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收获机割台高度自动调控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割台操控仍依靠机械调控、调整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割台高度自动调控系统。该系统包括浮动压紧式仿形机构、STM32控制单元、显示模块、按键模块、电磁阀驱动模块等。浮动压紧式仿形机构由角度传感器、仿形板、扭簧、固定轴等组成,利用ADAMS软件得到了仿形板垂直高度变化情况并设计了扭簧,能够较好贴附地面行走。建立了割台高度自动调控参数模型,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割台高度的自动调控。控制系统通过仿形机构检测割台的离地高度,经STM32控制单元处理后,通过割台油缸自动调整割台的离地高度。测试结果表明,割台在按键模式下调控时平均响应速度为0.42m/s,在自动调控模式下割台实际高度与设定高度的误差在20mm以内,均满足玉米收获机割台调控的需要。研究结果可为玉米收获机智能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进步,谷物联合收获机使用率不断提高,割台作为收获机重要装置对收获质量有显著影响,但国内传统收获机在收获作业中对割台智能化控制存在明显缺陷,导致实际工作中产生较高割台损失,严重限制高效低损收获机的发展,因此提高割台智能化水平以降低割台损失成为研究重点.结合割台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割台仿形和高度智能...  相似文献   

3.
清选系统作为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收获机的作业效率和清选效果。目前我国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普遍较低,如何实现清选装置高效智能化技术发展和提高清选系统工作性能是谷物联合收获机研究的难点。从清选系统基本结构、损失监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以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等方面综述分析国内外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损失监测、自适应调控等技术研究进展,探究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损失监测精度以及清选装置自适应调节效果,以期为实现谷物联合收获机整机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籽粒收获是我国玉米收获发展方向,但黄淮海地区高含水率夏玉米脱粒收获时籽粒破碎率、损失率和含杂率高。为推动高含水率玉米籽粒收获机械化进程,研制一种智能玉米籽粒联合收获机,设计一种低损摘穗与秸秆处理一体化割台,通过摘穗板间隙、拉茎辊转速、割台高度等主要参数调整,实现割台高效低损摘穗;设计一种适于高含水率玉米的纵轴流脱粒滚筒结构,通过优化脱粒滚筒、分离凹板和顶盖结构,调整脱粒系统工作参数,提高脱净率,降低破碎率;开发玉米收获机精准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导航定位、基准行自动引导作业、割台高度自动仿形、关键部件转速实时监测、故障报警等技术。田间试验表明:该机生产率0.73 hm~2/h,总损失率1.32%,籽粒破碎率4.47%,籽粒含杂率2.1%,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国内由于种植习惯和地域不同,导致农作物的种植行间距差异较大。当今市场上的收获机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情况,为使收获机适应农作物种植行间距差异而设计一种新型智能收获机割台,能够实现割台整体长度的改变和九个摘穗辊间距的自动调整,针对其功能设计开发液压系统,并采用PLC技术实现该液压系统的自动控制,使得摘穗辊行间距能够在450~650 mm范围内可调。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谷物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时因割台高度不当造成的粮食损失,减少割茬高度过高对后续播种环节的影响,利用传感器监测地面起伏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PID调控的割台高度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了基于角度传感器的地面仿形监测机构与割台高度反馈机构,标定并拟合出割台高度与传感器电压信号的线性关系;加装集成式电磁比例阀替换原有割台控制电控换向阀,并进行PWM控制试验。同时,分析了整套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电液控制原理,并进行了多组田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地面仿形的割台高度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稳定的响应速度和理想的控制效果,在平原地区作业时相较于传统人工控制割台的方式有明显的优势,能适应平原地形环境下5~11km/h收获作业速度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后续无人驾驶谷物联合收获机的研发设计提供了割台装置控制策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效率,必须使联合收获机能够始终保持理想的喂入量,这一点单纯依靠驾驶员的经验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采用自动调节。本文分析了谷物联合收获机上的喂入量自动控制装置、割台高度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操向装置和自动调平装置。  相似文献   

8.
4YLZ-3-2.5型自走式玉米谷物互换割台联合收获机借鉴融合国内外一些厂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科技创新改进外观造型,增强适应性,强化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作业质量,自行设计研发的一种可以适应大面积玉米收获作业,综合性能优良,性价比较高,制造成本较低的新型自走式玉米谷物互换割台联合收获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青贮饲料的发展状况,对目前国内外主流的自走式青贮玉米收获机割台技术发展现状、割台类型及结构、切割过程等进行了综合论述。概述了我国在割台技术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的差距,提出一些国内割台技术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探寻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割台的设计制造和改进创新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为载体,研制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自动对行控制系统。系统采用TMS320F2407、XC3S500E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通过触摸屏设置控制参数,采用PID控制方式进行对行调节。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PID调节速度环为800、轮向轮偏转角度值为800、收获机在一档高速作业时自动对行的效果最佳。玉米联合收获机自动对行控制系统实现了收获机割道与基准玉米行的自动对行功能,提高了收获机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割台是谷物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割台性能的好坏决定着收获机在收获作业时的作业质量。割台液压缸选型确定方面,传统方式大多采用对割台质量及液压系统工作负载进行分析,利用经典力学的方式进行割台油缸的选型。随着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割台高度闭环控制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出现在国外领先收获机机型上,仅考虑力学负载分析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系统的需要。针对控制系统稳态分析的要求,割台油缸在满足工作负载的前提下,还需考虑系统的超调量、反应时间及过调震荡时间等因素。为此,进行割台升降运动过程建模分析,论证出割台控制模型为二阶欠阻尼模型系统,发现固有频率ωn与阻尼比ζ决定着系统动态指标。通过对液压缸内部分析,求出了割台液压缸系统的传递函数,确定出当其他机械参数不变时,割台油缸的管径影响着割台液压缸系统的固有频率ωn与阻尼比ζ。综合采用上升时间tr、峰值时间tp、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ts等4种系统稳态指标确定了最佳割台油缸参数,并进行了Amesim仿真试验。研究结果为后续无人驾驶谷物联合收...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生产的发展将增大对玉米生产机械的需求,玉米生产机械化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一个新的增长点。2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发展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调整,有利于农民增收和节省资源。玉米割台是玉米收获机完成摘穗作业的核心装置,其功能是将果穗和茎秆分离,其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器的作业质量。为此,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和分析国内玉米割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割台整体和部分的结构方案,完成了图纸绘制和安装试验等任务。  相似文献   

13.
1国内外玉米收获机现状1.1国外玉米收获机现状国外玉米收获机的研究起步较早,机械化程度高,发展过程是由卧式辊、立式辊再到拉茎辊一摘穗板型式。但工艺流程东西欧发展过程不同,美国及西欧由摘穗机到摘穗脱粒机到谷物联合收割机配玉米割台,茎秆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bVIEW的谷物联合收获机割台振动测试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树人  卢强  仇华铮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Z1):86-89,98
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建立了一套多通道振动测试和分析系统,运用加速度传感器测定了雷沃谷神牌GN601—CR2Q型谷物联合收获机割台不同测点及不同工况下水平、垂直和轴向的振动信号,并对振动信号进行了时域及频域分析。对联合收获机割台振动测试结果表明,割台的振源最主要的激励为割刀传动系统,割台水平方向的振动量最大并且割台振动最大的部位位于割台的过桥。其中割刀传动系统的惯性力引起的振动频率为10Hz,发动机惯性力引起的振动频率为30Hz,割台的固有频率为68.8Hz。  相似文献   

15.
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国内谷物联合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由于清选系统结构配置、作业参数调整不当等而导致谷物机械化收获损失率及含杂率较高。国内外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选装置结构、关键部件、气流场分布及物料运动规律等方面,为解决谷物清选装置清选效率低、总损失率和含杂率高、结构复杂等问题,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性能,逐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结合现阶段研究现状,对试验研究中所采用的Fluent、ADAMS、CFD-DEM等软件仿真结果和田间试验结果综合分析,提出谷物清选系统结构优化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谷物联合收获机整机结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消化吸收国内外现有的玉米收获机及玉米青贮机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青贮型玉米收获机,该玉米收获机能够一次完成果穗摘取、剥皮、集箱及茎秆切断、输送、切碎、集车回收等功能。整机包括摘穗割台和茎秆回收割台,其中重点对茎秆回收割台进行了设计。田间性能试验表明,整机的性能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符合玉米收获机及玉米青贮机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玉米收获机不对行收获问题,研发一种新型玉米收获机不对行割台。本割台主要由分禾器、茎秆切割装置、摘穗装置和扶禾装置组成。扶禾装置能有效避免因行距不适所造成的推倒拉断等现象。茎秆喂入过程分为聚拢和脱出两个过程,通过ADAMS对脱出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关键参数,为割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经济发达国家的玉米机械化收获已经实现,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与生产技术已经成熟。法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玉米的收获(包括籽粒和秸秆青贮)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作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由于其种植地块大、且多为一年一季种植,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很低,一般是在谷物联合收获机上换装玉米割台,采用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对于大部分国家,玉米的种植行距是统一的,例如,美国玉米的种植行距为760mm,玉米割台设计基本不用考虑不对行收获问题。统一的行距不仅有利于收获机性能的充分发挥,更有利于收获机的定型和通用化,…  相似文献   

19.
崔冶 《农业机械》2012,(25):134-135
1割台结构形式常发佳联系列玉米自走式收获机摘穗台有两种形式,对行割台和不对行割台。对行割台适应于种植行距比较规范的地区,摘穗单元的行距为550mm(5行)和650mm(4行);不对行割台主要适应种植行距不规范的地区。两种割台的摘  相似文献   

20.
<正>到南方的一家收获机企业参观交流,在生产车间见到一款造型奇特的产品:这款产品割台部位有异于常规的收获机,准确地说是一种组合式的割台——全喂入水稻收获机拨谷轮下面有一排梳脱式玉米摘穗割台,经企业介绍得知,这是一台最新研发的履带式玉米籽粒收获机。籽粒直收机说起来也不算新鲜事物,在国外,小麦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是同一种机型,统一称为谷物联合收获机,兼具小麦收和玉米收的功能,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