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对比研究大型沼气工程不同沼液处理方式造成的综合性能差异,文章以某禽畜养殖厂沼气工程为例,以生命周期评价法为基础,对发酵出料直接排放及固液分离后排放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从经济、能效和环境影响3个方面进行评价。设定情况一为发酵出料排放灌溉;情况二为固液分离后沼渣作为有机肥基质出售。结果表明,经济性方面,当沼渣售价为300元·m-3时,情况二下动态投资回收期9. 8年、自筹资金动态投资回收期3. 21年,明显优于情况一的无法在运行周期20年内收回成本、自筹资金投资回收期9. 7年;当沼渣售价低于90元·m-3时,情况一有更好的经济性。能效评价中可得情况一、情况二能量产出比分别为7. 75,17. 26,情况二较情况一单位能耗升高26. 2%,单位产能增加2. 8倍。环境影响分析结果表示环境一、情况二的综合环境影响潜力为0. 072,0. 067。综合考虑经济、能效及环境影响三方面因素,情况二是经济、节能、相对环境友好的沼气工程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技术模式能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沼气工程运行效率,文章利用能值分析法评价了三座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性。结果表明,这三座沼气工程具有较显著的综合效益和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蒙牛澳亚示范牧场大型沼气发电综合利用工程有最大的能值自给率(0.67)、净能值产出率(3.76)、可持续发展指标(1.49),最小的能值投资率(0.49);留民营七村联供沼气工程具有最大的能值投资率(41.67),最小的能值自给率(0.02)、净能值产出率(1.10)和环境负载率(0.13),较高的可持续发展指标(0.54);北郎中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具有最大的环境负载率(0.96),最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0.19)。位于中国北方的畜禽养殖场在规划沼气工程技术模式时,可以优先选择"热电肥联产,零排放"模式。  相似文献   

3.
畜禽粪便及沼液沼渣固液分离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沼气工程中畜禽粪便及沼液沼渣处理不充分、原料结块以及纤维状物体经常给泵、阀、外部和中心控制设备带来的堵塞问题,研制了一种畜禽粪便及沼液沼渣固液分离机。该机主要特点在于设计了浮动式筛网系统、固料积存段和二级减速出料机构。运行结果表明:本机运行连续性好、分离效率高、分离质量好,经过分离后的料液应用在沼气工程中能够较好地解决堵塞问题,从而提高沼气工程连续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猪粪污固液分离处理对能源回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恒温条件下,以猪粪为原料,通过采用固液分离后液体发酵和不经分离直接混合发酵两种方法,来研究固液分离与否对沼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发酵的沼气产量是固液分离后液体发酵的产气量的4倍。因此,建议工程上采用全混合发酵,以15天作为滞留时间,更有利于能源的回收。  相似文献   

5.
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机技术参数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一种适用于猪场的新型粪便固液分离设备,通过对粪便进行固液分离,以便于缩短发酵时间,从而有效降低其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采用双螺旋变径螺旋挤压方式,配置不锈钢筛网,解决了因离心方式分离造成的固体分离率低的问题,有力地解决了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获得物料含水率、配重位置、主轴转速之间交互作用及对生产率和出料含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沼气发酵池动态热负荷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产气率的关键因素,发酵池的热负荷是沼气工程加温系统设计与选型的基础,关系到发酵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加温系统的经济性。精确计算出发酵池热负荷,有利于将加温系统供能侧与发酵池需能侧匹配,并探索出加温系统的最佳系统配置和运行策略,以降低能耗和成本。在分析沼气工程发酵设备物理和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逐时累加法计算发酵池围护结构散热量,得到发酵池热负荷的全年动态变化规律,将稳态算法的时间步长由1个月缩短到1 h,提高了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25±1)℃、(30±1)℃和(35±1)℃3种不同工况下,热负荷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5.98%、3.93%和5.39%,对于沼气工程保温和增温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寒地典型沼气工程代表的海林沼气发酵系统的"牛-沼气-玉米"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运行特性,应用能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能流循环指数、能量产投比、光能利用率等指标,对该系统能量的去向、能量流入与流出进行了系统分析。经计算该系统能流循环指数0.9709,表明海林农场以沼气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自我维持循环能力水平较高;但是,由于该模式养殖子系统的能量产投比较低,造成整个循环系统的产投比仅为0.0432,反映该系统的末端产品能量高附加值转化水平低;系统有机能与无机能之比值为34.128,表明整个系统属有机生态模式。综合各项指标经分析,该农业循环经济系统有利于该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区推广的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体化秸秆沼气发酵反应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秸秆沼气发酵过程中存在的秸秆亲水性差、易结壳及进出料难等问题,设计了秸秆沼气发酵反应器。反应器采用两相分离发酵一体化结构,通过沼液循环回流,使秸秆始终处在高水分区域环境,营造良好的厌氧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在固液两相分离和沼液回流过程中使秸秆在反应器内形成上下流动的状态,从而达到自动搅拌和秸秆破壳功能。另外,在进料口处设置预处理罐,对进料口进行水封,并对物料进行预处理。该反应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操作方便、节省动力,实现了预处理、自动破壳及两相一体化秸秆高效发酵沼气的功能,对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带动秸秆沼气工程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传统螺旋挤压固液分离设备处理发酵后沼液时,存在筛网易堵塞、滤液含固率高、出料效率低等问题,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固液分离设备。该文首先阐述了设备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对挤压脱水系统中的挤压螺旋杆叶片、螺旋轴直径以及筛网结构改进优化,最后对设备样机进行了实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螺旋挤压设备能大幅度提高沼液的分离效率,挤出的沼渣含水率最低为59%,滤液含固率最低达到3%,与传统螺旋挤压机相比,具有分离效率高、使用稳定、堵塞率低等优势,满足设备日常运维及沼液资源化利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葡萄酒厂3400m~3大型沼气工程,现已竣工并投入试产气阶段。该工程利用酒槽废醪液进行高温发酵制取沼气,进料COD含量45000mg/l左右,出料COD含量2000mg/l左右,料液在池内的滞留期为14天,采用气体搅拌方式,池内温度保持在53℃左右,日产沼气4000m~3。用于烧锅炉,每年可节煤1500吨以上。  相似文献   

11.
物料流动性是影响猪粪干式沼气发酵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流速表征物料的流动性,参考污泥输送流速,并模拟生产规模干式沼气发酵工程,确定猪粪干发酵物料流动的临界流速为6 mm·s~(-1)。以猪粪干式沼气发酵残余物为对象,研究了发酵残余物总固体(TS)含量、出料管管径、出料管进出口高度差对发酵残余物物料流动性的影响。物料下降过程平均流速测试结果表明,TS含量越小,管径越大,高度差越大,流动性越好。TS 18%和TS 19%的物料,在管径75~150 mm的出料管中,在高度差100~800 mm下,都具有流动性。TS 20%的物料,在管径125~150 mm的出料管中,在高度差达到100 mm时,具有流动性;在管径75~100 mm的出料管中,只有在高度差达到300 mm时,才具有流动性。TS 21%的物料,在管径150,125,100,75 mm的出料管中,只有高度差分别达到300,400,600,800 mm时,才具有流动性。TS 22%的物料,在管径75~125 mm的出料管中,在高度差100~800 mm下,都没有流动性;在管径150 mm的出料管中,只有在高度差达到600 mm时,才具有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大中型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液的后处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沼气生产之后的厌氧发酵液处置是制约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沼液处置相继出现了低成本的资源性利用、低成本的自然生态净化、高成本的工厂化处理和高附加值的开发性处理等四种方式。前二者属于"生态型",适用于全混式发酵,且具有足够消纳的生态单元;后二者属于"环保型",适用于干湿分离发酵。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水质水量特点,采用固液分离-厌氧发酵-A/O曝气-氧化塘组合工艺处理福建省九龙江流域龙岩漳平某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工艺运行结果显示: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良好,COD,BOD_5,SS,NH^+_4-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7.47%,96.30%,99.81%,93.23%和98.24%,最终出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其中固液分离出的猪粪渣和曝气池回流的污泥,经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生产的有机肥亦可达到《有机肥标准》(NY525-2012),具有一定经济效益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寒区沼气工程运行时室外温度较低,需要采用加热保温措施,因此选择适当的加热系统直接关系到寒区冬季沼气工程中温发酵能耗的大小和能否正能输出的问题。为此,基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一处沼气工程参数,在沼气工程35℃中温发酵热负荷的条件下,通过计算和对比地源热泵和燃煤锅炉对沼气工程进行加温的各月份能耗,得出了地源热泵加温方式比燃煤锅炉加温方式节约15%左右能源消耗的结论,为寒区沼气工程采用地源热泵加热系统进行采暖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规模化养猪场,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实现粪污达标排放为目标,辅以资源化利用最大化为原则,笔者通过工艺技术集成创新,提出了"固液分离-厌氧发酵-好氧曝气-达标排放"粪污治理工艺,结合沼气、沼液温室大棚应用以及粪渣、沼渣厌氧干发酵堆肥等资源化利用,形成规模化猪场粪污治理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实现粪污治理达标排放,避免粪污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实现有效资源再利用,有望为规模化猪场建立一种实用污水达标排放生态型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在原料预处理和沼渣堆肥利用环节中,螺旋压榨固液分离是重要处理手段。为此,针对目前固液分离机在筛网上形成腐蚀、堵塞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冲洗装置。本装置能够提高固液分离分离效果,延长筛网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横推流式连续干法厌氧发酵设备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仍然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尤其是连续式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小试阶段。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螺旋输送和真空负压出料原理,研究了横推流式连续厌氧干法发酵装置设计方法,并试制1套有效容积180 L的中试设备。该平台主要由螺旋进料、干法厌氧发酵、负压出料、气体净化收集、固液分离、在线控制等单元组成。在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混合质量比为3∶1、接种量30%、混合原料总固形物质量分数20%的条件下,分3个阶段启动和调试中试平台,整个调试过程共持续103 d。第1阶段,反应器在室温下运行33 d,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17 m~3/(m~3·d);第2阶段,提升反应器温度至中温38℃,反应器平均容积产气率升至0.25 m~3/(m~3·d)左右,但pH值有明显降低,且沼气中甲烷含量降低;反应器运行68 d后进入第3阶段,通过添加沼液提高接种量,之后反应器的容积产气率快速升高,最高可达0.58 m~3/(m~3·d),此阶段中试装置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48 m~3/(m~3·d),甲烷质量分数稳定在56%左右,混合原料的干物质降解率达到48%以上。结果表明,该横推流式连续厌氧干法发酵平台可实现固体物料的连续进出料和稳定连续产气,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畜禽粪便及其浸出液常常是污染农村环境的根源。研究粪便分离物及其固形物厌氧发酵的各自沼气转化效率,确定分离液厌氧发酵的最适浸泡时间,既为粪便固液分离进行厌氧发酵提供理论基础,又为畜禽养殖场废水能源化和废渣的肥料化利用以及厌氧法处理有机废水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以调制的总固体质量分数(TS)为8%的新鲜猪粪、牛粪为原料,分别静置浸泡3,6,9和12h后进行固液分离,固形物和分离液分别加入200 g沼液接种物,在20℃,30℃条件下分别研究固形物和分离液的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结果表明:猪粪浸泡12 h后分离液发酵效果较好,而牛粪的最佳浸泡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鄞县梅湖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浙江省科委1988年重点科研项目,也是农业部环能司1988—1989年度集中供气200户的示范工程。该工程由鄞县沼气站与浙江省沼气太阳能研究所承担、中国沼气协会科技咨询部上海分部提供咨询服务。该工程第一期投资42万元,采用二步发酵工艺,有酸化池3×20m~3,计量调节池10m~3,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300m~3,还有二沉池、储气柜、脱硫系统等。发酵流出液除部分用作肥料和回流再利用外,其余部份经一级与  相似文献   

20.
倪越  丁文捷 《农业工程》2017,7(6):63-66
针对宁夏气温及出租车用气的需求,利用产气-产热-恒温-产气过程模型,设计了沼气发酵罐恒温系统。秸秆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加压成天然气用于出租车用气,取部分沼气燃烧生成热量用于预热发酵料液,减少循环水管道散热损失、发酵罐散热损失。并和国内外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常用的热水循环加热法作对比。结果表明:沼气发酵罐恒温系统(罐外预热发酵料液的方法),减少沼气及其他能源的使用,所需的沼气用量是总产气量的1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