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金银花属忍冬科木质藤本植物,用其花与茶制成的金银花茶,芳香可口,具有清凉解毒、通经活络等功效。常饮此茶,可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寿,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饮品。现介绍其制作技术。1.主料制备。金银花茶需要90%的茶叶作主料。将采来的1芽2叶或1芽3味的鲜茶叶,按照绿茶的制作方法制成干茶,要求含水量不超过4%(手捻叶  相似文献   

2.
凡是花木,它的花芳香,有的可用来熏茶。以增加茶叶香味,改进茶叶的品质,叫熏茶花木。经过香花熏制加工的茶叶,叫花香茶,俗称花茶,例如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3.
张华 《河南农业》2014,(5):15-15
<正>一、存在的问题(一)种植规模小,机械化加工程度低。桐柏县茶叶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生产经营为主,多数农户种茶面积0.2~0.67hm2不等,分散经营、分散加工,规模小、效益差。全县拥有120台小型多功能理条机、压板式扁茶炒制机、杀青机等机械,分布在县茶种厂和种植大户中。茶叶加工以手工和半机械生产为主,无全程机械加工名优茶典型,多数茶农仍靠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二)加工粗糙,高档茶比例低。其原因一是鲜叶采摘不标准,1芽1叶、2叶甚至3叶混采,难制高档茶。二是在茶叶生产"洪峰期"时1个师傅1天要做上百斤鲜叶,由于缺乏加工设备,加工不及时,或为了赶进度,粗制滥造,只求数量,难求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 以茶叶为食品原料开发各种天然营养保健食品热正在世界各地兴起,尤其是日本已将茶叶广泛应用到多种食品中。而我国茶叶保健食品的应用起步晚、质量不高,现就茶叶保健食品加工技术作一介绍。 1 茶叶原料的制备 1.1 以干茶为原料提取原汁。将一定量的干茶先用10~12倍  相似文献   

5.
1 茶叶的选购1 .1 识别真假在各地春茶陆续上市的时候 ,一些不法商贩乘机将女贞树叶、冬青树叶、桑树芽、柳树叶、金银花叶掺入茶叶中兜售。这种茶叶不但无饮用价值 ,还有微毒 ,有害健康。鉴别时 ,通常先用双手捧起一把干茶 ,闻茶叶的气味 ,凡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香者为真茶 ;凡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处于经验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加工研究有了较大进展。近10余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和茶叶加工多样化,从而使加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我国开始重视机械制茶。80年代后,茶叶加工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名优茶加工技术和名优茶机迅速发展,传统加工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将某些天然植物的叶,茎,花,果实与茶叶进行复合加工的多元复合茶,不仅营养丰富,保健功能独特,而且色、香、味、形各品质因子都表现优佳,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本文阐述主要加工技术及其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茶果露、茶蔬露和茶瓜露的加工工艺,以为茶叶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岩 《油气储运》2009,(1):54-54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茶叶加工机械在广大茶区得到普及使用。在每年茶季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各类茶叶加工机械的年终保养和维护,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机械本身效益的发挥、寿命的长短以及来年茶叶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从原料茶叶鲜叶到青砖茶的生产过程中,茶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从青砖茶生产加工过程着手,将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3种干燥样品经80%乙醇回流除去杂质后用水提取茶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用精制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分别对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根据相关文献分析茶多糖含量差异的原因。[结果]研究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136±0.139)%、(4.879±0.131)%、(7.739±0.127)%。[结论]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含量的差异与绿毛茶、青砖茶的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联苯菊酯在干茶中的残留量和降解行为,分析加工工艺及茶叶品种对茶叶中联苯菊酯残留动态的影响,田间试验中选用福鼎和黔湄6012个品种,用25%联苯菊酯乳油40mL对水15L进行喷施,分别于施药后0(2h)、1、3、8、11d人工采摘茶青,并按照烘青工艺和炒青工艺制成干茶,采用GCECD方法检测干茶中联苯菊酯的含量。结果表明,茶叶加工工艺及茶叶品种在施药8d内对茶叶中联苯菊酯残留量有极显著影响,8d后联苯菊酯平均降解率达到91.8%。干茶中联苯菊酯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31~3.47d。若以5mg/kg作为残留量参考指标,建议施药3d后再采摘茶青样品。  相似文献   

12.
鲜叶摊放对扁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鲜叶适度摊放,可提高氨基酸等含量和茶叶品质。当摊放至含水量为71%左右时,成茶含有较多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茶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日前,笔者从江苏省镇江市农林局、农机局获悉,为加快推广新型茶加工机械,提高茶叶加工质量,该市首次出台对茶农及茶叶合作组织购买茶叶加工机械予以资金补贴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茶叶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林  周建涛  彭英 《江西农业学报》2011,(10):128-130,132
茶作为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从茶叶加工的视角对茶的非食品用途、提高茶叶的品质、各种制茶工艺的交叉应用、生物技术的应用、低碳节能和清洁化生产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目的由于食品加工界对茶叶认识的提高,用于食品加工的粉末茶需要量年年增加,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粉末茶价格对于一般食品的利用来说是昂贵的,而且有色泽易劣变、涩味重等问题。因此作者进行了利用脱水茶叶磨碎加工成茶叶糊的新加工方法以保持茶叶绿色及除去或降低涩味的研究,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迅速发展,茶叶加工机械在广大茶区得到普及使用。在每年茶季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各类茶叶加工机械的年终保养和维护,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机械本身效益的发挥、寿命的长短以及来年茶叶生产的顺利进行。1.茶叶滚筒杀青机的保养与维修滚筒杀青机适用于各种绿茶的连续杀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推广新型茶加工机械,提高茶叶加工质量,江苏省镇江市首次出台对茶农及茶叶合作组织购买茶叶加工机械予以资金补贴的政策。 补贴对象包括在镇江市境内已正式登记的各种所有制茶叶加工企业、茶叶合作社、区域性茶业协会。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近几年茶叶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完善,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促使了一些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如应用微波杀青、微波干燥等技术做出的成品茶质量均高于采用常规方法做出的茶。一、高新技术在国外茶叶加工上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本、前苏联、印度等产茶国,为了提高茶叶品质,争夺国际市场,纷纷将高新技术运用到茶叶加工中,取得了显著效益。现介绍这些国家目前采用的高新技术。1.利用超声波加湿器管理鲜茶叶鲜叶从茶树上一采摘下来,就进行着极为复杂的理化变化,如果贮放管理不当,会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为了…  相似文献   

19.
茶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形态有:茶叶、茶汤、茶末、茶粉和速溶茶等,本文所指技术要点是指在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中对茶叶的加工处理,以及达到产品设计的概念要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对茶叶处理主要有8种方法:渍制、熏制、卤制、煮制、蒸制、爆制、拌制、撒制。  相似文献   

20.
茶叶中的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四川省两家茶厂的红、绿茶在不同加工工序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萎凋和杀青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增加;在发酵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所减少,在揉捻工序,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在成品茶中,氨基酸含量又有所减少,但仍高于鲜叶中的含量,正是由于氨基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这一变化,对最终形成红、绿茶芳香、清醇、鲜爽的风味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