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6期《采前喷施赤霉素(GA_3)对杧果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作者高兆银等)报道,为探明"贵妃"杧果生长期喷施GA_3对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运特性的影响,以期为GA_3在杧果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2.
据《园艺学报》2013年第3期《杧果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其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作者弓德强等)报道,以"台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杧果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MeJA 50μmol·L-1采前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的病果率和贮藏期的病情指数,抑制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病斑直径;有利于杧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提高了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可溶性糖含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1期《NAA和爱多收对海南"贵妃"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朱敏等)报道,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为试材,在果实生育期进行萘乙酸(NAA)、爱多收(复硝酚钠)不同浓度处理的喷施试验,旨在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杧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增加产量效果较好,以高浓度的100 mg/L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102.6%,NAA低浓度可显著增加产量,高浓度则起到疏果的作用,增产效果不显著。NAA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爱多收则不能。在影响果皮色素方面,NAA和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海南‘贵妃’芒为材料,探究了幼果期喷施噻苯隆( TDZ )和 赤霉素( GA3 ) 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果期喷施 TDZ 可显著增加产量和单果重,但果实品质略有下降,其中20 mg/L TDZ + 10 mg/L GA3 组合会降低‘贵妃’芒果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香气成分,但对果实颜色、总酸和VC含量影响不大,处理果实耐贮性增加,果实能够正常转色,果实香甜多汁,口感与对照果实相比差别不大。因此建议在幼果期喷施20 mg/L TDZ + 10 mg/L GA3 ,尽量降低植调剂过量使用对品质下降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3期报道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杧果生长期SA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为杧果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据《果树学报》2017年第5期《6个杧果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作者魏秀清等)报道,杧果易受冬季低温寒害,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杧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杧果不同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为杧果耐寒品种选育及栽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妃""凯特""红玉""金煌""热品6  相似文献   

7.
据《果树学报》2021年第2期《GA3和TDZ对红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程大伟等)报道,为了研究赤霉酸(GA3)和噻苯隆(TDZ)对红艳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葡萄品质提升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和浓度配比,为葡萄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以4年生葡萄为试材,在果实膨大初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GA3、TDZ以及二者混合液浸蘸果穗,在果实成熟期对不同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8.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11期《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作者薛锡佳等)报道,以杧果"Zill"果实为试材,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在低温(10±0.5)℃下贮藏27天,再移至常温25℃贮藏4天,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  相似文献   

9.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1.050),来自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外源施用腐胺对Nam Dok Mai No.4杧果采后贮藏期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杧果分别用1、2和4 mmol/L腐胺(PUT)浸泡20分钟,  相似文献   

10.
正据《果树学报》2021年第5期《不同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翠仙等)报道,为了探究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光合特性、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帕拉英达杧果最适宜栽培海拔范围及生产提供依据,以杧果主产区潞江镇4个海拔(685、850、1034、1 194 m)的帕拉英达杧果为研究对象,观察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测定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相关参数、果实外观性状及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7.06.011),来自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Pornchan Jongsri等人研究了壳聚糖和亚精胺涂层对采后Nam Dok Mai杧果炭疽病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杧果采后涂上混有亚精胺(SPD)的壳聚糖(CTS)涂层,在(25±2)℃环境下贮藏9天,并与CTS和SPD分别处理进行了比较。果实接种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后,研究人员研  相似文献   

12.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03.012),来自墨西哥国家林业、农业和畜牧业研究所(INIFAP)的人员研究了砧木对"马尼拉"杧果树体生长、果实干物质、开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砧木可以改变杧果树体的大小、开花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可提高果树生产效率。本研究检测了嫁接在不同砧木上的"马尼拉"杧果的树体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果业信息》2008,25(5):52-53
据《园艺学报》2008年第3期报道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杧果生长期SA(水杨酸)处理对果实采后品质和病害的影响,为杧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第34期《云南杧果优良品种综合性状比较分析》(作者张翠仙等)报道,为了对云南省引进及选育出的12个杧果新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在云南推广种植的优良杧果品种,以"三年杧"为砧木,分别嫁接"云热-5006杧""云热-5007杧""贵妃杧""凯特杧""金煌杧""圣心杧""台农1号杧""帕拉英达杧""四季杧""南逗迈4号杧""圣德隆杧""三年杧"等12个杧果品种,从物候  相似文献   

15.
针对泉州地区杧果优良品种缺乏、成熟期较为集中等问题,对引进的‘贵妃杧’和‘四季杧’在泉州地区的试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妃杧’长势较好,产量稳定,果实可食率高,纤维少,品质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四季杧’植株具有速生快长的特性,周年开花结果且稳产丰产,果实品质佳,还可丰富杧果淡季销售市场,推广前景看好。‘贵妃杧’平均单果重547.9 g,可食率8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果肉细嫩爽口;‘四季杧’正造果平均单果重358.4 g,可食率77.3%,可溶性固形物17.5%,果汁较多;‘四季杧’反季果平均单果重313.4 g,可食率74.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5%,果汁较少但甜度更高。这两个品种在株产、平均单果重、可食率、纤维含量、果实品质等方面均优于本地杧果,适宜在泉州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印度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通过调整水果中的某些基因减少杧果采后损耗,目前他们已经成功筛选出了参与成熟多汁的dashehri杧果成熟过程中的主要基因。印度杧果产量占世界杧果总产量的42%,但由于在包装和贮藏等环节中的不当操作,造成约四分之一的杧果被浪费。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国家植物研究所(NBRI)团队的研究结果可以改善这种局面,有望推动杧  相似文献   

17.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139),来自巴基斯坦白沙瓦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系的Sadiq Shah等人研究了贮藏前壳聚糖-百里香油涂层对杧果炭疽病的影响。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一种严重的杧果采后病,收获后必须使用杀菌剂才能有效控制该病害。  相似文献   

18.
于灰枣盛花期、盛花末期喷赤霉素(GA3)或喷芸苔素内酯0.04mg/kg 赤霉素(GA3)15mg/kg或盛花期喷噻苯隆(TDZ)0.5mg/kg 赤霉素(GA3)15mg/kg、盛花末期喷噻苯隆(TDZ)1 mg/kg,与喷清水相比,可提高单果重(干、鲜)、制干率、产量和投入产出率,提高一年生枝的花序坐果率、果吊比,果形指数高,喷清水的枣果短因而饱满、颜色深红,但可食率和口感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正据《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不同灌溉方式对百色右江河谷杧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郭攀等)报道,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杧果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广西百色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弄蕉屯杧果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设置滴灌(DI)、微喷灌(MSI)、低压管灌(LPI)3种灌溉方式与无灌溉(NI)作为对组照,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DI、MSI、LPI处理较NI新梢长度、粗度、总数分别提高2.40%、4.33%、2.88%,3.85%、2.56%、5.13%,22.25%、25.17%、15.63%;灌  相似文献   

20.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5月)的一篇研究报告,印度农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易感和抗畸形两种杧果品种的酶活性氧消除系统。杧果畸形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给杧果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杧果素、酚醛树脂、多酚氧化酶和植物抗毒素等生物化学物质对不同品种杧果抗畸形病起着重要作用。此项研究试图证明植物化学物质(酚醛树脂、酶、抗氧化物)和杧果畸形程度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