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茴香是海原县的“四大”区域优势特色作物之一,具有抗旱耐瘠薄,宜连作,病害少,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但随着小茴香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在种植区出现了小茴香花而不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小茴香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小茴香不同生育期喷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小茴香不同生育期喷硼试验,以补充小茴香开花结实对养分的需求,提高结实率,增加小茴香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改善小茴香花而不实的现象,可准确选择在小茴香某一生育期喷硼后提高结实率,从而可探索出一条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区试验,探讨了小茴香需水时期及需水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和盛花期分别灌水40t/667m^2,小茴香产量最高。为今后小茴香大面积种植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增加棉农的经济收入,农二师三十四团在棉花行间套种小茴香,小茴香产量8.5kg/666.7m2,增加净效益100元/666.7m2以上,全团套种面积1.2万亩,经济效益达120万元。该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棉花套种小茴香成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小茴香是南疆地区主要香料作物之一,发展小茴香生产有利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阿克苏地区棉田套种小茴香已有30多年历史.1988年全地区棉田套种小茴香52936亩,小茴香平均亩产6—7kg,亩增加收入40—80元.新和县伊其力克乡英买力村卡尤木沙尤甫1988年2.5亩棉花套种的小茴香,单产48kg,亩收入384元.棉田套种小茴香,除  相似文献   

6.
棉花、甜瓜和小茴香间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2团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小茴香套播甜瓜7公顷,棉花套播甜瓜11公顷,小茴香、棉花采用常规播种,甜瓜采用立体式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小茴香是海原县区域特色优势作物,通过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膜侧种植,为小茴香创造了更好的生长条件。通过丰产栽培摸清了小茴香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8.
对小茴香花而不实现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茴香是海原县的“四大”区域优势特色作物之一,具有抗旱耐瘠薄,宜连作,病害少,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海原县西安镇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目前种植面积达到4667hm^2(7万亩),占全县小茴香种植面积的70%,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但随着小茴香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在种植区出现了小茴香花而不实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小茴香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明明  罗静  钟永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22-9323,9360
[目的]分析小茴香茎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首先采用固相微方法萃取小茴香茎中的挥发性成分,然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挥发性成分分离和鉴定,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并与小茴香籽的结果对比.[结果]从小茴香茎中鉴别出的挥发性成分22个,涵盖了醚、酮、酯、烃和萜等类,其中以反式茴香脑为主,其次是柠檬烯,两者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1.61%和16.16%,与小茴香籽的主要成分相同;小茴香茎的次要成分主要是1,3,3-三甲基-二环[2.2.1]庚-2-醇乙酸酯(6.23%)、大根香叶烯D(5.01%)、乙酸小茴香酯(4.25%)、β-法尼烯(3.66%)等,与小茴香籽的次要成分差异较大;同主要和次要成分相比,微量成分之间的差异更大.[结论]小茴香茎的挥发性成分与小茴香籽一样,主要以反式茴香脑和柠檬烯为主,但次要及微量成分则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海原县小茴香灌溉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茴香不同灌溉时期及不同灌溉量试验,掌握小茴香适宜的灌溉时期及灌水量,以确保小茴香需水的同时又能节水增效,对今后小茴香节水抗旱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茴香不同施氮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原县种植的高产小茴香吸肥特性和土壤供肥能力,探讨小茴香高产条件下的最佳施肥量,试验表明:在海原县小茴香主产区中等肥力条件下,每667m^2施氮肥6kg,产量最高为182kg,肥料利用率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2.
正为配合喀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减少棉花面积,发展生育期短、经济效益高的作物,是必然的趋势。小茴香在喀什地区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2016年喀什地区小茴香种植面积达到0.8万~1.0万公顷。现将疏勒县小茴香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小茴香特征特性小茴香俗称孜然,又叫安息茴香、茴香芹等,是伞形科孜然芹属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小茴香为长日照、半耐寒、喜冷凉的双子叶春性作物,适应  相似文献   

13.
小茴香是海原县的区域优势特色作物,具有抗旱、耐瘠薄、耐连作、病虫害少、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因而在海原县部分地区特别是西安镇得到大面积推广。1海原县发展小茴香的优势1.1光照资源丰富小茴香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全生育期150天,是一个喜温喜光作物,本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正好满足了它的需求。1.2对“旱资源”的轻化作用小茴香是见苗三分收,也就是说小茴香只要抓住苗,就不怕没有收成。但怕的是雨多不结实,而开花期雨季未到,所以是兴利除弊,变害为宝的作物。1.3土壤适宜小茴香适宜种植在沙壤和轻沙壤的土壤上,而本地区大部分土地为沙壤和轻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托县小茴香果实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营养成份测定,并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小茴香果实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8.98%;脂肪16.22%,V_E2.677mg/100g,V_B1.60mg/100g,Se0.476mg/kg,胡萝卜素2.796mg/100g,还含有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总能量高达4995kCUI/kg,这将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小茴香资源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茴香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目的及意义 通过小茴香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掌握不同密度下小茴香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以及产量高低等因素的变化,准确定位小茴香在当地的种植密度,为提高单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今后单位面积小茴香种植密度及播种量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剂量的小茴香籽粉和提取过挥发油的小茴香渣饲喂蛋鸡;通过测定鸡蛋的各项指标表明小茴香及其渣对改善蛋黄色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小茴香在宁夏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产业现状;分析了目前制约海原小茴香发展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未来海原小茴香产业发展的潜力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抑菌活性及其初步作用机制,为开发植物源防治红枣黑斑病菌农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的最低抑菌体积分数(MIVF),并研究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离体(菌丝、孢子萌发和生物量抑制作用)和活体的抗菌活性。采用碘化吡啶染色法测定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孢子细胞膜的损坏。结果表明,小茴香挥发油对棉花黄萎病菌的MIVF为0.312mL/L,小茴香挥发油对红枣黑斑病菌生物量、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体积分数依赖关系。由碘化吡啶染色试验结果可知小茴香挥发油能严重破坏红枣黑斑病菌孢子的细胞膜而达到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线椒采用宽膜平植,中间宽行套种一行小茴香栽培模式,线椒667米^2产510千克,667米。效益2040元,小茴香667米。产35千克,667米。效益350元,除去成本1200元,两茬作物667米。纯效益1190元。  相似文献   

20.
小茴香套种扁豆,生长期间互不遮光,扁豆收割后,小茴香进入开花期,两作物植株生长旺盛。套种小茴香平均产量2 535.0 kg/hm2,产值20 295.0元/hm2;白扁豆平均产量1 125kg/hm2,产值5 640.0元/hm2,套种总收入25 935元/hm2,比单种小茴香增加产值3 750元/hm2,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文章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小茴香套种白扁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