
天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据国家药材部门对全国八大药市调查,天麻已成为近年来供求缺口最大品种。因此,加速扩大天麻种植面积和实施新技术来提高天麻产量已成当务之急。1生  相似文献   

8.
天麻又名定风草、赤箭草,以块茎入药.有息风镇痉功能,主治风湿腰膝痛,眩晕头痛等症.主产于河南、四川等地,现全国各地均有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9.
天麻别名定风草、赤箭等,以块茎入药.有息风镇痉功能,主治风湿腰膝痛,眩晕头痛等症.主产于河南、四川、陕西等,目前全国各地均有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0.
天麻是重要的中药材,是兰科植物天麻与蜜环菌的一种共生体,是林区较为常见的一种野生中药材。其以块茎入药,近年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一直很好,需求量大,价格稳中有升。本文简述天麻林下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天麻是一种多年生共生草本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保健、滋补和食用价值。天麻的地下块茎可以入药,具有息风镇痉的功效,对于头晕目眩、偏正头疼、高血压以及风湿腰膝痛等症状具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药效的发现,天麻及其木材的需求量都急剧增加,导致天麻的种植面积逐渐加大,对天麻高产优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天麻引种要点湖北宜昌市四○三里区食用菌研究所胡文华天麻是一种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造养分,而是依靠密环菌供应营养生长繁衍的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球茎入药,药用价值之名贵已被世人所公认。由于天麻与密环菌共生的特殊关系,因而种植天麻的第一步是培育出...  相似文献   

13.
<正>天麻是兰科植物,以块茎入药,主治头晕、头痛、半身不遂、四肢痉挛、小儿惊风等症。由于天麻无根无叶,本身不能吸收营养,必须依靠一种真菌——蜜环菌供应营养,否则就会死亡。因此,栽种天麻必须先繁殖蜜环菌。现将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总结的人工无棒栽培天麻技术介绍如下:一、蜜环菌的培养1.母种分离培养:取健壮幼嫩的  相似文献   

14.
天麻,原名赤箭,别名明天麻、神草、独摇芝、定风草、合离草、离母等,日本人称之为鬼箭杆、盗人脚等.其干燥块茎入药.早在2 000多年前就已入药,其性温、无毒.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能治疗头昏、头痛、眩晕、偏头痛、小儿惊风、四肢痉挛、风寒湿痹、神经衰弱等症.  相似文献   

15.
天麻别名赤箭、明天麻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一种名贵中药.入药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历代本草都列为上品。随着野生天麻资源的急剧减少,人工种植天麻面积迅速扩大,四川家种天麻主产于宜宾、绵阳、平武,蒲江、乐山、资阳等市县.年产量在几万至十几万公斤之间起伏不定。  相似文献   

16.
天麻别名水洋芋、木浦,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能,为名贵药材。适时采收:人工栽培的天麻,一般春季栽种,秋季霜降时收获。野生天麻在6月上旬即可收获,必须及时采挖。方法是:先将窝顶盖的泥土刨去,然后在侧面挖开泥土拣天麻,将拣出的天麻分类处理,即大麻及时加工入药(时间不能过两天)。母麻带小麻留作种用也应及时入窖贮存。贮藏前,先在窖底铺一层砂土,摆一层种子,再覆盖3厘米左右砂土,又放一层种,放至厚度3~4层为宜。精细加工:天麻的质量在于加工。把采收回来要入药的天麻,放入瓷盆或木盆中,加入清水,再用硬刷子刷去外粗皮(注意不能刷去肉质)。天麻节眼处外皮不易刷掉,可用竹刀慢慢刮去。再按天麻个体大小,分别  相似文献   

17.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异养草本植物.以干燥的块茎入药,具有益气、养肝、镇惊息风、祛寒止痉、肢体麻木、头痛眩晕、小儿惊厥和预防老年痴呆、延年益寿等功效.  相似文献   

18.
天麻(又名明天麻)为兰科多年生、共生(与密环菌)草本植物。块茎入药,治眩晕、头痛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我省一些地区利用防空洞、坑道、地下室、坑棚等场所人工栽培天麻获得成功,其中磐安县培殖数量最多;但天麻正确采挖和加工,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以及药用效果和经济价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地。以块茎入药,味甘、性平,有息风镇痉作用,主治风湿、痹痛、腰腿痛、眩晕头痛、小儿惊厥、高血压等症。近几年,由于掠夺性的采挖,野生天麻资源日见枯竭。  相似文献   

20.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麻为兰科植物,以干燥的块茎入药.为防止长期块茎繁殖(无性繁殖)产生退化或想获得大量优良块茎时,常采用种子繁殖(有性繁殖).天麻有性繁殖系数大,据调查,一株箭麻可着生20~50个果,一个果可产生4~6万粒种子,一株箭麻可产种子80~300万个,如果天麻种子利用率为1%,一株可产生8 000~30 000个块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