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研究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生理代谢的影响,将供试草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暴露在质量浓度为0、0.5、1.0、3.0、5.0μg/L的高效氯氰菊酯中,于1、5、12 d时取样,测定血清和脾脏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暴露1、5 d时,0.5μg/L高效氯氰菊酯组血清和脾脏AKP活性无显著变化;暴露12 d时,血清AKP活性极显著上升,脾脏AKP活性无显著变化。暴露1 d时,1.0μg/L高效氯氰菊酯组血清AKP活性无显著变化,脾脏AKP活性极显著下降;暴露5 d时,血清AKP活性极显著升高,脾脏AKP活性显著极下降;暴露12 d,血清AKP活性无显著变化,脾脏AKP活性显著极下降。暴露1、5、12 d时,3.0μg/L、5.0μg/L高效氯氰菊酯组血清、脾脏中AKP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综上,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血清和脾脏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s)鳃、肝胰脏和肾脏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性变化。试验中高效氯氰菊酯浓度设5组(0、0.5、1.0、3.0和5.0μg/L),每组分别于1、5和12 d时取样,测定鳃、肝胰脏和肾脏组织中AKP的活性。结果表明,0.5μg/L高效氯氰菊酯暴露1 d时,鳃中AKP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胰脏和肾脏中的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暴露5 d时,鳃和肾脏中AK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肝胰脏中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暴露12 d时,鳃和肾脏中AKP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肝胰脏中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1.0μg/L高效氯氰菊酯暴露1 d,肝胰脏和肾脏中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鳃中AK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暴露5 d时,肾脏中AKP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肝胰脏中AKP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暴露12 d,鳃、肝胰脏和肾脏中AKP活性显著下降(P0.01)。3.0μg/L和5.0μg/L高效氯氰菊酯显露1、5和12 d,所测定组织中AKP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s)血清和脾脏中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变化.将高效氯氰菊酯浓度设5组,包括1个对照组(0μg/L)和4个处理组(0.5、1.0、3.0、5.0μg/L),每组分别于暴露1、5、12d时取样,测定血清和脾脏ACP的活性.结果显示,暴露1d时,血清ACP活性各处理组显著下降;脾脏ACP活性0.5μg/L组和1.0μg/L组显著升高,3.0μg/L组和5.0μg/L组显著下降.暴露5d时,血清ACP活性1.0μg/L组显著上升,3.0μg/L组和5.0μg/L组显著下降;脾脏ACP活性1.0、3.0和5.0μg/L组显著下降.暴露12d时,血清ACP活性1.0、3.0和5.0μg/L组显著下降;脾脏ACP活性各处理组均显著下降.ACP活性的变化反映了高效氯氰菊酯能够影响鱼体的代谢平衡,对鱼体具有毒害作用;同时,血清和脾脏的ACP活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早期污染的敏感性可以作为监测水体中此类化学品污染的一个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暴露在高效氯氰菊酯中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鳃和脾脏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高效氯氰菊酯设5个剂量组,分别为0μg/L、0.5μg/L、1.0μg/L、3.0μg/L和5.0μg/L组,每组分别于1d、5d和12d取样,测定鳃和脾脏LSZ活性。结果显示,在暴露1d、5d时,鳃LSZ活性表现为:0.5μg/L组(82.701、117.334U/g)和1.0μg/L组(103.703、128.167U/g)组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P<0.01),3.0μg/L组(40.045、31.357U/g)和5.0μg/L组(23.421、15.433U/g)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暴露12d时,鳃LSZ活性表现为:0.5μg/L组(38.489U/g)、1.0μg/L组(30.247U/g)、3.0μg/L组(20.694U/g)和5.0μg/L组(9.668U/g)酶活均极显著下降(P<0.01)。暴露1d时,脾脏LSZ活性表现为:0.5μg/L(68.232U/g)、1.0μg/L(90.884U/g)、3.0μg/L(116.219U/g)和5.0μg/L(60.636U/g)组均极显著上升(P<0.01);暴露5d,脾脏LSZ活性表现为:0.5μg/L(86.718U/g)、1.0μg/L(108.394U/g)和3.0μg/L(98.194U/g)组极显著上升(P<0.01),5.0μg/L(21.395U/g)组极显著下降(P<0.01);暴露12d,0.5μg/L(100.422U/g)、1.0μg/L(80.605U/g)组极显著上升(P<0.01),3.0μg/L(30.853U/g)和5.0μg/L(12.046U/g)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草鱼鳃和脾脏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 500 mg/kg 3种复方中草药,记为福乐兴Ⅰ、福乐兴Ⅱ、福乐兴Ⅲ,共4个处理组,饲喂平均体重(134.3&#177;12.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以增重率,饲料系数(FCR),肌肉基本成分,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等指标为判据,考察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8周后,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156.29%、164.32%、161.28%和146.7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福乐兴Ⅰ组草鱼增重率提高5.14%(P〈0.05),添加福乐兴Ⅲ组增重率降低6.87%(P〈0.05),FCR升高6.58%(P〈0.05),添加福乐兴Ⅱ对增重率无显著影响(P〉0.05)。各处理组对草鱼肌肉基本成分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方面,福乐兴Ⅰ对SODL、SZ、AKP和BCHE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福乐兴Ⅱ、Ⅲ组血清SOD、LSZ和BCHE活性不同程度升高(P〈0.05),AKP活性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福乐兴Ⅰ对草鱼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草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无影响;福乐兴Ⅱ、Ⅲ可显著改善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但福乐兴Ⅲ也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氟氯氰菊酯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本研究采用静水暴露法分析不同浓度氟氯氰菊酯(0、0.2、0.4、0.6、0.8μg·L~(-1))对草鱼肝肾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氟氯氰菊酯对草鱼96 h LC50为1.112μg·L~(-1)。在暴露初始阶段,氟氯氰菊酯对ALT、AST活性具有诱导作用,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显著。其中0.8μg·L~(-1)氟氯氰菊酯处理1 d后,肝脏、肾脏ALT活性分别上升28.12%、26.74%,AST活性分别上升31.45%、22.56%;但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氟氯氰菊酯对肝肾ALT、AST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高浓度(0.8μg·L~(-1))氟氯氰菊酯的抑制作用极显著,暴露10 d后肝肾ALT、AST活性有显著下降。与肾脏相比,氟氯氰菊酯处理后肝脏ALT、AST活性变化更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的氟氯氰菊酯可引起肝肾ALT、AST活性变化,提示氟氯氰菊酯污染物可影响草鱼肝肾的生理功能,对肝肾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测定暴露于不同汞离子质量浓度(0、0.05、0.10、0.15、0.20、0.25 mg/L)下草鱼血清和肾脏溶菌酶(LSZ)活性.在试验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结果显示,汞对草鱼血清和肾脏LSZ活性有剂量-效应关系和Hormensis现象.在0.05和0.10 mg/L浓度胁迫下,分别对血清和肾脏LSZ有激活作用;在高于0.05和0.15 mg/L浓度胁迫下分别对血清和肾脏LSZ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试验表明汞离子对草鱼具有显著的免疫毒性.  相似文献   

8.
王存盼  颉志刚  李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86-12487,12490
[目的]探讨冷暴露对虎纹蛙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体重为(47.76±1.10)g的虎纹蛙分别在22℃和10℃条件下暴露10d,比较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血清补体活力、胃溶菌酶活力3项免疫指标在注射灭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12h后的应答情况。[结果]注射大肠杆菌前,10℃处理组血清补体活力显著低于22℃对照组(P〈0.05),而2组间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强度及胃溶菌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注射大肠杆菌后,10℃处理组的3项免疫指标对大肠杆菌刺激的应答能力变化均不显著,而22℃对照组则变化显著(P〈0.05)。[结论]冷暴露会导致虎纹蛙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降低。  相似文献   

9.
汞暴露对草鱼脾和肾脏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占才  牛景彦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4):810-811,814
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汞离子浓度下的草鱼脾和肾的脏器系数变化。结果显示,脾脏器系数表现为暴露1 d时,0.7 mg/L处理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暴露5 d时,0.5 mg/L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7 mg/L处理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暴露12 d和21 d时,0.5 mg/L和0.7 mg/L处理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器系数表现为暴露1 d和5 d时,各处理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暴露12 d和21 d时,0.7 mg/L处理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汞离子污染对草鱼脾和肾有毒害作用,脾对汞离子污染较肾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将草鱼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试验期内置于正常养殖用水中饲养,处理组先暴露在Hg2+浓度为0.5 mg·L-1水体中,24 h后置于正常养殖用水中进行恢复饲养。各组分别于恢复饲养0(即Hg2+暴露24 h)、5、12、21 d取样,测定鳃、肝胰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and peroxidase,GPx)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鳃SOD、GPx活性(0、5 d)和CAT活性(0、5、12 d),以及GSH(5 d)、MDA(5、12、21 d)含量显著上升(P<005),GPx活性(12、21 d)和GSH、MDA含量(0 d)显著下降(P<005,P<001);肝胰脏SOD、CAT、GPx活性(0 d)和GSH(21 d)、MDA(0、5 d)含量显著上升(P<0.05),CAT(5、12 d)活性、GSH(0、5、12 d)和MDA(12、21 d)含量显著下降(P<0.05)。处理组脾脏SOD、CAT、GPx活性在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GSH含量(0 d)极显著下降(P<001),GSH(12 d)和MDA(0 d)含量显著上升(P<0.05);肾脏SOD(0、5、12 d)、GPx(0 d)活性和GSH(12 d)、MDA(0 d)含量显著上升(P<0.05),CAT(0、5、12 d)活性和GSH(0、5 d)含量显著下降(P<0.05)。试验期内,处理组各组织SOD、CAT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肝胰脏GSH含量得到反弹性恢复,MDA含量降到了较对照组更低的水平,鳃GPx活性及MDA含量一直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黄芪多糖防治草鱼出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防治草鱼出血病,提高草鱼成活率。[方法]用黄芪多糖、维生素K3粉、板蓝根和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拌通威饲料在4个水域进行投喂,开展草鱼出血病的初步治疗试验。[结果]水域1草鱼在用药后的第4天基本没有鱼发病死亡,之后没有发生草鱼出血病。水域2草鱼6月24日用药,6月26日病愈,并且没有出现草鱼出血病复发现象。水域3草鱼在用药后第3天完全病愈,之后没有复发。水域4草鱼在用药后第4天死鱼现象停止,之后没有复发。[结论]在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维生素K3粉、维生素C,可提高草鱼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草鱼出血病的效果,添加适量的板蓝根对草鱼有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平均体重(70.61±1.29)g的健康草鱼450尾,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即基础饲料组、抗生素组、0.25%、0.50%及1.00%壳聚糖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的后肾体指数(P0.05),对草鱼的头肾体指数和脾体指数影响不显著,但与基础饲料组相比,各壳聚糖添加组草鱼的头肾体指数和脾体指数有增加趋势(P0.05).添加0.50%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对草鱼血清和肝胰脏总SOD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但有增加趋势.即草鱼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其适宜添加剂量为0.50%.  相似文献   

13.
普通草鱼与脆化草鱼的肌肉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9尾体重为(1 295.7±37.2)g的普通草鱼和9尾体重为(706.8±6.5)g脆化草鱼(脆肉鲩)为实验对象,对其肌肉理化及质构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脆化草鱼肌肉粗蛋白含量高于普通草鱼(P<0.05),粗脂肪和铁含量比普通草鱼低(P<0.05),二者肌肉水分、粗灰分及钙、铬含量无显著差异;脆化草鱼肌肉pH、肌纤维密度和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普通草鱼(P<0.05);脆化草鱼在2 h和4 h的肌肉滴水损失低于普通草鱼(P<0.05),但8 h后差别不大;脆化草鱼肌肉硬度和咀嚼力均比普通草鱼高(P<0.05)。对肉质性状指标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肌纤维密度、pH、胶原蛋白有提高肉质品质的作用趋势;肌肉脂肪含量与肌肉硬度,肌纤维密度与肌肉滴水损失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铬暴露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草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梯度(0、7.23、14.47和28.94mg/L)的重铬酸钾水体中,于96h测定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在试验梯度范围内,随着六价铬(Cr6+)浓度的增加,草鱼肝胰脏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T-AOC水平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性变化,表现为低和中浓度(7.23和14.47mg/L)下被诱导,而高浓度(28.94mg/L)下则诱导减弱,其中14.47mg/L组的T-AO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T活性除低浓度组(7.23mg/L)有轻微诱导外,其余各组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高浓度组(28.94mg/L)的G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价铬可以引起草鱼肝胰脏组织发生更大的氧化损伤而使其出现中毒现象,可能进一步损伤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离和鉴定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方法]首先,采集患病草鱼的肝、脾、肾等器官,分别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然后,将各自分离菌种进行镜检、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最后进行人工再感染试验。[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经菌体形态、致病性、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和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同一种菌种,即嗜水气单胞菌。人工再感染的草鱼出现了与自然感染草鱼相同的症状。[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草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RAPD技术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群体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20种10 bp长的随机引物对草鱼、鲢鱼和鲫鱼进行RAPD-PCR扩增,从20种引物扩增出来的DNA条带中筛选条带清晰的6种引物,分析这3种鱼的遗传变异。[结果]结果表明:草鱼与鲢鱼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差别不明显,草鱼与鲢鱼、鲫鱼品种间的带纹相似系数分别为0.375和0.416,遗传距离分别为0.625和0.584;鲢鱼与鲫鱼品种间带纹相似系数为0.366,遗传距离为0.634。[结论]RAPD是一种非常灵敏的种间鉴定技术,特别是对鱼种类的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郭婷  马园园  田鹏  刘燕  袁伦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32-13834
[目的]研究铬暴露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氧化损伤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草鱼暴露于不同浓度梯度(0、7.23、14.47和28.94 mg/L)的重铬酸钾水体中,于96 h测定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在试验梯度范围内,随着六价铬(Cr6+)浓度的增加,草鱼肝胰脏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T-AOC水平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性变化,表现为低和中浓度(7.23和14.47 mg/L)下被诱导,而高浓度(28.94 mg/L)下则诱导减弱,其中14.47mg/L组的T-AO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T活性除低浓度组(7.23 mg/L)有轻微诱导外,其余各组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高浓度组(28.94 mg/L)的G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价铬可以引起草鱼肝胰脏组织发生更大的氧化损伤而使其出现中毒现象,可能进一步损伤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马齿苋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洁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62-164
为生产水生动物的最佳免疫调节剂提供参考,促进渔业健康发展,用马齿苋多糖免疫草鱼,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究了马齿苋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免疫后5d、10d,马齿苋多糖免疫草鱼的头肾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增加;草鱼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免疫后10d、15d,脾脏增值指数均极显著(P<0.01)增加。结论:马齿苋多糖对草鱼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能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9.
以VC磷酸酯为VC源,配制VC添加量分别为0mg/kg(对照组)、100mg/kg、200mg/kg的3组实用饲料,喂养体重(614.9±6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60d,探讨VC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100mg/kg或200mg/kg,均可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草鱼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饲料中VC添加量≥100mg/kg后,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VC添加量达200mg/kg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溶菌酶(LSZ)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研究表明,实用饲料中添加VC能促进草鱼成鱼生长,改善肌肉品质,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以生长性能为指标,草鱼成鱼饲料中适宜的VC添加量为10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