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夹竹退笋综合控制效益分析*孙国忠(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黄运勇(梁平县西山森林经营所)在对白夹竹退笋综合控制技术研究的同时,在大面积竹林内推广应用,降低退笋率,提高上林率和竹材质量,增产效益明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在经济效益上,控制退笋后,每亩...  相似文献   

2.
白夹竹退笋综合防治效益分析伍文龙,宋功文,何婧,胡建华(华蓥市林业局)白夹竹[PhyllostachysnidulariaMunro],俗名白家竹、白竹、枪刀竹,是华蓥市主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竹种,多年畅销省内外,由于白夹竹笋期受害虫危害和经营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3.
白夹竹退笋的主要害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夹竹退笋的主要害虫调查研究*孙国忠(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白夹竹(PhylostachysnidulariaMunra)属单子叶植物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散生。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价值大等特点。在我省资源分布为5.0万公顷,以万县、达县、南充...  相似文献   

4.
白夹竹退笋综合控制技术要点孙国忠,邹清平,李明川,黄运勇(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梁平县林业局)(梁平县西山森林经营所)白夹竹(PhyllostachysnidulariaMunro)别名白家竹、白竹、枪刀竹,具有适性强、生长快、成林早、产量高、用途广...  相似文献   

5.
降水对白夹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夹竹生长快、成材期短,是造纸、竹编、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同时又是孕笋用竹、在四川华蓥山成遍分布,但近年产量,质量下降。研究发现,白夹竹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水分的要求各异,上年7月至11月是孕笋期,是水分因子影响竹笋产量的关键时期当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出笋——幼竹生长期,是白夹竹需水的最大时期。两个时期的降水量、降水天数配合影响出笋量、退笋率、单产等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白夹竹分布资源面积5万余公顷,是极宝贵的经济财富,由于近年重利用,轻管护,竹笋败退率极高,控制退笋,提高新竹产量成为提高林农收入,振兴竹林经济的大事,本研究针对这一实际,于1985年至1992年开展了系统观察研究,查清了白夹竹退笋原因,探索出了治理的技术措施,通过试验,应用,白夹竹笋上林率由30%提高到67%以上,经济产值翻两番,目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降水对白夹竹生长过程中关键时期—孕笋期和出笋—幼竹生长期的影响分析、得出上年7~11月(孕笋期)的降水量和降水天数与出笋量呈极显著相关,而当年5~6月中旬间(出笋—幼竹生长期)的降水量和降水天数与退笋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白夹竹生长发育和丰产不仅需要足够的降水量、而且与降水的年分布也有极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叶泉蝇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孙国忠(四川省林业厅保护处)李明川(梁平县林业局);白夹竹笋形成大量退笋的过程中,金叶泉蝇是导致退笋的主要害虫,占40%左右。为此,在林间定期观察和室内进行人工饲养,对其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观测研究。研究表明,该虫一...  相似文献   

9.
绿秆黄槽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是天然形成的园艺新品种,1989年以来,对其生长发育特性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它的“地下茎—笋—幼竹—成竹”的生长规律以及出笋和退笋的特点,为制订科学的培育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白夹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是华蓥山山区重要的基底生态经济资源,笋用经营开发是华蓥山白夹竹林经营转型的方向。通过对邻水县国营罗过铺林场不同坡位(沟槽、坡下部、坡中部、坡顶)白夹竹林的立竹数量、胸径、发笋情况的调查、观测,分析研究了不同坡位白夹竹的生长和发笋,提出山地乡土小径竹笋用经营存在着集约经营、近自然经营、品牌塑造3大技术体系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夹竹密度调控、施肥、覆盖等竹笋促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控制在800~1000株/667m^2时有利于提高白夹竹可食笋总量和可食率;覆盖有利于毛笋总量和平均毛笋质量增加;施肥能够明显的提高竹笋的产量和竹笋品质,是白夹竹经营中的一项主要措施,年度施肥4次对白夹竹生长发育的促进是长效而显著的。  相似文献   

12.
雷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雷竹(phylostachyspraecoxf.prevrnalis)是刚竹属早竹的变种,小型散生竹,在江、浙一带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为我国著名的笋用竹种。笋期在惊蛰节气(经早出措施处理后能够提前到春节期间上市),笋肉白嫩鲜美...  相似文献   

13.
桐梓县引种优良笋用竹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论述引种优良笋用竹的可能性,并通过对不同海拔引种的笋期,厉竹率、地下竹鞭生长及产量测算等恢复适应性指标的观测,从而进行适应性分析,初步得出的适应性顺序为:(1)新站;早竹、雷竹、红竹、白哺鸡竹;(2)元田大早竹、红壳雷竹、红竹、安吉金竹、雷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尖头青竹,高节竹;(3)凉砚垭;早竹,红竹、白哺鸡竹,雷竹。  相似文献   

14.
白夹竹为大熊猫喜食竹种,常被用作圈养大熊猫的饲用竹.2018年5月—2018年9月,为了探索白夹竹的人工栽培技术,本文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耿达镇神树坪基地进行了白夹竹的雨季栽培试验.试验已经完成了白夹竹的移栽并进行了6次生长数据调查,得到了有效数据.数据显示,本次试验在缓苗期、发笋率及成活率方面均优于普通栽植方式,尤其是竹...  相似文献   

15.
卧龙特区大熊猫竹子基地栽培成效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对 2 0 0 2年建立的大熊猫竹子基地的调查 ,所有栽培竹种的成活率均在 74%以上 ,美竹成活率最高 ,达 97.2 2 % ,白夹竹次之 ,89.38% ,拐棍竹为 76.95 % ,方竹最低 ,仅 74.44%。四种竹种发笋率的排序递次为美竹>方竹 >白夹竹 >拐棍竹 ,发笋率分别是美竹 65 .45 %、方竹 63.0 6%、白夹竹 5 0 .90 %、拐棍竹 42 .86%。从生长发育指数来看 ,美竹属于栽培竹种中的最优势者 ,仅地径略小于拐棍竹 0 .0 1 cm,而株高远远高于其它竹种 ,为84.43cm,最高有达 1 5 0 cm以上的记录 ;白夹竹地径与方竹接近 ,株高与拐棍竹相似。  相似文献   

16.
白夹竹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林  杨大胜 《经济林研究》1998,16(4):9-11,19
经观察,白夹竹鞭梢生长期6-11月,鞭分布在土壤上层1-15cm。鞭年生长1m左右。笋芽3-4月萌动,笋从5月初长出地面至5月底不再出笋,历时28天左右,每公顷大年笋10000个左右,上林率为29.54%,虫退笋率为43.98%,自然 笋率为26.48%,上林率,大年高于小年,初期,盛期出笋高于末期出笋。竹笋从出土到长成幼竹,历时60天左右,竹笋高生长,一般夜晚稍大于白天,笋箨有吐水同象,1985  相似文献   

17.
5种中型丛生竹笋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5种应用广泛的中型丛生竹(慈竹、佛肚竹、棉竹、香竹、撑绿杂交竹),研究其笋期生长规律,为其推广栽培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个竹种的出笋高峰期集中在6-8月份;出笋持续时间为94~290 d,其中香竹笋期最长,慈竹笋期最短;各竹种退笋率为12%~21%,其中撑绿杂交竹退笋率最高,香竹退笋率最低;种植地的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直接影响笋期生长,表现为年平均温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的地方竹种的退笋率越低、笋期越长及笋体越大;施肥能够促进各竹种笋期的生长,肥料种类不同其促进作用也不同,其中尿素的处理效果最好,氮磷钾复合肥次之,普通过磷酸钙的处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竹龄早竹母竹对造林效果的影响,实地调查了1年生与2年生母竹造林地的早竹胸径、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退笋高度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2年生母竹造林其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与新竹胸径均显著高于采用1年生母竹造林,退笋高度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早竹造林的母竹年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粽粑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粽粑竹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笋数、退笋数和幼竹高生长的测定,研究了粽粑竹的出笋、退笋和幼竹高生长规律.粽粑竹出笋时间始于2月初,结束于5月底,3月中下旬为出笋盛期,出笋呈正态分布.不同出笋时间的竹笋-幼竹高生长的数学模型表明,粽粑竹竹笋-幼竹高生长呈慢-快-慢的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  相似文献   

20.
长沙地区3种优良观赏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长沙地区观赏竹的引种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这3种竹的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黄秆乌哺鸡竹发笋期在4月初,花秆早竹和花毛竹在3月中下旬,历期均为20~25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同一竹种不同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的平均每株母株发笋数分别为1.09、1.85和1.16株;造成3种观赏竹退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在初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主要是人为机械损伤,盛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为机械损伤和营养缺乏等,而末期萌发笋的退笋原因主要是营养供应不足;3种观赏竹3个不同时期萌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均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慢-快-慢"生长规律,相应的Logistic方程均较好地拟合了各个时期萌发笋幼竹的平均高生长过程;在幼竹高生长历期和株高方面,3种观赏竹初期和盛期萌发笋均优于末期,留笋养竹时选择初期和盛期萌发笋为宜;3种观赏竹幼竹昼夜生长均呈现一定节律,且夜间增长量均高于白天增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