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当前小麦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各地在生产实践中受农机装备和作业模式不同的影响,一般是机械投入多、作业环节多、作业质量低、作业效率低,与高质高效的生产水平之间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依托湖沟镇生产实际,结合现代智能农机装备与信息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对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探讨,为其提供一条高质高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2.
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机械化生产目前是国家发展油料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研究重点,而油菜机械化种植环节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首要研究对象,通过近几年对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的研究,总结出我国南方油菜机械化直播生产技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种植按照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模式进行作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和作业时间,减少投入,减少对稻田土壤的碾压次数,能显著提高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扩大油菜生产规模效益,同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旋耕机能一次完成耕耙作业。其作业特点是碎土能力强,耕后的表土细碎,地表平整,土肥掺和均匀,且能抢农时、省劳力,应用于果园菜地、稻田水耕及旱地播前整地。而旋耕机耕后地表平整度是影响旋耕机作业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对旋耕机作业后的地表平整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一、旋耕机耕后两种平整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大面积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低成本"的途径,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支柱产业中的作用,我们对马铃薯生产不同环节的机械化作业配套机具的合理性、科学性、经济性进行试验研究,以提高机具作业质量和效果,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结合甘肃省定西市近几年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实际,适合旱作农业比较成熟的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具主要应用于播前整地、化肥深施、种植、中耕(包括松土、锄草、追肥、培土)、喷药、收获等环节上,其各环节比较成熟的配套机具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作业要点及作用,通过具体的试验数据计算,分析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工作效率、工时支出、种肥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为提高小麦生产的质量及效益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自治区综合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耕耙播收等主要环节机具保有量有了显著的增加,为了充分发挥玉米全程机械化集成作业效果,进一步提高农机具作业质量和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本文结合内蒙古玉米机械化生产特点,编写了以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为重点的内蒙古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实施要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如皋市水稻生产实际,介绍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各环节的机具配备、操作规范及作业要点,探索建立适用于如皋市的优质稻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江苏农垦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稻作机械行走装置进行攻关,成功地研制出了"盘式窄形铁制水田轮"和"齿杆步进式行走轮"两套稻田机械行走装置,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研制背景机插秧取代人工插秧后,稻田管理机械化就成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水稻田间管理中的化除、治虫、施肥等作业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受作业条件的限制,常规的机械无法下田作业,只能靠人工作业或人机结合作业,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劳动强度大,农药中毒等安全隐患多,作业效率低,而且作业均匀度低,质量难保证,影响水稻稳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长乐区近年来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效,分析该区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环节相对薄弱的原因,提出探索水稻机械化种植新模式、加大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力度等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泰州市姜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薄弱环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该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工艺技术路线、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关键技术、机械装备选型、机械作业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探讨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重要意义基础上,从经济基础、地域条件、管理经验方面,论述在大洼县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可行性,并以育苗、插秧、收获三大作业为例,对比机械化作业与人工作业的经济效益,为推进大洼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冬闲稻田进行菜薹的种植,在提高农田综合利用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存在着严重依赖人工进行生产的问题,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用工难、用工贵”问题非常突出。为此,结合我国当前的农机和农艺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冬闲田菜薹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模式。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等生产环节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收获环节采用半机械化方式,即人工采收、机械运输。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构建的技术模式整体机械化率可达到76%,为当前冬闲田菜薹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行、高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浙江省茶产业存在机械化率低、老茶园占比高、劳动成本高、产品供需失衡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相关研究,以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方法】围绕茶产业现代化、机械化的目标方向,通过引进乘用型复合采茶机、自走式耕作机、植保无人机等关键环节作业机具,结合老茶园宜机化改造,研究制定了一种适合浙北、浙中缓坡茶园的抹茶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模式,并对其中的主要生产加工环节及机具配套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通过推进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茶叶示范基地成效显著,示范应用面积600亩,全程作业效率提高了50%,示范基地省工节本40%,综合经济效益提升了20%。【结论】抹茶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模式可以提高茶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人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升综合经济效益,进而增强抹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农增收,进一步推进茶业科技和机械装备支撑水平提升,助力浙江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实施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化的油菜种植、施肥、除草以及收获作业,提升油菜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论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全程机械化作业要点,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业机选型具有很强的地区性,与作物种类及生产农艺的关系很密切。在选型时,必须结合动力机与地区条件特点,主要应从配套性能、作业质量、通用性、可靠性以及价格等各方面来考虑。为此,运用模糊评判方法,对三江平原地区水稻插秧环节机械化作业的插秧机进行了选型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田间实验,得出了三江地区水稻插秧的适合机型。这些结果为水稻全程机械化实施的插秧机配备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对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研究我国现有种植业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04年来我国9大作物6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数据,从生产环节和农作物种类两方面,研究设置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确定了各生产环节的权重,并从扩展评价对象、延伸评价环节两方面,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想。  相似文献   

17.
江苏稻麦轮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指导稻麦轮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选用,并对经济效益进行适当优化。以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中的3个典型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调研数据总结归纳提炼各生产模式的出色环节,并进行全程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农机对于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不同及各地不能充分明确稻麦轮作区农业生产的障碍因子为江苏稻麦轮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犁耕+旋耕的耕整模式对稻麦轮作区粮食产量有积极影响,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稻田筑梗机械的研制成功可以实现水稻生产过程中筑梗作业的机械化,进而实现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分析国内外稻田筑梗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应厢前景,详细介绍DTZG—01型稻田筑埂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机械基本构造、技术性能及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根据武川县马铃薯生产现状,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和传统作业对比试验,探索研究各生产环节的实施效果,提出适合当地的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和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20.
DTZG-01型稻田筑埂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筑梗机械的研制成功可以实现水稻生产过程中筑梗作业的机械化,进而实现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分析国内外稻田筑梗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应厢前景,详细介绍DTZG—01型稻田筑埂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机械基本构造、技术性能及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