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和不同颜色的防虫网,研究温度与光照对越夏番茄筋腐病发生的影响,筛选出一套适宜防治番茄筋腐病的有效措施,以提高番茄商品率,确保番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中,遮光率60%/银色防虫网组合的番茄各项品质指标最好,番茄红素为9.21 mg/kg,w(可溶性固形物)为5.7%,w(可溶性糖)为3.38%,w(总酸)为0.46%,糖酸比7.35,筋腐病发病率为3%,远小于CK(21.7%)。遮光率60%/银色防虫网组合产量最高为122 100 kg/hm,较CK产量增幅达26.6%,与CK相比差异显著。其他遮光处理无论番茄品质或产量均高于CK,而发病率都远小于CK。通过适宜的遮光可有效降低夏季高温和强光照,大幅提高越夏番茄商品率和产量,降低番茄筋腐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摩尔多瓦葡萄果实在成熟期极易感染酸腐病,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有效防控酸腐病,采用悬挂醋蝇诱杀剂和使用常规农药喷施果穗2种防控方法,同时以空白防治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防治方法对冷棚内摩尔多瓦葡萄酸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醋蝇诱杀剂悬挂诱杀醋蝇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农药防治,施药10 d后的防治效果为59.07%,1个月后的防治效果为24.01%。在冷棚中使用常规农药防治葡萄酸腐病未表现出防效,效果低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番茄脐腐病的防治方法的研究,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钙、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通过LSR测验,分析对番茄脐腐病发病率的影响,探究钙肥叶面喷施的适宜浓度和最佳时期及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4.
采用果胶(Pec)、2,1,3-苯并噻二唑(BTH)、茉莉酸甲酯(MJ)、壳聚糖(CTS)、氨基寡糖素(AO)、水杨酸(SA)、亚精胺(Spd)这7种诱抗剂喷施开花结果期的番茄植株,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研究番茄植株对外源诱抗剂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喷施Spd的番茄植株Tr最大,为11.70 mmol/(m~2·s),与喷施BTH、MJ、CTS、AO及H2O(CK)相比差异显著;喷施SA的番茄植株Ci最大,为338.0μmol/mol,喷施BTH的番茄植株Ci最小,为258.7μmol/mol,两者之间差异显著;与CK相比,施用诱抗剂可提高番茄植株体内POD、CAT酶的活性,除施用SA、CTS外的其他诱抗剂可减少番茄植株体内SOD酶的含量,除施用Pec、SA外的其他诱抗剂可降低番茄植株体内的MDA含量;喷施AO、MJ、BTH的番茄植株坐果率比CK分别增加15.7、14.7、11.9百分点,施用AO、Pec、SA的番茄单株产量比CK分别增加16.76%、15.38%、13.55%,喷施CTS、AO、Spd的番茄植株病叶率分别比CK减少3.78、3.59、0.99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复合微生物(EM)发酵技术研制的生物活性钙制剂在设施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栽培中对果实脐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在增产和改善设施栽培环境方面的作用研究。[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英石大红"。共设1个生物活性钙剂处理和1个对照。[结果]生物活性钙剂灌根及叶部喷施能明显降低番茄脐腐病的发病率,使其发病率控制在0.7%以下;施用生物活性钙后番茄果实中还原糖、可溶糖含量比对照提高51.8%和44.0%。另外,施用生物活性钙可增加酸性土壤pH,降低电导率,还可增加设施土壤中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的比值(细菌/真菌),减轻土壤障碍。[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型生物活性钙剂的研制提供指导,并为用EM发酵技术研制的生物活性钙剂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诱抗剂对马铃薯疮痂病抗性诱导的影响及其抗性生理机制,为马铃薯疮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叶片喷施清水为对照(CK),设6个诱抗剂处理,处理1~处理4为常规拌种分别+1.0 mmol/L水杨酸、1.0 mmol/L苯并噻二唑、2000倍25%吡唑醚菌酯或500倍3%氨基寡糖素喷施叶片,处理5和处理6为50倍3%氨基寡糖素喷种分别+500倍3%氨基寡糖素或500倍3%香菇多糖喷施叶片.于齐苗后每隔7 d喷施1次,共喷施3次,第3次喷施后14 d调查植株出苗率、株高等农艺性状,取样测定抗性生理指标,收获后调查块茎疮痂病发病率、产量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不同诱抗剂处理均可显著降低马铃薯疮痂病发病率,其中以50倍3%氨基寡糖素喷种+500倍3%香菇多糖喷施叶片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68.85%;与CK相比,诱抗剂处理后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块茎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淀粉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诱抗剂通过提高马铃薯叶片的叶绿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来调节植株生长,从而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利用50倍3%氨基寡糖素喷种+500倍3%香菇多糖喷施叶片对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效果最理想,同时可提高产量并改善块茎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日光温室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不施药(CK)、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T1)、6%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 875 mL/hm2(T2)、6%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 200 mL/hm2+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350 g/hm2(T3)4个处理,研究了生物农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协同化学农药代森锰锌减量施用对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营养指标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协同使用(处理T3)农药用量减少,对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显著,番茄生长旺盛,营养指标有明显改善,产量提高,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0 g·hm-2、375 g·hm-2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与对照药剂嘧霉胺和腐霉利相比防效较好,隔7~10 d喷药1次,连续喷施3次,对番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与对照药剂作用机理不同,可以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以生物有机肥替代常规化肥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化肥减施和提高番茄品质、稳定现有产量提供应用和理论基础。【方法】化肥常规用量减施30%、50%,根据不同减施比例配施生物有机肥,小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土样及番茄果实采用随机取样法,测定减施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及番茄果实营养品质、产量、发病率的影响。【结果】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可增加土壤中速效N、P、K的含量,降低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番茄果实总酸提高7.87%,VC含量提高24.95%,可溶性糖提高17.19%,产量与常规持平,差异不显著,番茄脐腐病发病率较常规施肥降低56.83%。【结论】在加工番茄种植中,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的施肥方式可以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有利于番茄果实的生长,品质提高,降低番茄脐腐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处理红杂10号种子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测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番茄种子的植株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的变化,从而找到提高番茄产量以及抗病性的等离子体处理的适宜电压范围.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番茄种子(红杂10号)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电压(4 760~6 800 V)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番茄种子后对番茄植株生长以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后对番茄植株生物性状的影响效果不同,等离子体处理的7个组的单果重(>80 g)、果长(≥5.2 cm)、果粗(≥5.5 cm)均比对照(CK)有明显提高.处理后的番茄抗病毒病除第6组和第7组与对照CK发病率相同外,其他组的病毒发病率均为2.08%.等离子体处理的7个组的总产量均比对照(CK)高(>2 797 kg/667m~2),产量最高的是3 540 kg/667m~2(6 120V),总产量比CK提高26.56%.综上所述,等离子体处理电压范围在5 440~6 120 V对番茄的大多数指标较好,最好的是6 120 V处理.从番茄总产量和抗病性方差分析以及回归预测均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植保无人机低空施药对猕猴桃花腐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解决猕猴桃生长过程中喷药防治病虫害问题,本试验使用农用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剂量46.1%氢氧化铜+2%春雷霉素防治猕猴桃花腐病。结果表明,(1)在飞行速度、高度、喷施面积一致的条件下,平均药液雾滴沉降个数随喷液量的增加而增多,即不同喷药量的雾滴个数多少由大到小依次为30 000 mL/hm~2>22 500 mL/hm~2>15 000 mL/hm~2,三者之间差异显著。(2)植保无人机施药对猕猴桃花腐病的防治效果以喷液量22 500 mL/hm~2最好,与人工传统式喷药防效(74.12%)相比,差异不显著;喷液量为15 000 mL/hm~2的防效最差(61.20%),浓度稀释度小,易沉淀,影响植保无人机喷洒质量。与人工传统式喷药相比,植保无人机低空施药较省时、省力,减少农药使用量,且能发挥最大药效,防治效果好,可用于猕猴桃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对小豆田安全且防效好的除草剂,选用13种不同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除草剂组合,对小豆的安全性和杂草的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种除草剂组合处理对小豆均有不同程度的药害,并且均能不同程度地防治小豆田间杂草。处理7(10.8%高效氟吡甲禾草灵(盖草能)0.05 mL·m~(-2)+25%氟磺胺草醚0.15mL·m~(-2))和处理15(38%莠去津0.37 mL·m~(-2)+25%氟磺胺草醚0.15 mL·m~(-2);72%异丙甲草胺0.20mL·m~(-2)),药害症状不明显。处理1(38%莠去津0.37mL·m~(-2)+25%氟磺胺草醚0.15mL·m~(-2))、处理2(10%吡嘧磺隆0.04g·m~(-2)+25%氟磺胺草醚0.15mL·m~(-2))、处理4(38%莠去津0.37mL·m~(-2)+10%吡嘧磺隆0.04g·m~(-2))、处理5(48%氟乐灵0.22mL·m~(-2)+32%苄嘧磺隆0.04g·m~(-2))对小豆有轻微药害,后期可恢复。处理4和处理7不同除草剂组合对小豆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最好。综合对小豆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和对小豆产量的影响来看,处理7除草剂组合最佳,小豆田杂草防治效果最好,达到81.4%,还能最大幅度地增加小豆产量,可达210.6%。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6—2017年度在天津市静海区、2017—2018年度在天津市蓟州区分别开展的不同喷施量、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吨田宝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得出,叶面喷施吨田宝均可提高小麦穗数和粒重,最终提高产量。其中起身期喷施30 mL·(667 m~2)~(-1),40 mL·(667 m~2)~(-1)和50 mL·(667m~2)~(-1)吨田宝,比喷施清水对照分别增产14.4%,18.1%和29.2%;起身期、杨花前和杨花后喷施40m L·(667 m~2)~(-1)吨田宝比喷施清水对照分别增产13.9%,10.5%和22.2%。综合试验结果,推荐静海区小麦起身期叶面喷施吨田宝50 mL·(667 m~2)~(-1)兑水30 kg,蓟州区小麦扬花后叶面喷施吨田宝40 mL·(667 m~2)~(-1)兑水30 kg。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冠蓝、阿泰灵、碧护、生防菌拌种剂、60%吡虫啉拌种剂对马铃薯拌种及喷施对比试验研究。采用冠蓝50g/667㎡拌种处理+碧护2g/667㎡+阿泰灵50g/667㎡苗期始喷施3次,间隔15天处理,能有效降低黑痣病、疮痂病、环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增加产量,提升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5.
罗南忠  胡庆文  胡辉  谢文  林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63-6164
[目的]为了探索农乐2号不同浓度喷施对烟叶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其50、150、300、450、600倍液喷施对烟叶产量和性状的影响。[结果]试点间产量的F值为67.25661,达极显著水平。处理②(50倍液喷施)的桔黄色烟、柠檬黄色烟分别比CK增加1.15%、9.97%,杂色烟比例比CK减少11.12%,气候斑病、青枯病、花叶病发病率分别比CK减少0.94%、0.75%、0.56%。[结论]随着农乐2号喷施浓度的增加,烟草产量增加,植株性状变优,抗病性增强,产值比对照增加明显。处理②的喷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含腐植酸水溶肥在番茄上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含腐植酸水溶肥对番茄生育期、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型物、可溶性总糖、Vc含量、番茄红素的含量,减少裂果病、脐腐病的发病率。番茄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较常规施肥增产489.1 kg·667 m-2,增收469.1元·667 m-2;较对照组增产1 120.5 kg·667 m-2,增收1 257.5元·667 m-2。  相似文献   

17.
谢育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14-11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地弘冲施肥对番茄产量及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冲施肥处理的番茄产量比等价专用肥增产18.41%,比习惯施肥增产16.11%;施用冲施肥的植株生长健壮,病毒病、脐腐病、筋腐病等发病率较等价番茄专用肥和习惯施肥处理明显减轻,有更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叶面肥喷施次数对弱光下番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辽园多丽"为试材,在遮光条件下设计2个叶面喷肥处理:处理1为0.3%磷酸二氢钾;处理2为0.3%磷酸二氢钾、1.5%葡萄糖、0.1%硼砂和1.5%氯化钙的混合液,分别以温室内自然光照和遮光条件下喷施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1和CK2),测定了喷施不同次数叶面肥对番茄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促进番茄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弱光下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以连续喷施3次叶面肥效果较好,而且处理2效果好于处理1。弱光对番茄植株吸收氮和磷的影响较小,但抑制了植株对钾的吸收。连续喷施3次叶面肥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且处理2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寡聚糖和广谱杀菌剂多菌灵配合使用对大豆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生物药剂寡聚糖与多菌灵按照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防治大豆叶部病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与寡聚糖混用的药剂防治效果均明显好于单独施用多菌灵,其中处理7(多菌灵1 125g·hm-2+寡聚糖941.7mL·hm-2)对大豆霜霉病的防效最好(56.7%),处理3(多菌灵1 500g·hm-2+寡聚糖823.95 mL·hm-2)对大豆褐纹病的防效最好(18.9%),处理8(多菌灵1 125g·hm-2+寡聚糖1 059.3mL·hm-2)对大豆叶枯病防效最好(12.2%)。在产量构成因素研究中,各处理中以处理6(多菌灵1 125g·hm-2+寡聚糖823.95mL·hm-2)产量最高。各处理均能减少病粒数,处理5(多菌灵1 500g·hm-2+寡聚糖1 059.3mL·hm-2)的霜霉病病粒数最少,处理6的灰斑病粒和细菌斑点病病粒最少,处理5紫斑病粒最少。  相似文献   

20.
番茄定植缓苗后和生长前期,采用叶面喷施钙制剂的方法对番茄进行根外补充。结果显示,钙制剂对番茄产量、品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在控制因缺钙引起的番茄蒂腐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预防作用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