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ew.]菌种黑V29为试验材料,分别以菌丝生长速率和子实体产量为指标,研究了在西藏林芝地区运用袋料地栽方式生产黑木耳的最佳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料配方为青冈木屑76%、青稞麸皮22%、1%石膏、1%石灰、含水量6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氨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对黑木耳外观特征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寻找适合的遗传筛选标记,同时又不降低黑木耳的产量与品质。[方法]以黑木耳黑29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插片培养法、显微镜观察法测定菌丝生长速率、菌落形态特征和锁状联合菌丝数量。[结果]适宜浓度的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对黑29菌丝生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对菌丝色泽、密度影响较大,菌落隆起现象明显,偶尔出现褐变现象;随着4种抗生素浓度的升高,锁状联合菌丝比率先升高后降低,抗生素在50μg/mL时该比率升高显著。[结论]一定浓度的制霉菌素或卡那霉素较适合做遗传筛选标记,又不影响锁状联合菌丝的比率。该研究对黑木耳的遗传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利用冬季修剪的葡萄枝条袋栽平菇的方法,以葡萄一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袋栽法研究了不同比例葡萄枝条木屑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丝生长及产菇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中葡萄木屑含量不同显著影响平菇菌丝的生长速率、长势及产菇量.随着葡萄木屑比例的增加,平菇菌丝满袋时间延长.与对照(92%的棉籽壳)相比,62%葡萄木屑、30%棉籽壳配方下平菇菌丝长势最佳,菌丝体浓白、粗壮,且成束能力最强;67%葡萄木屑、25%棉籽壳配方下,菇体外形特征较好,产菇量最高,生物转化率达到55.05%,较对照高出15.8%.葡萄枝条木屑62%~67%可作为平菇袋栽的最佳培养基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武清区的黑木耳袋料地栽技术。袋料地栽的黑木耳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易于形成规模化商品生产。黑木耳袋料地栽经过菌种选育扩繁、料棒制作、高压灭菌、菌丝培养、地栽田间管理等各项技术措施,实现双季高效生产,为平原传统粮食产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栽培基质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1):1447-1449
通过调整麸皮和杂木屑的比例,比较不同栽培基质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筛选最佳基质,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种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个栽培基质间产量比较差异显著;麸皮25%、杂木屑35%、棉籽壳20%、玉米芯18%、碳酸钙2%、蔗糖0.05%、基质含水量65%为最佳栽培种基质配方,菌丝生长速度快,可达到0.6 cm/d,子实体产量最高,可达0.3 kg/袋,生物转化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6.
茶籽壳栽培茶树菇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茶籽壳加入杂木屑及辅料作栽培基质,并用袋栽法和床栽法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茶籽壳栽培茶树菇,与传统的棉籽壳和木屑栽培配方相比,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熟料床栽法可缩短栽培周期,生物转化率达65.8%,较熟料袋栽的生物转化率提高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真姬菇原种及袋栽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对真姬菇原种培养基及袋栽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得出,以棉籽壳为主要栽培原料的最适原种培养基为:棉籽壳60%,木屑16%,麸皮20%,石灰2%,石膏1%,磷肥1%。其菌丝生长速度明显比其他配方快,且菌丝生长旺盛。最适袋栽培养基为:棉籽壳45%,木屑35%,麸皮10%,玉米粉5%,石灰3%,石膏1%,磷肥1%。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在猴头菇生产过程中黑木耳菌糠的最佳添加量,降低猴头菇生产成本和实现菌糠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猴头菇基础培养基为对照,设置4个黑木耳菌糠添加量的配方,研究不同木耳菌糠添加量对猴头菇母种、二级种菌丝体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猴头菇母种和二级种菌丝生长的黑木耳菌糠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0g/1 000mL和20%,该条件下,猴头菇母种和二级种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4.17mm/d和2.812 0mm/d,菌丝长势粗壮且浓密;提高猴头菇农艺性状的黑木耳菌糠最佳添加量为25%,该条件下,菌袋的平均产量为218.4g,生物转化率为54.60%,子实体直径6.11cm,颜色洁白,菌刺密集。  相似文献   

9.
为黔东南州黑木耳的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气候依据,以黑木耳为试材,黔东南州16县市1988—2017年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观测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指标,分析露地袋栽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探讨露地袋栽黑木耳在黔东南州的生长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15.0~18.5℃时,袋栽黑木耳完成催芽需要14d;袋栽黑木耳出耳阶段适宜气温为15~25℃,20℃左右时生长最快,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适当光照,品质更好;黔东南袋栽黑木耳温度、湿度条件优越,最适宜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海拔560m以上地区冬季有15~40d的低温不适宜期,835m以下地区夏季存在20~100d高温不适宜期。湿度条件好,在黑木耳生长期内,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即可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温度满足条件下,黔东南州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生产黑木耳,实现不同地区错季栽培、四季供应。  相似文献   

10.
为黔东南州发展黑木耳产业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黑木耳为试材,黔东南州16县市1988—2017年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观测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指标,分析露地袋栽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探讨露地袋栽黑木耳在黔东南州的生长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袋栽黑木耳在15.0~18.5℃时,完成催芽需要14d;袋栽黑木耳出耳阶段适宜气温为15~25℃,20℃左右时生长最快,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适当光照,品质更好;黔东南袋栽黑木耳温度、湿度条件优越,最适宜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海拔560m以上地区冬季有15~40d的低温不适宜期,835m以下地区夏季存在20~100d高温不适宜期。湿度条件好,在黑木耳生长期内,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即可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温度满足条件下,黔东南可一年四季种植生产黑木耳,实现不同地区错季栽培、四季供应。  相似文献   

11.
沙棘果渣栽培木耳生产工艺及产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废弃的沙棘果渣得到再利用,解决木耳栽培原料短缺的问题,将沙棘果渣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木耳栽培料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沙棘果渣最佳添加量(20%沙棘果渣)和最佳配方,并研究了该配方对不同木耳品种(黑29、黑威11号)菌丝生长的影响,通过出耳试验确定了栽培工艺,测定了所生产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添加20%的沙棘...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试管培养法进行松木屑拟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松木屑经自然堆积8个月后,最多可在培养料中添加60%,不明显影响产量满袋时间为58 d,袋单产量42g;碱处理法菌丝生长较好,出耳快,产量与自然堆积法相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木耳生产基质中大豆秸秆的添加量,用大豆秸秆替代木屑栽培木耳新品种牡耳二号,试验设置5个处理,观察大豆秸秆的添加量为0、15%、30%、45%、60%条件下的木耳菌丝长势和出耳情况。结果表明:当大豆秸秆的添加量为30%时,木耳菌丝萌发早、吃料快、开口后菌丝恢复快、原基形成早且耳芽整齐、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松木屑经自然堆积6个月后制成培养料,黑木耳菌丝可以生长,长速为4.79 mm.d-1,pH为6.22,测得其中菌丝胞外酶活性与杂木屑中的趋于一致。结果表明,松木屑可以替代部分杂木屑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5.
增氧栽培对桃幼树根系构型及氮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增氧栽培对桃幼树根系构型及根系氮素代谢的影响,为探明氧气在桃树根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2年生桃品种‘春美’为试材,试验采用的增氧栽培装置为硬质塑料盒,底部有大小均匀的小孔。设置每3 d通气增氧1次,以不通气为对照,共2个处理。每隔20 d测定不同处理桃幼树生长期土壤氧气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桃幼树根系活力、根系全氮含量以及根系转氨酶活性;新稍停止生长后,使用专业版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测定根系构型参数。分析增氧栽培对土壤氧气含量、桃幼树根系构型、根系活力以及根系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增氧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增氧栽培桃幼树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一级侧根数、二级侧根数、根尖数、总体积、分枝数、交叉数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0.53%、42.66%、13.64%、18.51%、44.94%、5.48%、37.01%和54.41%;一级侧根长度和根系平均直径减小;一级侧根与垂直向下方向的夹角整体上减小,小夹角数量增多,根系趋向于垂直分布;直径小于2 mm的根系干重显著高于对照的,直径大于5 mm的根系干重减少;增氧栽培的根系活力、根系硝酸还原酶(NR)、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04%、29.80%、6.56%和19.91%;根系全氮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8.90%;另外,增氧栽培的桃幼树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干茎均高于对照。【结论】增氧栽培可较有效地提高土壤氧气含量,土壤氧气浓度的增加可促进桃幼树根系的发生与生长;提高桃幼树根系活力和氮素代谢水平,利于桃幼树植株干物质积累,促进桃幼树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16.
优良袋料栽培配方是金耳增产增效的关键因素,为探究金耳袋栽高产配方,缩短金耳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及子实体品质,试验以麸皮、豆粕、玉米粉、木屑、棉籽壳为研究因素,以金耳子实体鲜质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混料比率及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常规熟料栽培,构建研究因素与金耳子实体鲜质量的数学模型,探索不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金耳栽培基质中添加麸皮、豆粕、玉米粉均能提高其产量,其影响规律符合二次曲线规律,木屑不利于金耳产量的提高;结合当前原料价格选出金耳栽培的适宜配方,即麸皮10.30%,豆粕2.29%,玉米粉9.15%,木屑49.57%,棉籽壳26.69%,生石膏1%,蔗糖1%。采用该配方每袋可产金耳子实体264.62 g,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茎藤培养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华舟  孙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88-7189
[目的]探索以金银花茎藤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的培养基配方及菌丝生长和出菇状况。[方法]以不同含量的金银花茎藤培养基为试验组,以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以及栎木屑培养基为对照组,对比观察香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状况。[结果]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菌丝萌动和生长最快,各组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随着培养基中金银花茎藤的增加,出菇时间和次数增加,产量提高。金银花茎藤可作为香菇种植的培养基,其适宜配方为:金银花茎藤屑200g、麸皮20g、蔗糖20g、石膏2g、水300ml或料水比1.0∶1.3。[结论]金银花茎藤含有充足的香菇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金银花茎藤培养基可替代传统栎木屑培养基用于培养香菇。  相似文献   

18.
硫酸锌袋控缓释对桃幼树锌素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袋控缓释肥是根据果树个体较大的特点,结合果树养分需求特性,改变一般控释肥颗粒包膜的设计思路,利用控释袋包装达到控制养分释放的一种肥料。本试验研究了5排孔、20 g/袋的硫酸锌袋控缓释肥的田间养分释放规律和桃园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硫酸锌袋控缓释肥在105 d养分释放量达到80%以上,可以在1个生长季内稳定、持续地为桃树提供锌素;对鲁星1号幼树进行施肥,与不施肥处理G及分两次散施处理D(ZnSO440 g/棵)、E(ZnSO460 g/棵)、F(ZnSO480 g/棵)比较,不同施肥梯度的袋控缓释处理A(2袋/棵)、B(3袋/棵)、C(4袋/棵)不同程度提高了根区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并且土壤有效锌含量波动小,能够维持较稳定状态,同时叶片全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生长末期也维持较高水平,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较高。袋控缓释处理A、B和C之间进行比较,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的营养成分,研究其不同添加量对5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垫料含氮量为1.63%,可作为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氮源;5种食用菌菌丝在不同的配方上都能生长,适宜的添加量有利于促进菌丝生长,添加垫料为35%时,平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9.50mm·d^-1;添加垫料为40%时,毛木耳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4.50 mm·d^-1;垫料添加量为35%时,金 针 菇 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4.35 mm·d^-1;垫料添加量为20%时,滑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4.52mm·d^-1;垫料添加量为45%时,真姬菇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2.60mm·d^-1,它们和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为推进油桐产业的快速和规模化发展,解决北缘地区油桐良种缺乏的问题,2011年以来,在对安徽大别山区的桐城和金寨等地的油桐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油桐优良单株选择工作,经初选、复选和决选,最终选择出5株油桐优良单株。所选5个优株雌雄花比例均在1:10以内,属于典型的少花花序类型;丛果性除"金寨2号"稍弱外,其他4株丛果性均较强,果大皮薄,光滑整齐,粒饱仁满,种仁含油率均在50%以上,2年的年均鲜果产量在1.25 kg·m-2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我国油桐优树的选择标准。以上油桐优树的选出为北缘地带发展油桐提供了良种培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