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果树抵御不良环境的耐受性,分析南果梨叶片及果实养分含量与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对南果梨树叶片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及果实的养分累积量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取长势一致,形态、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的1年生3个种源的纳塔栎(Q.Nuttallii),分别为LA、AR、MS种源。对其在秋冬转色期叶色变化以及叶片中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旨在揭示不同引种栎树在秋冬转色期叶片呈色的生理基础及其与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推断,可溶性糖含量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美栎树花青素的积累,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取决于测定的季节以及供试苗木的年龄等因素;另外不同树种之间碳水化合物代谢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果实单果重、果实大小是分级的主要指标。为了科学合理地量化分级指标,以陕西主产的秦美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选取果实单果重、果实长轴、果实短轴3个指标,研究了不同指标的分级区间和关系。首先,对3个指标信息统计分析,依据秦美猕猴桃实际收购区间和优质果实区间,划分出正常果实长短轴区间、优质果实长短轴区间,并统计各区间样本比例;然后,以果实长轴、果实短轴为果实大小单一指标,果实矩形面积、椭圆面积为复合果形指标,进行了果实大小单一指标、复合果形指标与果实单果重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果实单果重、果实长轴、果实短轴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划分了合理的分级区间;果实大小单一指标、复合果形指标与单果重的线性关系明显,果实单果重与果实长、短轴之间函数拟合系数为0.71和0.80,单果重与面积的函数拟合系数为0.92。以上结果为猕猴桃果实果形指标量化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扁杏、中国沙棘和黑果腺肋花楸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灌木树种。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3种灌木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值),分析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并结合3种灌木的叶性状研究,分析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个造林灌木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3种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中国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大扁杏次之,黑果腺肋花楸最低;叶性状各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与单位重量叶氮浓度(Nmas )、比叶面积(SLA)和全碳含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叶氮浓度(Narea)和C/N呈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和叶性状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灌木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生理策略来适应水分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5.
由于沙棘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高,野生果实被用于食物、化妆品和植物医药品生产。 然而,野生沙棘果的机械化采收存在问题是果小,果实质量低和用于脱果的力量之间的平衡问题是浆果采收技术的一个难题。除此之外,果实的形态和它的防护性覆被使采收变得更加复杂化。在进行果实测量和数学公理测算出停止符后,可以大概估算得出果实脱落所需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6.
滴灌条件下对枣树进行生育期长势与产量监测,通过对枣树基径、树高、梢条和叶片在年生长周期及各时期的动态变化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枣树年生长周期在4月至11月之间,在年生长周期内枣树枝干生理生长在夏季最快,基径、树高、梢粗和梢长的增长量最大;枣树叶片的生理生长在春季最快,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增长量也最大;5年生灰枣果实的平均产量为9 316.2kg/hm2,果实中含有较高的还原糖、维生素C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a、Mg、Fe。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8个杂交组合、644株苹果杂种实生苗果实性状的调查,分析了果实大小、果实形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品质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8.
快速反映植物水分状况的叶片紧张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水分状况会影响其光合作用等生理作用,叶片紧张度可以反映植物的水分状况。植物叶片组织水势及生理电容与细胞液浓度有偶联关系,植物叶片生理电容与叶片有效厚度、极板接触的叶片有效面积有关,定义叶片紧张度为极板接触的叶片有效面积与叶片有效厚度的比值,依据这种偶联关系推导出叶片紧张度与组织水势、生理电容的关系模型。以野外自然生长的构树、桑树叶片为实验材料,测定不同时刻叶片的生理电容和组织水势,利用这种关系模型计算出两种植物各测定时刻的叶片紧张度。结果显示,不同植物不同时刻的叶片紧张度是不同的;构树叶片紧张度、生理电容、组织水势日变化与光合指标日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0.926、0.631,桑树叶片紧张度、生理电容、组织水势日变化与光合指标日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0.820、0.217,由此可以看出叶片紧张度比生理电容、组织水势能更好地反映植物水分状况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合色彩特征的苹果树叶片各生长期氮含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准预测开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苹果树叶片的氮含量,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色彩特征的苹果树叶片氮含量预测模型。首先,获取苹果树叶片图像并提取R、G、B单色分量及14种色彩组合参数共计17种色彩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不同时期苹果树叶片氮含量关键影响因子,消除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降低模型输入向量维度;其次,对建立的PCA-SVM、PCA-BP、PCA-ELM预测模型在不同时期对苹果树叶片氮含量预测效果与精度进行对比,得到不同时期最佳的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最佳预测模型对不同时期苹果树叶片氮含量进行预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最佳预测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时期,PCA-SVM模型的预测精度均高于PCA-BP、PCA-ELM模型;优化后PCA-SVM预测模型在开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640、0.558、0.544g/kg,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0.057、0.050、0.064g/kg,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00、0.747、0.737g/kg,优于优化前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可以为果园精准施肥管理、提升果品品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滴灌方式下,通过覆盖地膜的栽培方式研究了库尔勒香梨生长特性以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地膜滴灌(MD)显著提高了香梨根际区土壤水分含量,0~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未覆盖滴灌(ND)和漫灌(CK),该土层土壤含水率与叶片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高于60~1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增加促进了叶片含水率和叶绿素含...  相似文献   

11.
沙棘叶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沙棘叶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及其沙棘叶生理功能、作用和已完成的沙棘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叶具有产量大、易收集、采集周期长、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易贮藏等优于果实的自然优势,对沙棘叶进行开发和研究将有利于促进沙棘资源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适宜土壤水分状态是决定葡萄营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不同水分条件下,酿酒葡萄梅鹿辄(Merlot)生理响应机制,取13 a生酿酒葡萄梅鹿辄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抽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55%~60%),并监测了相关植株形态,果实品质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单个生育期进行水分亏缺处理,对植株形态指标(葡萄株高、新梢长度、新梢粗度等)和果实品质指标(葡萄总糖量、可溶性固形物量、单宁量、总酚量、花色苷量等)无显著性影响。就产量而言,果实膨大期的亏水处理降低产量40.2%,是其需水关键期。而抽蔓期进行亏水处理,增产10.3%。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An irrig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young kiwifruit vines over two seasons to examine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fruit development. Vines were grown outdoors in a sandy, rooting medium enclosed within a polythene-lined trench with removable surface covers to enable strict control of the water supply. Measurements of fruit growth, leaf water potential,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were made throughout the season in conjunction with periods of water stress impose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for varying durations. Fruit development was very responsive to water stress with mean fruit size per vine at harvest varying from 60 to 130 cm3 as a result of various stress treatments. Fruit expansion ceased when predawn leaf water potentials fell below –0.1 MPa. Upon rewatering, leaf turgor was regained within 24 h even after severe, prolonged stress. Any turgor loss associated with fruit softening was quickly made up, and thereafter fruit growth continued at the same rate concurrently exhibited on continuously well-watered vines. Suggesting that stomatal conductance did not follow the rapid recovery of leaf water potentials and fruit expansion may be more closely linked to water supply than to the concurrent rate of photosynthesis. Despite the large range in mean fruit size, the shape of the fruit size distribution at harvest was not affected by water stress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harvest yields can be adequately modelled by assuming a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a fixed standard deviation.  相似文献   

14.
低压滴灌条件下均匀度各指标相关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试了4种滴灌带在30、60、90、120 m不同铺设长度时的滴头流量,分析了低压条件下的滴灌带不同均匀度计算指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计算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CU、变异系数Cv、分布均匀系数DU均随压力和铺设长度变化而变化,但压力对其变化影响不显著,铺设长度与CU、DU负相关,与变异系数Cv正相关;低压与常压下3个不同指标之间相关关系变化不显著,不同指标之间可用统一的线性相关关系描述,决定系数R~2达到了0.96以上。  相似文献   

15.
沙棘雌株叶产量与果枝数量、新梢数量、叶数量和百叶重量具有相关关系,可通过抽样调查果枝数、新梢密度、叶密度和百叶重4因子估算叶产量;以小样本抽样调查新梢密度和叶密度平均数估计叶总数,确定果枝和新梢平均长度是提高调查精度的关键环节;树冠不同方向和部位果枝新梢的百叶重差异明显,应选择半阴面中位或阴面上位果枝新梢,摘下全部叶称量百叶重。  相似文献   

16.
镁离子浓度对温室黄瓜镁含量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玉  张兵 《农机化研究》2012,34(2):145-148
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研究根际镁离子浓度对温室黄瓜开花结果期镁含量变化、镁在各器官的分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各器官中镁含量的变化与根际镁离子浓度有关;黄瓜对镁胁迫耐受力的强弱次序为开花结果初期>后期>盛期,镁在各器官的含量是叶片>根>茎>瓜;镁胁迫降低了黄瓜的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单株瓜数;多镁处理降低了黄瓜硝酸盐含量,提高了黄瓜的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大了茎粗和叶面积;缺镁胁迫显著降低了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了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可溶性糖和硝酸盐的含量,抑制了黄瓜株高、总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增大。因此,增施镁肥有利于改善黄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惯性气流式红枣清选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选系统是气吸式红枣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清选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是实现红枣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利用枣、杂惯性和流体力学特性差异,设计了一种惯性气流式红枣清选系统,并对其关键部件及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和分析。采用Fluent软件探明了该清选系统内气流运动形成的“∞”形旋流有利于枣、杂的清选。为获得清选系统最佳工作参数,以气流速度、调节板开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试验因素与指标间的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确定清选系统最优参数组合:气流速度为32.0 m/s,调节板开度为3.4 cm。在该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得到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分别为1.38%、3.37%和0.60%,与优化参数相比分别增加了0.06、0.12、0.03个百分点。该清选系统满足枣、杂清选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8.
清选系统是气吸式红枣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降低清选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是实现红枣收获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利用枣、杂惯性和流体力学特性差异,设计了一种惯性气流式红枣清选系统,并对其关键部件及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和分析。采用Fluent软件探明了该清选系统内气流运动形成的“∞”形旋流有利于枣、杂的清选。为获得清选系统最佳工作参数,以气流速度、调节板开度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试验因素与指标间的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确定清选系统最优参数组合:气流速度为32.0m/s,调节板开度为3.4cm。在该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得到含杂率、损失率和破损率分别为1.38%、3.37%和0.60%,与优化参数相比分别增加了0.06、0.12、0.03个百分点。该清选系统满足枣、杂清选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施用沼肥对枣树长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沼肥施用方式下的枣树长势与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周期内枣树枝干生理生长在夏季最快,基径、树高、梢粗和梢长的增长量最大;枣树叶片的生理生长在春季最快,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指数增长量最大;沼液根施促进枣树基径生长发育,沼液喷施促进树体高度、梢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同时明显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沼液喷施可提高枣树果实的单果重和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形指数;沼肥应用效果以沼液喷施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滴灌水肥条件对樱桃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樱桃果树为研究对象,通过滴灌对植株进行灌溉施肥,设置9个不同水、肥量的试验处理,测定了樱桃果园土壤水分和理化性质,同时测定不同处理下樱桃果实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了土壤养分各指标与樱桃果实微量元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引入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土壤养分各指标与果实品质各指标作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在樱桃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在灌水时期,灌水越多,浅层土壤含水率越高,而对较深层次土壤含水率无明显影响。试验处理下的水肥条件能显著提高樱桃果实品质,较高施肥量能提高果实果径;适当灌水量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较高施肥量和较低灌水量能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灌水量和施肥量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等施肥量和较低灌水量能提高粗蛋白的含量;较低灌水量和较低施肥量能提高果实内维生素C含量;适当灌水量以及较低施肥量能提高可溶性总糖含量。土壤中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处于不稳定状况,养分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各养分指标中,有机质含量与果实内全铁含量正相关;有效铵态氮含量与全氯含量呈正相关;有效硝态氮含量与果实内全钙、全锌、全氯含量呈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全铁含量正相关;速效钾含量与全钙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养分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与果实品质中的大多数指标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