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金冠、富士幼树接种茎沟槽病毒(SGV),分期测定其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苹果植物接种SGV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增酶高峰出现于接种后20—35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也发生变化,在接种后20—30天,富士、金冠两个品种先后各出现了两条健株所没有的G、I带和I、K带。  相似文献   

2.
对玉米毛82-2交系的16个姊妹系或姊妹种分别运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功酶,运用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在姊妹系间、姊妹种间、姊妹系与其对应姊妹种间,酯酶同工酸酶谱差异甚微,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话有明显差异.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酸酶谱,用等电聚焦电泳所得酶带比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肢凝胶电泳所得酶带丰富,故显示出的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玉米、小米、高粱、狼尾草五个不同属的材料为外源DNA供体,经减压渗透转化受体紫稻。从获得的变异材料中各选一份在苗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四个时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等电点聚焦电泳(PAG-IEF)分.析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发现各材料在所检测的四个时期均与受体紫稻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多表现在变异后代材料在弱带和痕迹带的缺少和增加上。并且在变异材料与受体之间差异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在生理生化水平上表明了这些变异后代材料与受体紫稻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181个原产于四川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Triticumaestivum L.)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普通小麦地方品种的幼根和幼芽中,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存在差异。E3、E5只出现在根中,E4、E10、E11、E12和E13是芽中区别于根的特征酶带;根的酯酶同工酶包括两种类型,在芽中则出现了6种类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不同材料的根中没有差异,在芽中则变异很大,共有15种类型;根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较芽显示更多的酶带,且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我室自育的山区玉米育种用优良自交系S37的4个姊妹系和以它们为父本组配的2个适于山区种植的优良杂交种雅玉2号与合苏单交的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并对它们扫描,以各酶带的酶含量为分析的基础数据,用Tocher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酯酶的酶谱,除了S37(4)外,其余5个供进材料极为相似,但聚类分析则表明供试材料可归为两大类,S37(1)自成一类,剩余5个材料可归为另一类;供试材料过氧化物同工酶呈现较大的变异。S37(1)与S37(3)的酶谱相近,S37(2)、S37(4)和雅玉2号间的酶谱相同,合苏单交有自己的特征酶谱;聚类分析也将它们归为三大类:雅玉2号与苏合单交,S37(1)归为一类,S37(2)与S37(4)可归为另一类,S37(3)自成一类。并对上述结果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于63个产于陕西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Triticum aestivum L.)的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的幼根和幼芽的酯酶同工酶均存在差异。E_3、E_5只出现在根中,E_4、E_(10)E_(11)、E_(12)和E_(12)是芽中区别于根的特征酶带;根的酯酶同工酶包括两种类型,在芽中出现了四种类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不同材料的根中没有差异,在芽中共出现了三种类型;根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较芽显示更多的酶带。与四川的地方品种相比较,同工酶酶谱的变异程度在陕西、四川两省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采用薄层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光密度计扫描方法,对玉米一组同核异质系和一组同质异核系及相应保持系的花药(单核—双核期)进行了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酶的同工酶在同核异质系间和同质异核系间及与相应保持系间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两者可能由质核基因共同编码,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胞质基因占主导,酯酶同工酶是核基因占主导。本文并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梨品种对黑星病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不同的梨品种对黑星病的抗病性差异很大,西洋梨不感染,日本梨较中国梨抗病。黑星菌以侵染钉直接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幼叶感病,当达到成熟叶龄后,即使人工接种也不发病。免疫或抗病品种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其叶片上分生孢子的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虽然穿透作用仍能发生在免疫品种上,但接种后三天其叶内游离酚含量显著增加,抑制了侵入菌丝在体内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9.
大麦×纤毛鹅观草属间杂种回交后代的酯酶同功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幼根、幼穗和幼嫩籽粒的同功酶分析,研究了栽培大麦Arupo/纤毛鹅观革(R.ciliaris)//栽培大麦Arupo属间杂种回突后代BC1F1各株和BC1F2各株系与其亲本之间的酯酶同功酶的异同。结果表明,BC1F1各株、BC1F2各株系的酯酶同功酶谱与栽培大麦亲本Arupo相似,但具有一些纤毛鹅现草所特有的酶带,并出现了双亲所没有的杂交酶带。说明在回交后代中,纤毛鹅现草的遗传物质得到稳定的遗传,为进一步转移外源基因,分离具有不同的纤毛鹅观革有益性状的易位系提供了广泛的基础。本研究结果与其形态学、细胞学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经烫漂、亚硫酸氢钠加各种不同的化学试剂烫漂的蔬菜,在-40℃下速冻,在-18℃条件下冻藏一年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了产品中残余过氧化物酶活力;同时用聚丙烯酶胺凝胶电泳分离了蚕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烫漂可明显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产品残留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亚硫酸氢钠加各种不同化学试剂烫漂抑制效果都优于单纯烫漂处理,产品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明显低于单纯烫漂处理;其中亚硫酸氢钠加钙盐烫漂效果最佳,产品残余过氧化物酶活力降到最低,产品的感官质量好。速冻产品的感官质量与产品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密切相关,残余酶活愈低,产品质量愈好。经烫漂、亚硫酸氢钠加各种化学试剂烫漂冻藏一年后的蚕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新鲜蚕豆和只经冻藏的蚕豆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各处理其酶谱的强弱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梨树感染茎痘病毒后对内源激素及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感染茎痘病毒 (SPV)的 1年生梨幼苗的内源激素 (包括GA3、IAA、ZT和KT)进行了分析测定 ,同时还测定了 1年生幼苗和 2年生幼树的田间生长量。结果表明 ,无论是苗木还是幼树 ,感染SPV后其生长速度显著低于脱毒苗。其中幼苗干径和苗高分别减少 11%和 13% ;2年生幼树干径、茎高和枝梢总长分别减少 6 0 %、2 3%和 44 %。梨树生长减缓与几种促进生长的内源激素大幅下降有关 ,GA3、IAA、ZT和KT分别降低 2 4 6 %、5 4 0 %、96 8%和85 2 %  相似文献   

12.
采后结球白菜和甘蓝生长点及其周围未伸展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外层成熟叶片其次,中间叶片活性最低,不同叶位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呼吸强度呈很好的正相关(r=0.9889)。生长点及不同叶位叶片IAA氧化酶活性没有规律性变化,而叶片离层部位此酶活性与叶片的成熟衰老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泡桐丛枝病与过氧化物酶含量关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法,比较分析了感病与未感病泡桐树木的过氧化物酶总活性与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泡酮感病后,叶片的POD总活性没有显著变化,枝,根韧皮部的POD总活性,病株高于健株。健株枝部和根部的POD同工酶谱带多于病株,活性也高于后者。可以用POD总活性与同工酶变化两个指标作为判别泡桐感病与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叶片在受到马格栅锈菌(Melompo-sora magnusiana Wagner)侵染以后,用分光光度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均证明:在侵染初期,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明显上升。在孢子堆出现前后,酶活性增加达到高峰,以后又趋下降。同时,这两种酶的同功酶谱带形式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些新增加的酶活性,主要来自寄主对病原生物侵染的反应,其中包括侵染所引起的寄主组织的“老化”反应。病原菌的孢子和菌丝中这两种酶活性极低,对病变中酶活性变化率影响极小。 病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与正常叶片中的酶相比较,在某些酶学性质上(诸如温度曲线,最适pH值,底物的亲和力,热稳定性和对某些抑制剂的反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病斑对于周围绿色组织中酶活性的影响,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但到6-8mm处仍有明显的反应。 对实验条件作了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黄金梨、大香水、新梨七号为试材,研究了贮藏后梨褐变不同部位酚类物质含量和种类、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的关系。结果表明,梨果实中的酚类物质以绿原酸为主,果实褐变与酚类物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特别是二者在果实中不同部位的分布特性有关。黄金梨果心与其他部位比较具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和PPO活性。由果皮至果心CAT活性依次降低,而果皮中POD活性极大地高于其他部位。SOD的活性与褐变的直接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下甜菜碱对梨树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盆栽新高梨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喷施甜菜碱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过程中新高梨叶片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效果不显著,但提高了新高梨叶片SOD活性,并降低了MDA的含量及细胞质膜透性,提高了新高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并分析新疆和静县223团场多年生早熟梨树上的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方法]对采自新疆和静县223团多年生早熟梨的枝条和叶片样品进行RNA抽提,经RT-PCR技术鉴定检测.[结果](1)多年生早熟梨树检测到苹果锈果类病毒,得到2条ASSVd核酸序列(JX861258~JX861259),所得序列与G enBank中已报道的国内外ASSVd序列同源性达86;以上.(2)原位RT-PCR检测进一步表明ASSVd的RNA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叶片叶肉组织的细胞核内.[结论]通过序列分析比对,各寄主上的ASSVd分离物核酸序列变异较小,地域和品种间核酸序列无明显差异.建立了优化的RT-PCR检测及原位RT-PCR检测方法,为果树ASSVd的快速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烟草感染丛枝病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初步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烟草感染丛枝病病原后表现为典型的矮化丛枝症状。供试烟草品种K326以烟蚜为媒介,成功接种丛枝病病原后,分析病株与健株中与生长素(IAA)代谢相关的锌元素含量;IAA氧化、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同功酶变化,同时对抗感病相关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苯丙氨酸氨裂解酶(PAL)和植株解除H2O2毒害相关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感病烟株代谢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病株中锌含量降低、IAA氧化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且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它们的同功酶谱带多于健株,PAL的活性随接种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着下降。另据测定,病株叶绿素含量减少而可溶性糖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