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茶中氨基酸的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水平的提高,从五十年代起,在国内外均开展了茶叶理化检验的研究,探讨茶叶的物理性状,分析茶叶各种化学成份的含量以寻求评定茶叶品质的科学指标。茶汤中游离氨基酸对茶汤的滋味有着直接的影响,氨基酸的组成及其含量是决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茶氨酸又是茶汤中一种主要氨基酸。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2.
论茶叶品质的构成及品质评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继轸 《茶业通报》2000,22(2):19-21
茶叶外形、色泽是茶叶外观特征 ,茶叶品质主要由香气、滋味构成。茶叶品质评定用感官和理化审评相结合 ,滋味、嫩度评分用化学法 ,香气、劣变因子审评用感官法。品质总分 =滋味分× 4 0 %+嫩度分× 4 0 %+香气分× 2 0 %-劣变分。绿茶类 ,滋味分 =氨基酸总量mg/g数 +多酚类 %+氨基酸 /多酚类× 3 0 ,嫩度分 =纤维素含量的倒数乘以 7.3 0  相似文献   

3.
目前,采用任何物理检验与化学分析手段,还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茶叶的级别、品质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故世界各国对茶叶品质的评定,都依靠感官审评。它具有准确、快速全面的优点。茶叶感官审评的具体内容包括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项,简称“五项因子”,但商业上对茶叶感官审评,将外形一项分拆成条索、整碎、净度和色泽四项,与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构成了八个检评项目,简称“八项因子”。采用八项因子评茶,其操作方法与五项因子方法类同,但我从茶叶审评实践中体会“八项因子”评茶缺陷很多,不利于全面评定茶叶品质,其…  相似文献   

4.
茶叶内部含有的物质(简称内含物)是决定茶叶品质好坏的物质基础。茶叶的级别是茶叶质量的一种数量描述。所以,内含物与级别之间应该有相关关系。茶叶定级现在主要靠人的感官审评:香颜色,嗅香味,尝滋味等。利用感官审评,速度慢,不适合生产第一线大量收购工作的需要。这些评级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茶叶生产、茶农和国家进出口的利益。因此,如何实现快速且客观地评定茶叶的级别,一直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计算机快速准确地科学计算(程序能体现概率统计原理),可以部分地代替人的智  相似文献   

5.
茶叶感官审评是指利用人的眼、鼻、口、手等感觉器官对茶叶的色、香、味、形等质量指标进行鉴定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指导生产,提高品质的作用。长期以来,这种方法被全世界茶叶产、销国家普遍采用。但是,有人对此方法产生异议,认为感官审评的方法不科学,评茶术语模糊,应该用仪器测试来鉴定茶叶品质才是科学的,才有说服力。这种认为用仪器验测是科学方法的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用感官审评方法来鉴定茶叶品质也并  相似文献   

6.
真空冷冻干燥对绿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舒茶早鲜叶为原料,杀青后将不同干燥程度的茶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以含水量、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总量、咖啡碱为指标进行理化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结果,与传统干燥方法做比较,判断该方法对绿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绿茶更绿,香味较鲜爽,滋味较纯爽。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茶叶中有效成分的保留量较多。但是对不同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不同,有的增加,有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不同茶类茶汤对红茶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慈妹  方世辉 《茶业通报》2007,29(3):129-131
用不同茶类茶汤的培养液分别培养红茶菌,通过对其生长过程的观察与发酵成熟菌液的感官审评,探讨了几种培养液对红茶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绿茶茶汤做培养液培养红茶菌能得到综合口感最好,滋味酸甜可口,茶香适中的红茶菌液。并得出较佳培养液配方为绿茶(g):糖(g):菌液(ml):水(ml)为1:6:7.5:100。  相似文献   

8.
味觉是茶叶感官审评中判别滋味的重要的感官。随着科学的不断发进步,人类对包括味觉在内的观感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对味觉的重新认识和定义方兴未艾,这也要求茶叶感官审评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力求让每一次茶叶感官审评的结果更加公正客观。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类别的杜仲茶为对象,探究了杜仲茶汤胶体特性与综合品质的关系。先测定了包括绿原酸的6个理化指标,并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其平均粒径等胶体特性;之后对各杜仲茶汤进行滋味感官评分;最后对杜仲茶汤的胶体特性与理化指标及感官滋味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仲茶中存在胶体体系,绿原酸和可溶性糖可能是杜仲茶汤胶粒的主要成分,且其含量越高,胶粒稳定性越高;胶体特性与滋味属性中的甜味和回甘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茶叶种类、茶叶品质、汤色和冲泡因素等对茶汤pH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茶类的茶汤都呈弱酸性,但酸度会随着氧化程度及茶叶品质的提高而提高,茶汤汤色也会随着pH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不同的冲泡时间、温度以及茶水比都会影响茶汤的pH值。  相似文献   

11.
卢福娣 《茶业通报》2002,24(4):36-39
世界茶叶产销国家对茶叶品质的鉴定普遍地采用感官审评作为主要手段,而评茶术语是感官审评结果的主要表达方式。评茶术语(以下简称术语)是记述茶叶品质感官鉴定结果的专业性用语。准确运用术语是评茶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掌握了这项基本功,才能对所评茶叶的品质情况作出确切的表达和评价。印度早在1966年就制定了评茶术语国家标准。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6月19日发布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推荐性国家标准GB/T14487-93(以下简称术语标准)。标准规定了一套评茶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我国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波绿茶为原料,探讨了宁波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从生化成分以及感官审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茶叶的配比以龙井茶与炒青茶质量之比为40∶60为最好,滋味具有龙井茶香气。  相似文献   

13.
茶叶感官审评对茶叶品质分级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茶叶审评标准及审评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茶叶标准体系,应不断更新标准内容,确保茶叶标准品的标准化和供应,不断提高审评人员素质与能力,加强与行业专家的沟通合作,进而推进茶叶产业化,健全茶叶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减少茶叶感官审评误差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利平 《茶业通报》1999,21(3):35-36
在茶叶检验中,感官审评一直是茶叶品质优次和等级评定的重要方法,它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已被国内外茶业界认可并运用。由于感官审评是利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耳、鼻、眼、舌、手),佐以科学的操作技术和实践经验来鉴别茶叶色、香、味、形的优次并对照标准样定其等级的。因此,感官审评受到审评人员的生理条件和工作经验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审评人员和同一个审评人员在不同的生理及环境下,对同一个茶样,通过感官审评得出来的结果,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怎样避免和减少这一误差,提高茶叶审评结果的准确度,笔者经多年…  相似文献   

15.
汪松能 《茶业通报》1993,15(1):31-32
茶叶理化审评是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评定茶叶的品质。它使用仪表检测,受人为因素影响小,可靠性较大,可进行定量分析。但局限于实验室里进行,仪器设备多,操作繁琐,时间长。以上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如能配合运用审评效果就会更佳。现将理化审评中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来的茶叶化学研究,一般认为茶汤中游离氨基酸的鲜浓香味是决定茶汤滋味的重要因素之一。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等都具有一定的鲜爽香味。此外,茶树组织中特有的一种茶氨酸是非蛋白基酸,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在茶叶中大约占干重的0.5~2%,而茶氨酸的味阀浓度约为0.06%,这也说明了茶  相似文献   

17.
毛茶审评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技术性较高、直接与群众见面的工作。是否执行对样评茶、按质论价的价格政策,是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到品质的提高和降低。近几年,我国茶叶品质的下降与毛茶审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关系。本文着重谈谈红毛茶审评中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毛茶审评是茶叶收购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条例规定及对照标准样茶来鉴定毛茶品质的优次,评定其等级和收购价格,并可对茶叶品质、生产起到指导、促进和提高的作用。毛茶审评的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茶价政策;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到茶叶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外贸、内销的信誉和需要。总之,毛茶审评是一项政策性、经济性、群众性很强的技术工作,而收购站评茶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又是保证审评正确性的关键,至为重要。但当前基  相似文献   

19.
茶叶感官审评的生理学基础和误差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茶叶感官审评的定义和目的、生理学基础、依据;探讨了影响茶叶感官审评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方法因素、评茶员自身因素等,提出了茶叶感官审评中的误差控制方法:1、建立满足茶叶感官审评需要的适宜工作环境;2、配备适宜的茶叶感官审评设备;3、规范茶叶感官审评方法;4、提高茶叶审评人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0.
Ca2+-Mg2+-Al3+复配对绿茶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金属离子对绿茶茶汤感官品质与理化指标的影响,使用Ca2+、Mg2+、Al3+ 3种金属离子及其复配对速溶绿茶粉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钙离子对茶汤浊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多种金属离子对茶汤浊度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不同金属离子及其复配处理都会引起绿茶茶汤电导率增加,pH、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下降,儿茶素总量、GC、EGC、C、EC、EGCG、ECG和CG各组分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GCG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上升,氨基酸组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茶汤感官品质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茶汤香气变得平和、滋味变苦;不同处理之间,以自来水处理对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影响最大,不同金属离子复配处理对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的影响显著大于单一金属离子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